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意的是你们完成了朕需要的研究,不满意的是,这还远远不够。”
“军器局,军器局……便是研究军器的地方,而所谓的军器……”
“直白地说,就是杀人用的东西,你们的目的,就是如何让大明的军队,更有效率的杀人……仅此而已……”
其他人连连点头称是,不禁擦了擦冷汗,低着头听着朱慈的训话。
暴君,果然就是暴君。
说话,都如此赤裸,像正常的皇帝,都是标榜自己的名声,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什么仁恩远播四方等等,即使想杀人,表面上也会装作一个圣母婊。
但辽宁皇帝,就从来不遮遮掩掩,更有效率的杀人……还有更暴虐的说辞么?
在军器局中供职的人,有官员,有出类拔萃的工匠,还有几个拔尖的士子,大学生等等。
只要有能力,无论什么样的身份,都能进入军器局。
有人认可朱慈的话,也有人并不认可,儒家的思想还远远没有消散。
甚至士林之中,对于奇技淫巧被朝廷过分重视的口诛笔伐,也远远未曾平息。
“圣上……火器虽利,却只可为辅,治国安邦,仍需以仁德为本,国运恒远。”
一直听着别人说话的宋应星,在听到朱慈一番暴君之言后,一直憋在心里的话,也忍不住说了出来。
周围的同僚,听后都面带惧色,不禁为宋应星捏了一把汗,圣上登基也有一年多了,那暴君什么德行还不知道么?
仁德?暴君的仁德早就让狗给吃掉了,和圣上不对路子的人,基本都凉凉。
你这说话也不带脑子啊,状元之身,即使不砍,前途也堪忧啊。
不过,他们注意到圣上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太多变化。
仍然是那种不瘟不火,难以触摸。
宋应星是豁出去了,虽然自以为必定要奉献自己的一切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但也正是因为他为大明着想,才不惧得失的说出肺腑之言。
宋应星这般话,约摸的代表了大多数人心中所想。
朱慈对搞科研的人,尤其是宋应星这般的人,实在难以用暴力镇压。
当官的,一抓一大把,但能带领社会进步的人,哪怕是现代都是凤毛麟角的宝贝疙瘩。
身服,还不够,必须心服才行。
就如同海德堡那样的天才,如果真心愿意出力,元首可能也不会失败了。
“国家之事,本不是你们军器局所关心的,但这里也没外人,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有些话和你们说说也无妨。”
“大明从太祖以来,就四面环敌,北面蒙古,西边吐蕃,南边安南,红夷,东面倭寇,等等。”
“然成祖之时,万国来朝何也?”朱慈说完,环视左右。
“臣以为成祖仰天之顾,德播四方……”有人回答道。
屁的话,朱棣那家伙连自己的侄子都给撸掉了,哪来的德行。
当然,作为朱棣的子孙,朱慈是不能说成祖的不是的,也只能微微笑笑,完全忽略。
“不,因为成祖之时,兵强马壮,五伐蒙古,七下远洋,鞑虏胆寒,故而顷服我大明。”
“圣上之言,臣等自愧不如也……”
“正是如此,想我朝成祖之时,何等意气风发,无人敢犯,莫不惧我大明。”
大家伙交头接耳,对于朱慈的说法,没有不赞同的。
而宋应星低着头,什么也不说,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
“汉朝之所以谓之强,乃其扫平匈奴,唐朝之所以盛,因其威服四方。”
“国无军不固,朝无兵不宁,军器局便是为的让军更盛,兵更强,没错,火器之利,或以至杀人无数,但所杀之人,若非敌寇,便是鞑虏,鞑虏多,则汉民徒为其戮,敌寇少,则军兵不至其祸。”
“所以,火器虽明为杀人,实为保民也……”
第四百五十五章 茅塞顿开
像宋应星,只是脑回路暂时转不过来,只要转过来后,也就能意识到,研究武器,增强大明军力那是于国于民都是非常必要的。
他也只是试图提醒一下朱慈,不要太过于沉迷于杀戮,但现在这一席话,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如果杀的都是鞑虏和谋逆的反贼,那也是应该的啊。
“臣愚昧……圣上之言极是。”宋应星合袖道。
“无妨。”朱慈说的都有些口渴了,不过和这些人说话,也并不怎么累。
“军队需要杀人的效率,而这样的效率则和你们的工作密不可分,火器……”
“什么叫杀人的效率,就比方说,一发炮弹可以炸毁一段城墙,或者将敌人的阵列砸碎,死伤数人。”
“很厉害吧,但你们有没有想象过,一发炮弹可以毁掉一座城池,死伤数万?”
“或许你们觉得这种炮弹并不存在,但朕也是举一个例子,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研究方向,到底是怎么样的。”
干掉一座城的,那只有核武器了,当然这种事情只能意淫一下……现在的条件,就算等他寿终正寝也等不到核武器的出现了。
不过让朱慈,吃惊的是,竟然有人接了他的话。
“一发炮弹,炸毁一座城……或许也有可能……”话不多的宋应星,突然皱着眉头的道。
这让朱慈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这货莫不是穿越的,能炸一个城的核武器,就算提出来,也会被别人当做疯子?
但宋应星竟然说,也有可能?
“你们还记得不记得,天启年间,王恭厂之事……”
宋应星问向其他得同僚。
“学生是听说过,据说火球冲天,死伤无数,连先帝皇子也因此夭折。”
“下官当时正在北京,那时候可真是地震山摇,甚是骇人,许多人都说老天爷降怒了。”
“神鬼之言不足为凭。”宋应星否定了这个言论,他也是个无神论的好孩子,脑子还算正常。
朱慈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他还不太明白宋应星打算说什么。
不过说起天启大爆炸,朱慈那时候还没生,不知道虚实,那可是世界三大未解之谜之一,后世的砖家都拿不出结论。
朱慈就更难确定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看宋应星的意思是,他似乎知道?
年代并不久远,如果当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调查,或许可以找到爆炸原因……
但这和核武器有什么关系……噗……打死朱慈都不信当时是核武器爆炸了,根本没那个条件。
“臣也是兴趣使然,在事后了解……从许多人口中得知实情。”
“那结果如何?”朱慈问道。
“比较可信的是……据说当时王恭厂有个段姓的匠户,善于配制火药,却配出过一种蓝水,一滴蓝水,遇火可毁一房……然后那天他熬制了一大锅……”
“云爆剂……”朱慈脱口而出。
让周围人一愣,没明白啥意思。
“那段姓匠户还能找的到么?”朱慈没法跟他们解释云爆剂是什么。
如果真的像宋应星所说,存在这种蓝水,那特么的……也不用这么费事了,直接碾压全世界了。
不过,很显然,朱慈想多了。
云爆剂这种危险的东西,在被发现的那一刻,就已经足以把发现者给弄死。
很显然……段姓匠户在那一场事故中嗝屁了,连带着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就如同明朝的万户升天一样,烟消云散。
“倘若掌握那种蓝水的配方,或许一炮弹炸毁一城,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可惜了。”宋应星摇头道,为段匠户的死而扼腕。
朱慈也没打算让他们去想办法配制蓝水,那完全看运气和灵感的事情。
科技……仍然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前进。
“蓝水的事情,暂时不提,既然乙型自生火铳已经列装,丙型自生火铳,也应当开始研究了,最起码,对于丙型相对于乙型的提高必须确定下来。”
“臣等日夜探讨,只是暂时还未有奇思。”
宋应星老老实实的说道,真的是绞尽脑汁了,但灵感这种事情,可不是能逼出来的。
灵感的话,朱慈可以大量批发。
对于枪支强度的提高,至少还保留一些知识,后装枪,他们是还没弄出来,一年多了啊,但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尽可能的提升火器的威力。
就比如说。
“膛线?”
“可以这么说。”朱慈拿起军器局中摆放的火器样品,半成品。
那是一个枪管,
从一头可以看到另一头,全长一米五,加上枪托,快两米了。
很长,之所以这么长,也是为了提高铅弹的射程和稳定性所采取的一种设计。
不过这样的话,对火铳手极其不友好,你能想象到,一般的火铳手拿的火枪,比他们本人还长的尴尬情景么。
还是前装枪,装药多难受。
“就是在这枪管内部,挖出一无数道螺旋状的纹路,当铅弹从这枪管中射出是,通过纹路形成一定的自转……从而提高火器的射击精度和射击距离……”
一众军器局人员,听后,都是一脸懵逼……
之所以懵逼,或许是还没反应过来,原理,或许是还无法确定朱慈的理论是不是可行。
但宋应星也拿起了枪管,从里面看了看,思考了片刻,大呼一声。“妙!”
“臣却未曾想到,还有此法,或是可行,则铅弹足以多行数百步!”
“宋大使,可确定?”
其他人并不确定,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内挖出所谓膛线的火铳,也没觉得,所谓的膛线,真的能让火铳提升如此远的射击距离。
不过,理论是圣上提出来的,他们也不敢非议太多。
当然,宋应星现在觉得自己有些膜拜于朱慈了。
之前那是因为朱慈皇帝的身份,而这一次,是因为朱慈的话让他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