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婉贞在信中没说一句要求帮忙的话,但却是处处都透露着现在的诸葛亮状态很危险,急需黄顺的出手相助,否则,诸葛亮就要完了的那种。

    有些话,不需要明说,自己姐姐和姐夫是什么样人,黄顺再清楚不过,姐姐能给自己写这封信,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事情断然是已经到了火烧眉毛,必须马上决断的时候了。

    黄顺接到信后,马上就决定,放下这里的一切,尽快赶回襄阳,处理诸葛亮的事情。要是刘备不给他一个过得去的交代,黄顺就跟他新账老账一起算,要是不还,就别怪黄顺不仁不义。

    祖蓝和褚仁知道黄顺要走,知道拦是拦不住的,只有争分夺秒、见缝插针的向黄顺请示后事的安排:

    大矩子那边,就由祖蓝代替黄顺走上一趟,出面撮合西域墨门、长老墨门和矩子墨门三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墨氏的将来何去何从。

    宣传队的问题,既然没有了人主持,那就只能放下。只是让祖蓝和褚仁记住一点即可:注意底层牧民的诉求,多帮他们解决实质问题,这样,就能迅速赢得民心,加快军事上的拓展步伐。

    票行事务上,由褚仁正式完全接受,按照他摊铺情报网的思路去做。用银票来控制河西,褚仁做不到那一步,那就只能放弃。这些工作,只有等以后时机成熟以后再说了。

    呼延魅和俟奴颜那边的安顿,黄顺对她俩很是大方,仍然放手给她们一个分行运营,但背后需要的武力前驱,需要呼延部和俟奴部自行完成。而且,他们的进度,不能拖整个河西进度的后腿,否则,祖蓝随时可以接受她们的分行,出兵摆平。

    对西凉的张既,暂时不要动他。前段时间,张既中了马超的诱敌深入之计,吃了不大不小的亏,人马损失倒在其次,关键是辎重粮草损失惨重,这对贫瘠的西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短时间内,张既难再有作为。

    这回,黄顺回襄阳,既要准备刘备摊牌,又要筹划襄阳自立,此时不宜过多的刺激曹丕,能缓则缓。黄顺需要时间拿下河西,更需要时间统筹荆州。这些事,都没有梦的支持,黄顺只能一步步小心的往前走,不敢迈得太快,万一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这次回襄阳,黄顺很清楚,一段时间里,不可能再回到河西。所以,能一趟带回的,尽量一次性带回。万一以后与曹氏交恶,与河西断绝来往,不至于搞得自己很是被动。

    祖蓝在凉州城训练的精兵强将,黄顺要带走一部分,加强襄阳的武力,马超的马家军,也要跟随进襄阳,马超再三向黄顺要求,他至少要带足三千人马,黄顺坚持他只能带五百,最后双方妥协,马超答应只带一千精兵,剩余的兵马,全数交给祖蓝,由祖蓝派人统率。

    这些人马加起来,再加上黄顺从襄阳带出来的人马,已然超出三千大军!如何安稳的从河西回到襄阳,中间路途上不出现意外,就成了黄顺最为头痛的问题。

    这就不是简单的与曹氏关系不错就能解决的事情。三千大军从河西出发,即使曹操父子答应放行,地方上也有自有裁量,是否放行,全看他们的意愿!

    而且,黄顺不仅仅带这些人马回去,出来一趟,怎么着也得带足了河西当地的土特产回去。河西的土特产,最为紧俏的就是战马。黄顺初步准备了五万匹河西战马。再加上其他的毛毡、皮毛等物资,队伍实在太过庞大,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富可敌国的财富从河西一路移动到襄阳,沿途全是曹氏的地盘,要确保一路上的安全,这对黄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化整为零的出发,黄顺不是没有考虑过,如果河西与内地的商贸频繁,一路上的其他的商队,足以对黄顺的人马构成掩护,自然没问题。但现在战乱时期,本就没几个商旅活动,走动河西与内地之间的,只有黄顺的商队。这是谁也瞒不过去的。

    化整为零,正好给对手零敲碎打的机会。黄顺不会忘记,暗地里还有司马懿这么一号人物存在。他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打击自己的机会。

    黄顺可不是小家子气的人,见识过大场面的黄顺,很快就敲定了回襄阳的方案。路上是否安全的关键,在于曹操父子的态度,所以,对曹氏的孝敬,必须要丰厚,而且丰厚到足以让他们点头放行的地步才行。

    正因为上供的礼品太多,黄顺带很多的人沿途护卫,就有了合适的解释。再说,黄顺回到襄阳,就要筹备自立,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对曹氏来说,不是秘密,与曹氏之间,完全可以开门见山的谈及这个话题。

    黄顺此次向曹氏孝敬大量礼品,买路是附带性的要求,明面上的理由,就是要求曹氏对黄顺在襄阳的动作,网开一面。

    虽然曹操答应黄顺自立,但那只是口头上,随时可以变卦,黄顺奉上厚礼,能敲实曹氏的承诺最好,不能敲实,至少不能让曹氏一门心思的跟自己死掐。

    迅速做出安排的黄顺,马上就开始了回家的准备。这是个浩大的工程,直到大半个月之后,黄顺才诸事准备就绪,浩浩荡荡的从凉州城出发,启程回家。

    先遣人员早就派往邺城和襄阳,提前联。尤其是邺城,更是所有的情报网开动,确保黄顺一行在邺城的安全。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至少要提前获知,让黄顺能早有防备。万不得已的时候,抛弃辎重物资,轻装简从逃回襄阳,也在所不惜。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63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全本小说网,。)

    能否通过曹操父子这一关,是黄顺此行的最大难关。所以,从一开始,黄顺的注意力几乎就全放在邺城的动静上。调动了邺城他所能调动的全部力量,探听曹操和曹丕对夏吟坊的真实态度。

    黄顺非常清楚,曹操父子不点头,襄阳就没法自立。而襄阳能够自立的前提,就在于曹操的那个三马同槽吃草的梦。这个事本来很虚,属于可信可不信的那种。

    但从曹操拿下襄阳之前,许蒙巧妙的利用曹操的这个梦,为襄阳十姓支起了一座保护伞。同时,襄阳十姓的命运,就彻底与曹操的这个奇梦联系在一起。襄阳十姓要想身处漩涡中心,却能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就必须不断的给曹操强化梦的影响,并向曹操表明,自己的存在,是制约梦中三马的最大力量。

    这个工作,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黄顺一直在做着,直到目前来看,黄顺做的很不错。对曹操,黄顺向曹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价值:抵御外族入侵的先行者、顶梁柱。

    对曹操,黄顺是心中最为没底的,所以,黄顺不相信仅凭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就能让曹操对襄阳十姓网开一面,对十姓大加照顾,自己必须表现出别人不可代替的能力来,才能让曹操持续厚待十姓。

    所以,黄顺选择了最为能够打动曹操的方式:家国天下!曹操心怀天下,所以他要重整河山,恢复乾坤一统。黄顺也表现出心怀天下的壮志,却与曹操走上完全不同的路,黄顺的着眼点,是抵御外族。

    或许,在曹操眼里,那些纤弱的胡人不足为虑,但又不得不承认,黄顺在这方面的深谋远虑。曹操需要黄顺这样的人,来帮他做这些事。这就是黄顺的价值。

    围绕着这个根本价值,黄顺所做的一切加强自身实力的努力,都有了坚强的依托,轻易不会引起曹操的怀疑。

    为了坐实曹操的这一印象,当然也是黄顺自己的战略规划所需,黄顺大力在定襄、榆林和河西一带拓展势力。而且,过程中,黄顺还是非常小心的提防着曹操对自己的实力扩张表示出猜忌的意思。

    所以,黄顺除了巧妙地迎合曹操,还进一步与曹植扯上了关系。这并不是勉力为之,而是黄顺真心的欣赏曹植,与曹植也确实臭味相投。

    对曹植,黄顺就坦诚的多,将司马氏暴露出来,明确告诉曹氏,这就是梦中三马的,黄顺只告诉了曹植。

    恰好的,司马氏与西域墨门的勾结,被曹氏觉察,西域墨门的野心,再明显不过,尤其便暴露了司马氏的野心。这正好佐证了黄顺的判断。此后,黄顺与曹植合作,连出重手打击西域墨门,实际也是在削弱司马氏。

    在曹氏当中,曹植是黄顺最为稳固的关系,也是黄顺最为信任的人。要是曹植还在邺城,此次黄顺就不需这么提心吊胆。

    对曹丕,黄顺接触不多,却一击直中靶心,从一开始,黄顺就坚定不移的支持曹丕成为世子。只这一点,就决定了,即使与曹丕的关系不如曹植,至少,曹丕不会主动跟黄顺找事。

    现在的情况,曹操已经半退,很多事情都是曹丕做主。此前,黄顺大量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曹操身上,对曹操的动向,即使没有梦的帮助,黄顺也有所把握,但对曹丕,黄顺就不确定了。尤其曹丕依靠着河间大族上位,司马氏能对曹丕施加多大的影响,目前来看不得而知。而那个三马同槽吃草的梦,对曹丕又有多大影响,也不得而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带着这份忐忑,黄顺一路上走的很慢,他需要邺城那边给他回信,待他了解情况后,才能做出下一步的详细计划。

    对黄顺的心情最为了解的许蒙,第一个发回了消息,而且是好消息!

    许蒙很直白的告诉黄顺,尽管放心大胆的来邺城,曹氏那边,绝不会有异常的举动。

    原因很简单,许蒙没有细说,只说汉中之战,以曹军败退,刘备占据汉中结束。江东不失时机的向刘备提出归还江陵城的意思。刘备当然不会同意,双方正在扯皮。

    在这种情况下,江陵城的关羽,竟然置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江夏陆逊于不顾,悍然发动攻夺襄阳的战争。关羽的攻势虽然猛烈,也打了好几个大胜仗,但曹氏高层,头脑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