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有。

    在阿史那贵人们看来,这范中举带着一帮乌合之众(在阿史那贵人们的眼中,除了金狼骑兵,其他都是乌合之众),居然真敢与定北守备团交战(反正这些阿史那贵人整天在统万城附近活动,哪里能知道前方战事到底如何),还能砍下几个首级,确实了不起,值得称赞。

    而大将军阿史那豁耳的斥候们,此时也仅仅遍布统万城周围数百里而已,根本未曾派到定北守备团附近。因此,他也不知道在定北县周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判断。

    要知道,定北守备团即便是辅兵,作战起来也都十分勇敢,对上金狼骑兵也敢死守待援,绝不会如其他几国的辅兵一样,吓得趴在地上,磕头求饶。

    范中举带着区区三万杂兵,在定北守备团严防死守下,能够突袭其后方辅兵,打出这样一场小胜,确实是不易。要知道,阿史那家族的年青一代贵人们,如今根本没有勇气跟定北守备团作战,整日里只会醉生梦死,玩鹰斗狗。

    阿史那豁耳看到族中年轻后辈都是这个样子,心中感到深深不安,他开始怀疑,入侵平周天下,抢来这泼天的财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不是阿史那家族实在是再拿不出一个稍微有点出息的后辈,哪里会轮到范国师的儿子领兵上阵。

    如今的阿史那族的年轻一辈儿,尤其是十几岁二十多岁这一批,根本没有他们父辈那种悍不畏死的劲头。越是富贵的阿史那家族,越是如此。特别是黄金阿史那家族,突辽国皇帝的嫡系后裔们,简直一个个犹如蠢猪一般,只知道挥霍享受这财富与奢靡的生活,根本不思进取。

    如今大敌当前,正是危急存亡的时候,这些阿史那贵人们非但仍旧不肯为国效命,反而更加抓紧时间享受起来。好似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一般,疯狂地享受着最后的奢靡。

    最近这两个月,新招募的金狼骑兵,全部是仍旧不大富裕的阿史那族人子弟,而阿史那贵族的子弟,没一个肯加入金狼骑兵。阿史那豁耳对这种情况感到深深的担忧,但也无可奈何。如今这些阿史那贵族子弟,一个赛一个肥胖,没有跪奴帮忙,连战马都上不去,又如何能够上阵厮杀?

    “罢了,也只能如此。”阿史那豁耳现在也是实在无人可用,才会夸奖范中举,以期他能够更加上进,真正帮助突辽国在未来的大战中,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扭回头,阿史那豁耳开始强令自己的儿子们,与那些整日里玩鹰斗狗的阿史那贵人子弟划清界限。严格地监督儿子们练习骑射,学习突辽文字。

    对于范国师最近的举动,阿史那豁耳虽然有所防范,但也仅仅是为防止范国师大权独揽罢了,绝对不曾防备范国师叛出突辽国。

    因为阿史那豁耳深知,范国师做下那些事,只要定北守备团在一日,这天下除了突辽国,就没有范国师的容身之处。

    范国师这次的动作很有分寸,为二儿子范中举略作宣传之后,就没再大肆宣扬这场小胜仗。他心中很清楚,此时尚不宜太过宣扬,必须再忍耐一番,等阿史那贵人们对定北守备团的恐惧更甚一步,等自己儿子再送回更多的人头,那时候,才是更好的时机。

    老谋深算的范国师,对于人心的把握,确实炉火纯青。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心里在任何时刻都保持着绝对的冷静,总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断。

    随后,他写了一封密信,秘密派心腹家奴,悄悄赶往前方,送给自己的儿子。

    在信中,范国师鼓励儿子,鼓励他再接再厉,多带回几个人头,即便为此把选锋骑全部赔上,也不妨事。这些兵马原就是从次等民与下等民中征募而来,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再拉出十几万,都没问题。而且范国师手掌财政大权,掌握着最好的几个兵器坊,弯刀战马铠甲,随时随地都能给骑兵配齐。

    范国师这是打算不遗余力培养老二,借着定北守备团东征这次机会,谋求更大的兵权。

    前方范中举接到父亲的来信之后,立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范中举确实遗传了他爹的良好基因,对于揣摩局势很有一手。

    之前范中举虽然实打实是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他却极为聪慧,毕竟爹是那么样一个人,儿子再差,只要能遗传他爹十之一二,也必然是人中英才。

    而范中举年轻纨绔的原因,无非是先前他大哥实在太过耀眼,他身为次子也只好(只能)纨绔。

    大哥范继品继承了他爹的优秀血统,从小就极为聪慧,而且身为长子,生来就被父亲当做继承人在培养。范继品本人又十分刻苦上进,无论是学问还是本事,都是翘楚。

    刚开始范中举还不太服气,也曾努力过一段时间,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失去了信心,变得懈怠起来。

    因为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没可能超过大哥,更不可能赢来父亲的瞩目。大哥天赋比自己强,比自己更加刻苦,得到父亲的指教也更多。不可能的,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大哥。

    随后,范中举就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起纨绔的舒坦日子,天天过的逍遥自在,对于修原气与学问,也彻底撂下。

    原本,范中举以为自己一生也就是个二世祖的命,每天美酒美色混日子罢了。可没想到,命运却如此会作弄人,忽然一夜之间,峰回路转。在父亲的期望中,大哥亲自带重兵对阵定北守备团,结果重伤归来,而且据说已经无法人道。

    当年看着父亲那一夜间仿佛苍老十岁的面容,范中举开始重新尝试着把自己拾掇了起来。

    他觉着,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些年来,随着老大范继品越发阴沉萎靡,老二范中举反倒日益抖擞起来。最近这一年,范中举经父亲举荐,在突辽国朝廷里得了个小官,开始学着接触朝政。

    范中举不愧是身上流着范国师的血脉,很快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渐渐地,范国师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不成器的小儿子。

    虽然纨绔那么多年,但范中举毕竟底子还在,很快就在朝廷中适应下来,甚至能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儿上,偷偷帮父亲一把。

    终于,范国师肯给小儿子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带着兵马出战。

    而范中举,也确实没辜负他爹的期望。看到父亲这封来信,他立即就明白了父亲的深意。

    随后,范中举直接将手里所有的兵马一次性全部撒了出去,豁出全力侵扰定北守备团。而他则仅带着一千选锋骑,远远后撤四百多里。

    范中举对选锋骑保证,只要能带回一个定北守备团的人头,无论是兵卒还是辅兵,一律赏金钱五十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三万选锋骑在重赏刺激下,对定北守备团玩命发起侵扰。这三万选锋骑,也知道定北守备团的厉害,他们根本不敢一起行动,都是二十骑,三十骑这么零零散散出动,各自分头侵扰定北守备团。

    三万选锋骑要是集中起来,恐怕会被定北守备团一口连骨头都嚼碎了吞下去。但他们化整为零,这种零散成无数的小打小闹,确实还有一点效果。

    这种零散不间断的侵扰,确实给定北守备团造成一定麻烦。李得一不得不亲自带着骑兵上阵,昼夜来回巡查,尽最大努力保护住自家的营盘。这回有了骑兵日夜保护,来干活的民壮自然没再被突辽骑兵杀害。只是有不少临时被征调的新兵,被这些突辽骑兵远远用弓箭杀害。

    刚结束训练的新兵之所以会受到损伤,主要是由于两位团长觉得这是个锻炼新兵的好机会。突辽骑兵这样二三十骑一组,很适合新兵们实战锻炼。

    利用这些突辽骑兵,李得一和师哥将新兵轮流拉上去实战训练,尽管损失了一点新兵,但训练效果相当不错。李得一带着骑兵,亲自给这些新兵充当护卫。让这些新兵好好地演练了一番步骑联合作战,尽管对手都是几十骑的一小股突辽骑兵。

    有李得一亲自出马,这些来侵扰的突辽骑兵在完成陪练任务之后,自然是一个也剩不下。

    仅用二十余天,定北守备团就清剿来侵扰的突辽骑兵两万余,仅仅付出二十三名新兵战死,负伤千余的微小代价。

    其中,有十几名新兵因为不慎,被突辽骑兵砍去头颅,未能抢回完整的尸首。

    这回作战,定北守备团将新兵全部拉上去实战演练了一番,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回作战,范中举收获极大,甚至远超他的预期。

    足足有十三个人头,而且全是定北守备团正式战兵!

    这可是好大一份功劳!

    范中举将选锋骑零散带回的人头集结起来,立即带着剩余的一千选锋骑,迅速退回统万城。

    回到统万城,范中举受到了阿史那豁耳的热烈欢迎。突辽国的大将军阿史那豁耳高兴地搂着范中举,称赞他是年青一代里有出息的英才。

    就连那些向来眼高于顶的阿史那贵人们,这回都没说什么。

    率领着一群只能当先替金狼骑兵送死的选锋骑,就敢与定北守备团“正面交战”,还能取得战果,这确实了不起。

    不说别的,光这份勇气,就值得称赞,更别提,范中举这回还实实在在拿回了人头。这人头极好辨认,是做不得假的。

    金狼骑兵中有的是曾与定北守备团作战的老兵,他们一看那人头,就忍不住连连点头,说确实是定北守备团的战兵,绝不会有假。整个天下,就只有定北守备团的战兵,即便战死,也会保留那浑身悍勇之气许久不散。

    看着那一个个头颅,金狼骑兵来辨认的老兵纷纷不住地说,绝对是真的,不会有假。

    就这一下,范中举在突辽国的名声,顿时高涨起来。

    但这次,范国师却没如上次那样大肆帮着儿子宣传,而是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