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明不南渡-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连最起码得舆论压力,都还无法给于朝廷施加。

    京城之中,还算平静,大体是因为生活在京城中的人,基本已经被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撸怕了。

    敢于铤而走险,和朝廷对着干的人,都在乱坟岗躺着来。

    从王德化汇报来的京城状况。朱慈还算放心,京城作为天下的表率,只要京城稳定,想要稳定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科举制度的大概,朱慈所建立的考学部的落实,一系列对应的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制度的完善。

    原本大明的对于教育的投入还是很有力度的。

    地方上,由于政府的扶持,建立大大小小无数处社学。

    社学在数量上,还是学校的配套设施上,甚至比地方的县衙还要气派。

    这当然归功于朱元璋的功劳。

    而在中央上,有着国子监的存在的,类似于大学,不过和现代的大学显然不同,国子监更倾向于中央党校,培养的是为官的人才。

    这还远远无法让朱慈感到满足。

    国子监和社学的教授内容自然要随着科举改制而有所改变。

    但是,现在还不急于如此。

    已经放出去的风声是,来年的春闱是最后一次考取经义,在春闱结束之后,教授的内容再去更改还不迟。

    另一方面。

    军校也必须要建立起来。

    皇卫营上到勋贵,下到士兵,文化素养不说没有,最起码还达不到正常的水平。

    由于他们基本来源于军户,识字率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认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军官应当拥有军官的素质。

    而不是看到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窝蜂冲过去开撸。

    有素质的军队,和无素质的军队是两种战斗力的表现,就像德军,那一个个完全就是为打仗而生。

    军校必须有,隶属于军方,优先选择品行优良的京营户籍军户入校,学成之后直接成为下层军官,此寻常士兵的高上许多。

    忙碌的事情有些多。

    最重要的是对于教材的修缮完备工作需要亲自把控。

    另一件事情,则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来料理的家事。

    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只要从皇极殿返回乾清宫,昭仁经常会蹲守着等他,粘着他。

    朱慈并非觉得烦,只是突然意识到了一点,昭仁年级也不小了,也应当开始蒙学。

    最起码得会识文断字,将来做一个有文化的进步女青年。

    女性在这个时代,地位低下,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话是这么说。

    但想要在大明找到会识字的才女,那还真是一撸一大把。

    许多宠溺着女儿的官员豪绅,并不介意专门请一个先生,给女儿教授学问。

    甚至一些变态,以教授青楼女子读书写字为乐,吟诗作对,吟着吟着就yin了。

    许多原因导致,大明之中并不缺才女。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明末的秦淮八艳,她们地位并不高,然而仍然具备文化知识。

    朱慈当然也有条件给昭仁请先生授课,甚至还有条件请个貌美如花的女先生给昭仁授课。

    不过完全没必要。

    后宫之中,作为被挑选出来的老婆,宁槿的文化素质还是合格的。

    而朱慈的便宜老妈,更是驰名古今的才貌双全的女子。

    不过,最终朱慈还是把昭仁教给了宁槿调教。

    主要是,老妈毕竟是老妈,朱慈是无法用严苛的君威,命令爹娘的。

    而宁槿作为自己的皇后,当然必须听他的。

    女子的正规教育和男子一样,最基本的是识文断字。

    但是受教的内容,大多以女戒为主。

    当然,女戒什么还是滚粗。

    但是朱慈是掏不出来硬干货。

    教授的内容,还是以正常的蒙学为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

    ……

    京城暂时平静。

    舆论没有出现波动。

    并不代表,大家都认可朝廷对于科举的改制。

    当初朱老大也动过科举的内容。

    朱老大觉得孟子的内容太过于反动,将其从科举内剔除,甚至还放话说,如果孟子还活着,非剥了他不可。

    你还别说,以朱老大的性子,还真有可能去干。

    不过最终,朱老大还是迫于舆论压力,重新将孟子放回科举之内。

    最多也只是对孟子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而已。

    但朱慈似乎更暴躁一些。

    彻底将经义完全拔出。

    京城被弹压的没有人敢言,但地方上可就炸开了锅。

    各种喷子一窝蜂的冒了出来,开始指责朝廷的智障,和舍本逐末的行为。

    从直隶,到山东,在到学霸聚集地南直隶,对于朝廷的谩骂几乎在各地上演。

    骂归骂,但似乎并不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他们的力量终究是太过于分散,又没有任何任何军事力量的支持,所以哪怕是真的不爽……也还完全达不到造反的地步。

    不过,矛盾的种子已经种,他们缺的是一个领头的人,将全国各地士人的力量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能够让朝廷不得不接受的呼声。

    孔衍植并不是傻子,他能从朝廷诏书之中嗅到火药的味道,四书五经剔除,将彻底动摇他衍圣公的地位,这是关系到他切身利益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

    孔家人坐不住了,但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和朝廷对着干。

    他们所代表的儒家,更像是一种宗教,只不过比大多数宗教理智一些的是,崇拜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明,而是真实存在的圣人。

    儒家的特性,导致孔家人永远做不了皇帝,但是他们也没必要做皇帝。

    王朝更替,中原易主,对孔家人来说,都不足为虑,只要儒家还在,换一个皇帝,对孔家来说也只是换一个打工仔而已。

    孔家人在儒生之中,乃是超然的存在。

    当朝廷的政策触怒了孔家人的利益之后。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左右着政局。

    地方各地,形成越发巨大的舆论压力,兴起于各地的社团,成为制造舆论的主要场所。

    他们发书,专门,抨击朝廷的科举改制,乃是败坏朝纲的愚蠢行为。

    并将参与起草诏书的范景文,王家彦,孟兆详,方以智等人定性为败坏朝纲,蛊惑圣听的奸臣。

    当然,如果只是舆论压力,朱慈并不觉得有什么。

    舆论这种东西。

    对于脸皮薄的人,足以令其坐立难安。

    对于脸皮厚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马蓉不还是活的好好的么。

    朱慈在皇宫里过的仍然很滋润,虽然从通政司那里,以及锦衣卫那里不断得来各地的舆论汇报。

    这还完全不能影响朱慈的生活,最主要的体现在于朱慈的房事一直保持着正常的水平。

    而男人房事的频率,与其所受到的压力成反比例关系。

    足以见得,各地的舆论发酵,基本在朱慈的预料范围之内。

    当然,朱慈之所以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实在是之前那让大臣背锅的招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或许下面的读书人,会有人意识到,这其中肯定夹杂着皇帝的意思,大臣或许只不过照办而已。

    但是,既然臭名昭著的科举改制,署名了大臣们的名讳,读书人还是遵循着固有的思想,宁骂奸臣,不骂昏君。

    攻诘奸臣,总没有错,辱骂皇帝,实在容易犯忌讳。

    所以朱慈仍然心安理得的过着他的小日子。

    从辽东返回京城也有几个月了。

    毛贵妃的肚子是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

    按理说,根据推算,朱慈的头一胎孩子预产期应当在辽宁元年的三月。

    这期间,也只能靠着宁皇后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在十月初的时候。

    朱慈向往常一样,来到坤宁宫,告诉昭仁后厨准备了蜜汁叉烧鸡,支开了公主。

    然后去做皇帝应该做的工作,造人。

    为大明的江山永固,后继有人,抛头颅,撒精血,义无反顾。

    大家都懂将要发生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的宁槿,却有些羞涩的把自己的贴身宫女推给了朱慈。

    “臣妾身子不便,望圣上赎罪。”

    “哦。”朱慈还以为是例假,不过宁槿例假,朱慈可还是记得的,似乎并不在这段时间?

    “晌午的时候,皇后娘娘食欲不振,太医看过了之后,说是有囍了。”一旁的宫女笑嘻嘻的道。

    怀上了?

    那还真是好事。

    毛龙儿早早就怀上,而作为皇后,宁槿的肚子却一直都没有动静,这一直都是宁槿心中的一块心病。

    朱慈也能感受到这点。

    皇后毕竟是后宫之主,如果下面的妃子有子嗣,甚至有皇子,而本人却下不了蛋的话,朱慈倒不回来觉得有什么。

    但她本人的心态肯定有安爆炸。

    朱慈并不想为后宫的事情太过于分神,大家都是一家人,还是以和谐为主。

    争风吃醋什么的,实在是弱爆了,大家一起为朱家的香火延续,撒水施粪,不好么。

    所以,宁槿怀上了,也算是了了她的一件心事。

    不过宁槿这一怀,自己仅有的两个妃子都不能碰了。

    不过皇帝想要解决生理需求,实在太过于容易,就说宁槿推送的宫女,也是颇为具有姿色。

    但是朱慈还是推脱掉了。

    晚上也只是抱着宁槿睡觉。

    这让怀孕的宁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圣上,真的不要紧么?”只是宁槿对于无法满足朱慈,还是有一定的愧疚。

    “不要紧的。”

    “要不……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