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义正言辞的道,他们对于鞑清的忠诚,虽死而犹不悔。
“如果可以,或许可以和明朝讲和……”也有主和派,幻想着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现在讲和?还有什么可能?明军怎么可能答应?!”有人怒道,和明军讲和那纯粹就是脑子被驴踢了,他们和明朝已经势如水火,你死我亡的局面。
并且大概率死的会是他们。
“或许可以试试。”索尼就支持继续和谈,或者说,他觉得自己的和谈天赋应当能够拯救大清。“明朝无怪乎自诩为天朝上邦罢了,辽宁皇帝也不过是想重建永乐盛世罢了。只要咱们去国降王,并且想明朝称臣,出让辽东,并岁贡物产,北京应当会有所考虑。”
索尼极为冷静的分析道,似乎也挺有道理。
“况且汉人只念关内,关外有辽东已经足够,他们更不会对北方苦寒之地感兴趣,只要咱们退回赫图阿拉,并且俯首称臣,明军定会退却。”
另一个满臣,也说道,他们也是尽可能的保全他们满人的利益安全,出谋划策。
当然,这个时候最终定夺得仍然是多尔衮,虽然多尔衮经历了大败,但这并不妨碍,他仍然具有压倒性的统治力。
毕竟那跑回来的二万多最后的八旗精锐,一大半以上都是正白镶和白旗的精锐,多尔衮的嫡系!谁敢乱来,直接撂倒。
“弃了辽阳吧,回赫图阿拉,待日后东山再起……”多尔衮没有答应和明军求和的建议。
三天平推西平,让多尔衮内心都有了阴影,这个时候辽阳估计也守不住,多尔衮战略性放弃,并且支援了还是即刻返回赫图阿拉。
第四百八十八章 二路军
明军在东线,南线相继开花。
无论是三路军还是四路军的将士,都是士气大涨,大多数人都表示距离灭亡建奴的日子,怕是已经为时不远。
理论上是这么说的没错,如果可以忽略到二路军的变故,这一次的东征才能称之为一帆风顺。
……
一路军的目标是去科尔沁草原,索敌蒙八旗。
但是由于补给线被牵扯的过长,并没有深入多远。
主要也以阻击蒙八旗为目标,防止其从北线突入到明军后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但结果却是,想象中的蒙八旗,并没有出现任何一个骑兵,偶尔遇到的都是些蒙古平民,和鞑子的百姓,被抓来拷问,然而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一度让明军认为,那将近四万的蒙八旗精锐,全部消失了,或者他们脱离了鞑清的统属,坐视鞑清被明军扫平。
然而现实确是科尔沁草原要想从鞑清的控制之下独立,根本不可能。
他们对于鞑清朝廷的忠诚无懈可击。
首先科尔沁的漂亮姑娘都被送到了满洲贵族们的床上,水平如何不好说,总之都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包括皇家的后宫也充斥着科尔沁的后妃。
所以说科尔沁就是鞑清的娘家人,一条心杠杠的。
同时,鞑清中的蒙古贵族也主要以科尔沁的王公为主,他们的地位非常的稳固,和鞑清有着共同的利益。
在同时,科尔沁等蒙古部落,被编入八旗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政治基础十分牢固,兵权也由满洲的扎萨克掌握,根本不在蒙古人手中。
一路军只是没有遇到蒙八旗而已,并不代表他们不作为。
消失的蒙八旗,在二路军的防区出现。
二路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沈阳,抚顺那里的清军根本不值一提。
虽然是敌人,但吴三桂已经没有和明军继续交战下去的勇气,失去了山海关总兵的他,关宁军是一日不如一日。
再这么下去,早晚都得完蛋。
吴三桂和孔有德那些汉臣一样,也在试图寻找投降明军的机会。
同样……吴三桂也担心投降之后被清算,所以在投降的事情上非常谨慎,一直和二路军的主将陈子龙讨价还价,争取足够的利益。
陈子龙在崇祯年间,官至兵科给事中,也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言官,不过后来辽宁皇帝抓权,言官被削。
没职位的陈子龙便进了军部,靠着在兵部学到的军事基础,又参与了几次战役,在军部也算一个有一定能力的人物了。
如今作为二路军的主帅,面对着吴三桂部的毫无战意,那基本就是稳吃的局面。
二路军也并非主力,战斗力并不是特别强,五千皇卫营之外,其他的都是乡兵填充。
能不打,就不打,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就是这个道理。
反正能兵不血刃,就定然不要平白无故的损失兵力。
和刘理顺的高冷无主见相比,陈子龙显然更加主动的希望直接让吴三桂投降,只要投降了,想要揉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道义……承诺,纯粹是狗屁。想当初石达开投降,清兵不也是完全不守承诺……哎?石达开是谁?
总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陈子龙追求的境界。
不过……玩脱了。
当陈子龙和吴三桂商议降明的细节,准备接收吴三桂投降的时候。
蒙八旗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节奏。
四万蒙古铁骑,如同排山倒海之势,奔腾而来。
二路军太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关宁军身上,直接导致了在没有任何防备下,受到了蒙八旗骑兵的直接冲击。
营帐焚毁,阵线被冲溃,明军的乡兵没什么经验,在蒙古人的骑兵之下,被杀的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皇卫营的意志坚定,及时补救,二路军的二万多人,或许全军覆没都很有可能。
但也由于阵型被分割,节奏没掌握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二路军不得不败逃,向锦州方向溃败。
陈子龙火大了。
他觉得他被吴三桂坑了,那个逼崽子分明是假借投降的名义,让他们二路军放松警惕,来为蒙八旗的突袭赢的契机。
妈的……
骂骂咧咧的陈子龙,集中了溃散的败亡的二路军,原本二万余人的大军,或死或失散,如今只剩下七八千人。
只能向锦州方向撤退。
……
这对于明军来说,确实是东征辽东以来最大的失利。
士气高昂的明军受到了当头一棒。
蒙八旗的主将贝勒寨桑见到吴三桂的时候,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笑容。
“平西王,幸亏你牵制了明军,不然也不会胜的如此轻松,这事若是让摄政王知道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啊!”寨桑那带着褶子的老脸,感觉都年轻了几十岁。
朝廷中,好多人都觉得明军已经今非昔比,难以力胜,但他做到了,足以让他在鞑清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提升,从下五旗被抬到上三旗的梦想,估计也很容易实现了。
相比于寨桑脸上的喜悦。
吴三桂就是一副死妈脸,鼻梁都快被挫红了的吴三桂,心里真想把寨桑按在地上暴锤一顿。
擦了,他是真心想要投降的,和陈子龙的谈判也进展到最后的地步。
这突然杀出来的蒙八旗,彻底把事情搅黄了,现在的陈子龙怕是已经把他恨之入骨。
连带着回去奏给明廷,他头顶的汉奸红名更他妈的没法消除了。
但这事……这的比窦娥还冤。
吴三桂给寨桑陪了个笑脸,干巴巴的恭维了他几句,便躲在自己的帐篷里自闭了。
打败明军二路军的结果,无疑断绝了他投降明军的可能性,然而……如果不投降……是否还有活路。
答案……似乎没有,除非跟着这些满鞑,逃到通古斯摸鱼。
……
二路军的陈子龙,被迫撤退的时候,自然是忧心忡忡,他已经决定,事后向朝廷请罪,自贬官职,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失败,和他的自以为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过,败军在行至沙岭驿以北二十里的地界时,前面却看到了一伙打着明军旗帜的军队……
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
突然出现的明军,让陈子龙颇为诧异,等到汇师之后。
陈子龙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
夏完淳所率领的一千明军,目标正是寻找二路军。
在沙岭驿会面,实在有些出乎夏完淳的意料,他所得知的二路军,据说顺风顺水的已经推到了沈阳。
怎么会在半路遇见。
不过看到陈子龙的这些人,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显然是刚刚吃了败仗。
“这是朝廷的公文,末将本是五路军阎总兵手下的把总,因故提为千总,并率部归入陈将军的二路军,由将军统辖。”
因为勇夺杜家屯的功勋,夏完淳提升的相当迅速。
部曲也由一百人扩充到了一千人,已经极为不弱的力量,并且是皇族嫡系,分配的兵员也是皇卫营精锐。
当然,职位上的提升不值一提,最令夏完淳欣喜的是,他终于脱离了五路军的苦海,得到了认可,被派去了二路军。
四路大军都在浪,只有五路在后方,想想真的很不爽,不去前线怎么装?
二路军就二路军,没什么可以挑挑捡捡的。
所以,夏完淳在此地见到了陈子龙。
“被蒙古人偷袭?溃败了?”夏完淳哑然,他没想到刚见到陈子龙就听到这样的消息。
运气有点差啊……去杜家屯遇到明军被鞑子偷袭,损失惨重。
去二路军,二路军又被蒙古人干翻……他这是到哪里哪里倒霉么?
不……不,应该说是运气好才是。
如果二路军也是像在五路军那样闲出鸟来,才不是夏完淳乐意看到的。
有敌人的出现,才能让他觉得异常兴奋。
并且这种兴奋,夏完淳完全藏不住,直接表现在了脸上。“这么说,前面有蒙古人?不,是蒙古八旗?多少?数万?!”
夏完淳挫了挫手,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