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微微一怔,泛黄的脸容扬起了一抹笑意。
披上一件名贵的貂裘,赶忙走了出去:“主公,这个时候应该去给惨死的王美人烧纸,免的在下面没钱花,穷的连件衣服都买不起,只能是破衣烂衫。。。。。。。。”
换作旁人这么不留口德的折损自己娘亲,二皇子刘协直接抄起斜挂在腰间的太阿剑,给对方来个透心凉。
可子扬先生这个嘴损的毛病,早已习惯,也很头疼,但没有办法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既然把对方当做交心的朋友,只能忍受。
架起红泥小火炉的二皇子刘协,白了刘晔一眼,硬塞给他一只酒杯:“你呀,还是这么的不留口德,以后可得改改了,要不然怎么在朝堂上立足。”
接过酒杯的刘晔,难为情的尴尬一笑,他也知晓自己这个毛病得罪了不少人,但跟了自己二十几年了,改是改不了了,只能是选择少说话:“主公近来可好,身体怎么样。”
二皇子刘协似笑非笑的扫了一眼清瘦许多的刘晔,又伸手夸张的比了一下身高,小了刘晔十几岁的自己,个头都快赶上这位黑瘦谋主了:“子杨先生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在这么操劳下去,别人还不得说我虐待下属。”
“先生也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也不知道娶妻,要不要我帮先生物色一个,听说隔壁州糜家有一位糜夫人,虽是个小寡妇但是听说长相极为出彩,还是胭脂副评第三的才女,怎么样。。。。。。。”
谈笑风生的两人,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
刘晔没理由的感到一阵胸闷气短,二皇子刘晔则是惊恐的望向天空。
一条已经生出两爪的幼蛟,本是愉悦的翻云吐雾,此时慌不择路的四处乱窜。
一层层黑云,从雒阳方向积压而来。
倒骑青牛的黄紫道人,突然出现,叹息一声,手中塵尾裹向了二皇子刘协。
他那悄无声息进入一品指玄,如今又接近天象的武学光景,尽废。
紧接着太阿剑飞入半空,黑云渐渐改变了方向,吸入了太阿剑之中。
只剩下一爪的幼蛟,如同溺水被救起的孩子,剧烈喘息。
泪流满面的二皇子刘协,没去看一眼雒阳方向,眼里也没仇恨或者愤怒,只是朝着黄紫道人深深下拜:“多谢南华真人。”
瞧不见发生了什么却大致猜到的刘晔,望着那道坚毅笔挺的身姿,生出一股子无名火。
“老天你也太不公了,主公做错了什么,让他从小就承受了那么多成年人都承受不住的打击,你。。。。。。。”
站直身子的二皇子刘协,轻轻摇头,示意刘晔不要再说。
静静望向了门外一望无际的大雪。
无悲无喜。
冬天再长,总有一日会有春来。
00438 武庙
年关过后,整个大汉王朝普天同庆,各地官府也开始邀请世家望族子弟举报宴会,庆祝新皇登基,就连一些颇有才名的世家女子都聚集在一起,谈论皇后的人选。//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支持小蔡先生蔡文姬的占了九成还多,至于那个什么王老剑尊的孙女唐婉儿,支持者少的出奇,因为剩下的那一成都是保持中立的。
家世、才学、相貌、性情。。。。。。。小蔡先生几乎是在各个方面都胜过甚至说碾压唐婉儿,只不过唐婉儿占据了太子妃的先手,着实有点难办了。
不过,文坛宗主蔡邕的徒子徒孙们已经做好准备,一起邀约交好的庙堂重臣和在野大儒,联名上疏,恳请皇帝陛下更换皇后人选,大不了赏给唐婉儿一个仅次于皇后的贵人,这对于寒门出身的唐婉儿已是天大的恩赐了。
不过这件事暂时被另外两件事搁置了,一是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一切从简,草草走个过场以后,皇帝陛下又急忙赶回皇陵守孝,这件事立即被天下儒生大力吹捧。
大汉以忠孝治理天下,因为孝道皇帝陛下连这辈子最风光,也是全天下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登基大典都能从简,这份孝心当真是感天动地,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是冬日,放在夏日绝对会引来一场连下七天七夜的大雨。
登基大典的火热还没完全烧起来,天下万民期盼已久的皇帝陛下第一道诏书,奇怪的很,赦令各地官署从州郡开始一直到县乡、亭里,建造武庙生祠,供奉于国有功的名将。
武庙的神龛除去主位不算一共是二十四席位,正中间的首位,供奉安东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汉寿亭侯关羽左手第一席位供奉镇北将军公孙瓒,右手第一位供奉平北将军曹操。
剩下还有三人占据了为数不多的三个席位,一名是左手第二的越骑将军马超,一名是右手第二的骁骑将军孙策,最后一人则是武卫将军太史慈,占据左手末席。
镇守边疆多年的镇北将军公孙瓒入武庙那是理所应当,这么多年来斩杀胡人无数,从未有一名胡人骑卒南下寇边,为中原驻守北大门,居功至伟,要是入不了武庙才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
敢于卸甲死战的曹操,属于近几年崛起的后起之秀,攻克虎牢关,荡平黄巾贼,立下了一件又一件可以大书特书的功劳,又是世家望族子弟,一封《孟德家书》不知道赚得了多少文坛眼泪,登上武庙也是合情合理。
骁骑将军孙策的分量可就不足了,拿得出手的功绩只有攻克黄巾贼的首府,家世也不咋地,更没有值得文坛风靡的属文诗词,显然是不够资格的。
好在已经是大江以南头号猛将,也是荆州江东两地推出来的军方标榜,自然会有无数江东荆州世家望族子弟大力吹捧,为其背书,不够资格也得够资格。
至于马超太史慈之流又是什么东西,凭什么可以进入武庙,享受万民香火。
太史慈还好说虽是寒门出身,好歹也是中原子弟,那个什么越骑将军马超可是西北蛮子,有什么资格得到中原人士的供奉。
被太学、士大夫党、乃至地方官府、百姓请愿的奏疏,雪片一样飞入了刘辩的案头,只不过还没堆成一座小山,再也没有一封奏疏进入刘辩的案头。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程昱的运作,他也没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多么高瞻远瞩的谋划,只是一个小小的阳谋,轻松解决,寄给文坛宗主稷下学宫大祭酒郑玄一封信,上面就四个字。
季长先生。
季长是通儒马融的表字,而这位早已作古的通儒,正是文坛执牛耳者之一的郑玄和旧朝武官党党魁卢植的先生。
独坐江上垂钓的文坛宗主郑玄,收到这封信后脸色剧变,回去之后立即厉声斥责了自己那几名弟子,呵斥他们可是想让自己这个老东西没有颜面下去见先生。
一封封信笺,雪片落入公侯家。
新皇登基重用寒门儒生一事,始终为朝堂上九成权贵所诟病,只是没什么由头可以拿来做文章,一直隐忍不发,徐徐图之。
马超入住武庙一事,可不就是天赐良机,再也没有什么由头比这更好了,西北蛮子的身份不提,他身上还有一半胡人的血脉,单这一点足够让新皇帝明白什么是政令不通,世家底蕴。
这个天下终究是得依靠世家望族治理天下。
不出意外几日后便会引起一场遍及朝野的山呼海啸,袁隗陈蕃这些红紫权贵已经准备沐浴更衣坐在正堂等着皇帝陛下大驾光临了,情真意切的苦苦恳请几位中枢老供奉出山,收拾局面。
汝南袁氏广陵陈氏宗族内部子孙,甚至已经为怎么分润庙堂上少之又少的位极人臣官帽子和为数不多的肥缺,大打出手,多达数十名子弟为此鼻青脸肿。
可谁知这一切都被一封信给劫断了,几乎所有的文坛名士世家大儒收到了一封来自稷下学宫的书信,第二天整个雒阳的舆论风向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袁隗陈蕃等人也遭到了家中硕果仅存的老辈大儒的厉声警告。
老夫的权势是没你大,但老子是你叔父,要是还敢攻讦马氏子弟,让活不了几年的老夫没有颜面下去见先生,老子现在就拿竹杖敲死你,你敢还手?
马融,大汉通儒,弟子多达千人,遍注周易﹑尚书﹑三礼﹑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
青史上寥寥二三十个字,简短而又简略,却让以袁隗陈蕃为首的世家望族见识到了‘文坛宗主’四字的重量,即使死了也可庇护子孙四世。
这半个月以来暗流涌动的风波,总算是稍稍平息,但是余韵未了,雒阳各大酒楼依旧是高朋满座,尤其是秦楼楚馆充斥了大量世家望族子弟,谈论武庙建立一事。
雒阳内外,上到王公世家下到市井百姓,一片喧嚣,热闹非凡。
程昱坐在一处昏暗房间内,唯有一碗一筷相伴。
却有一言可说给天下人听。
一庙,一宫,一城,一把火。
00439 家有陋室
程昱拿起的东西太重,因此其他的那些士子心头物,诗朋酒侪,诗律歌节,赌书泼茶,无一样再能放在心头。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只是端着白瓷碗,大口吸溜阳春面。
蹲在角落。
稷下学宫还有一人,本是世间权势地位丝毫不弱于袁绍的世家子,却只穿葛布长袍,只坐乡野牛车,腰间也无金玉象牙牌,也无古刀名剑,唯有一只亲手制作的小木牌。
却刻着怨天尤人四字。
三公巷,聚集了雒阳城内权势最是煊赫的王侯公卿,大汉有一个半道德传家的宗族,一个自然是曲阜孔氏,另外一个则是颍川荀氏。
这条簪缨遍地的三公巷内,颍川荀氏的宅邸位于围绕着那株老榆钱树的十来个位置之一,亭台楼阁,曲廊湖山,还有一处独门小院。
传闻当年老皇帝曾经半是说笑半是认真的要用九卿其中一个官帽子换取独门小院,颍川荀氏第一个拒绝了,其他几个大望族思虑再三也是婉言谢绝了。
过去这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