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没有曹c的支持,蒯蔡两家就很难压住四姓的力量,尤其是黄顺的夏吟坊。黄顺从定襄回到襄阳,依靠曹仁急于掌握襄阳的心理,把散落在十姓手中的矿产和耕地收归夏吟坊。这使得蒯蔡两家更没了抗衡的资本。
蔡家还好,与黄家是姻亲,只要认清现实,向现实低个头,就能搭上夏吟坊的快车,一起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但蒯家与黄家的关系,相对疏远,蒯良、蒯越两兄弟又心高气傲,不愿意低头,所以,在襄阳最近几年的风云际会中,蒯家逐渐的靠边站,大部分时间,为人们所遗忘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7章 蒯良的请求
(全本小说网,。)
黄顺就有这点好处,不会因为蒯家失势,而在礼节上有什么亏欠。在黄顺看来,蒯家当初的选择,完全没有错。蒯家沦落至此,严格说不是谋略算度不到,实在是黄顺在当世是“开挂”的,输给挂没什么丢脸的。
来到蒯家,蒯良作为长辈,照旧出面,招待黄顺。询问了一圈黄顺此去江东的收获后,蒯良突然提起了曹仁即将攻打江陵的消息。
黄顺有些惊讶,曹仁攻打江陵,这是高度机密,就是黄顺,都因为疏忽大意被曹仁瞒过去了。蒯良深居简出,却知道的如此清楚。
看到黄顺惊讶的表情,蒯良淡淡一笑,说道:“三少不必惊讶,曹仁多方筹备粮草物资,我们蒯家也有参与,我因此知道曹仁的打算,很正常。”
黄顺“喔”了一声,笑道:“这买卖可大着呢。对曹仁那家伙,就不要客气,往死里宰他。”
蒯良被黄顺的说法逗乐了,说道:“往后怕是宰不到喽。听说昨天你带着马谡和林卓找过曹仁,把这笔大买卖接手过去了?”
黄顺老实说道:“有这事。这样大的买卖,整个襄阳城,怕是只有我们十姓的夏吟坊,才有胃口吃得下。夏吟坊吃大头,你们吃小头,两不耽误嘛。”
蒯良摇头道:“夏吟坊的实力,完全能够满足曹仁的需求,他当然不会另找他人。再说,他也怕因此得罪夏吟坊不是?你可是他的大财主,他得小心供着你才是。”
黄顺笑道:“夏吟坊是我们十姓的,夏吟坊赚钱,就是我们十姓赚钱。”
蒯良叹口气,踌躇了一会,说道:“老夫这里倒有个不情之请。”
“蒯老请说。”黄顺连忙说道。
“这次的粮草物资买卖,能否让我们蒯家,也参与其中呢?”
黄顺连忙说道:“这事容易,只要蒯老点头,没有问题。”
说完,黄顺又好奇问道:“这事,仅仅为了赚钱而已。蒯老是需要钱吗?跟夏吟坊的账房上说一声就可以取钱,这个我早就吩咐过的。”
蒯良说道:“缺钱倒不至于,但我老了,总得为小辈们着想吧。他们面皮薄,有些话,在你面前不好开口。我人老皮厚,就不在乎那许多了。”
黄顺连忙道:“这话哪里说起,蒯家几位兄弟若想做生意赚钱,就在夏吟坊里开个堂口,就齐活了。堂会的运营,完全他们自己说了算。”
蒯良摇头道:“若他们只是想赚钱,我倒省心了。”
黄顺恍然道:“原来是为了进入仕途。那我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谁不知道,夏吟坊别的都不缺,就缺官帽子。”
蒯良笑道:“进仕途,凭我这张老脸,安排家里几个小子做个郡丞、参军什么的,曹c还不至于拒绝。”
黄顺呀然道:“那他们想做什么?”
“东山再起。”蒯良言简意赅。
黄顺知道蒯良所指,却不好说什么,只好回以沉默。
蒯良也不等黄顺说话,接着说下去道:“要东山再起,就要有本钱。我是不支持他们胡搞,家里的资财,自是不允许他们动用。
可小辈们有此雄心,我这做长辈的,也不能一味打压不是?当初你鼓捣什么夏吟坊,你家的黄老头可不是什么赞成态度,若他一口否决了,哪还有如今夏吟坊的风光?
所以,对他们,我也是一样,虽然不认同,却也不准备阻拦。
本来,他们想着凭借此次军粮买卖,攒够资本。现在夏吟坊出面把这生意接过去,他们就没得赚了。不好意思出面求你,只好求到我这老头子面前。”
蒯良有什么说什么,黄顺想了片刻,也不准备藏着掖着,直接说道:“蒯老,我心里清楚,他们想东山再起,想压倒的,就是我。他们从小就压我一头,长大后依然如此,如今被我反超过去,心理上难接受,我也理解。
可并不代表,我就会同意,甚至帮助他们,来打压我自己吧?”
蒯良笑着摇头,说道:“我家里几个孩子,从小就心高气傲,长大后依然如此,还是不长进。但不经事,就不长进。我宁愿他们受挫几次,能尽快成人。
三少可知,他们准备从什么地方东山再起吗?做生意!他们认为,三少今天的成功,全在于三少生意做得好,钱赚的多。走到哪里,都能用大量的钱,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他们看得太肤浅,却不知三少能有今天,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才有的今天的成就。”
“喔?”黄顺感兴趣道,“何谓天时地利人和?”
蒯良慢慢说道:“天时:孙刘联盟,与曹c抗衡,谁也吃不掉谁,形成僵持。曹c要争取十姓的支持,不计代价的扶持十姓,甚至不惜违背自己多年遵奉不移的原则。
地利:荆州地处三方势力分界点。在荆州,谁也不愿后退,更不敢轻易上前。荆州从此成为特殊的存在,三方势力双双制衡,对土生土长的襄阳十姓,三方都有拉拢之心,生怕十姓倒向别的阵营。
人和:曹c扶持十姓,刘备与四姓是合作关系,吴郡四族与四姓,也是合作关系,三少凭借此人脉,可以在曹、孙、刘三方之间周旋。
当然,换做旁人,即使同样拥有此天时地利人和,未必就能做成三少如今的成就。但我家几个小子,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怎能跟三少相比?”
黄顺摇摇头,不禁对蒯良的智慧表示钦佩:自己是凭借梦的帮助,早知局势如此,所以才顺势而为,从而才有今天的成就。自己这最大的倚仗,蒯良却一语道破,不愧是当年刘表麾下头号军师。
“若是他们准备在别处与我别苗头,我还真有些别的想法。若他们想跟我比做生意赚钱,我举双手欢迎,并愿意给他们提供方便。”
蒯良爽朗大笑:“我果然没有看错你!瞅准商机赚大钱,是你最大的本事。在这一点上,天下难有对手。你自己,对此也有绝对的自信。”
“他们要是输掉了,怎么办?”黄顺问道。
蒯良笑道:“家里的财产,我不会让他们动用。输掉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人只有吃一鉴才能长一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8章 副手
(全本小说网,。)
至此,黄顺这才明白蒯良的良苦用心:蒯家在荆州,一直是翘楚的存在。在十姓中也是稳压风头鼎盛的蔡家,为十姓头一姓。
但黄顺的窜起,改变了这一切,黄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十姓领头人。其他各姓,从心理上接受这一切,要比蒯家来的快的多。
就是蔡家,因为蔡瑁的意外身亡,家道往下走也是在他们的心理预期之内,关系更为紧密的黄家崛起,对蔡家来说已是上上签。蔡家自然乐见,接受起来,或许比其他姓慢一拍,却绝对比蒯家要快得多。
就算蒯家的顶梁柱蒯良和蒯越能够认识到大势所趋,但架不住底下人心气高,不接受黄家的崛起。他们也只能因势利导,不过分与黄家产生冲突。
但年轻人血气方刚,不真刀真枪较量一番,他们是发热的头脑是不会冷却的。看清这点的蒯良,于是选择了冲突代价最小的领域:商业。
商战与拿生命做赌注的真正战争不同,赢了固然赚的盆满钵满,就算输了,也不至于一蹶不振。
而且,蒯良也摸透了黄顺:打一场商战,让他损失点银钱,他完全可以笑呵呵的接受,不会从此敌视蒯家,更不会采取什么报复动作。
而且,黄顺的最强项就是经商,在经商领域要击败黄顺,普天之下没几个,蒯良很清楚,自家那几块料,断然不是黄顺的对手。
蒯良的目的,是让黄顺狠狠的挫折他们一次,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从此懂得珍惜羽毛,别动不动就掀桌子干仗。
对蒯氏那几块料,黄顺还真没多少好感,从小玩游戏就一直是对立方,长大了更是分成两派,街头斗殴,两边是死对头。
但黄顺现在是夏吟坊坊主,又是实际上的十姓主事人,地位和身份的改变,决定了黄顺不能仅凭个人好恶行事,尤其涉及到十姓,更是需要小心翼翼,有些时候甚至要委屈自己个儿。
所以,对蒯良的提议,黄顺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把支持曹仁打仗的生意交给蒯家,不但是黄顺,马谡和林卓他们,也要承受大损失。黄顺回头肯定需要做通他们的工作。
果然,黄顺找到马谡和林卓,提出要把这笔大生意交给蒯家来c作,马谡和林卓直接蹦了!
无论是经验还是关系,都是马谡和林卓最合适,而且,蒯氏兄弟与他们一直就不对付,他俩当然想不通黄顺为什么如此讨好蒯家,奉送上如此巨礼。
对马谡和林卓,黄顺就不需顾忌什么,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站在坊主和十姓主事人的角度上考虑的方方面面,黄顺没必要说与他俩,说了他俩也不懂。
“你俩觉得,这件事上,我有些偏向蒯家了?”黄顺义正辞严的回应,“错了!自始至终,我的用人原则就没变过。只有我信任的人,才能参与到夏吟坊的核心事务中。
你俩想想,你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