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全场嗡的一声全是窃窃私语声,这个结论实在太劲爆了!
一个校事涨红了脸,争辩道:“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手指头,当然不一样。这做不得准。”
严通神色不变,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主审大人继续以此方法验证。大家都知道,一般人按手印,习惯用哪只手哪根手指头,轻易不会变。当然也不排除例外情况。但若是主审大人验证的几个人当中,手印都对不上,校事手上的那本花名册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存疑的证据,当然不能采纳,没错吧?”
有了前面的教训,这回校事们心里没底起来,又偷眼看徐平。这会的徐平,也认识到了严通的手段。徐平承认,严通这一手很厉害,厉害到无懈可击的地步。
徐平贫寒过,从邺城到江陵的路上,他也给大户人家打过工。知道那些所谓的花名册,那些所谓的画押,很多都不是本人所为,不过是走一下过场,领到钱才是主要,自己有事情,或者就是干脆的懒得动弹,让工友们随便替一下就是。
显然,严通也是知道这个事实,如今在这里特特的拿出这事来说事,确实很有杀伤力。除非徐平能够证明,严通手上的花名册,其画押也不是真的。但这个证明太难。首先,徐平要拿到严通手上的花名册,才有进一步验证的可能。严通会同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严家既然有了这方面的防备,就一定能够做到天衣无缝,让自己即使开始调查,也查不出任何的蛛丝马迹。这点,徐平毫不怀疑。所以,徐平压根就没想着做这些无用功。
眼前这事,显然是严家占了上风。既然已经失利,那就只能接受现实。一味的坚持那不是美德,是顽固了。所以,徐平很快就在心中接受了现实,对校事们投来的求救目光,没有丝毫的表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42章 再次出招
(全本小说网,。)
这个道理,徐平是心里门清的,但在座的其他人,就未必知道了。看看在座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他们经手过家里的经济吗?他们亲手做过一件事情吗?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爷、少爷,什么事只是动动嘴皮子,办事都是下面干的。这里面的道道,他们可能知道吗?
就是庞尚,以前在襄阳的时候也跟他们一样。直到来到江夏,自己独当一面,经手丐帮的成立和发展,这才与基层有了些接触,对这些事情有了大概的概念,但也只是大概而已。但这个大概,应付此案已经足够。足够庞尚拿起花名册,不过翻一翻,就能找到其中的破绽。而聪明如徐慎等人,却束手无策。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不是聪明还是愚笨就能够解决的。
接下来的验证,结果自然不出意外,严家大获全胜!阚泽面无表情,回到自己的主审位置上,示意双方继续。
严通也没有落井下石,奚落对手一番的意思,得意的宣布己方获胜,花名册不得作为证据使用后,也便闭嘴,把舞台继续留给校事。等待校事的下一轮进攻。
这一回,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不敢大意。花名册已经让他们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庞尚的临战支招,仅花名册一项,就足以打倒严家,绝难翻身。虽然这一关涉险过关,但四族和东顺阁的人心里都在盘算着各自的事情。
为了四处网络兵员,壮大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没办法,大部分的兵源地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四族和东顺阁要想常年保持一支稳定的队伍,除了正常的兵源补充外,必须另外想办法。
乱世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各地的兵源都已经接近枯竭。真正兵户出身的兵源几乎已经绝迹。不但四族和东顺阁这样的小户,就是拥兵大户的朝廷,也不得不另外想办法。办法很简单: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来我这里当兵,我给你发饷。
这样一来,如果不算兵源的制约,可以说谁的财力雄厚,谁就能拥有更多的兵源,从而能够组成规模更大的军队,从而占据优势。
而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是不差钱的主。所以,他们能给出远超朝廷的价格来招兵。那些有意吃当兵这碗饭的人,也会千方百计躲着朝廷的征兵,投靠四族或者东顺阁的门路。
这个情形,孙氏、四族和东顺阁各自都心中清楚,不过心照不宣罢了。现在徐平搬出严家案来,针对兵源的分配上,显然就是要打破这个默契。如果此案严家真的败下阵来,那就几乎可以确定,江东最基本的稳定因素已经破坏,孙氏与四族和东顺阁之间的矛盾,就无可避免的公开化、尖锐化了。
以孙氏的实力,真要对抗起来,四族和东顺阁当前都是无力抵抗的。所以四族和东顺阁才会如临大敌,一起出现在严家案的庭审现场。
三方围绕着兵源的争端,一直没有涉及到江东另外一个拥兵大户:江东镖局。
论财力,江东镖局背后是襄阳十姓,是夏吟坊,不输他们任何一方。既然他们可以砸钱拼凑军队,江东镖局照样也可以。
而且,江东镖局是一个商事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严密,不像四族和东顺阁,甚至也不像孙氏般,以家族为单位,内部制约掣肘重重,有什么事也很难保密。所以,对江东镖局到底拥有多少兵力,无论是孙氏、还是四族和东顺阁,都是在根据他们的判断定一个大约数,没人知道的确切。
江东镖局虽然身在江东,但却归属夏吟坊。动江东镖局,就等于动夏吟坊。孙权不笨,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把夏吟坊牵涉进来。一旦让夏吟坊全力投入江东,江东就没他们孙氏什么事了。得先搞定四族和东顺阁,才能腾出手来对付江东镖局。
可以说,在江东,得以拥有私家武装的这几家,谁的屁股后面都不干净,都怕被揭开了查。现在严家的花名册一出,所有人心中都在胆颤,不知道自己这方有什么把柄捏在人家校事手上。
徐平一阵败退,看不出有什么懊恼的意思,轻轻一摆手,让手下的校事继续。而徐平自己,则干脆闭上了眼睛,轻轻的摇头晃脑,甚是惬意。
这个案子的由来,徐平当然清楚。此案的影响,徐平更是心知。在孙权那边,徐平早就分析过,通过抛出此案来打草惊蛇,看看四族和东顺阁的动作。所以,此案不必急于结案。拖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而在夏吟坊这边,可以通过此案的高压,逼迫孙氏和四族、东顺阁之间加快摊牌的节奏,便于夏吟坊从中分化挑唆。
所以,此案的庭审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此案本身,才是徐平的目的所在。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徐平当然可以选择放松了。
在徐平的授意下,校事们咬咬牙,又拿出另外一份重量级的证据:江东近三十个县城周边的人口情况调查报告。
无论是耕种还是打仗,最可倚仗的资源就是人口。所以,无论是谁当权,都第一时间会选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造册。孙氏在江东已历三世,人口工作早就走上正轨,谁家生了孩子,谁家的孩子夭折,谁家的孩子长大后离开当地,谁家里来了常住亲戚等,各处官员都有记载。
这是各地方官的日常业务,数量庞大,如此规模的案牍摆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有兴趣去翻看几页。
因为数量大,校事也没有选择把这些资料全搬过来,而是用了十几页纸,凝练了三十几个县城周边的人口增减情况。
根据报告的内容,这三十几个县城,适龄当兵的男青年有十几万,除去在家务农、经商糊口的,还剩三四万。朝廷征兵,拿走了不到一万。还剩下二三万的缺口,当地县城的人口档案,完全没有记载。
而其中一些人的名字,就出现在刚才校事拿出来的名单中。虽然刚才的花名册已经被严家定为伪造。但其中的名字,却与严家拿过来的花名册能够对上号。也就是说,就算校事之前拿出来的花名册是假的,但其中的名字,却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十几个县城周边,都是朝廷的兵源地,严家从这里面招兵,已经是侵犯了朝廷的尊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43章 不了了之
(全本小说网,。)
别看只是几个兵的事,一旦此事坐实,校事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要求彻查严家所有兵马的来源,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严家,翻看严家那些所有机密不得外泄的军事资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严家当然清楚。其他人,就算不清楚具体,但也知道其严重性。
校事们一扫花名册失败的阴霾,个个目露凶光,恶狠狠的盯着严通,要严通解释。
对此,严家倒是有所准备。在徐平主动申请延期的时间里,严家就想到了校事可能会在外围寻找证据,所以早就事先安排好了说辞。
严通不慌不忙,说道:“我们严家家世不够,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不够,为了能够增加兵源,只能采取提高待遇的办法来招揽兵员。从我们刚才拿出来的花名册可以看出,我们家的兵,每月的饷银要比朝廷兵的待遇高出近一倍。钱虽然不多,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那些本属于朝廷的兵源,想方设法的投靠我们严家,难道我们严家还能拒绝不成?
就算朝廷严令不许我们招揽那些兵。他们在入伍时随便撒个谎也就蒙混过关了。所以,我们严家招揽的兵出现本属朝廷的兵员,当然不是我们严家的责任。这个事实我们承认,但这个锅我们是不背的。”
校事冷冷道:“说的好听。朝廷的兵源区,适龄青年的一举一动都在地方官员的掌控下。而现实他们的动向,地方官员却一无所知,这你们如何解释?”
严通笑道:“这你们应该去问那些地方官员,问我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