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留下犯官家属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对付李自成而可以为之的,不然的话,早在昨天,这些家属就已经人头分离。
朱慈心中是有想法的。
如果这个想法行的通,在兵力和战力远远落后于闯军的现实下,这些犯官家属或许可以成为朱慈击败李自成的致胜点。
当然,心中所盘算来的计划还不打算告诉诸位将领,要是他的这个计划传了出去,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犯官家属么……妇女送入浣衣局。有色者编入教坊司,青壮则拉去修筑工事,务必严加看管。”
……
三月初八。
看起来又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
这一天西南工坊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无数的工匠赤裸着背脊,在炙热的熔炉间来回穿梭忙碌。
范景文得到了圣令,不定期的过来视察进展。
甚至脸上被溅到了灼热的铁屑,胡子被燎了大半。
……
这一天,京营之中开始了日常的训练,随着朱慈的三大buff的加持在京营军户的身上,京营以往的疲态一扫而空。
士兵们训练的热情高涨。
曾几何时,戚继光曾言京营士卒多娇纵,不可训之,不得已,戚继光只得招募乡勇练出了戚家军。
朱慈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按照戚继光的方式练新军。
况且这也没有必要,京营士卒娇纵,那是因为政策制度上的弊端导致的,戚继光不能改变这些政策弊端。
但朱慈能改。
娇纵的京营士卒在新的政策下,正在退化他们身上那些娇气。
朱慈已经隐隐能感觉到,京营的士兵战斗力在以肉眼可见的情况下提升。
这种提升,便是军令的执行上。
“出去!今晚不准去观书!再有下次逐出京营,废军户户籍!”
张庆臻指着一个没有按照要求编练阵型的士兵呵斥道。
这样的惩罚无疑让其他士兵胆战心惊,晚上的听书听戏或许可以忍着不看,但要是废去军籍。
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
总感觉忘了什么,对,谢谢shajia的200币,西楚波ba的100币打赏。
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间
一大早就看到早起的士兵,在张庆臻的安排下日常训练。
朱慈自以为起的很早了,但和这些本地土著们相比还不够啊。
然而这些天实在是一直处于高强度的紧张状态,倒在床上累的不行,想要早早的爬起来却也跟要了老命一般。
哪怕是让胡丰主做他的闹钟,效果也有些够呛。
按照后世的时间,现在应该是快六点了吧。
朱慈望着校场上的军户们思忖着。
校场中的军户们在看到皇帝亲临后一个个干劲十足,卯足了劲一般想要表现自己。
现在的军户的身份已经不同以往,新的军改令的下达,令他们不得不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身份。
张庆臻在这些天清除了一些混日子的兵油子之后,他们也已经老实很多。
“回禀圣上,目前习练乃是戚武毅开创的鸳鸯阵,此阵以十二人为一列……”张庆臻在看到朱慈到来后,向朱慈汇报工作。
鸳鸯阵的大名朱慈还是听说过的,当初戚帅便是以此利器剿灭了东南倭乱。
然而鸳鸯阵虽然厉害,却是专门为倭寇量身定做的,倭寇的特点是人多且傻,毫无章法,在山岭地带上蹿下跳,鸳鸯阵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这些鱼仔全部一网收工,屡试不爽。
然而鸳鸯阵能在北方用么,朱慈觉得肯定会水土不服。
张庆臻虽然勤奋了些,但还不懂得变通,想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还远远不足。
张庆臻见朱慈脸色阴晴不定,心下也有些忐忑,但看到朱慈点了点头,却也长出一口气。
“军中战马有多少?”朱慈问道。
“如果征调全城马匹,应有五千余。”
朱慈想了想。“暂时撤掉神机营,而神枢营保留两千人做骑兵,全部入五军营习步战,鸳鸯阵暂时不用编练,按照正常的方阵训练,多练弓射。”
张庆臻其实是有些崇拜朱慈的,自从这两天以来,十六岁不到的年纪,所表现出的气度和魄力都远胜于常人。
并且新皇登基以来,文官被打压的很惨,他们勋贵一系也因为兵权的独立而重新得势。
隐隐有着回到土木之变以前的状态。
他也自认为自己绝非大将之才,之所以有如此高位,全依仗着太子提携,本着无才多听话,紧抱朱慈大腿的原则。
张庆臻点头称是。
看了一下军户们的训练,朱慈其实也想着自己也锻炼一番,毕竟前世今生都未曾真正的搏杀过。
而到了战场上,免不了亲手杀人,到时候慌了手脚可不是好事。
然而似乎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种事情,哪怕有心为之,身为皇帝却还要被其他的事情繁琐着。
起来后,就要应付早朝。
文官们已经列队等在了京营之外,等候着朱慈的召唤。
经过了昨天的权力拉锯,他们已经彻底被朱慈的强势所压服。
现在的他们,就是一群等候差遣的奴才,必须得听从朱慈的命令。
对待文官的态度,还真要和建奴学习,用屠刀,用鲜血,才能让他们乖乖的做事。
文官老实了,早朝也变的让朱慈舒服了许多,该上奏的上奏,该交代任务的交代任务。
朱慈见到了导致昨天那场事端的导火索,方以智,那就是一个文文弱弱的白面书生,足以迷倒万千少女的存在。
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在一众老头子里相当的鹤立鸡群,并且因为昨天的事件,他似乎被其他的大佬所孤立着,和其他人保持一些距离,且因为第一次上朝的原因,有些紧张。
当然,除此之外,朱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关怀,现在还不是用到他的时候。
陈良谟将昨天编写的邸报提交到了朱慈面前,其中有着朝廷内可以向外界散布的信息。
当然最主要的是,里面写了昨天那帮逼宫之辈的定性,还有给吴甘来议定的恶谥。
皇帝一言九鼎,说到的自然要做到。
由于邸报准备的仓促,内容上并不充裕,并且是书本样式的,通篇文言文,朱慈看着都费劲,要是让那些读书人讲给百姓听,估计会很尬
朱慈合上了邸报,让胡丰主交还给了陈良谟,继而说到。“邸报要诵读于民的,以白话书之为妥,内容上也不必拘泥于政事,可多招募人手收集坊间趣事记载其中,政事诏命穿插其间便可。”
一众的朝臣都是瀑布汗。
坊间的趣事……也就是民间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也写进邸报里?胡闹,纯粹是虞姬失明项羽舞墨––瞎几把写。
但新皇胡闹的事情还少么,相比于昨天把那群逼宫的大臣们撂倒,这也只是个小事。
随便新皇怎么玩吧,反正玩脱了,大家一起见阎王而已,也没多大点事。
陈良谟的脸憋了猪肝色,还是忍住了进言反对。“臣已招募了城中识字的读书人,只等邸报印发,便可在城中各处茶楼中诵读邸报,只是这些人算官,还是吏?”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编制的问题,官是有编制的,吏是没编制的,况且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官员的支付,陈良谟想着自己的腰包是养不起这么大量的读书人,不得不厚着脸提出这个问题。
“你招募的这些人合同吏部审议,编入通政司之中,设主讲,记写二职,从九品衔。”
朱慈的话,令陈良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他出钱来养吏,这件事情也好办,况且这么多人进入通政司,他也不用被其他人笑话自己是个光杆司令了。
在无法和地方沟通的情况下,有事情做,不必闲着,生活便会很充实。
此事完结。
散议退朝。
……
随着朱慈的一系列动作,整个京城都开始因为朱慈的意志缓缓的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便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联系逐步增强。
最显著的事例便是不断更新的朝廷海报。
昨天的海报是朝廷缺铁,缺铁就要补铁,许多人把用不到的,或者生锈的铁器都当掉给了朝廷,换来了足够生计的银子。
今天的海报又下来了,覆盖在昨天的上面。
这次朝廷要木头。
宁泓看到还真的吓了一跳。
第六十五章 可怜兮兮的槿娘儿
早就知道女儿的心思已经飞到皇帝的身上,宁泓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昨日铁器全无,生活造饭都是问隔壁刘寡妇家借的锅铲。
对刘寡妇颇有些想法的宁泓跟那妙龄妇人开口时,心里可是紧张的要死。
宁泓当时还记得刘寡妇听说他要借锅铲,低着头羞涩的问他……家里还缺不缺生火造饭的人?
宁泓只觉得好笑。
虽然老婆亡故多年的宁泓,因为舍不得牙钱,一直蛋疼的打着光棍,但还真不缺生火造饭的人。
他会生火造饭,宁槿也会,缺个毛。
为了在刘寡妇面前表现他独立自主的强大人格,以及他那读书人特有的气节,宁泓断然道。“不缺!”
嘭的一声,佳人重重的关上门。
拿着锅铲的宁泓完全摸不着头脑,不就借个锅铲么,至于如此生气么?
得,看来和刘寡妇的事情要凉,都怪家里哪个祸害精。
眼下,又看到朝廷张榜要木头。
宁泓想死的心都有了,哪还有心思继续摆摊,赶紧收拾东西慌不择路的跑回家。
回到家,宁泓看到宁槿正在房间里安静的做着女红,看到宁泓来了抬起头问道。“爹,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能不早么……再晚一会儿家里可就翻天了。
宁泓没回答,来回踱步,在院子里和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