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他虽然被封为国公,实际上在北京根基也浅,没啥朋友。
对于谢芳的主动示好,高杰几乎很爽快的答应了,男人么……总有那么几天身不由己啊。
屁颠屁颠的跟着谢芳去了某种被和谐的会所。
说起来,这谢芳还是挺够意思的,给高杰物色的女子……那还真是天香国色。
反正高杰是个粗人,撸开袖子就是一顿爽。
爽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可惜了,忘问那女子芳名叫什么了。”高杰出来后,想起了自己仓促结束,竟然连美女的名字都没问,这还是挺失败的。
“你是说……顾横波?”谢芳倒是知道,毕竟……本来就是他安排的事情。
“顾横波?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高杰感到稀奇,他基本没来过京城,为何会对一个京城的烟花女子感到耳熟?
“顾横波,也就姿色平平罢了。”
那样的也就姿色平平?高杰感觉自己是不是没见过世面,刚才那女子已经很好了啊。
这谢芳的眼界可是够高的!
“兴国公岂不闻……世人流传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话?”
“平生不泽本木泰,叫做英雄也失败。”
高杰还真没听过这话,顿时有些懵逼,不过这所谓的世人言语,也是能听出。
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出一个叫做本木泰的女子……有多么多么的风情万种,颠倒众生。
向来下半身思考的高杰顿时想入非非。
“本木泰是……何女子?”
……
高杰部被朱慈吞并,张家口向京师转移物资的工作基本结束。
朱慈对于扩充起来的军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编。
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建奴大举入关。
置皇卫骑兵营,皇卫步兵营,皇卫神机营,皇卫工兵营四营。
作为核心的京营,在其中挑选出思想品德优异的军户,散入皇卫各营中,充做各级军校,负责士气的鼓舞,以及对军心的控制。
而张庆臻汇报出的京师总兵力已达到七万余人。
相比于之前那破败的京营序列,已经形成了一股比较实际的军事力量。
其中皇卫骑兵营八千人,由高杰率领。
皇卫步兵营四万余人,由王先通率领。
皇卫神机营四千余人,由张庆臻率领。
剩下的则列为皇卫工兵营,负责工事的搭建,由巩永固率领。
军事情报的获取,仍然交给大明的物业管理部门……锦衣卫负责。
战力已经形成规模,但朱慈知道,这样的战力仍然无法和鞑子正面对抗。
虽然朱慈从没想过正面对抗,但是皇卫营的战斗力必定要将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
提高的方式……朱慈想的最简单方法是西班牙方阵。
西班牙方阵,是冷热兵器过度阶段战场上的杰作。
朱慈只是看着书里记载,这样的方阵有多么多么简单实用,在欧洲战场称霸一时。
当然……这种称霸或许带着一定的水分……毕竟西欧那些货们,这会打起架来都跟过家家一样。
将西班牙阵法用于应对亚洲游牧民族的侵袭,不敢说能完全碾压,但取到一定出其不意的作用,是肯定的。
之所以在面对李自成时没有令全军习练大方阵,实在是因为这个阵列对军队的装备配备是有着一定要求。
火器配备率达不到五成以上,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并且面对李自成时是守城战,朱慈没有太多兵力派人出战,以及提供全方位的火力支援。
所以那个时候有方阵也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况且当时的京营的火器不多,以至于根本无法习练西班牙方阵。
现在就不一样了,从张家口缴获来的军火,加上工部不断为明军送来的制式武器。
五万人的步兵营,已经能凑出四个千人队列的大方阵。
实际上西班牙方阵的问题是,防御性能优秀,但是过于笨重,机动性很差。
不过在面对建奴的此次进攻时,基本都需要采取防守姿态。
所以西班牙方阵,在这个时候应当是能发挥它应有的威力。
至少在步兵面对鞑子骑兵的冲击时,不会显得如此无力。
西班牙方阵学习起来还是比较简单。
每个横队正面为50至60人,纵深为20列。在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绳枪士兵。这种坚固的密集队形其宽度约为150 米,纵深100 米。
这是标准数据,实际上方阵在历史的演化上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环境在原有方阵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良出新的适用于当前战争形式的阵势。
譬如古斯塔夫方阵,莫里斯方阵。
而在朱慈将方阵的概念授以王先通,并开始操练之后,便有人提出这样的方阵或可以改良。
“臣闻孙子兵法云,圆阵者,所以塼也,或可以圆而变之。”进言的是李岩,朱慈在把他收了后,多次提出建议,许多都十分有价值。
华夏这里本就是阵法的祖宗,华夏的阵法,讲究一个“变”字。所谓西班牙方阵固然猎奇,但核心毕竟是将热冷兵器的优势密切结合的理念。
当这样的理念被吸收后,所诞生的本土产物,会比死板的效仿更为有效。
兵书上已经多次论证过,攻以方,守以圆,既然要将军队的防御性能最大化,所谓方阵形态真心没必要固执保留。
李岩的课外书看的是很多。
这也是朱慈很欣赏的一点,既然他都甩出了孙子兵法,那么真不妨让他试一试。
……
人才还是太少,高杰和李岩算是能用的上的人才,以至于许多事情朱慈也没必要那么累。
而在得知山东全境恢复后,朱慈想的是南边还有什么人才能拉来北方一用的。
好像有个叫阎应元的人……统帅力爆表……
第一百二十九章 来自山海关
江阴阎应元,没有功名,这个时候只是江阴县城的一个典吏,不显山不露水,他本人在江阴却挺出名的。
但出了江阴的地界……那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直到他率领江阴百姓,以一县城之力,硬抗二十万建奴大军,连斩三王十五将,消灭建奴生力军七万余人,守城八十一天,城破之时,无一人投降。
这样的战绩,简直就是开挂。
如果朱慈去设计明末版的战略游戏,肯定会把他的统帅力调到95以上。
之所以没给满分,是因为他出场时间太短,能力主要表现在守城战上,军事才华相似于朱文正和耿炳文。
野战没打过,很难妄下评论。
但仅仅是这样,朱慈已经十分期待阎应元的表现了。
在得知山东光复,漕运恢复之后,在第一时间下诏。
封阎应元为义勇营总督,在当地募集乡勇,组建义勇营,北上京师拱卫。
此时已经是四月初,距离理论上的建奴军入关时间不足一个月,至于阎应元能不能及时赶来,就很难说了。
但或许他会作为一列奇兵,在建奴和明军大战之时,在关键的关键的时候赶来,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也正是朱慈诏阎应元入京的初衷。
……
山东恢复,那么就没有再失去的道理,山东乃是北京和南方的通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况且有了山东这个地方,朱慈对建奴的作战初步构想将更加完善和实际。
既然要尽力保证山东的统属,那朱慈则需要派一名亲信镇守山东。
会唔众将,在听说朱慈有意派人去山东后,李岩表现的最为活跃。
“若圣上不疑,臣愿往山东!”
李岩是降将,并且是李自成的降将,还是新近投降的,只这一点,就足以让军阁中的其他将领暗自看不起,虽有朱慈的隆恩,但内心对李岩的鄙视和不信任,却是难以消除的。
当李岩表达想要节制山东的想法后,无论是张庆臻还是王先通都不同程度的表示了反对。
“李侍郎尚还不足威山东。”张庆臻委婉的说道。
“圣上还需觅以可信之人。”王先通为人更加直率。
让一个新近投降的人执掌一省之地,怎么看都不是很靠得住。
高杰没说话,他也不方便说话,虽然他投降的早,但当过贼的他也属于不干不净的人,所以在属性上他和李岩都是一样的。
而在风暴之中的李岩,更是难以为自己辩驳,无论是张庆臻还是王先通,他们的话本质上都没错。
所以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请求,或许难以达成。
当然他之所以比其他人更加迫切的想要去山东,证明自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的私心。
他所挚爱的那个女人……还在离山东不远的河南搞事,多日不见,很想她的紧。
朱慈安静看着下面争论的众人,等待着他们把各自理由说明清楚后,紧接着问道。
“此去山东……朕不会给一兵一卒,仅以一人之身保山东全境……谁可为之?”
山东光复,周遭的环境其实好了很多,但河南那边还闹着匪患,不带一人……去山东……万一农民军再次进犯山东……又有何依凭保证山东安危。
朱慈的这个问题……让众人沉默,没人敢于许下这样的大话。
然而在无人回应的时候,仍然是李岩站了出来,沉声道。“若臣去山东,不用一兵一卒,身不死!土犹在!”
大话……当然谁都会说,某袁吹的牛逼甚至比李岩更加夸张。
李岩表达的是一种和山东共存亡的心态,和保护山东的决心。
相比于五年平辽的大话,其实还是很实际的。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解李岩为人的朱慈,对他的品性还是很放心的。
“李侍郎可有把握?”朱慈继续问道。
“臣之依凭在于臣妻,臣妻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