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路军收到了军情,阎应元调集五千人的部队,前往杜家屯支援残局。
另一方面,朱慈也在京城也时刻关注着辽东的战况。
对于夏完淳的表现,朱慈也挺满意的,如果不是刻意的吹嘘,这夏完淳还真是值得培养的人才。
把夏完淳的消息拿给了坤兴看,后者也表现出了些许欣喜。
“这还有两封……”
朱慈另外两封关于夏完淳的消息摊给坤兴看,虽然他们成亲时间很短,但坤兴还是很挂念自己的夫君。
第一封是阎应元写的,因为夏完淳的功劳不小,建议连升三级,提议升为游击将军。
第二封是夏完淳自己写的,他倒没有夸耀自己的功勋,只是抱怨在五路军比较无聊,央求朱慈给前线的戚宗明施压,让他去别的路玩玩。
“你觉得如何……”
朱慈问坤兴。
“妹只是妇道人家,不敢参谋军国大事,一切旦凭皇兄决断。”坤兴低着头,小脸微红的说道。
“只有经历过生死,才配的上英雄,好男儿便应当舍身为国,报效国家。”
坤兴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鉴于前线的塘报,朱慈也做了相应的回复。
……
辽东,战事仍然在进行。
西平堡在强大的明军火力下,三天之内被全线推平。
清军兵败如山倒,酝酿了几个月的西平防线,几乎在旦夕之间毁于一旦。
一切都太过于出人意料。
多尔衮可以预料到西平防线阻止不了明军,但却没料到脆弱到如此的地步。
或许并非防线太过于脆弱,而是明军的火力太过于强大,强大的根本不讲道理。
这已经不是同一个次元的战争。
哪怕是足智多谋的周瑜,也不可能用智慧来弥补战力差距上的鸿沟。
明军乘胜追击,根本没有给多尔衮任何喘息的机会。
辽河也不是一条小河,当清军准备渡河逃回辽阳的时候,明军的前部已经追了过来。
刚刚经历过失败的八旗兵,就是一群毫无斗志的老鼠,急迫之间,征集来的船只,根本来不及承载如此大量的逃兵上船。
多尔衮也只能优先让他的嫡系,两白旗的军兵和贵族上船。
差别的待遇又衍生出了内部的冲突和混乱。
清军相互倾轧,更是导致这一次溃败,这是致命的。
当明军前部抵达后,又是收了大量的人头。
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
西平堡一战结局,几乎是给于了鞑清军极为致命的一击。
至少满八旗受到了重创。
多铎率领的偷袭部,本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至少焚烧了明军的粮草。
不过当他们试图折返回西平堡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满地的疮痍,以及正在打扫战场的明军。
而他们偷袭杜家屯的事情,已经被前线的三路军得知,更是遭遇到了明军的围追堵截。
好在无论是多铎手下的弓骑兵,还是米哈伊尔的哥萨克,都是骑术精湛的老兵。
在明军的围追堵截之下,愣是找到了间隙,从南方突围而去,
不过他们目前有些迷茫,辽阳……肯定是回不去了。
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通过走直线返回辽阳。
明军已经兵锋抵达辽河,如果不绕个圈那是根本回不去的。
多铎流窜到了西平的南方。
明军四路军的防区。
此时的明军四路军,正和耀州的孔有德对峙。
耀州也是清军的一处重镇,而在明军得到了锦州后,也做了相应的建设。
作为防备明军突入辽东腹地的门户,汉军旗的三万重兵布置于此地,阻挡着明军的兵锋。
四路军的军力,相比于主力的三路军,还是差了很多,无论在皇卫营精锐的数量,还是火器的供应程度上,都无法相提并论。
本来就是作为牵制清军的作用,对于能否顺利的突破耀州防线,戚宗明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至少在四路军的威胁之下,孔有德三王的汉军旗,是无法抽出精力去救援多尔衮的。
不过,恐怕连孔有德也没想到,西平堡会败的如此迅速和彻底。
当多铎的残兵,逃到了孔有德的耀州的时候,三个顺王,还真是吓了一跳。
“摄政王败了?”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个人都是一脸蜡黄。
他们真的能够料想到,清军会败,但实在太过于突然。
距离他们看到明军进抵耀州也不过三五天的时间,距离他们接受多尔衮的命令,驻兵耀州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
这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
搞笑的吧。
西平堡,那可是总有满八旗主力,只在编的满八旗精锐就有接近十万之数,就算是分出八旗中的一旗,来和他们汉军旗对比,也是足以碾压汉军旗的。
但是……就是这样,在前几年还是所向无敌的八旗大军,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被推平了。
怎么看,都像是做梦一样。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呸,这都快满十万了,脸都要肿了。
“本王也没想到摄政王竟然会败,明军得了西平,和辽阳便只有一河之隔,耀州也断不可守,你们汉军旗的人,便是撤出耀州,回防辽阳吧,本王已经烧了明军的粮草,只要能坚持一个月,挫了明军的兵锋,他们也只能撤回北京。”
多铎也只是烧了杜家屯一处的粮草,至于那些粮草对于明军来说重不重要,多铎也说不清楚。
不过现在想翻盘的话……就必须有梦想。
梦想着烧掉的那些粮草,是明军所有的口粮,他们要不撤退,第二天就得饿死他乡……恩,这么一想还是挺有胜算的。
不过,多铎却没注意到孔有德三个人的表情。
三汉王否是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本就是关系挺好,又经常厮混在一起的好基友,一个眼神,也足以明白了各自的心意。
孔有德端起了茶杯,淡然的喝了一口茶,猛的摔在地上。
几乎在一瞬间,从屏风之后,以及门外涌入了刀斧手。
毫不迟疑的将多铎,以及跟随他的亲兵拿下。
“你!这是什么意思!恭顺王?”多铎脸色微愣,隐有怒火。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看不出来么?”孔有德冷笑了一声。
所谓墙倒众人推。
孔有德三人本来就不是和鞑清一条心的,能够为了利益投降鞑清,更是能为了形势出卖鞑清。
他们愿意充当鞑清的走狗,那是看到八旗兵的强横,让明军奈何不了的实力,如今明军以碾压之势击败了满八旗的主力。
除非是傻子,才会认为继续跟着鞑子混会有好出路。
原本看到鞑清的颓势,就已经又了叛心,现在多尔衮大败,就再没有继续为鞑清卖命的心思了。
“大明本就是正统王朝,我们是汉人,即使身在大清,也心向大明。”孔有德义正言辞的说道,那凌然的感觉,听到的人,或许会为他这种忠贞于国家的态度而感动……
“没错,就跟我们就好比那徐庶一般,身在曹营心在汉,每天无不日思夜想,复归大明,现在不过是时机到了罢了!”尚可喜说道。
“王爵又如何?老子本来就不叫耿仲明,而是叫耿忠明!那就必然生生世世,永忠大明!生是大明的人!死也是大明的鬼!你们这些鞑子,竟然不识好歹的敢反叛天朝!老子要带天子砍了你!”
“忠明别冲动!且慢……且慢!”脾气有些暴躁的耿仲明及时的被其他人抓住。
虽然没抓住多尔衮,但多铎也是鞑清的高层,堂堂大清豫亲王,要是献给了明廷,应该能给他们活路吧。
所以,无论如何,既然多铎跑到了他们这里,自然要好好利用的说。
“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我鞑清何曾亏待于你们,竟然恬不知耻的谋反犯上!必不得好死!”多铎顿时大骂了起来。
不过,这样的话,对于孔有德他们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既然已经决定反叛,那就没有任何回头路了。
“果然鞑子就是鞑子,根本不明事理!”
“对!我等只是顺应天意,顺应民心,况且我等汉人又怎能曲居鞑虏之下,令太祖蒙羞?”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直接砍了,交给圣上吧!”
孔有德三王,降明的心,已经无法避免。
但是,对于明廷会如何处理他们却无法预料。
那圣上对于汉奸可毫不手软,所以在投降前,自然而然的要确认一下。
当天,孔有德便派人,和明军四路军的首领,刘理顺再次接触。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
是再次接触。
而不是第一次接触。
孔有德三人,为了能够让明军接受他们的投降,也是竭尽所能了。
鞑清的覆灭已经无法避免,继续和明军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
只不过明军一直不松口,还推了一个干掉多尔衮的条件,如果不然,或许他们早就已经献出了耀州。
实际上,刘理顺也想接受孔有德的投降,毕竟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耀州,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削弱鞑清的力量。
孔有德和袁枢私下里的接触,刘理顺并不知道这个事情。
他之所以没有答应孔有德投降,一方面是权限不够,至少得请示戚宗明。
一方面是孔有德他们的要求有些过分,他们竟然要求朝廷收编汉军旗兵力的同时,让他们继续作为这些士兵的统领。
并且永镇边疆。
这就有些想多了。
所以刘理顺无法答应,况且他也不急,尤其是听说三路军取得大胜之后,对于孔有德三人,更加不屑一顾。
爱降降,不降滚蛋,刘理顺不信,这些汉奸还能比多尔衮的满军旗更硬更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