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说道:“先帝对你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是你与先帝眼中的上位者,形象有很大的距离。你就像是一个嬉皮捣蛋的**丝,在先帝眼里本不可能成事的,结果你却偏偏做出了让先帝不得不正视的成就。先帝因为你而怀疑自己的终生信仰,你说,先帝能不对你‘另眼相待’吗?
但先帝在临去之时,已经不再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以先帝的智慧,当然能看到你的前途。如果把你的前途与蜀汉的前途绑在一起,蜀汉的前途自然也就辉煌了许多。”
“能够把你跟蜀汉绑在一起的人,不用说谁都知道,非孔明不可。”马良跟着补充道。
“刘备有这么伟大吗?”黄顺还在怀疑。
“你看赵云对你的态度就知道了。表面上,赵云对你不假辞色,甚至暗中还在防你。但实际上,赵云却放手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跟你走的很近。这才是赵云的真实态度。赵云已经功成名就,不需要什么大前程了。但赵云要为自己的儿子寻一个好前途。赵统和赵广都跟你走的很近,这不正是说明赵云看好你吗?能够影响到赵云看法的,也只有先帝才能做到了吧。”
黄顺简略一回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赵云那头老狐狸,城府竟然如此之深,连自己都骗了过去。甚至在刘禅面前,都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那刘禅呢?他知道刘备留下这么多的布局吗?”黄顺问道。
“应该还不知道。”马良说道,“但刘备已经让刘禅称呼孔明为相父,这里面就包含了巨量信息。就算刘禅不醒悟,至少,还有赵云那边呢。赵云能拿出留给诸葛亮的锦囊,自然也能拿出留给刘禅的锦囊了。”
黄顺无奈的摇头笑了,本来以为是天要塌下来了,谁知却是闹了一个大乌龙。
“既然已经知道西域墨门的人渗透进来了,那你俩准备如何处理?”黄顺问道。
“用间你是高手,还用问我们?当然是行反间之计了。只要我们操作得当,自然就能借助对手的人反制对手。”马良毫不犹豫的说道。
作为用间高手,黄顺不得不提醒道:“你们确定你们掌握到的线索是完整的吗?只要漏掉一个,就是灾难性的。”
“那你的意思是进行严打了?”马良问道。
黄顺说道:“那不是打草惊蛇了吗,多不划算。我的意思是,干脆来个一锅端。”
“怎么个一锅端?”马良感兴趣道。
黄顺说道:“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放在相府解决,皇宫那边,尽是一些风花雪月就好。偶尔说几件政事,也是满嘴跑火车。然后,只要宫里有谁往相府调任,八成就是内鬼!”
诸葛亮拍手道:“好主意!你不担心相府也已经有了对方的眼线?”
黄顺说道:“所以,在孔明入驻相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大换血,相府中所有人等一个不留,全部撵走。”
马良皱眉道:“平白无故的,这样做会不会太显眼了?”
“如何把事情办的不显眼,我相信你们的智慧,不用我多说。”黄顺狡黠一笑,说道。
诸葛亮沉思着点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黄顺心中疑惑解决,长长伸了个懒腰,说道:“事情得到完美解决,我就要回去了。顺便告诉你们一声,我马上就要启程去汉中,有什么要我捎带的,抓紧考虑。”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09章 部署反击
(全本小说网,。)
嬉笑着从诸葛亮处出来,刚出门,黄顺的脸色瞬间严峻起来:司马懿的手已经伸到眼皮子底下了,看来与司马懿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司马懿竟然想对自己下手,那自己也就不必顾忌与西域墨门的约定了。有必要让司马懿尝尝苦头,让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看来司马懿最近事情不忙嘛,竟然有心情操心蜀汉内部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给司马懿找点事做。马超已经在南阳练兵有段日子了。因为武关墙高城厚,无论是强攻还是智取,均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马超一直犹豫着不敢下最后的进攻决心,黄顺也担心伤亡太大,没有对马超下什么死命令。
而且,曹魏那边也知道荆州这边的进攻目标就是武关,所以,武关的守将,已经换成了司马懿。面对司马懿,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黄顺也不敢轻易动兵。
但现在不同了。马钧的飞艇已经问世,虽然还很不完善,但毕竟是新事物,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对飞艇造成威胁。只要人在飞艇上,下面再厉害的硬弩也没有办法够得着。再配合早就问世的炸药包,多厚的城墙也架不住几个炸药包的轰炸。
既然司马懿守关之余,还有多余的心思操心蜀汉的内政,那就给司马懿找点事做。让他先费脑筋想想如何对付黄顺的飞艇吧。
黄顺留在司马懿身边的两大眼线:李尚和霍让。李尚活动相对独立,没有在司马懿身边。但霍让却逐渐开始取得司马懿信任,目前就跟随司马懿在武关。为了确保霍让的安全,开始黄顺并没准备把这一动向告诉霍让。后来还是程瑶的一句话提醒了黄顺。飞艇配合炸药包威力太大,到时候玉石俱焚。既然霍让就在武关,提醒一下霍让,让他提前有个规避,提高生存几率。而且,危急关头保持冷静,更能得到司马懿的信任。
黄顺没有奢望一顿轰炸就能炸死司马懿。黄顺的目的不过是要炸开武关,轰开关中的大门,同时向司马懿展示力量:你不是善于背地里搞动作吗?我也不跟你比谁更能搞小动作,我就在正面作战战场上稳吃你。看你能怎么办?
既然没有马上弄死司马懿的打算,黄顺就要考虑放长线。霍让是黄顺在司马懿阵营里取得的难得的突破,现在已经开始发芽,慢慢抽出新叶。在黄顺心里,哪怕武关打不下来,也要保住霍让。若能借此机会让霍让在司马懿那里更进一步,那是再好不过。
于是,黄顺便修书一封,秘密送至霍让手上。黄顺写就的密信,即使让外人看见,也没什么,字面上看去,不过是商界的普通问候信。书信右上角有一处普通的数字标签,外人看去,没有任何意义。但霍让却知道,这是提醒霍让,通过几号暗语才能正确解读这封信。
接下来,精彩大戏自然就在南阳与武关之间展开。武关内,霍让一身灰布袍服,发髻简单的梳在脑后,手上似乎永远拿着一卷书,作用与诸葛亮手上的鹅毛扇类似,不过摆摆样子。
在下人及同僚的眼中,霍让是成功的形象代表。当年卧底南阳城,南阳城被黄顺捣腾的稀巴烂,其他人能够自保就不错了,只有霍让,不但顺利返回邺城,还带回了大量的一线资料,让司马懿多年的辛苦没有完全打水漂。
回到邺城的霍让,休整了大概半年时间,又被司马懿派去塞外,主持那边的工作。在外人看来,那无疑是放逐。但霍让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的上路,在路上就仔细的拟定了塞外开拓方略,呈予司马懿。司马懿观后,虽然认为此子有才,但仍处于观望期。司马懿需要借助霍让的塞外行来考验此人是否可靠,是否有足够的才干。
结果,霍让不负司马懿所望,不到一年时间,就从一无所有到成功整合到三处部落,并与三部落酋长结成兄弟般的情义。霍让在塞外的成绩,让司马懿开始认真考虑塞外开拓的可能性。后来才有了司马懿激怒曹丕,巧妙进入塞外的故事。
在塞外,有了司马懿的亲自坐镇,还有大批精兵强将,霍让的表现更为抢眼,不但有越来越多的游牧部落前来相投,自己的实力也在迅速扩充中。如果不是司马懿为了关内发展,调霍让跟随自己回到邺城,霍让此时很可能已经在塞外建立一方大势力。
重回邺城的霍让,没有再被外放,而是留在司马懿身边,帮助司马懿处理繁琐的家务事。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但霍让却做得游刃有余,司马氏众人对霍让都是交口称赞,即使被霍让惩处过的小儿辈,提起霍让也没有怨怼的意思。
霍让的这些表现,终于慢慢引起司马懿的重视。在司马懿外放长安时,霍让已经成为司马懿身边的重要谋士,得以参划军务。为了笼络霍让,司马懿甚至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霍让,这些年,已经为霍让生了一儿一女。但霍让意志坚定,始终认定黄顺是他唯一的主子。原因很简单,在霍让所接触过的人当中,黄顺是唯一一个让霍让感到必须仰望才能与之交流的人!其他人,包括司马懿,霍让都没有这种感觉。
让霍让有此感觉的,还是黄顺那番汉**等,天下混一的理念,再加上黄顺交流胡部的坚持,这才让霍让有了高山仰止之感。像霍让这样的颇具才华的人,寻常的待遇根本不足以让他舍身相报,即使是恢复汉室江山这样的大业,霍让都是嗤之以鼻,直接回之以迂腐二字。只有在思想上,心灵上让霍让有了高度认同,才能真正抓住霍让这样的人。黄顺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霍让此生注定就是黄顺的人,司马懿即使再器重霍让,再加以笼络,还是无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10章 霍让
(全本小说网,。)
说实话,霍让厉害之处,或者说,他的功勋之处,都集中与他卧底和塞外时期,至于回到邺城的管家角色,只要有耐心,不轻易动怒,能够说服别人,一般人都能做到霍让的成就。在他成为司马懿的谋士之后,霍让的表现就没那么突出了。但让霍让提升到这个高度的不是霍让有多么厉害的头脑,而是他的忠诚,他的任劳任怨。这是司马懿所最欣赏他的一点。
而且,霍让在谋士位置上的不适应,反而让司马懿更为放心。试想,一个无论做什么都特别优秀的人,会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吗?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