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七年七月,饥荒最为严重的陕西,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插旗起义于白水县,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王二起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连年大旱,别说是粮食了,当地连草木都吃的一干二净,但是,澄城知县张斗耀仍然使劲搜刮,催征更甚!
张斗耀催逼之法尤为恶毒,你不交税他就派人去打,打到你交为止。
王二家人都因此挨了揍,但没钱就是没钱,打死也还是没钱,草根树皮都没得吃了,哪里还有钱交税,他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聚集同样被催逼殴打的灾民,一起冲到县城,杀了知县张斗耀,开仓济民!
王二揭起义旗之后,农民起义遂成燎原之势,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生存,老老实实接受贪官污吏和地主豪绅的盘剥,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吃,只要揭竿起义,起码能吃顿饱饭。
饥民饿急的时候,是相当恐怖的,王二登高一呼,顿时应者云集,先是府谷农民王嘉胤响应,集结饥民起义,王二立马率队北上与之汇合,起义军很快就扩展到五六千人。
紧接着,安塞的高迎祥,宜川的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洛川的黑煞神,延川的王和尚,汉中的王大梁等等,纷纷揭竿而起,从天启七年到崇祯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农民起义便遍及陕西全境和甘肃东部。
起义军所经之处,杀贪官,破监牢,开粮仓,济饥民,搞的轰轰烈烈。
如果光是这样,还没什么,因为农民起义无外乎饥荒之极、无法生存,他们没别的想法,只想吃饱饭而已,他们也没什么战斗力,在明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这不,陕西大乱,崇祯立马启用杨鹤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鹤随便一招“招抚为主、追剿为辅”,擒杀王二,招抚其他起义军,很快,陕西的各路起义军几乎都接受了招安。
但是,天启朝,受压迫的可不光是平民百姓,边军和屯卫同样苦不堪言。
为什么苦不堪言呢?
因为没钱,朝廷不发粮饷,他们同样没饭吃。
天启朝的税赋,最高的一年才五百余万两,其他时候也就是四百多万两,而光是魏忠贤大封亲族,赏赐的银子就不下四百万两,一年的税赋没了,然后,他为自己修陵寝,耗费三百多万两加上光宗的陵寝耗费一百五十万两,又是一年的税赋没了,还有他豢养的上万带甲护卫,数万奴仆,这些一年也要消耗百万两以上,再加上他手下那些贪到可怕的大贪官如崔呈秀、徐大化之流,上下其手,哪里还有军费!
据崇祯元年西北各边镇上报,边军拖欠粮饷普遍在二十个月以上,拖欠的最严重的,拖欠了三十六个月,也就是说,天启五年,魏忠贤只手遮天之后,根本就没给他们发过粮饷!
边军将士因而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卖盔甲兵器甚至是卖妻儿的都大有人在。
盔甲兵器都卖完了,妻儿也卖完了,怎么办呢?
为了生存,唯有揭竿而起,加入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正是因为边军和屯卫的加入,农民起义军才越来越强,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李自成和张献忠。
李自成,米脂人,天启年间,陕西大旱,朝廷税赋却分文不减,家中生活困难,他因此出家,当了一段时间和尚,紧接着,他父母相继在饥寒交迫中去世,他因此不得不举债,向当地豪绅艾举人借钱,安葬父母,并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想赚钱还债。
但是,朝廷根本就不发粮饷,他无力偿还债务,因此经常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最后,他一发狠,杀死了债主艾诏,逃奔甘肃当了一名边兵。
他在军中颇得参将王国赏识,一步步从小旗提拔到了把总,但是,好景不长,崇祯二年,建奴入寇,朝廷急调各地兵马进京勤王,甘州兵马亦接到调令,可是走到榆中,士兵要求发放拖欠的粮饷,王国贪是贪了点,又哪里有这么多钱来发放粮饷,于是,甘肃军发动兵变,王国和榆中县令被杀,李自成自此起事,转战汉中,加入了王左挂的农民军。
张献忠,定边人,少时曾读书,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后加入延绥镇边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因此返乡。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禾苗枯焦,饿殍遍野,王二、王嘉胤、王左挂、高迎祥等相继起义,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等起义,自号“八大王”,一开始他归附王嘉胤和王自用,后面慢慢自成一军。
因为他读过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他的部众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
有了这些具备军事才能的边军和屯卫加入,农民军慢慢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在陕西官军势大,三边总督杨鹤又跟牛皮糖一样他们没完没了,农民军为避开明军主力渐渐东进。
这一时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边军和屯卫出身的将领渐渐展露头角,成为农民军中的智囊和主要将领,农民军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
崇祯五年,农民军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击进攻大宁、潞州、泽州、寿阳诸州县,崇祯急令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山西巡抚许鼎臣驻汾州,扼制农民军。
他却没有注意到,从潞州和泽州穿过太行山就是河南彰德府,而越过狭长的彰德府就是北直隶大名府!
一场危机正在慢慢降临,京城又将面临危局。
而此时,福广总督张斌却在琉球大获全胜,不但一举阴掉了萨摩藩主力,还逼迫萨摩藩藩主岛津忠恒割让濑之岛、中之岛、口之岛、屋久岛、种子岛二十年,并赔偿白银一百万两。
甚至他还要求东瀛开放鹿儿岛、高知和大阪作为通商口岸,当然,高知和大阪萨摩藩藩主岛津忠恒是无权开放的,所以张斌令卢象升带着岛津忠恒和四十艘威远战列舰去江户,好好问问德川幕府,看他们同不同意开放高知和大阪。
在这期间,他还命人招来了东盛堂东瀛大掌柜郑芝鹗和派驻东瀛的密探首领陈浩,让他们着手开拓东番后卫至东瀛的商路,同时命戚家军押着两万多萨摩藩俘虏在那霸刚修筑城池、炮台和棱堡,以为商路中转之地。
德川幕府会不会同意开放高知和大阪呢?
这个答案其实不问可知,在坚船利炮面前东瀛也得趴,历史上他们也被列强逼得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很多港口,更何况这次张斌并没有要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只是让他们开放两个通商口岸而已。
德川家光听了岛津忠恒的汇报,又跑到城墙上看了看明军的威远战列舰,立马就怂了,就开放两个港口而已,又不要命,如果不答应,人家几轮炮弹下来,好好的江户城就毁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第六卷 第二章 京城告急
东瀛萨摩藩鹿儿岛以南,种子岛以西的海面上一个庞大的舰队正在缓缓向北行驶。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个舰队前方是五十艘恐怖的巨舰,后面还跟着上百艘车轮舸,不用问,这肯定是张斌手下的福广水师舰队。
不过,这次舰队不是去鹿儿岛威胁萨摩藩主岛津氏,也不是去江户恐吓幕府大将军德川氏,他们的目标就是种子岛。
这会儿东瀛幕府大将军已经同意开放鹿儿岛、高知和大阪三个港口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允许大明商贩在这三地自由贸易,同时,琉球国也已经从萨摩藩手里接收了种子岛和屋久岛等五个岛屿。
张斌这次率舰队前来主要是想在种子岛上找一处港口修筑棱堡、城池和炮台,作为将来进攻东瀛的前沿基地。
当然,他跟琉球国尚丰王说的是借一个地方作为大明商贩中转之用,因为高知和大阪离琉球都有点远,大明商贩从琉球岛过来之后,需要在这里再歇下脚,补充一下粮食和淡水。
尚丰王自然没有任何意见,这五座岛屿都是大明王师帮他抢过来的,人家借个港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子岛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小岛,南北长度怕有十多里,东西宽度却只有两三里的样子,岛上总共有三个渔村,分别叫南种子岛村、中种子岛村和北种子岛村,都位于种子岛的西岸。
舰队沿着种子岛西岸一路往北,抵达的第一处地方就是南种子岛村,张斌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处地方港湾也太小了,根本就停不了几艘战舰,肯定不行。
他摇了摇头,随即大手一挥,下令舰队继续前进。
很快舰队又来到中种子岛村,这里压根就没港湾,就是一个小码头孤零零的伸入海中,看都不用看,张斌直接挥手令舰队继续往北。
这个时候,他心里已经有点担忧了,要北种子岛村再不行,那就麻烦了,那就必须到种子岛东边去找港口了,舰队从种子岛东岸出发要绕个圈不说,东边还正对着大洋,需要直面海上风暴,搞不好就会出事,还真是令人头疼啊。
还好,北种子岛没有令他失望,这里有个大约三里方圆的港湾,停靠一两个舰队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港湾附近的土地也比较平整,建一个小型城池完全没有问题。
他直接召集戚元功、俞成龙、陈晖等将领下了船,来到港口附近的平地上,详细规划了一下棱堡位置和城池规模,随即便令陈晖带着十艘威远战列舰留在这里安排修筑棱堡和城池的事情,而他自己则带着戚元功和俞成龙率剩余舰队往鹿儿岛赶去。
他这是顺带去收下银子,因为萨摩藩此时已经没什么战船,银子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