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点火引燃,铅弹被打出。
这是乙型自生火铳相比于甲型的不同之处。
即使是一个刚上手的新兵,再笨的情况下,一上午的功夫足以掌握乙型的射击步骤。
也就四步,装药,后仓固定,扣动扳机,把药渣磕出来……然后继续装药。
前后算下来,慢一些的二十多秒,也足够来一个轮回了。
射击效率再一次大幅度提升。
火铳的发射效率压在一分钟三发的速度,相比于远古火绳枪,足足提升了四倍到五倍的样子。
这种射击效率,已经足以将部队的战斗力,带入一个新的次元。
用网文的术语,老子已经压了你一个大境界,哪怕是萧叶楚林秦五大家族的主角,也只有暂避锋芒。
不过鳌拜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还以为明军还是崇祯年间的明军,野战可以轻易的被蹂躏。
同时刘文柄和赵副将本人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毕氏自生火铳乙型,毕竟是第一次配备皇卫营,用于战场之上。
无论是谁也不觉得这种玩意,可以达到足以决定战局的地步。
所以当皇卫营的这一万山东新兵蛋子,在看到满鞑满山遍野的过来时,还真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觉。
对于这些新兵来说,这是他们的初战,紧张,忐忑那是在所难免。
刘文柄就算再惧战,怕折人马,在敌人都要干到面前的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
不过赵副将,是有些诧异的,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最多两天的功夫,就断粮了,断粮后的他们,哪怕再精锐,也会原地爆炸。
所以说,清虏只需要围着不动,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彻底击败他们。
但是……但是,他们竟然主动发起了进攻?
这是什么意思?给他们翻盘的机会?
赵副将搓了搓手,有些暗喜,他知道自己肯定说服不了刘文柄了,但鞑清这般急躁,着实对他们明军来说,是好消息。
现在缺少的是什么,缺少的就是打起来,等待下去,只有灭亡,只有一拼才有活路,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守,对于目前的明军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不过看起来,刘文柄很悲观。
“赵副将,有件事情,必须告诉你。”
“刘将军,您说。”赵副将洗耳恭听。
“这件事儿千万不要声张,免得扰乱了军心。”
“恩!”赵副将点头,同时还有些惊奇,这老刘竟然还知道扰乱军心这个词?
“刚才本爵又卜了一卦,并且是……大凶之兆!”刘文柄垂着脸。
望着已经越来越近的满鞑,已经十分绝望。
今天或许就是他的死期。
还不如找个绳子吊死干脆一点,万一被敌人俘虏,不可能投降的他,必然被折磨致死。
想到此,刘文柄浑身一抖。
就已经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赵副将保管好书信,若是得脱,且交于本爵家人。”
“刘将军,现在是想这件事情的时候么?!敌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还不准备和他们决一死战!”
看起来,刘文柄患得患失的,似乎有些失了智。
“刘将军,赵将军!右营已经集结于营外,那么接下来?”
“右营才多少人!除左营,前营之外,后营中军的人,全部去营东备敌!”
“是!”校尉得令离开。
如今战事即将展开,赵副将又是憋了一肚子的火,那刘文柄简直让他气炸,平时还好好的。
这到关键的时候,还真靠不住。
等等,刘文柄呢?
这和军校安排事情的时候,刘文柄却已经消失不见。
草,临阵脱逃么!
奶奶的,作为主帅。突然不见,就算是能打过,也得被他坑死。
不过,赵副将还真没心思去管刘文柄了。
直接即刻去往营东,监督着对清虏的战事工作。
右营,按照命令,循规蹈矩的一线列排开。
这是在北京训练出的结果,至于有什么用,那并不关心,只需要照办就够了。
后排火铳手负责射击,前排长枪手,在射击阶段,负责递送弹药和帮助磕掉枪管内火药燃烧后的残留,提高射击效率。
在敌人冲阵阶段,则提枪保护火铳手。
这样的军阵,是乙型自生火铳,出现后演变出的阵列。
至于有怎么样的效果。
整个军部都没人敢于下定论。
赵副将出现在营东时,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右营的人数,只有一千五,其他营的人正在整军赶来。
不过赵副将在目测现在的状况后,估计等到其他营赶来,他们已经和鞑清军交上手了。
也多亏了那个白痴,敌人都快骑到脸上了,才开始整军备战,一切都显得极为仓促。
目前看来,局面相当的不利。
“预备!”赵副将命令着,火铳的最大有效射程在二百步,只要敌人进入攻击范围,便开始还击。
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冲击
越来越近。
那些身套着三层铁甲的鞑清重步兵已经越来越近。
赵副将似乎能看到最靠前那满族步兵的鼻毛。
铁甲重步兵,赵副将是领教过,那是去年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把总,跟着圣上奔袭辽东。
在宁远外和鞑清的重甲步兵相遇,那像龟壳一样的厚重甲胄,还真让人记忆犹新。
当时对方人少,并且打了一个出其不意,不然的话,正面对抗,都很难想象能不能获胜。
数千人的步兵阵列,看起来还真是相当的吓人。
但是……赵副将还真没有惧怕,从基层的把总做到如今的副将,靠的是那过人的勇气,和对大明矢志不渝的忠心。
敌人已近!
“放!”
一声令下,右营数百把火铳同时开火。
铅丸呼啸着向鞑清阵列飞射而去。
二百步的距离还是有些牵强,弹药可以打到,准头可力度却差了些火候。
或许可以干死二百步的穿布衣的百姓。
但打到三层重甲的步兵身上,却擦了些火花。
而当时的清军,看到明军射击,已经像以前一样低头躲闪,第一轮射击,甚至没伤到几个。
齐射之后,是暂时的安全期。
像以前遇到的明军三段射,也遇到过。
即使是三段射,期间起码要停顿30秒到40秒的样子。
这段时间,正是清军玩命冲锋的时机。
五千八旗兵,那可都是纯正的满八旗,要是以往,金贵的不得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拿来打冲锋。
但鳌拜为了快速解决明廷的援军,也顾不得许多了。
大清需要一场胜利,一场碾压明军的胜利。
三十秒……当然在古代叫做三弹指的功夫。
足够八旗重甲兵和明军拉近六七十步的距离。
兴奋的八旗重甲兵,开始呜啦啦怪叫起来,手里的武器抖动着,像一群猛兽看到猎物一样,朝着明军而来。
许多年轻的明军新兵,显然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许多人有些迟疑,似乎被鞑清那群野兽一般的人物给吓到了。
“装药!”
“举铳!”
“射击!”
乙型燧发枪已经不适用三段射的阵型,最主要的原因是,乙型燧发枪射击速度太快。
如果采用三段击,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缓冲的间隙,发令官表示嗓子受不了。
线型阵列,完全不需要三段击,可以达到两弹指一轮的出速,并且火力密集,杀伤力也进一步提升。
取消了三段击的线性阵列,还有一个名词形容,叫排队枪毙。
二百步之外,并没有造成杀伤,说明清虏的铠甲足够结实。
不过这也是有限度的。
当清虏的和明军的距离足够近的时候,火铳的杀伤力和和密集程度,也顿时以负相关指数倍提升。
一弹指的功夫,清虏距离明军一百八十步。
第二轮射击,排首的约有几十个中弹倒下。
或许他们并没死,只是受了伤,不过后面的人也不客气,踩着战友的尸体,向前玩命的冲锋。
一百六十步。
第三轮射击。
火力密集程度,和威力进一步提升。
几个清虏被爆脸毁容,更多的人,扑倒在了地上。
一百四十步。
第四轮射击。
强大的火力,已经影响到了清虏的步伐。
一百多人在一轮射击下,中弹,迟疑了步伐,更有十多人直接被击毙。
战斗进展了一分钟,清虏的进攻已经有所迟缓。
赵副将看到局势已经有所稳定,将发令的任务交给另一个校官。
中军的主力已经抵达。
在右营接敌的时候一个个背着火铳,赶赴了前线。
“快快,装好弹药,去北边和南边。武千户,你准备替换右营。”
“黄左云,火药够不够!备齐了没有,什么!我听不到,把营里的药全部拉过来。”
赵副将已经喊的嗓子沙哑,忙的他东奔西跑,不断地指挥着皇卫营的将士顶上去。
忙了半天,却突然听到接连不断地火铳声,突然熄灭了。
什么情况,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转身一看,清虏的冲锋队伍,已经在向后退却。
“赢了!敌人退了……”
具体在什么情况下退却的,赵副将也有些摸不到头脑。
……
之所以清虏会退军,并没有其他的原因。
仅仅是鳌拜中弹了。
正捂着汩汩冒血的腹部,被其他人抬着喘着粗气。
额头上豆大的汗水,说明这个将近一米九的男人,也只是一个人。
脸色腊白的似乎随时可能挂掉。
在明军发动第二波射击的时候,鳌拜就已经感觉有些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