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黄顺点点头,说道:“有道理。或许,这就是世族的特意安排,也说不定。世族凭借雄厚的财力,完全能够指使一批大臣公然支持曹彰,有人带头之下,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大家一哄而上。”
黄顺又问:“曹植虽然已经声明退出世子之争,但只要一天世子不确定,就不能说曹植没有一点机会。相比之下,曹植的机会如何,宁大人如何看待?”
宁森摇头道:“曹植没有任何机会。”
黄顺呀然道:“何以如此肯定?难道你不知,曹植是曹操最为喜爱和欣赏的儿子吗?”
宁森说道:“如果现在天下一统,曹氏成就帝王之业。或许,曹操会因为过于喜欢曹植而立他为世子。
但现在仍然是天下纷争,世子的人选,将来是要继承父业,继续与其他割据势力做斗争的。这个时候,曹操断然不会感情用事,只是冷静分析各个儿子的优缺点,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世子人选。
曹植虽然才气纵横,但为人放荡不羁,断然不是铁血君主的料。曹操不可能选他为世子。”
黄顺默然,他不得不承认,宁森说的有道理。看来自己的梦,果然就是泄露的天命。天命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改变的。虽然有了自己的强力搅局,曹植依然难以担当世子。
不过这也好,曹氏的世子,梦中活不长,曹丕、曹睿之后,只要曹植能活到那个时候,曹氏中人,能力、威望都足以服众的,就只剩曹植了。
就算曹植再怎么不堪,也只有曹植,才能带领曹氏,从死路里走出来。就算曹睿执意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肯给曹植机会,那时候,黄顺的力量,也有长足进步,只要黄顺愿意,足以改变这个结果。
“也罢,既然如此,我们就顺势而为好了。”黄顺叹口气,无奈说道。
刘子羽这时候开口道:“该问的,我看也都问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行主仆之礼,明确关系了。”
“主仆之礼?”黄顺他们都纳闷的问。
“少爷为主子,我们为臣属。这是大事,不能儿戏,必须有庄严的仪式才行。”
黄顺笑道:“你开玩笑吧?我们是合作关系,主公可以叫着玩玩,却不能当真。再说,你们堂堂墨氏长老家族,拜我这个后生为主公,不说你们不习惯,我还不适应呢。”
刘子羽说道:“此前我称呼少爷我主公,或许有玩笑成分。但现在,却是认真的。怎么个说法,让他们三个说吧。”
荣奎说道:“我们接到总堂的指示,我们整个长老家族,从此一心无二,誓死追随少爷,成就大业。我们还真是xingyun,是整个长老家族里,头一批向少爷当面宣誓效忠的人。”
黄顺笑道:“无缘无故的,你们何以做出这个决定?莫不是其中,有什么别的故事,是我不知道的吧?”
荣奎说道:“我们家族高层判断,当今中原,最有实力的不是曹氏,而是襄阳十姓。最为关键的,襄阳十姓的实力仍然在增长,而其他势力,相比之下,都在走下坡路。
更关键的,是襄阳十姓的领头羊,是少爷,富于春秋,相比于其他势力,未来十几年,襄阳十姓更加稳定。
综合判断下,在这个时候,选择效忠,是最为合适的时机。早了,看不出少爷的前程,晚了,长老家族的力量,在少爷眼里,就不算的什么了,不会如现在般重视。”
黄顺失笑道:“中原我最强?你们长老家族再怎么消息闭塞,也不应该得出这个结论吧?就是我们襄阳十姓的大本营:襄阳,还是人家曹氏的呢,说收回就能收回的。”
呼延康她们也跟着笑,点头道:“就是,就凭少爷手头那点子力量,还不够人家曹氏一根手指头碾压的。你们这是说来着笑的?”
马谡、林卓他们也笑的前仰后合,“哈哈,这种话,我做梦都不敢说,你们竟然如此郑重其事的说出来,糊弄三岁小儿啊?”
ps:书友们,我是伏波飘萍,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27章 中原第一人
(全本小说网,。)
郑烨说道:“回归中原不但是我们长老家族的夙愿,现在更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若我们不能成功返回中原,在西域,我们难敌西域墨门,迟早被吞噬。
在事关生死的大事面前,我们做出每一项判断,都是谨慎又谨慎,论证又论证,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其实,在我们这些外放中原的人眼中,早在两年前,我们长老家族就可以锁定少爷,奉少爷为主。依托少爷,回归中原。家里那帮老家伙持重,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才做出这个决定,在我们看来,这已经是迟了。”
黄顺收敛笑容,说道:“既然如此,可否详细说说你们的依据?在座的,都是襄阳十姓中人,你们的分析,有没有偏离事实,他们一听便知。”
郑烨说道:“襄阳六姓支持的刘备,已经进川,与刘璋争夺西川。二刘相争,天下有识之士,都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刘备赢,刘璋输。这个判断,没有错吧?”
黄顺点头道:“倒是没错。但刘备赢了刘璋,未必就能站稳西川。曹操吞并西凉,觊觎汉中。曹操对决汉中的张鲁,只要稍居常识的人,都能得出结论:张鲁根本不是对手!
一旦曹操先与刘备拿下汉中,顺势而下西川,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算刘备抢先击败刘璋,夺取西川。他还需要一段时间稳定局面,取得西川大族的支持才行。曹操大兵压境之下,曹操对决刘备,天下有谁会买刘备赢?”
郑烨微笑道:“别人我不知,至少少爷,我知道,少爷选择押宝刘备赢!”
黄顺忍不住失笑道:“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郑烨说道:“少爷出道,大手笔出手,从未失手一次。在刘备身上,少爷可是下了重注。别的不说,七千匹上等战马,就非一般人所能做出。
这样的投入,若刘备输了,岂不是尽打了水漂?所以,我敢说,少爷肯定已经押宝刘备能赢。”
黄顺长笑一声,说道:“不错!我确实押宝了刘备一方。那你能否说说,我凭什么做出这个判断?”
郑烨摇头道:“少爷这分明是难为人了。我若能有少爷的头脑,早就是人中龙凤了。”
黄顺说道:“试着说说就是。”
郑烨思索着说道:“曹操夺取西川,顺流而下,与襄阳的曹仁合击江陵,然后顺势攻取江夏,江东覆灭不远,天下一统,就在眼前。
孙刘都是当世枭雄,对此看的明白,孙刘能联手抗曹一次,自然就能联手抗曹两次。
对孙权来说,拒曹操于西川,对其最为有利。所以,孙权不会坐视刘备在西川败于曹操。
对西域墨门来说,西域墨门辅佐司马氏,靠的就是浑水摸鱼,天下一统,司马氏崛起的环境就不复存在。所以,西域墨门也不会坐视曹操击败刘备,拿下西川。
再加上少爷的夏吟坊,天下所有势力,都反对曹操拿下西川,曹操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免再败于西川。
而且,曹操已经败于荆州一次,以曹操的英明,同样的失败,不会再有第二次。所有,我大胆预测,曹操只会与刘备大战于汉中,不会进犯西川。”
黄顺心中佩服,嘴上却说道:“曹操有统一天下之志,旁人为了生存,势必联合以对付,这完全在曹操的预料之中,断不会因为害怕对手联合,就裹足不前。荆州一战失利,正好在西川找回场子。
所以,你说曹操会吸取荆州一战的教训,避免西川之战。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曹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西川,再次与孙刘联军战上一场。”
诸葛恪摇头道:“顺叔,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荆州一战,虽然风险颇多,曹操之所以仍下定决心一战,是因为确实有取胜的机会。但西川一战不同,曹操丝毫没有胜机,断不会出战。”
“喔?”黄顺鼓励的笑道,“说说看。”
诸葛恪兴奋道:“荆州一战,曹操后方粮草辎重供应充足,无后继乏力之忧。但西川之战,曹操的后方只有汉中。汉中新得之地,士民不附,征粮困难。
在远了,就是关中,路途遥远不说,沿途关山阻碍,人马难行,大规模输送粮草,根本不现实。
所以,要是曹操真敢与刘备在西川一战,刘备只需坚守不出,曹操军粮耗尽,便只有退兵一途。”
“可是,对刘备来说,西川也是新附之地,荆州支援西川,水陆两路同样艰难,也不现实。军粮不继的缺点,双方都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黄顺说道。
诸葛恪说道:“不同,襄阳六姓早在决定辅佐刘备之时,就确定以西川为基本安身。早早就开始对西川大族的渗透工作。
刘备拿下西川,只要前线作战不失利,西川大族,不会扯刘备的后腿,也会尽全力支持刘备的前线作战。
再说了,还有孙权、襄阳十姓作为后援,权衡之下,曹军根本没有胜算。所以,我同意邓大人的判断,曹操能拿下汉中,制住西川的要害,让刘备不能安生发展,就够了。”
“哈哈,”黄顺举手投降道,“好了,我认输就是,你们分析的有道理,我自愧不如。”
邓烨忙道:“哪里哪里,少爷多年前就有了判断,我们只是顺着少爷的决定倒推,方有如此分析,班门弄斧,惭愧惭愧。”
黄顺说道:“好,我押宝了刘备,就算以后的事实,符合我的判断,我在刘备身上的投入,也获利甚丰,那又如何,对天下大势没什么影响。何况,我自己都认为,投在刘备身上的本钱,怕是收不回来。”
邓烨笑道:“少爷此话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