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悍刀行-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将爱马所以基本上略懂一些相马术,虽说没有扶风马氏那样精通,却也大抵知晓名马的喜好和情绪,象龙这等千里名驹早就与宣武帝心意相通了,这头畜生既然不着急,曹操也就略微的放宽了心。

    汜水岸边的河伯雨师二人,多次欲言又止,只是张了张嘴没敢说话,眼前那个夏族君王可是一刀宰了十二天人的暴徒,瞧见水伯天吴大人脱去甲胄走过去,不知寒暑不侵了多少年的他们,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赤条条站在冰窖里,透骨的阴寒。

    出于对水伯天吴这些年来的算无遗策和武学山巅的信任,河伯雨师二人这才没敢多说一句,生怕多说一句破坏了水伯天吴的庙算,真的害死了水伯天吴大人。

    水伯天吴距离刘辩身前一寸,鼻子几乎是快要贴在刘辩的鼻子尖,目光复杂,很快又一片清明。

    就像是一坛子封存了多年的冬酿酒,一杯滑喉,两杯正好,三杯微醺。

    醉意朦胧间,望见了远山,炊烟,还有坟头的青青草。

    水伯天吴继续前行了一步,张望了一眼,目光却再也找不到落点,颓然低下了头:“还请三公子,告诉主上。”

    “水伯此生,不曾有负华夏。”

    ——————————

    虎牢关前的大战还在持续,大汉王朝大厦将倾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好在还有武帝童渊在国门前独木支撑,细细说来童渊倒不是为了世俗王朝拼死拼活,到了童渊的这等层次,忠义二字寡淡的清水。

    真正让他不遗余力舍生忘死挡在国门前的根源,在于绝路二字,王越先后有两次站在武道绝路上,一次是三十几年前的剑断昆仑,第二次是前几年的千剑宗师。

    那时的王越即便是没有真武大帝屡次以大毅力转世,大金刚大指玄大天象成就真无敌境界,意气和武力上丝毫不差真武大帝半点,加上真正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真武大帝来了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以平局收场。

    武帝童渊这三十年来在江湖上的名望不下于甚至胜过王越许多,但他因为一件事一直是耿耿于怀,只有在紫禁之巅那次半只脚踩在了武道绝路上,算作半次。

    剑尊的尊是尊敬,武帝的帝是天地间独我一人。

    显然后者的称谓更加的高山仰止,童渊心里清楚,相比较王越自己还差一点,所以每一次听到一些江湖名宿恭维自己是武帝,很是刺耳。

    成就一品时不时的会有福临心至,但自从成就陆地神仙以后,童渊近三十年来没有所谓的福临心至了,不是老天爷不给饭吃了,而是吃遍了各种山珍海味,真正能够勾起食欲的饭菜委实是不多了。

    天人再一次垂钓人间气运,终于是有福临心至,这一次真正意气风发的人杰,不是宣武帝刘辩,也不是下一代公认的当世无敌吕布。

    老而弥坚的武帝童渊。

    踏在虎牢关前的土地上那一刻起,武帝童渊明显到显而易见的感知到,天地间的天时地利人和向自己聚拢。

    这便是十大高手基本上死绝了,师弟李彦也惨死在天人手中,武帝童渊始终不见人影的缘由。

    李彦出手以前就感知到了师兄的气机,临死那一刻不是没想过动过这种念头,却又不敢往那个方面去想,只能自欺欺人的欺骗自己,师兄一定是被早就埋伏好的天人拦住了。

    临死了还在庆幸,辛亏师兄没有过来驰援自己,不然的话,一定会落入以奸诈著称的水伯天吴的圈套,不死也会留下很重的伤势。

    只要是落下了重伤,在今天这种场合与求死没什么两样了,李彦一介武夫死在了江湖,又保住了师兄的性命,含笑而终。

    武帝童渊蛰伏到现在,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不再与无支祁三人小孩夹竹马打架般玩闹了,一枪前冲,没有任何的花法和意气,只是普普通通从一天百枪到一日万枪的前刺。

    刹那间洞穿了河伯的眉心,用力一搅,给他留下了这辈子都难以消除的伤疤,差强人意的是武帝童渊没有刘辩斩断紫气鱼线的本事,要不然这一枪下去河伯可就不是金身破碎那么简单了,下场与那十二个天人没什么两样。

    第二枪,又是一枪前刺,情理之中的破碎了雨师的金身,这名镶黑旗寄予厚望的女子陆地神仙依旧是灰溜溜的从世间消失了。

    第三枪刺向了剩余天人里明面上武道光景最高的无支祁,这已经等同于规矩的一枪,在众多天人无法置信的目光下,一枪重伤了无支祁。

    武帝童渊收枪站立,笑容如春风,两只脚同时踩在了武道绝路上。

    一切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

    这时,童渊身后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名布衣少年,手持一把粗制滥造的环首刀,一刀挥出,砍下了那颗春风得意的头颅。

    好在虎牢关上的荀彧因为数十老儒赴死,早已泪湿满面的昏厥过去,接替他的是族侄荀攸。

    若是看到这一幕,绝对会拂袖而去,就此与戏志才周瑜两位好友割席断交。

    戏志才周瑜荀攸三人不曾有视线的交流,却是同时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是三人携手所作的屠龙大局。

 00491 百样人

    戏志才这些年来手绘了多达二十几面桃符,因为自己先生为了忠义二字甘愿赴死,坚信无为而治的他还是没有出现一点动摇,不过多了些许的变通。(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亲手毁了这些年的心血,只留下了三面桃符,一面王越桃符,一面卢植桃符,还有就是在童渊死后三成恢弘气数落入掌心的童渊桃符,神意饱满。

    与此同时,还有三成气数落入了虎牢关内的曹府,显然是出于荀攸的手笔,至于剩余最多的四成恢弘气数并没有被周瑜收取,而是不知所踪了。

    屠龙大局一举功成,戏志才憔悴的脸容上没有多少喜悦,充满了忧心忡忡,看向了城下不过练过几招乡下把式一刀砍了真正巅峰状态童渊的布衣少年,眉角皱起:“汉末大年里压胜吕布的那个人真的被你找到了。”

    荀攸瞅见戏志才看向城下的那个少年,头上直冒冷汗,如果被这个魔头盯上了那还得了,赶紧摆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是又如何,戏志才你要是敢算计李进,小心我把你害死童渊的事告诉叔父。”

    任何威胁的言辞在戏志才看来都是无关痛痒的,就算是扬言要刨了戏志才的祖坟,也只有一句话轻便,但长者之风荀彧对于戏志才也好,对于老鸦蒜李儒也罢,心中唯一一处喝上几杯清茶,手谈几局木野狐的竹舍。

    荀彧只以品行,成为了许多稷下大才心头的芝兰之室。

    已经让主公失望甚至仇恨的戏志才,格外珍惜与荀彧的君子之交,虽说戏志才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君子,但只要待在荀彧身边,万事纠缠心头的他难得一见的心思平静,彻夜难眠的一件件大庙算小谋划,忘却的一干二净,只想静静的喝杯茶,枕着手臂香甜的睡上一觉。

    荀攸不愧是从无到有一手创建摸金校尉的狠人,一击必中的击中了戏志才的痛脚,见他沉默不语,目光还放在李进身上,脸上闪过恼羞成怒和下了血本的肉痛,朝少年诸葛亮狠狠点头。

    煮茶手谈的四人里,戏志才一家独大,荀攸周瑜外加心思不明的少年诸葛亮三人加在一起,也没有戏志才棋盒里的棋子多,晚生了十几年的少年诸葛亮还未实现心中匡扶汉室的抱负,怎会让戏志才一家独大,抱团取暖:“志才兄长多虑了,李进只是压胜独占鳌头的春风得意那人,压胜上一代的武帝童渊,压胜这一代的吕布。”

    “咱们抛开这一点来看,李进未必能打得过千里走单骑的关二爷,更不要说有一大帮子凶人当做鹰犬的宣武帝。”

    从少年诸葛亮的称呼来看,程昱今年摆出的一道阳谋说书先生,还是颇有成效的,戏志才的轻抿一口冒着白气的清茶,似有笑意:“诸葛先生这句话说的很对,也不对。”

    旁人听不懂也想不明白,四人心照不宣。

    城外,布衣少年李进乡野出身,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父母死时才刚刚四岁,幸好李进已经四岁了,能跑能跳能扛东西了,不然在那个易子相食的荒年,早成了一堆枯骨。

    更好在李进住在县城的一条偏僻巷子里,而不是出生在饿殍千里的乡野,那条巷子里的多是穷苦人家在荒年日过过的紧巴巴,大多识字,知道区分人和畜生的礼乐,极少有人干出吃人的勾当。

    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李进,对于整条巷子里人叔伯婶娘极为感激,虽说三四岁时没吃一顿饭,那家的婶娘总会一脸寒霜的没个好气,有的还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李进从来没有一点不满。

    住在那条巷子里的都是穷苦出身,家里本来就没多少余粮,婶娘们说上几句那是应该的,脸色难看归脸色难看,可从来没有一位婶娘少给自己盛饭,每次盛出饭尖不说,还高高的。

    后来出息了,当上了县尉身边的亲卫,每个月发放的俸粮总会拿出一大半接济巷子里的叔伯们。

    前些日子,李进听说梁习兄长要去求学了,婶娘苦苦央求说是家中没有盘缠,可谁都知道梁家是那条巷子里过的最好的,不敢说顿顿吃肉,起码三两天就能开荤,不比一些县里豪强差了。

    李进心里也清楚的很,既然婶娘说出口了,渐渐过上富足日子并且已经被县尉看中要招赘为婿了,眼看就要一步登天,他却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拿命换来的一切,一百多斤肉卖给了招募士卒讨董的曹操,换了区区两百五铢钱。

    婶娘存了什么心思,李进这些得于县尉的看重读了不少书,心知肚明,见不得过去需要自己接济的人比自家过的好,妒妇心态。

    割下童渊脑袋的李进,小心翼翼的把脑袋像往常一样系在了腰间,心里打鼓,以前割取战功少说也得付出个重伤的代价,入伍快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