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84章 江陵失陷

    (全本小说网,。)

    不得不说,孙权在用人方面,还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他接受了吕蒙的推荐,让陆逊主持对江陵城的偷袭。

    对四族来说,刘备就是彻头彻尾的白手起家的暴发户,什么基本都没有,如今却占着西川和汉中,归还江陵城就是必须的。可刘备竟然百般抵赖,不想还,这就太过分了。这是无视大族之间为人处世规矩的行为,当然不容于世间。对这样的人,四族就算与孙氏矛盾再大,也要调整立场,一致对外。

    至于江陵城拿下后的问题,以后再说。就算为孙权所控制也不要紧。毕竟城池是四族打下来的,孙权必须要保证四族在江陵城的存在。再说,还有夏吟坊在江陵城呢。

    夏吟坊可是有一个分舵在那里,有夏吟坊在旁支援,就算江陵城太守由孙权任命,他也只能乖乖听话。否则,四族拿他没办法,黄顺的夏吟坊,却可以来横的。若真是惹恼了黄顺,把孙权赶出江陵城,都是有可能的。夏吟坊有这个实力。

    陆逊首担重任,很虚心的向吕蒙求教,在吕蒙的谋划基础上,陆逊又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布置,凭借自己嘴甜的优势,把关羽哄得七荤八素,竟然无视江东上下对刘备的滔天敌意,带领主力北上,遥相配合汉中战场。

    关羽带兵前脚刚走,孙权那边几乎每天都有催促公文,要求陆逊尽快偷袭江陵城,免得夜长梦多,走漏消息。

    陆逊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主张:在没有解决诸葛亮的问题前,决不能轻举妄动。对此,孙权也拿陆逊没办法。陆逊可不是孙权的麾下将领,那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孙权拿陆逊没办法,就整天对着吕蒙发脾气。好在吕蒙力挺陆逊,没有被孙权的气势压下去,着实为陆逊扛了绝大部分孙权的不良因子的攻击。

    陆逊虽然可以无视孙权的催促,但他心中也明白,此事拖不得了。汉中战事已经结束,关羽随时都有可能撤兵回江陵。一旦关羽撤回江陵,战机便就此溜走,江东再等如此良机,怕是后猴年马月了。

    但诸葛亮人在江陵,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任凭陆逊如何兴风作浪,都不济事。对于诸葛亮的厉害,陆逊虽然没有亲自见识,却从黄顺那里得到了太多的讯息。以黄顺的机灵,天下能算计过他的人已经没几个,就是这样的黄顺,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却独独拜服诸葛亮。而且,荆州大战时,摆出孙刘联盟和四族与十姓的联合的大阵仗,最终击败曹操。这样的大手笔,起始便是出自诸葛亮之手。

    如此乾坤巨手在,陆逊当然不敢拿仅一次机会的偷袭江陵城的行动冒险。

    就在陆逊计穷之际,江陵城方面却传来大喜讯:诸葛亮一家,被襄阳方面安排人接走了!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运气好到陆逊都不敢置信,接连派了三拨人前去了解情况,这才确信此情报为实。

    说起来,还是黄顺的书信在关键时刻帮了陆逊一把。祖渊坐镇襄阳,当初黄顺临走时,就预感到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关羽会进攻襄阳,而江东则回趁机偷袭江陵城。

    本来黄顺让祖渊关注江陵城,是因为大哥在那里,黄顺不想大哥身处危险之地,因此特意提醒过祖渊,要提前把大哥接出来。

    当时的黄顺,毕竟还没有神奇到能够预测到届时诸葛亮也会在江陵城的地步。但这并不妨碍祖渊举一反三,听说诸葛亮一家就在江陵城,祖渊早早就派人去接洽诸葛亮,表示江陵城是孙权和刘备争夺的焦点,为安全计,还是撤退襄阳为宜。

    但诸葛亮哪能同意,襄阳是曹操的地盘,诸葛亮去了,岂不是坐实了背叛刘备的罪名?所以,诸葛亮坚决拒绝了。祖渊尊重诸葛亮的想法,此事便放下了。

    直到黄顺措辞严厉的书信寄到,信中要求祖渊,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让诸葛亮一家离开江陵城,搬至襄阳来。

    黄顺的命令,祖渊只能照办,但诸葛亮又死活不愿来襄阳。没办法之下,祖渊只好对两方面的坚持打了个折,执行黄顺坚决离开江陵城的命令,同时又执行诸葛亮坚决不进襄阳城的主张,索性把诸葛亮全家暂时安置在麦城。

    诸葛亮也知道这是黄顺的意思,既然祖渊已经让步,关键是黄婉贞和俟奴娇都同意离开,诸葛亮便不再坚持,终于答应离开了。

    诸葛亮离开江陵城,便搬除了陆逊偷袭江陵城的最后障碍,陆逊迫不及待的下了行动的军令。

    假扮商旅渡江、上岸,悄悄进入公安城,封锁消息,挨个摸掉关羽设置的烽火台,悄无声息的直逼江陵城。有糜芳在城里接应,没有发生一起战斗,陆逊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江陵城。

    在陆逊看来,关羽与曹军纠缠的时间越长越好。所以,偷袭成功后,陆逊严密封锁消息,江陵城许进不许出,尽最大可能延迟关羽得到消息的时间。

    最先得到江陵失陷消息的人,反而是闲居在麦城的诸葛亮。江陵城毕竟有夏吟坊的分舵,所有刘备方面的业务,都经手诸葛亮。因此,诸葛亮府上每天都有下人往来江陵城与麦城。陆逊进驻江陵城后,诸葛亮仅仅两天后,便觉察出异常。

    诸葛亮是知道黄顺的能力的,既然黄顺坚持诸葛亮全家一定要撤出江陵城,江陵城即将发生战事,是大概率的事情。对此诸葛亮早有心理准备。但在诸葛亮看来,关羽的防御体系已经很完善,江东要进攻江陵城,将会是场苦战。

    以关羽的能力,带兵挡住江东的进攻,不是什么问题。即使关羽现在人在南郑,却依然为糜芳留足了守城兵力,江东不可能轻易得逞。

    虽然如此认为,毕竟黄顺的动作在前,诸葛亮心里也很怀疑,江东会有什么特别的举措。但诸葛亮毕竟没有兵权,甚至连像样的职务都没有,就算诸葛亮心里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说出来也没人会信。

    正是因为这份疑惑,让诸葛亮及时的抓住了江陵方面的异常,迅速派人了解情况,第一个得知糜芳投靠江东,江陵失陷的消息。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85章 秉烛夜谈(一)

    (全本小说网,。)

    麦城守兵不到一千人,还都是老弱病残,只能勉强维持城内治安,上阵杀敌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奈何,诸葛亮只能连夜派人知会关羽,同时派人往各个县城走。还没有被江东控制的县城,就让县令带人和辎重火速往麦城集结。

    诸葛亮看到清楚,既然江东敢动江陵,一定是做好了完全准备,江陵主城失守,下面的县城迟早也会覆没。这个时候,鼓励县令们抵死不退,与城池共存亡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被人各个击破。分散的力量,只有集中起来,才有与强大敌人周旋的本钱。最不济,还可以突出去,退往西川。

    诸葛亮也很有自信,自己人在麦城,江东绝不敢为难麦城。不说诸葛亮的智谋厉害,就单说诸葛亮与黄顺的关系,就足以让江东顾忌。要是为了争夺江陵城,把黄顺得罪了,不但江陵城受不住,连已经到手的江夏城也要失去,而且,江东内部,也将纷争不断,江东陷入分裂,不过是黄顺一句话。

    所以,诸葛亮把分散在各处的有生力量往麦城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现在,江陵无主,只有诸葛亮有那个威望,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

    前线的关羽,收到诸葛亮的加急文书后,急急忙忙撤兵,将士们的家属都在江陵城,陆逊采取善待前线将士家属的办法,并让他们给前线将士们写信报平安,弄得将士们归心似箭,没有丝毫战意。

    关羽带的兵,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逃亡,及至关羽回到江陵附近,身边只有多年跟随自己的老兵了,江陵本地兵员都跑回家了。

    关羽无奈,只好接受诸葛亮的建议,转投麦城,暂作栖身。

    关羽灰头土脸的回到麦城,痛恨的咬牙切齿,气头上的关羽,根本听不进诸葛亮理智的建议,撤军回成都。而是憋足劲要一雪前耻,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回江陵。众将知道诸葛亮的建议,是唯一的生路,但此时的关羽,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只好做出折衷,只说花几天时间归拢部队,准备夺回江陵。关羽也是累了,他也不知道,集结在麦城的到底还有多少兵力,也就同意了。

    就这几天的时间,让陆逊有时间调集大军,团团围住了麦城。虽然诸葛亮还在麦城,但陆逊显然已经顾不上了,相比得罪诸葛亮,陆逊更怕关羽跑回西川。

    让关羽跑回西川,刘备的大军,随时都可以冲出西川,与江东争夺江陵。让刘备方多关羽这样一员大将,对江东可是大大的不利。

    陆逊很清楚,得罪诸葛亮与得罪黄顺的区别。只要不动诸葛亮,就不会真正得罪黄顺。诸葛亮不是武将,不存在战场上误伤的问题。只要城破之时,大军进城,别冲击了诸葛亮的府邸即可。

    陆逊四面围城,形势万分危急。两天的时间,也让关羽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不少,看清江陵形势已不可为,终于能够坐下来,与诸葛亮与众将讨论撤退的事宜。

    麦城兵马加上关羽带回来的兵马加起来不到五千,这些兵马,即使突围成功,也不足以抗击一路上陆逊的骚扰。所以,众人意见非常统一,必须请援兵。

    关羽及众将的意见,向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救,诸葛亮的意见,却是向襄阳夏吟坊求救。

    上庸近,襄阳远。这回,关羽没有刚愎自用,而是同时向两边派出了人手。往上庸派出的是廖化。往襄阳派出的则是关封、关兴、关索、关彝一众关家将。

    这是祖渊派驻在诸葛亮身边的人如此建议的。祖渊知道,关羽难逃此劫,但让关家后辈跟着关羽一起死,太可惜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