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整整一白天的时间,这么干耗着,太无聊了。要不,我们出几个人,在周围打些野味,回来烧烤了当做干粮,怎么样?”
“可是,彭威的吩咐,可是让我们老实待在这里,哪里也不能去。”黄顺还是很遵守纪律的,小心的指出,他俩的要求,已经违反了彭威的军令。
“这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谁会发现我们?就算发现,我们就说是过路的,在这里临时歇脚。谁会想到,我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呢。”
“就看你们身上的衣服,就知不是普通人家。真让有心人看去,一定会起疑。就算暂时猜不到你们的目的,至少,也会盯上你们。那我们的行踪,就很难做到隐蔽。还是忍忍吧。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白雪这时说话道。
白雪都这么说了,荆恬和程郊便再不说话,闷闷的找一角落躺下,拿衣服蒙着头,假做睡觉。但二人不停的翻来覆去,谁看都知道,俩人根本就没有睡觉的意思。
黄顺躺了一会,根本没有睡意,又不好说话,怕起到带头破坏纪律的坏作用。那感觉,还真是无聊的透顶。
很快,黄顺的表现就跟荆恬和程郊一样,翻来覆去,唉声叹气。
这时,诸葛恪又凑上来,再次要求,出去透透气。这回,黄顺的态度,就明显软化了。
“军令如山,你以后也是要带兵的人,现在的小小军令都不能遵从,以后怎么办?”
“那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呢。彭叔叔当初下令时,可不知道这里荒芜成这个样子。我们就算在这里又唱又跳,也没个人知道。”诸葛恪振振有词。
“你这话,倒也不无道理。”黄顺听着不断点头。
这边黄顺话音刚落,那边荆恬和程郊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我们可以出去了?”
“我可没这么说。”黄顺还在犹豫。毕竟彭威的军令就在那里,黄顺无法做到无视。
“威哥还要听少爷的话呢。现在有少爷在,当然一切是听从少爷指挥。”程郊连忙说道。
“你说呢?”黄顺扭头问白雪。他也实在受不了无聊的折磨了。这才太阳刚出来,一天的时间,还早着呢。
“这个我不管。行军的事,荆恬和程郊更在行,你参考他们的意见就行。”白雪知道黄顺的心思,不再坚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3章 有状况
(全本小说网,。)
白雪的意思,说的再明显不过。黄顺假做思索一会,说道:“好吧,既然你们俩都同意,那我也不坚持,咱们就出去痛快的打猎吧。”
“嗷!”所有人都欢呼着爬起来,纷纷要求跟着一块去。
荆恬和程郊快刀斩乱麻,将人手分成两拨,一波由荆恬带领,往南去,一波由程郊带领,往北去。中午时分,回到土地庙。
黄顺带着白雪、程瑶、呼延康她们,跟着程郊出发。由于没有了脚力,大家只能步行,说是打猎,更多是嬉戏打闹,偶尔惊动飞鸟,黄顺难得的展现他的射箭技术,虽然射空居多,但也不是没有收获。
日上三竿时分,他们已经走出很远的距离,极目远眺,仍然看不到村落和人烟。
“唉,乱世当中,这么好的一片土地,就这么荒芜了,没人耕种。真不知这里的地方官干什么吃的。要我是曹操,一定把这里的地方官抓起来问罪。”黄顺深有感触的说道。
“这里已经多年不经战火,还是如此荒凉,确实不应该。会不会是经历过大瘟疫之类的,这才导致这里的百姓都跑掉了?”白雪说道。
“不会,要是真有什么大瘟疫,我们的情报,肯定能知道。要我说,就是兵乱惹的祸。”黄顺愤愤然说道。
正说着话,诸葛恪在前面高兴的喊叫起来:“你们说没有人,看!这里有人的足迹。这说明,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
“是吗?”所有人都好奇的围过去,看个究竟。果然,地面上,至少有三个人的足迹,杂乱的分步着。
“会不会是跟我们一样的人,路过此地留下的?”呼延康说道。
“在这荒凉的地方,能够遇上,就算有缘。我们循着脚印找上去,认识一下就是。”黄顺兴奋道。
“万一是敌人呢?”程瑶说道。
“那我们就更应该上去一探究竟了。”黄顺说完,头一个抬腿就走,其他人连忙跟上。
这里的土地松软,又没有其他生物的脚印混淆,这几个人的脚印非常明显,很好辨认。不多时,他们便循着脚印来到一处土坡处。明显是一家人的十来个人,正蜷缩在那里,惊恐的看着黄顺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为了表示和善,黄顺尽最大可能微笑着走上去,问道:“你们是逃荒过来的吗?怎么会在这里落脚呢?”
“你们是哪里人?准备去哪里?”
“你们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
不管黄顺怎么说,怎么问,那一家子人只是惊恐的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这可如何是好?”黄顺站起来,无奈的对着白雪她们说道。
白雪走过来,从包袱里拿出一块干粮,递给里面的孩子,笑着说道:“饿了吧?快吃吧。姐姐这里,还有好多呢。”
小孩子明显受到食物的诱惑,吃着手指头,眼巴巴的看着白雪递过来的干粮,时不时胆怯的看向大人。
大人们的状态不比孩子好多少,根本给不了孩子什么指示。终于,孩子受不住食物的诱惑,接过干粮,开始大口的咬食。
其他人,纷纷有样学样,都从挎包里拿出干粮,分给他们。有孩子在那里做榜样,其他人接受的速度就快得多,嘴里喃喃说着感谢的话,开始一口一口的吃着干粮。
黄顺帮扶的对象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黄顺再递过去自己的水壶,问道:“看你们这样子,断粮有段时间了吧?这里荒无人烟的,你们怎么会想到,来到这里呢?”
“我们不敢回家。”小姑娘说了一句,继续咬着干粮。
“为什么?”
……
这样一问一答,黄顺倒也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一大家子人,都是几十里开外的扈家庄人。村里受附近山上的土匪欺负多年,每年都要孝敬土匪钱财。
官府倒也不是不作为,先后三次对这伙土匪进行围剿,却都失败了。尤其是最后一次,官府集中了上千人的大军,最终还是因为领头的战场阵亡,无奈退兵。
从此后,这帮土匪,官府就听之任之,不再搭理。土匪的气焰,自然也是越发的嚣张,不但要求每年孝敬加倍,还时不时下山来,进村明抢。
不但抢东西,还抢人!见到年轻漂亮的姑娘,往往是抓到马背上,就带回山里,供那些山大王们行乐。
为此,村民自发组织护村队,对抗这帮土匪。官兵拿土匪没办法,但村民的护村队,却经常能将土匪打跑、打败。一来二去,两下里算是结下了梁子。
这户人家之所以被迫离开村庄,出来躲避,是因为土匪的头目,不知什么时候,看上了他家的姑娘,就是黄顺问话的这位。
土匪放出话来,让他们主动把姑娘送到山里,否则,他们就集合大队,血洗扈家庄。
姑娘与扈家庄的庄主的儿子早就定有婚约,庄里自然不肯答应。庄里上下早就做好迎战准备,准备与土匪死磕到底。
谁知,三天过去,土匪连个影子都没有。这是个稀罕事!从来没有的事。村里派人打探,得到的消息是,土匪的大部队,临时接到任务,调往别处了。什么时候回山,没信。
事情似乎就这么搁下了。但这户人家却另有想法:为了他们一家,让村里与土匪血拼,心里实在不安。既然土匪现在顾不上这边,还不如他们离村,到外面躲一段时间。等这件事彻底过去,他们再回村。
村里管事的几家凑一起一商量,也就同意了。于是,他们便躲了出来。
他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出了村,就两眼一抹黑,往哪走也不知道。他们也知道,这世道不好,到处都有土匪,也不敢随便走。早年间就听说这一带荒无人烟,方圆十里没人。于是,他们便来到这里,挖了窑洞,就这么住下了。
“这地方荒无人烟很多年了?你们可知为什么?”程瑶不知什么时候也凑过来,问那个边吃边说的扈小妹。
扈小妹摇摇头,表示不知。她的父亲,看上去是个瘦弱的老头,说道:“听说是要把这一带当做富人家的养马场,所以,这一带的人,都被迁往别处了。”
“劳民伤财!”黄顺听了,不禁咬牙切齿。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4章 拔刀相助
(全本小说网,。)
“养马场?”程瑶表示怀疑,“我们转悠了这大半天,别说马匹,连马粪也没见到过。难道是荒废了?”
“还不到时候,”老者说道,“大规模放牧,不能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否则,牧草要被吃光的。现在,马群都在别处放养。要回到这片,至少得一月以后。”
黄顺点头,这倒是游牧的套路。显然,这马场的主人,要么就是胡人,要么就是对游牧非常熟悉的汉人。
“那你们准备在这里躲多长时间?”白雪问道。
“唉,我们本来打算,在这里待上十天半月,土匪也该回去了,发现我们逃跑了,就该死心了。那时,我们再回村,就行了。
谁知,那帮土匪,不知出去做什么,直到现在,都没回寨。害的我们想回家,又怕正撞上土匪;不回,带的粮食又不够,这日子,难熬着紧。”
“你们回村,就不怕被土匪再次发现,再去抢亲啊?”呼延康问道。
“躲过风头,马上安排小女成亲,就没事了。”老者回答道,“再说,那帮土匪见异思迁,没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