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将他自己随身的腰牌让王府管家转交给王先通后。
王先通慌慌张张的出门迎接,看到太子后立刻准备跪地准备呼千岁。
朱慈赶忙阻止,扶住王先通,并在他耳朵边低声道。“圣上有密诏口谕,请新建伯引孤去僻静处相商。”
王先通当时就觉得受宠若惊。他只是个前军都督,平时闲的鸟疼,个把月也不一定能见次皇帝,更是很少和皇帝正面接触。
怎么突然有了密诏给他?还是太子亲自过来交付,王先通心中微暖,他早有报国之心,然而无此机会。
此时太子亲来,心中腾起一股热血,若是圣上真的用的着他,哪怕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王先通点了点头,吩咐家人不要声张太子的到来,同时让心腹下人禁闭大门,挂上避客牌,然后才带着太子两人去了里屋密谈。
朱慈让胡丰主守备门外,防止外人窥听。
在一切安稳之后,朱慈没有客气的坐在首坐之上,低声对王先通道。“圣上密旨,乃是没有经过内阁的中旨口谕,新建伯你自己可以决定奉不奉诏,若新建伯不愿为国尽忠,圣上与孤皆不会为难于你,孤禀告圣上后,再择他人便是。”
朱慈将那为国尽忠强调的很忠,再此大义之下,一般朝臣都难以拒绝。
朱慈这只是谨慎,才用此语言。
实际上,王先通远比他想的要忠义的多,当即扣首。“圣上但有吩咐,先通万死不辞!”
第四章 不断深入
“圣上有意命孤为提督京营戎政,统帅京营。令尔等助之。”朱慈说完,观察着王先通的表情反应。
王先通脸色微凝,眉宇间有着郑重之色。
让太子执掌兵权。
大明近三百年,从未有过。
这真的是圣上的意思?圣上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朱慈自己也知道他想要做的事情,让其他官僚难以接受,如果不圆滑解释,恐怕整个京城没人会支持他。
但眼下,必须先说服王先通。
他看出了王先通有所怀疑。
朱慈继续道。
“孤和圣上皆知此事有悖祖制,然事态已经迫在眉睫,再罔顾甚多,父皇性命不保矣!”
“太子何处此言?”原本还有些愣的不知该如何回应的王先通顿时大惊失色,那句父皇性命不保,吓到他了。
“今闯贼将至,连下大同宁武,不出数日便可兵临城下,届时以孤城可守乎?”
“禀太子,闯贼虽声势浩大,一路势如破竹,但京城城墙坚固,只要城内军民上下一心,贼军难克!”山西的局势恶化,王先通也知道,但他还有着还有着希冀,那便是京城三百年从未陷落过的记录。
哪怕是后金都劫掠到了山东,也啃不掉京城这块硬石头。
所以他内心还抱着侥幸,侥幸闯军打到京师后便自行退去。
若只是因此,圣上才性命不保,在王先通看来,却是过了。
但现实却无法改变。
熟知历史的朱慈知道大明朝十几天后的命运。王先通话中的前提是城内军民一心?会一心么?那些朝堂上的大员各怀鬼胎,等到闯军来了,争先恐后的献城投降,许多进士庶吉士还恬不知耻的拜个勒色举人为师,节操呢?
“若是军民上下一心,倒也不惧闯贼,然朝廷腐败,卫所糜烂,大明已危在旦夕,况且近日,父皇得到秘报,朝臣之中,以魏藻德张晋彦为首的朝臣,正密谋弑君献于闯贼,以谋出路。”
如果仅仅以闯军进犯,还不足以让王先通效命于他,那么朱慈烺不介意再加一份猛药。
杀君献贼,这是何等大逆不道。
王先通听后,脸色脸色大变,原本他听到崇祯忧心于性命的时候,还只是惊恐,当听到朝臣准备谋杀皇帝的时候,那胸中的愤怒几近于喷出!
现代人其实很难理解古人那种愚忠的精神,但也正是这种愚忠,谱写了华夏数千年的悲歌。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倘若主死呢?
王先通愤怒的几乎要失去理智,捶胸顿足道。“贼臣食君之禄!安敢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仇恨被勾起,下面便容易说服了。朱慈不断添油加醋。“如今,京城内外已被魏藻德等人买通,就连圣上的亲军,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也与朝臣们沆瀣一气,只要闯贼进犯北京,他们随时可以取下圣上首级。”
“圣上左右,已无可相信之人,这才不得已命孤私下出宫寻忠贞可靠之士,助孤夺取兵权,斩奸勤王!”朱慈一脸悲愤,隐有泪光。
而王先通听后却已经嚎哭不止,他朝着皇城的方向纳头遥拜,额头上青筋暴起。“圣上竟蒙此大辱,身为臣子,怎能不顾圣命!”
“若殿下不弃,先通立誓,定与朝中奸侫不共戴天,为殿下效命,共除国贼!”
如此一来,王先通便成了朱慈第一个班底,但这远远不够,朱慈的第一个目标是夺取京营的控制权。
目前的京营掌握在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和襄城伯李国祯手中。
王先通建议让李国祯挥兵入城绞杀奸臣。
但这很快被朱慈否定了。“李国祯不足为信。”
朱慈冷冷的道,若是李国祯可以信任,他也不用来找王先通了,若有李国祯支持,事情会更加简单。
当然最主要的是,李国祯是崇祯面前的红人,而且是个卖主献城的软蛋,朱慈的谎言可以说服王先通,但根本打动不了李国祯。
朱慈用人的原则是那些在十几天后为大明尽节的义士,这些人即使能力不强,但也是值得信任的。
世道啊,最难的便是人心。
“圣上的命令便是让孤夺取京营的控制权,至于如何夺取,孤心中已有计。”
“悉听殿下之命。”
“京营之中,除李国祯外,可还有其他值得忠义的勋贵子弟?或是京营中的将领。”朱慈还想争取更多的人,如果是直接在京营中任职的武官,那么他计划的成功率会更大一些。
“若说勋贵,五军营提督惠安伯张庆臻,神机营提督靖远伯王永恩,皆忠贞之辈。至于京营之中,前军都督府属下的通州三卫,则受微臣管辖,可以托付君命。”
惠安伯张庆臻……朱慈暗暗念到这个名字,如果没记错了话,此人亦是为大明死节的忠臣。
朱慈站起了身。“走,我们去找张庆臻,顺便将通州三卫的指挥使找来,此事事关重大,必须从速而行,若是迟疑片刻,被奸臣发觉,大明将彻底葬送到此等奸臣手中!”
朱慈不过十五六的年级,举止间却褪去了铅华,成熟稳重,隐有王者之风。
王先通感觉庆幸,我大明有此太子,假以时日,必为一代明君。
但现在不是假以的时候,如今国难当头,奸臣当道,王先通自认受了皇命,那便舍弃了性命也要为圣上分忧。
王先通为太子找到了宽大的灰布长袍,掩盖他神秘的身份,又叫来一辆马车,这才匆匆朝着五军营而去。
此时,惠安伯张庆臻正在五军营之中,作为五军营的提督,他还是很头疼的。
朝廷命其操练营中军士,以备闯军,但却无法给付军饷,丘八们几个月见不到银子,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了。
没哗变都足以庆幸,让他们士气高涨的迎接闯贼?门都没有。
哪怕是现在,张庆臻给营中下达一个命令,兵油子们仿佛通过气一般,鸟都不鸟。
闯军马上都要过来了?到时候以这样的军容去打仗?想都不敢想。
张庆臻来回踱步。
纵然他有心为国分忧,但时局如此,却难改变一二。
“难道……天要亡我大明么……”张庆臻叹息道。
这个时候,营房外有人进来,张庆臻的家奴将一封信交给他。
第五章 茶楼密会
“皇命在身,速来见贵人!”
张庆臻是很疑惑的,什么皇命?写信的人又是谁?贵人又是谁?
张庆臻问自己的家奴。
“那送信的人说,他是新建伯的人。”
新建伯……王先通么。
张庆臻摇了摇头,说实在的,虽然都是勋贵,但京城的勋贵一撸一大把,王先通虽然知道这个人,但张庆臻和他并不算很熟。
可是信中说是皇命,这让张庆臻不得不将书信收于身上,起身出营。
营外有一个奴仆打扮的人恭候多时,在得知穿着戎装的人便是惠安伯后,卑身道。“大人,请随小的来。”
他的身旁还有着马车。奴仆示意张庆臻上车。
搞的神神秘秘的,让张庆臻有些不悦。压着火,为了以防万一带着自己的心腹上了车。
在一处茶楼的地方停了下来。
新建伯家的奴仆将张庆臻引入茶楼上的雅间。
雅间之中,已经有三个人等候在那里了。
王先通,通州卫指挥使谢芳。
这两个人他见过,认得出来。
明代以东为尊,但现在……居于东方首座者,不是王先通,更不是谢芳……而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
这便是信中的贵人?
张庆臻神情一滞,有些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忽然注意到那少年一身玄衣。
玄衣只有太子可穿,其他人穿那边是大不敬。
这是太子?
眉长于眼,和市井中流传的太子面容亦是一般。
况且新建伯在此,他是不可能容忍一个假太子坐在东方首座的。
只此一见,张庆臻便已经确定了朱慈的身份,不再有所顾忌的行君臣之礼。
“微臣张庆臻参见太子殿下。”
“早便听闻惠安伯气度不凡,英武干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朱慈面带微笑的起身将行礼的张庆臻扶了起来。
王先通和谢芳都很尴尬,刚才谢芳来的时候,朱慈同样也亲自扶起并称赞之,并且用的形容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