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寥寥数语中,就将嬴斐的心思窥透,这份眼力劲头,不可说不犀利。
一想到这里,嬴斐眼珠子一转,道:“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已成本侯心腹之患,彼此恨不得除对方而后快。只是目前时机不到,还的虚与委蛇。”
嬴斐没有隐瞒蔡邕,说的很直白。因为他清楚这些天里自己的动作,无一例外都将苗头瞄准了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
……
这一次嬴斐说的是心里话,因为他清楚就算是成立了秦学,化私学为官学,用来提升秦侯府对于士大夫的掌控。
但等这一切有效果,最少也得十年时间,哪怕是短期速成,也得五年之久。如此长的时间,嬴斐倒是有,但局势危如累卵,根本就等不起。
……
由于嬴斐的直白,反而让气氛凝重了起来,在座的四个人都是聪明之辈,自然清楚担任秦学院长的好坏。
这就像一柄双刃剑,好处明显让人诱惑,而坏处也同样闻之令人止步。
化私学为官学,这将是名传千古的好事,日后在史册上也会有浓厚的一笔。史册上留名,这无疑是读书少的梦想。
同样的,一旦执掌秦学,这将代表着与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对立,将会成为他们眼中钉肉中刺。
一旦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受到冲击太大,秦侯嬴斐有大家护卫,蔡邕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到了那个时候,生命都有可能得不到保障,正因为如此,蔡邕才会在这个时候迟疑。
他是一个读书人,有着想要千古留名史册的梦想,但是他也想要活着,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面是名声千古传颂,一面是危险步步杀机。
……
“呼。”
半响之后,蔡邕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脸上的神色中没有了迟疑,双眸中的坚定隔着老远嬴斐都能够感觉到。
“秦侯,秦学一事事关重大,这根本就是对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底线的挑战,院长老夫就不担任了。”
蔡邕眼中掠过一抹狂热,看着嬴斐仿佛看到了从天而降的馅饼,那是一种发至内心的喜悦。
“至于秦学教导一事,老夫倒是可以!”
“嘶。”
……
闻言,嬴斐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没有想到蔡邕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不愧是汉末三大儒,当真是名不虚传!”
心里呢喃一声,嬴斐望着蔡邕这个老头笑了笑没有说话。蔡邕刚才的选择,是对他最有利的。
一切的雷霆之怒,一切的狂风暴雨都有秦侯嬴斐这个院长扛着,而蔡邕在这个庇护伞下,却可以一展抱负实现天下师的梦想。
心里念头闪烁了一会儿,嬴斐将蔡邕这样做的来龙去脉梳理的一清二楚,方才抬起头,道。
“就以岳父所言,本侯亲任秦学院长,由岳父担任讲师,大兴文道于世。”
“嗯。”
……
听到嬴斐与蔡邕的讨价还价,一旁的蔡琰与徐庶二人目瞪口呆,他们自然清楚建立秦学代表的意义。
秦学一旦建立,这就代表着秦侯府与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这个乱世,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暴乱。
他们都清楚其他诸侯,巴不得秦侯府发生内乱,好让他们有机可趁。
……
“主公,一旦建立秦学,恐怕会引得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铤而走险。”
徐庶眼中闪过一抹凝重,望着嬴斐,道:“不论是是推行编户齐民律,还是推行国考,对于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的影响都不大。”
“这也是地方豪强与世家大族甘愿忍气吞声的原因。如今主公一旦公然建立秦学,将会使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的优势化解。”
“这样的结果,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根本接受不了,再加上当初推行编户齐民律的裂痕,恐怕世家大族会铤而走险。”
……
“嗯。”
点了点头,嬴斐心里清楚徐庶的担忧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直都存在。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纵横大汉王朝四百年。
它就像一颗大树,根须早已经穿透了大地,与这方天下混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如今自己想要除掉,必然会引得天下动荡不安,给关东诸侯一个机会。
“兄长说的不错,只是秦学一事必须要推行,否则一旦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的弟子纷纷辞官归隐。”
“到时候偌大的秦侯府,四州之地将会有大半地方陷入瘫痪状态,这样的局面,本侯绝不能容许出现。”
……
嬴斐心里清楚,四州之地一旦陷入瘫痪状态,将会令秦侯府损失惨重。
……
“既然如此,不知秦侯以为秦学之中,当以那家学问为主?”
随着蔡邕的这一问话,在场的四个人一时间全部沉默了下去。因为他们都清楚,秦学的成立,必然是为了秦侯府服务的。
正因为如此,秦学的学问选择上,将会具有偏向性。不管是诸子百家那一家,都将是一次大兴的机会。
嬴斐心里清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坏处,他绝对不会只任由儒术横行。在嬴斐看来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只有诸子百家同行于世,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大世。
一念至此,他心中也是有了决定,嬴斐抬起头盯着蔡邕,一字一顿,道。
“岳父,本侯以为当百家争鸣,择其有用而用之!”
第844章 兄长 你以为呢?
“百家争鸣?”
蔡邕神色中闪过一抹异色,他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意思一清二楚。只是作为一个大儒,心中未免有些情绪波动。
当年由于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家成了活跃在朝堂上最强大的诸子百家势力。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百多年,如今正处乱世诸子百家纷纷出世。
……
如今秦侯嬴斐想要重新恢复百家争鸣,必将会对儒家一家独大之势造成冲击。蔡邕作为儒家大儒,一时间自然很难接受。
因为他清楚,一旦秦侯嬴斐化私学为官学成功,到时候秦学在秦侯府四州之地中的位置,将会与日俱增。
甚至于将来会出现一种局面,天下百官皆出自秦学。
“主公,这是打算恢复春秋盛事,重新让诸子百家兴盛?”
……
嬴斐的反应出乎了其他人的预料,没有选择大行于世的儒家,也没有了选择一直重用的法家,反而想要百家争鸣。
瞥了一眼徐庶,嬴斐点了点头,道:“嗯,春秋战国学术灿烂,诸子百家大行于世,可谓是大争之世。”
……
满意的点了点头,嬴斐继续望着蔡邕,道:“岳父,如今秦侯府中人才匮乏,蒋琬与兄长等人必须要协助本侯威慑四方。”
“秦学一事,本侯这个院长恐怕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具体负责还需要岳父来,只是秦学只有岳父一人,恐怕难以撑起来。”
“各家都需要有人负责,不知岳父可有人选给本侯推荐一二?”
嬴斐心里清楚,整个并州大地,甚至于整个秦侯府,也只有蔡邕名满天下,在士大夫中声名鹊起。
这一次,嬴斐的目地很简单,那就是压榨蔡邕的影响力,找几个大才来帮忙将秦学撑起来。
要不然整个秦学只有蔡邕一个人,还不被关东诸侯笑掉大牙。
“嗯!”
蔡邕虽然知道嬴斐算计了自己,但并没有责怪,因为他清楚秦侯嬴斐的心思,更加明白自己那一群老友的情况。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蔡邕不愿意看着那群老友闲赋在家老死乡里。他明白秦学一事势在必行,这将是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特别是秦侯嬴斐如今大势已成,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一时半会根本就拿不下秦侯府。
“老夫联系一下朱俊与卢植等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出山相助。”
蔡邕的说法没有一丝的自抬身价,而是不管是卢植还是朱俊,都让大汉王朝深深的伤害到了。
心灰意冷,对于朱俊等人而言,就是如此。
“多谢老师!”
天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嬴斐心里清楚,蔡邕想要让朱俊与卢植出山难度极大。
就算出山,肯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否则以朱俊与卢植的平淡,也绝对不会与秦侯嬴斐交易,前来秦学担任讲师。
……
将建立秦学一事解决掉,嬴斐也就提出了告辞。作为四州之地的诸侯,秦侯嬴斐是不会亲自将时间发挥在这上面的。
建立秦学一事,对于嬴斐未来的路影响颇深,但对于嬴斐而言,还有更重要的是事情等着自己。
……
“主公,秦学一事,光老师一个人恐怕会吃力,世家大族奈何不了主公,恐怕会将矛头指向老师。”
将蔡琰留下,嬴斐与徐庶两个人骑马离开了蔡府,走到半路上,徐庶眼中掠过一抹凝重,道。
秦学一事,徐庶不反对也不支持,在他看来秦侯嬴斐有点太过着急,连续不断地出重拳。
先是推行编户齐民律,其后有提及了新的田赋法以及秦学一事。在徐庶看来不管是新的田赋法还是建立秦云学一事,都必将会与世家大族对上。
天下尚未统一,此刻与世家大族对上,在徐庶看来是很不智的。
……
“兄长放心便是,在扶施县中有黑冰台与铁鹰锐士在,没有人能够动岳父一根头发。”
……
从徐庶的语气中,嬴斐能够感觉到,他对秦学一事的抵触。这件事让嬴斐有些想不通,他不相信徐庶看不到秦学一事的好处。
在他的心里,徐庶才学不亚于蒋琬,作为当世有名的智者,绝不会目光如此短浅。
……
一念至此,嬴斐眼中掠过一抹凝重,他望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