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练习箭术,黄顺还特意有事无事的便去找黄忠和魏延吃烤r、聊天。
赵云跟随刘备日久,早被刘备视为自己人。从赵云身上,肯定得不到黄顺需要的讯息。而黄忠和魏延,是诸葛亮推荐的,跟随刘备日浅,虽然他们是武将,刘备不会对他们有什么猜忌的心思。但好歹总是新人,从他们身上,说不定能打听出一些线索。
事实让黄顺很失望,刘备对他们,很是推心置腹,没有任何外着他们的意思。而他们,对刘备也是非常的认可,忠心耿耿。
事后一想,黄顺便释然:刘备自来重视武将,对笼络武将,极有一套手段。黄忠和魏延都是当下超一流、一流武将,刘备当然会对他们极尽笼络之能事。
武将脑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刘备如此厚待他们,他们自然就要“士为知己者死”,鞍前马后的为刘备效死命了。
看来,要从侧面了解刘备,还得通过诸葛亮、庞统、马良、廖立等人的途径。只是,这些人,嘴巴都紧的很,很难撬开。
而且,这几个人,都太聪明了,自己稍稍提一下话头,他们便知道自己的目的。诸葛亮还好,就算对刘备死心塌地,也不会出卖自己。其他人,万一出来一个死脑筋的,把黄顺私下里调查的事,告诉刘备,就是打草惊蛇了。
看来,此事,还是需要自己,在与刘备的交往中,亲眼观察,从而得出结论。
这事,说不得,只能交于白雪去办了。
江陵城外,刘备亲自带着麾下文武,欢迎黄顺一行。这种迎来送往的场面,黄顺经历的多了,应付起来,毫不费力。各种场面话说的,滴水不漏。把旁边站着的马谡、林卓、向充、庞尚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萧凝,也是头一次看到黄顺八面玲珑的一面,心里暗自感叹:这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太滑了!矩子与他为敌,太不值了。
接风宴上,张飞问黄顺:此次来江陵,是否还像上回新野城那样,准备了诸多节目,来个雅俗共赏?
黄顺直接表示,上回年轻气盛,表现的活脱脱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土豪。这回来江陵,自然不会再像上回般丢六姓的脸了。
这回,自己是带着生意来的。与刘备谈谈生意,才是一本正经的大事。
张飞等人对生意不感兴趣,一听没有乐子,便失望的埋怨了几句。
刘备与诸葛亮一直有书信往来。知道黄顺七千匹战马,可不是白送的,自己怎么也要拿出相应的对价才行。
这些天,孙乾、糜伫他们忙活的就是这个,就等黄顺来到,便开始一轮谈判交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2章 奸商本色
(全本小说网,。)
黄循早就先黄顺一步,来到江陵,与刘备取得了联系。是以黄顺准备把江陵作为夏吟坊的一个分舵进行建设的事,对刘备来说并不是秘密。
事实上,刘备精心准备的谈判,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展开的。有秣陵城的例子在前,刘备当然希望黄顺能帮自己鼓捣出第二个秣陵城出来,省却一大笔建设资金。
在刘备看来,他能大度的让夏吟坊入驻江陵,就是非常优厚的谈判条件了,何况,他比孙权还要大方,另外对黄顺做了更多的让步。接下来的谈判,应该没有任何难度才是。
但黄顺的想法,与刘备截然不同。入驻江陵,建立江陵分舵。在黄顺看来,这是他在帮刘备搞建设,是自己对刘备的追加投资!是自己的谈判条件,哪轮到刘备以之为诱饵,来逗自己玩。
秣陵的事,发展到现在,在各方因素影响下,已是黄顺不得不退出。对此,黄顺也曾有过深刻反思。黄顺觉得,当初没有跟孙权明确的谈明白秣陵城的事项,是自己在这件事中的最大失误。
当初黄顺刚出道,什么也不懂,拿到秣陵城,便兴奋的睡不着觉了。那还想得到那么多。若换成现在的黄顺,肯定不会留此后患。
所以,刘备想以秣陵城为范本,在江陵城进行复制,注定不可能成功。
再说,黄顺既然已经怀疑,刘备对自己有所戒备,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敌意。以黄顺的谨慎小心,面对刘备,完全不需经过事先计划,就自发的行成一系列扮猪、装孙子的应对。
黄顺要表现出十足的商人贪婪本色,让刘备认为自己只是个市侩的商人,对他根本不具有威胁。
这样一来,刘备心目中毫无难度的谈判,就变得甚为艰难。甚至,连如何跟黄顺好好坐下来谈,都成了问题。
席间,刘备小心的询问黄顺,什么时候,双方能够坐下来,商谈一下夏吟坊建立江陵分舵的事情。
可惜,刘备的一再试探,在黄顺这里,根本得不到任何回应。黄顺仿佛听不懂刘备的话般,根本不接茬。
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暗示黄顺,出发去江东的准备,都做好了,不日就要启程。留给黄顺与刘备讨价还价的时间,很紧张,拖拉不得。
刘备都如此表示了,黄顺还是不接茬,只顾着拉着刘备的手劝酒。
刘备还以为酒席之上,黄顺不想谈论正事,便在第二天见到黄顺时,再度提出此事。
这时,黄循也在旁边,眉飞色舞的连连点头,表示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可以开始。
谁知黄顺却轻轻一笑,说道:“这事不急。江陵城变化很大,我们初来乍到,需要进行一番考察、了解。不打无把握之仗嘛。
有时候,做买卖就跟打仗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我们不充分了解江陵情况,贸然就一头扎进来,赔钱了怎么办?
我们夏吟坊做事,什么事都做,赔钱的事不做;什么都能吃,亏不能吃。这是原则,必须坚持。”
黄循一听黄顺在故弄玄虚,说些虚话应付,有些着急:这跟在襄阳时候谈好的不一样!黄顺在搞什么鬼?
黄循还要说话,却被白雪拉住衣袖,制止了。黄循也是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当然知道,自己内部的意见冲突和矛盾,不能表现在外人,尤其是谈判对手面前。
白雪这一小动作,提醒了黄循。虽然不知道黄顺用意何在,黄循却已打定主意,不再说话。有疑问,等回去单独问着黄顺便好。
刘备有些错愕,惊讶道:“难道你们决定建立江陵分舵之前,没有对江陵好好做过调查吗?到现在才做调查,是不是太晚了?”
黄顺笑容可掬,点头道:“不晚。建立江陵分舵,是一定要建的,但怎么建,什么规模,却是我们此行江陵考察的目的。”
刘备无奈,只好说道:“三少准备如何调查,我这里一定派人配合完成。”
黄顺非常感谢的点头:“主要的事,我们自己的人就可以做。有需要处,一定少不了叨扰。”
拖延战术,是商场谈判常用的一招。本来,建立江陵分舵一事,是黄顺早已决定的事情,根本无需比划这一花架子。
但黄顺要借此表现自己的商人本色,拖延一下,就有必要了。自己的用意,就算刘备不清楚,诸葛亮他们肯定门儿清。
就算连诸葛亮他们这些天下级的脑袋,也没看出黄顺在故意拖延,也好办,黄顺还有后手,而且,马上就要开始着手实施了。
“玄德公,我们夏吟坊建立江陵分舵,自然是指整个江陵城。现在,你只占着一半,还有一半,在江东鲁肃手中。
我们调查,肯定连那一半,也包括其中的。谈判,也需要鲁肃代表江东参加。这么安排,合情合理,玄德公不会有意见吧?”
果然,一听这话,刘备立马警惕起来,“这是我们两家的事情,拉江东进来做什么?江陵城,我虽然目前只占一半,可我们这次去江东,谈的就是如何要回另一半的问题。到时候,连另一半,也是我的。谈判的事,江东就没必要参与了吧?”
也难怪刘备紧张,黄顺说的虽然合情合理,但这其中,干系大了,黄顺的分舵总部设在哪里,以哪边为建设重点,对黄顺可能不算什么,都一样。但对刘备来说,就大不相同。
虽然按刘备说,最后江陵城肯定要完整的都属于他。但至少目前,还是两家瓜分的局面。黄顺在江东那半搞建设,刘备丁点油水捞不到,反而还会成为江东在谈判桌上的优势条件,以此为据,跟刘备要好处。这种近乎资敌的事情,刘备当然警惕。
而这,正是黄顺要的效果。啥事都要讲究竞争。谈判这事,再给刘备找一个竞争对手,刘备就会顿感压力。而黄顺,跟刘备、跟鲁肃都可以谈。这样一来,在谈判桌前,黄顺就会占尽优势,一切便宜尽归己有。
只要在这件事上,狠狠宰刘备一刀。就是刘备,也能看出黄顺的j商本色了!
这样一来,黄顺既得了实惠,又在刘备处免除了警报威胁。两全其美!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3章 不欢而散
(全本小说网,。)
看到刘备着急,黄顺心中得意,说道:“玄德公如此说法,倒也不错。只是,此去江东,能不能谈的妥,还是未知之数。
据我所知,江陵城可是江东万死打下来的。周瑜都督都因此而受伤。要让江东把江陵城完整让给玄德公,难度很大。没有足够的实惠,玄德公肯定打动不了江东。
在我看来,玄德公手中根本没有能与半个江陵城媲美的筹码。所以,我对玄德公此次江东行的目的,感到悲观。”
刘备刚要张口说秣陵城就是我的筹码,却马上意识到,在黄顺面前提此事,是自找不痛快。
虽然黄顺在各方压力下,勉强同意出手秣陵城,但心中肯定一万个不乐意。自己这时候提起这茬,肯定会招来黄顺的另一番言语。
这事,毕竟自己理亏些,若带着理亏的心理,与黄顺谈生意,肯定争取不到什么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