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得好。”刘协微笑道:“朕不否认如太傅所言,真正的贤者,的确有广播的学问,但朕想请问太傅,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儒,但治理民生却是一塌糊涂,与一位学问不高,但却能将一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之人,朝廷若要用人治理地方,当选哪位?”

    “这……”杨彪瞬间明白了刘协的意思,苦笑道:“自然是后者。”

    “说的不错。”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先圣之学,的确能发人深省,但于朝廷而言,能为百姓做事,于国方才有益,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朕要选的,自然是能为国家做实事之人,锦绣文章虽好,却不能为朕治理民生,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非是无用,只是如今国家动荡,社稷危机,朕先要考虑的,是为朕稳固江山,能为朕治理民生之人,至于博学者,他日天下稳定之后,朕会酌情考虑,但如今,朕只能先以朝廷发展为念,还望太傅能够理解。”

    杨彪叹了口气,虽然刘协说的客气,但他知道,这是刘协给自己留面子,如果继续反驳,反而惹怒了刘协,那就不好了,如今世家在朝中地位岌岌可危,他这个太傅不能退,一旦退了,对世家的力量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陛下英明,是臣愚钝。”躬身一礼之后,杨彪退回了班列,静待刘协批阅卷宗。

    见无人再说话后,刘协才继续开始批阅,被群臣选出来的优秀卷宗质量的确过关,刘协看了看上面的名字,有世家,但大多数却是自己并不熟悉的名字。

    “德祖果然不负朕望,这篇兴国十论,颇有见地。”看到杨修的名字时,刘协不禁笑了,杨修的才学和聪慧,他还是认可的,再历练一两年,当个太守是没问题,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真能继承三公的爵位,不过三公的权利,刘协已经准备下调了,以后三公更多的是一个荣誉职位,权利会逐渐分散到下级,说白了,在刘协的构想中,三公以后是一个让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养老的职位,不过如今刘协不准备动,这种官职的调整,还是等天下大定之后再进行吧。

    听到刘协夸奖自己的儿子,杨彪脸上总算多出了几分笑意。

    时间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刘协才将一众大臣送上来的优秀论卷过了一遍,盖棺定论,分出名次来。

    “未央宫外的金榜可曾立好?”刘协看向贾诩,询问道。

    “回陛下,臣已经请工部大匠用特殊的手段,制出一座金榜,只待陛下放榜。”贾诩躬身道。

    金榜就是刘协想出来的噱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既然要为未来科举铺路,这金榜的意义可不小。

    “很好,卫忠。”刘协将一份份卷宗按照能力的高低,给出了评分,然后看向卫忠。

    “奴婢在。”卫忠连忙上前,躬身道。

    “按照这个排名,着人按照分数高低,排版出来,并在其后附上评分,也好让各方士子知道朝廷如何评价,做成一份榜单,贴在金榜之上,凡上榜之人,三日后,未央宫由朕亲自接见,安排官职。”刘协将排好的论卷交给卫忠道。

    “奴婢遵旨。”卫忠恭敬地从刘协手中接过论卷,带着一群宦官躬身退下,出了大殿,早有等在殿外的许褚带着数十名禁卫保护着卫忠一行离开,以确保途中不会遭受任何人干扰。

    “好了,诸位这些日子陪朕为了国事操劳,也都辛苦了,朕已经命人备好了酒宴,诸位稍后随朕回承明殿用膳,也算犒劳诸位爱卿这段时间的辛苦。”刘协站起身来,微笑着看向众人道。

    “谢陛下厚恩。”杨彪等人连忙起身道。

    未央宫外,此时再度聚集了大批的士人,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路过这里,不解的看着这熟悉的一幕。

    “这些士人怎么回事?又来围堵皇宫?”一名路过的老者不满的看着那些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士人,刚刚忙活完,看到这一幕,顿时有些不满。

    “这次倒不是围堵皇宫,你忘了,今天是朝廷放榜的日子。”同伴看了一眼士人的方向,有些羡慕的道。

    “放榜?那是什么?”

    “之前皇宫选贤,所谓放榜,就是将那些从上万士人中选择出来的优秀人士的名字写在榜上,这些上了榜单之人,会受到陛下的亲自接见,并安排官职。”同伴有些羡慕的道。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前者愕然的看向同伴,很难理解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是你孤陋寡闻,悦来客栈里这些天每天都会说这些事情,在长安,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到现在才知道,都不知道你在长安活了这些年,怎么过来的。”

    “那明天,我也去悦来客栈看看。”

    聚拢在未央宫前的士人自然对这些消息不陌生,此刻三五成群的聚拢在未央宫前,讨论的问题自然离不开这次放榜。

    在一群士人焦急的等待中,午时一刻,卫忠带着两名宦官,在许褚的保护下从宫门里出来。

    “都让开!任何人不得靠近!”许褚将一把大刀往地上一顿,地面都颤了几下,周围十六名护卫将金榜护住,各自拔出腰间的环首刀,杀气腾腾的看向四周,禁止任何人靠近。

    一群士人哪见过这等阵仗?被一群禁卫煞气一逼,纷纷退让开。

    “张榜!”卫忠一脸肃然的来到金榜之下,挥手道。

    两名宦官将榜单张开,站在凳子上,贴在金榜之上。

    “看,第一个果然是那杨德祖!”眼尖的士人已经看到在榜首之上杨修的名字,顿时议论纷纷。

    而张贴好榜单之后,卫忠等人并未离开,而是指着榜单上名字后面的数字朗声道:“此番皇宫选贤,共选贤士五百名,此榜单之上,便是五百名贤士之名,而每个人名字后面,便是陛下亲自评判的结果,以数字来标明,数字越大,便代表此人越优秀,三日后,陛下将在未央宫中,亲自接见这五百名贤士,诸位若有疑问,三日后未央宫中,可直接向陛下询问。”

    卫忠将话说完,便带着许褚等人回宫,只留下两名禁卫维护秩序。

    “那杨德祖确实英才,不过第二名的冯广成也是寒门良才,看陛下评价,仅次那杨德祖一个数字,实在难得。”

    “丁仪乃当朝侍郎丁冲之子,竟然排在榜末,看来确如陛下所说,此番朝廷选贤,只问才能,不问出身呐!”

    “那丁仪能够上榜已经难得,不见那陈家陈守义都未见其名吗?此人平日眼高于顶,实则腹中空空,此番落选,真是大快人心!”

    “前面的兄台,看完了就赶快离开,我等还未看呢!”

    一群士人挤在一起,或兴奋,或沮丧不一而足,也有上榜之人,却不甘自己名落人后,暗自咬牙,等着三日后大殿之上,询问一番。

    就在一众士人围拢着榜单议论纷纷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行风尘仆仆的骑士径直往皇宫飞奔而来,为首的骑士高高举起手中的战报,发出兴奋的吼叫:“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蜀中?陛下何时伐蜀的?”一群士人闻言有些懵然的看着飞奔而来的骑士,不敢阻拦,连忙让开一条通路,让他们径直飞奔到皇宫前,才停下马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八十一章 剑指天下

    三天后,未央宫外,五百名被朝廷选中的士人一个个穿着自己最得体的衣服,精神焕发的立在大殿之上。

    刘协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堂下的五百名士人,微笑道:“首先,朕要恭喜诸位,自今日起,诸位正式被朝廷录用。”

    “谢陛下!”杨修等人连忙朝着刘协躬身道。

    “此番选贤,被选中者,有朝廷故吏,也有民间奇才,朝廷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不过诸位也莫要过于膨胀,笔上得来终觉浅,尔等的实际能力是否能与尔等文章相附,还要时间和尔等实际能力来证明,所以,只能从县令做起。”刘协笑道:“尔等可有意见?”

    “臣等无异议!”一群士人连忙躬身道,县令,对于杨修这些世家子弟来说不难,但对寒门子弟来说,这样一个能够证明他们的机会却不容易。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一名士人突然站出来,躬身道。

    “讲!”刘协也不着恼,点点头,鼓励的看着对方。

    “谢陛下。”那士人躬身一礼后,朗声道:“据臣观之,此番皇宫选贤,所论之题目,皆以治理一方为题,然臣以为,我辈学者,自当博览群书,非是治国之道不好,但治国之道并非学者全部,为何陛下却只以治国量才?”

    “这个问题,朕已经与太傅探讨过。”刘协点了点头:“非是朕认为其他学问不重要,但朕想问诸位卿家,为一方县令,这些圣贤之书可能令百姓安康,丰衣足食?”

    “这……却是不能,但圣贤之学在与教化,而非……”那士人皱眉想要解释,却被刘协打断。

    “此乃自欺欺人之语,圣贤之道,在于教化不假,但为官一任,首要者,乃令一方安泰,百姓殷富,若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无比艰难,又有何人愿意去听圣贤之教化?”刘协威严的目光看向众人,沉声道:“圣贤之道,可以让人修身养性,但为官之道,却在为百姓做实事,为朝廷分忧,尤其是眼下时逢乱世,朕需要的,是能够为朕治理天下的人才,而非夸夸其谈,只知空谈之辈,所以,此番选贤,以务实为主。”

    “臣受教!”那士人闻言,不再多言,躬身一礼之后,退回队列。

    “陛下,臣亦有一问。”另一人出列躬身道。

    “讲!”刘协点头道。

    “此番选贤,共选贤能五百人,然据臣所知,眼下朝廷辖下,便是将河套、张掖等地算在其中,也不过二百六十余县,这五百人,如何能够分封?”那人躬身问道。

    “这却要说道另一件喜事了,就在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