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一时高兴,他对陈阿娇道:“值此盛会,皇后与朕共舞如何?”
陈阿娇脸上泛起两团红晕:“自进宫以来,臣妾久已不曾起舞了,恐怕……会让陛下笑话……”
“当年朕的祖父文帝也曾与慎夫人歌于灞陵,不过图个与民同乐罢了,来吧,不碍事的。”
说着,
他拉起陈阿娇的手就进了舞池。
娴静太久,陈阿娇的身体虽有些许丰腴,然一旦舞将起来,依旧身轻如燕,婀娜窈窕,凸现女性的柔美。
这一切都唤起了刘彻被战事和朝政几于湮没的激情,他高大的身影伴着音乐的节奏穿梭于童男童女之间,两人相互依偎着,动如惊龙,静若游凤。
刘彻是气吞云霭的巨龙,他让陈阿娇的心醉了,一个旋转,卫子夫就到了刘彻面前,刘彻心头一热,两人相拥,就听见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第四百七十章 倾国倾城(三更)
刘彻舞得兴起,对坐在下面的文士们喊道:“朕与皇后起舞,欢畅淋漓,舒坦不少,不如与卿等共舞如何?”
其实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早已如痴如醉,跃跃欲试了。
光看着多没劲,他们也是心痒痒了,一时技心肆虐,想大舞一场。
而刘彻的一道口谕,引得大家纷纷起身响应,大殿内一时间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那些刚入京不久,便见刘彻与文士们共舞一厅的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算是开了眼界。
汉制,本来就有逢节庆君臣共舞于庭,这当然很正常,这些老臣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新臣,在这个秋日的上午,节日被刘彻推向新的高潮,他们也乐得其成,一同舞将起来。
不过这是君与臣之间的舞,皇后及女子是要回避的。
一开始,
陈阿娇就退到了一旁。
赵周并没有闲着,在众臣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的时候,他却起身向后殿去了。
而在那里,他悄悄地对李延年耳语了几句,又回到座位上。
一曲舞罢,刘彻携着一旁媚眼盈盈地着着他的陈阿娇回到座上,抚了一下她的脸颊,又举爵与大家共饮。
赵周不失时机地来到刘彻面前,一脸热情道:“陛下,值此歌会之刻,协律都尉感念陛下恩德,特谱新歌一首,献与陛下。”
“哦?妙啊,李爱卿精通八音之和谐,熟稔雅颂之要旨,嗯,无妨,让他过来,朕就听听。”
李延年峨冠博带地来到众人面前,只不过,神色有些不自然。
两千石秩禄并不能改变他内心底里的自卑,刚刚走进大殿,他的眉目一直垂着,不敢直视场内的气氛。
可当他一旦放喉高歌,立即就忘记了一切屈辱,心里只有音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那歌声委婉中夹带着凄楚,惆怅中暗含着期待,尤其是对“倾城倾国”的描述,说是清晰却又隐约。
这歌词,让刘彻想起了李妍,那丫头美地一塌糊涂。
特别是为人母后,
还保留着纯美,
让他痴恋不已……
或者说,李延年早有心思,借这歌曲来提醒他,要对他妹妹好,不要朝三暮四,唐突了佳人。
刘彻表情上的微妙变化,陈阿娇看得清清楚楚,再想起李妍妹子,当真是不愧那个倾国倾城。
可刘彻的心此时早已被李延年的歌声勾走了,他高兴道:“哈哈哈,李爱卿一曲歌罢,令朕心旷神怡,赏金三十。”
“慢!臣有话要向陛下启奏,陛下请恕臣无礼。”
大家随着喊声望去,只见那汲黯起身向刘彻这边走来了。
赵周与石庆交换一下眼色,那意思是说:“这狂徒又来搅局了……”
刘彻见汲黯一脸肃然,
便明白他是冲李延年来的。
“今日重阳佳节,朕举行歌会,意在与众卿同乐,爱卿有事改日再说不迟,还是别扰了大家的兴致吧,嗯,你说是么。”
汲黯上前一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站在表演区的中央道:“臣所奏之事,正与歌会有关!”
看着汲黯毫无妥协的意思,刘彻不免有些烦躁,皱了皱眉头:“说吧!说吧!朕让你说个痛快便是了。”
“臣闻王者作乐,上承祖宗,下化兆民,今陛下得一马而歌之,且列入宗庙必奏之曲,实在不必,臣更不知道,先帝们能不能听得懂?”
刘彻断然打断了汲黯的话:“不就是一首歌么?朕也是图个君臣同乐,朕就依爱卿,不入太庙行了吧!”
“臣依旧记得,陛下曾感叹朝廷人才不足,才气凋敝……”
刘彻心想,这老儿究竟要说什么?怎么这会又说到这个?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道:“是啊!怎么了?”
“然陛下性格峻严,群臣或小有犯法,或有欺罔之举,动辄诛杀,无所宽宥,这样还有谁敢举荐人才呢?”
汲黯此语一出,卫青、司马相如等人都睁大眼睛心里想,这老儿今天是不是疯了,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这不是吃错药了?
刘彻也是翻了一阵白眼,好好的清肃官场,到他眼里,怎么就成滥杀呢?
难道非要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不管不问,才是真正的治国么?
不等刘彻说话,汲黯又开始了发言:“夫以有限之才恣无已之杀,臣恐天下贤才将尽,还有谁能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呢?”
汲黯这话直指刘彻,他想发脾气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好寻找理由搪塞道:“此事就不劳爱卿多虑了,朕从来不患天下无才,而患不能识之。
才是什么?不就是有用的器皿么?既然有才而不肯为朕所用,用才来污染官场,有才无德,不杀他又留着干什么?”
这次又轮到卫青、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为刘彻这番辩解而震惊了。
“臣明白,以臣之卑微虽不能屈陛下,然臣甚以陛下为非,愿陛下自今改之,改之……”
“朕知道了!散了吧。”
刘彻摇头苦笑道。
……
离开大殿,刘彻便让皇后回去歇息,放下一切,往李妍那儿去了,忙于政事,已久未见她。
今日得李延年提醒,
才知道自己太过沉迷于政事,以致于失去了自我,仿佛政事处理器一般。
……
刘彻的指尖刚刚触及她细长的脖颈时,她的嘴唇便灿然地溢出吃吃的笑,纯净不已。
刘彻禁不住俯下身体,舌。尖。在李妍身上轻轻地来回摩挲。
对李妍来说,她需要这种抚摸,她盼望这种抚摸,她渴望享受刘彻传递的温柔,很舒心。
“陛下,臣妾……”
她柔柔地扭动着腰肢,本能向刘彻贴了上去,像八爪鱼一样。
“陛下!臣妾热……”
她的小嘴翘起,紧紧地贴在刘彻的唇上,那芬芳的气息,绵延不绝地沁入刘彻的心脾,撩动着他心里的野马。
两人都处在情不自禁的亢奋中,都享受在蒸热的气韵中,都感觉到了那个兴奋的时刻的降临。
于是,这接下来的一切癫狂,都那么地顺理成章,那么地呼应契合……
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广请战(四更)
汉武时期的历史,本就是一段战争史,这也是刘彻的责任所在。
送佛应该送到西,
朝廷决定要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出击漠北,助推汉胡郡的成长,这一消息让李广冷却的心再度复燃。
张骞一离开,他就少了一个知已作伴,李广不乐意了,心情不佳,就要人捧出他的大黄弓,牵来铁色战马,在校场上跑了五圈之后,连续射穿十几个挂在槐树枝上的铜钱,心满意足,才从府令手中接过酒爵,开怀畅饮,咕噜咕噜之间,一饮而尽。
“廉颇虽老,尚能披挂战场,老夫又岂可做那伏枥老骥,垂老一时!”
这一夜,
李广做了一回不眠人。
他失眠了,
他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只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他的孙子李陵,替他认真地写了一道奏章。
臣李广上疏皇帝陛下:
臣本布衣,承先祖遗风,世受国恩,感念之至,不可忘怀。
文帝时,匈奴入萧关,臣从军击胡,屡经战阵,驰马疆场,一时出彩,进入眼帘。
又有吴楚兵乱之时,臣追随周太尉,克敌昌邑。
现周太尉已因久未参战,郁郁而终,臣惶恐不安……
观臣半生以后,屯兵上谷、上郡,驱匈奴于塞外,被甲胄于边城。
臣虽有失有过,然忠贞可见,虽春秋日高,然雄志不减。
闻陛下欲出击漠北,主动击溃残勇,臣日夜所思,无非边月,一道道剑鸣于耳,又一幕幕引弓奋矢,无论持戈待发,臣始终愿以臃肿之躯追随大将军左右,为国效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而已。
更漏刚刚报过卯时,他就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直奔未央宫,想呈上奏章,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在塾门等待刘彻召见的时刻,他没个停顿,兴冲冲地与张骞谈论起自己此次出征的设想,饱含真心。
“倘若陛下恩准了老夫的奏章,老夫就要自请担任前军主将,将生擒单于,为三千陇西子弟报仇!”
“可朝会上公布的出征将军中没有李广将军你,陛下觉得你可以歇一歇了,不必过度操劳,倒是下了一道诏书,恢复你郎中令的职务。”
“难道老夫请战,就是为了一个郎中令么?不行不行!”
在司马门前,许久没有得回音,张骞看着李广道:“哎,看来陛下没有让老将军出征的意思。”
李广也不说话,只是叹息。
他老了么?他不服老啊,可别人不明白他的心……
张骞劝道:“依在下的意思,将军不妨再写一道奏章向陛下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