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很重视出身的,像老朱家,本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刘邦那个县长是没法比。
论出身,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低贱的,这似乎也是他心中的痛,朱熹是肯定扯不上,距离太近,查下家谱都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安了个颛顼之后,略表安慰,实际上有没有……这根本就是个糊涂账。
起于微末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是可以津津乐道大加佩服的,但在当时这么说,真的带有贬义的色彩。
不过问题不是太大,宋应星并没有在意,而是公布官方的答案。
“刚才那个学生说的已经很对了,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为得国正也,华夏千年,断于蒙元,伦序尽丧,肱骨不存,汉家亡国,必复其身,太祖得国,实为异族手中所得,亡国之复国也,而与秦汉唐宋之谋反得国,自是不同,然为其正。”
正确答案一出,在众学生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统国家?
答案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才是正统的国家。
纠正了儒家那一套认同华夏文化就可以统治中国的亡国思想。
那套思想,纯粹是给那些汉奸找到了理论依据,纯粹是让国家在危亡时,让一个个人可以毫无心理压力的抛弃祖国。
“所以说,大明毫无疑问是华夏最正统的王朝。”
宋应星讲着,而下面的学生大多是年轻人,此时也从那汉家王朝找到了沸点,不觉间有些热血沸腾。
是啊……华夏终究是汉家人统治才是对的,那些异族怎能践踏我华夏。
“你叫什么?”宋应星格外注意到了那个回答比较靠谱的男生,在课程结束后特意的关注了一下。
男孩约摸二十岁,长的还是很腼腆,身材也很健壮,和那些宅着的读书人不太一样。
“郑森。”
那个男孩回答道。
……
北京这边在搞教育。
潼关这边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厚。
从北京调来的皇卫营主力正逐渐向潼关以东的陕州集结。
这个过程还是很稿费时间,从五月中旬的动员,到第一批,先锋骑兵营抵达陕州,已经过了二十多天。
当戚宗明的骑兵部,渡河进驻灵宝的时候,却看到黄得功已经在当地安营扎寨好几天了。
戚宗明很诧异,按理说,他从北京出发,显然比黄得功先得到军令,结果却被黄得功落了先手。
感觉十分的不科学,莫非他黄得功会飞不成?
黄得功当然不会飞,他来的这么早,完全是因为离的比较近而已。
灵宝属于河南的西部,而当时听说河南反正消息的李岩,就和他商量着派遣一军,进驻河南,以帮助起义反正得刘宗敏残部。
以免河南落到张献忠手里,那还真是个膈应人的事情。
接到军令的黄得功,只是让部队,向西边挺进了八百里的而已,当然会比戚宗明来的早。
“他姥姥的,这贼军也太胆小了吧。”黄得功一见到戚宗明,就忍不住抱怨道。
“在潼关下叫骂了好几天,也没人出来应战,真没劲。”
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阳府会谈
潼关乃是陕西的门户,在陕西失陷之后,顺军基本清除了明军在关西的影响力。
这里被他们经营一段日子了,如今被张献忠拿下,理所应当的被西军布防于此。
想要消灭张献忠,自然首先要收复陕西,而潼关是明军必须要攻破的防线。
黄得功来的比较早,虽然对于破关,他是没啥想法的,自己带的人不多,工程器具准备的也不完善。
但闲的蛋疼的他,去潼关挑衅了一波,如果能诓的西军出来打野,那还真没啥好怂的。
和蒙古鞑清相比,张献忠这种农民军的队伍,很让黄得功轻视,当初带着勇卫营的时候,自己的部队见到农民军都自带aoe属性,一砍一大片,比左良玉强一些,但也强不了多少。
“军部还没下命令,你便去关前挑衅,是不是……”戚宗明有些谨慎,老实,对黄得功的行为不置可否。
“朝廷不是都发檄文了么,战事又岂容怠慢,潼关守部,不过几千人,正是松懈之时,若是可以诓的其出关接战,拿下潼关易如反掌。”黄得功对于戚宗明的问题,并不在意。
在阅历上,戚宗明还远远没有黄得功的经验多。
戚宗明是中部将领,黄得功是南部将领,只有合力的关系。
当然,戚宗明的部曲是主力,不仅仅有着配备着自生火铳的新军五千,同时还从京城拉来了三十门红夷大炮。
人数或许并不多,但在装备精良上,还有人员的素质上,肯定超过西军一截。
不过,京城距离前线路途还是比较遥远,为了缩短补给线,加强前线军队的续航能力,前线军的粮仓,设立在蕲州附近,全靠着王先通看着场子,主攻方还是他们两个人。
当然……无论是黄得功还是戚宗明,都还不足以当家做主。
军部成立的临时指挥部,负责接旨三军,统筹作战命令,同时将军情及时的汇报给京城的总部和朱慈得知。
目前连电报都没有,没有在前线的朱慈,是不可能对前线过分的指手画脚。
只能制定大体的方针,具体的作战细节,完全由前线定夺。
“听说,这次管事的是兴国公。”
黄得功从南京而来,对于京城的安排,还不是完全了解。
“兴国公虽然战伤难愈,无法亲自率兵,但在参谋军事还是可以的,但这次管事的却不是他。”
“那是……”
“兴义伯。”戚宗明小声的道。
兴义伯,有必要科普一下,那是高杰的夫人,刑氏,因京城保卫战中立功颇多,成为为数不多以女儿身封爵的女子。
黄得功听说,总指挥是刑氏,脸色还是挺古怪的,先不说刑氏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但一个男人,屈于女人之下总觉得有种别扭的感觉。
“兴国公也来了?”黄得功问道。
“此时应当在山西,新建侯那边,不然以刑夫人的身份,怕是难以服众。”戚宗明道。
……
山西平阳府。
明军对西作战前线指挥部,暂定设立于此地。
高杰被朱慈赐撵,抬到了此地,充当前线主将,当然,作为一个残废,他只是个傀儡。
朱慈需要的是邢夫人……
的能力。
人才稀缺的到这种地步,能充的上门面的军事人才,基本没有。
靠装备碾压?那还远远不够,就算是装备精良,如果大家满脑子都是意大利面。
这仗也没法打。
阎应元也行吧,但这兄弟的逆天防御力,还是用来防备辽东为好。
综合考量了一番,也只有邢夫人适合总览全局。
“哈哈!新建侯,真是好久不见了,最近在山西过的可还好?”
高杰夫妇移步平阳之后,驻守在山西的王先通,即刻前来会面。
已经离开京城许久,王先通似乎瘦了许多,大抵是因为这次的防备西患是圣上给他的将功赎过的机会,怎么也不会有所懈怠。
虽然西军并没有进攻,但王先通谨慎的过了头,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都要亲自过问。
这和在京城养出一身膘的高杰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高杰变了,和王先通离开时的印象不太一样了。“兴国公,末将记得离开之前,你这只是左腿有样,可现在怎么连你右腿也……”
王先通明明记得,高杰只是一条腿完了,现在连右腿也打上了绷带,似乎还是新伤。
高杰的脸有点绿,但很快被他魔性的笑声所掩盖,看了眼身旁的邢夫人,砸了砸嘴道。“小事,小事,不小心摔伤了而已。”
“哎,兴国公你也该小心些。”王先通很关心的道。
“没事,不是还有一条腿么。哈。”高杰有些尴尬。
“侯爷,还是说一说山西的状况吧。”这时候邢夫人打断了这种无意义的寒暄。
这次成为影子主将,邢夫人也感觉到了压力,作为女子能当的起这种大任,也是圣上对于她的肯定。
从原本的作乱的贼子,成为大明几乎最显赫的家族,这种过山车般的突变,想想还挺刺激的。
如今他们家和大明的利益是一直的,出力平叛也无可厚非。
邢夫人也不确定自己的器量能有多少,对于战事,只能说竭尽所能。
切入主题后,王先通将目前他所掌握的情报,以及山西状况,一五一十的告知于高杰夫妇。
他在山西的部曲,有一部分是从京城带过来的皇卫营骨干,也有一部分是经军部许可,在当地招募的乡勇,还有山西本地的卫所军户,总量上有十万多。
但基本是水分,尤其是那些卫所兵,老弱病残的太多,又根本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拉去运粮都指不定会坚守自盗。
除去卫所兵这些水分后,能用于作战的,也就两万多人。
邢夫人并没有将所有兵力完全投入到战事之中。
像王先通部,兵力上可能最充足,但战斗力估计最弱,基本用于后勤保障的事情上,同时当做后手,及时的支援前线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对了,兴义伯,圣上来之前有没有叮嘱过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邢夫人不知道王先通指的什么。
“就是如果遇见一个人,只能败,不能胜?”
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关
这是当初朱慈特意交代给王先通的命令。
和西军的其他将领作战时,必须勇往直前,但遇到一个叫李定国的男人,那就可以完全撒丫子就跑。
这样的命令很古怪,王先通有些无法理解,但好在,直到现在圣上都发布征讨檄文后,那传说中的李定国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