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铁矿石会这么紧张,主要是这几年以来,都没找到更多会找铁苗的人。威北营现有的那个铁矿场,依然是靠着罗会有带着俩小学徒先前找下的那个小铁矿维系着,这么长的时间,罗会有一直也没找到更大一点的铁苗。

    好在威北营现在不过万把战兵,也不曾大量打制铠甲,只是做做刀枪,这个小铁矿暂时还勉强能对付过来。所以李得一这次才能顺利地要来这批铁矿石。现在铁矿石已经运到,李得一马上让铁匠着手开始准备,试试这新建的高炉怎么样。

    这个高炉,是仨铁匠照个中神城中皇家钢铁局那个巨大的高炉仿制的小一号的高炉。这种炼铁的高炉,威北营也是头一次造。在这之前,威北营中刀甲营的炼铁炉都是不大的小炉子,不过是民间铁匠常使的那种。

    现在,瞅着这个新建仿造皇家钢铁局的那个巨大高炉仿制的小高炉,李得一是满心的期盼,盼着能炼出一炉好铁。李得一从三位铁匠口中得知,中神城的那个巨大高炉,相传是平周开国太祖亲自督建的,后来历经几代皇帝不断维修,这才一直保留了下来。可惜在突辽人攻破中神城之时,那个巨大的高炉已经被突辽人彻底拆毁。

    据三位铁匠中的张安所说,中神城那个太祖高炉由于过于巨大,靠人力和畜力都不能满足高炉风箱的要求,所以那个高炉修建在中神城的双水江边,靠着水力推动风箱,才能往炉中送入足够的风,那炉热才能达到足够高。

    李得一围着这个高炉绕了两圈,站在通向炉顶的土制阶梯下,挥了挥手,让人搬来了铁矿石,准备动手炼第一炉铁。这第一炉铁,李得一决定亲自动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七章 炒钢与教材

    (全本小说网,。)

    李得一端起一筐铁矿石,迈步就要顺着眼前的台阶上去。这新修的高炉有一丈高,旁边修了个土台阶,好让人往里炉口加入材料。李得一决定要亲自动手炼这第一炉铁,自然是说干就干。

    下头仨铁匠夫子一看李得一这番动作都傻了,完全不明白他要干啥。眼瞅着李得一已经走到了顶端,就要把矿石倒入炉子口,下面周全奓着胆子开口说道:“小,小英雄,你这是要干什么?”

    扭头看着下头的仨铁匠夫子,李得一笑道:“俺打算亲自动手炼这头一炉铁。”周全长了长嘴,犹豫再三,说道:“小英雄,还不曾放炭哩。要先放炭进入,才放矿石。”

    李得一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他想当然以为放入铁矿石就行了,却不知道要先放炭。尴尬得端着一筐铁矿石从上头下来,李得一再也不乱动了,他怕自己再闹出笑话来。

    威北营现在建成的这个高炉,体型不算大只能说是个小号的,由于炉壳是用砖石临时砌成,因此并不能使用多久,用不了多少次,就会炉裂废弃。据张安说,中神城皇家钢铁局里的那个太祖高炉,炉壳乃是精钢所制,所以十分耐用,经过历代皇帝维护一直使用至今日。

    李得一听了之后,把这些都暗暗记在了心中,琢磨着等以后练出了精钢,一定要造一个中神城那么大的高炉才行。“突辽人毁了一个,等以后有了机会,俺就再造一个!”威北营这个土高炉所使用的风箱,是由三名学员拉动的双向鼓风箱,这个双向鼓风箱,也是张安说出来后,李得一找来威北营的木匠照他所说做了一个。木匠当时一听要做三人才能拉动的巨大风箱,还吓了一跳,碍于小小医官在场,才没多嘴,老实照着要求给做好了。此时威北营中刀甲营打铁所使的风箱,不过是那种只要一个人就可拉动的小风箱。

    然而据张安说,中神城那个太祖高炉所使风箱由于太过巨大,人力畜力皆不能足,因此是由水排带动。水排是在中神城中湍急的双水江之滨,竖立起的巨大的木轮,靠水流的冲击力带动木轮转动,再由传动机构带动那巨大的双向鼓风箱的转动,从而将强大的风吹入高炉。

    李得一问张安可记得那水排的结构,他打算在小清河边试制一个较小的水排。结果张安去只知道有这么个水排,内里是何结构,一概不知。想也是,他一个铁匠,哪里会懂得这水排如何制造。

    这时候,有铁匠学员过来搬起李得一刚才搬的那筐铁矿石,送到老铁匠周全那儿。李得一又偷着红了脸,扭过去,没让别人瞅见。

    送来的铁矿石经过处理之后,研磨粉碎,筛选被制成颗粒大小一致的矿石粒,与石炭和石灰石一起从高炉的炉顶口倒入。老铁匠周全带着人亲自动手处理铁矿石,李得一在旁边拿着硬炭笔仔细记着每一个步骤,把粉碎后的铁矿石颗粒大小多少厘米,等等具体的数值都仔细做了记录。

    李得一边做记录,边问老铁匠周全,为什么要使用厘米度量来记下矿石颗粒的尺寸。周全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这是从他师父那儿就传下来的度量,据铁匠之间口口相传,这是太祖当年在皇家钢铁局专门定下的一套度量,往下还有毫米,乃是厘米的十之一,往上就是米,乃是一百个厘米。这周全来了不久,就自制了这么一把量尺出来,此时见李得一问起,还从怀中掏出来给李得一仔细看了看。李得一看到这把二十厘米长的木尺,忽然间识海中就闪过数幕似曾相识的画面。这些画面在李得一识海中一闪而过,李得一瞬间就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在纸上记下之后,李得一对着周全说道:“这把木尺先给俺,俺去让木匠照着做出几百把来,以后所有的钢铁学堂的学生,都要发一把这种木尺。咱们以后就使用这种太祖留下来的量尺作为标准。”话说到这儿,李得一又忍不住感慨了一通,平周太祖真乃神人也,真是无所不能。修原气是天下第一,这说起炼钢铁的本领也是天下第一,而且还不止这些,什么造纸,制玻璃,等等,皆是太祖发明。“平周太祖真是非同一般的大英雄!”李得一在纸上记得越多,对平周太祖越是佩服至极。恩,种马程度也是天下第一,套用一句名言,平周太祖往中神城一坐,天下到处都有丈母娘。

    这边李得一与周全说话的工夫,木炭和粉碎后的铁矿石都已倒入高炉,高炉那边已经开火。学堂的三个夫子之一,张安忙着开始指导着学生拉开了风箱,往高炉内送风。在张安示范过后,三名学生开始一起推拉这大型的双向风箱。李得一又过去仔细记起了拉风箱的相关的数据。整个炼铁过程当中李得一就在不停的记着相关的详细数据,任何一点细节都不遗漏,详详细细地记下来。仨铁匠不明白他这么做的用意,也不敢开口询问。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高炉中下面的铁口中流出了铁水,直接流到高炉旁边相连着的一个事先建好的方形塘之内。老铁匠周全站在塘边砖石砌成的矮墙上,亲自拿着长木棍极速开始搅拌方形塘内的铁水。与此同时,铁匠鲍山拿着之前碎铁矿余下的矿石细粉,开始急速往方塘里面撒着。

    没过一会儿工夫,老铁匠周全手里的木棍就烧断了前头的部分,旁边早有学员手拿新的木棍等着,伸手换过一根新的木棍,周全继续急速搅拌起来。李得一在旁边身色严峻地盯着整个过程,不时扭头向身边张安询问几句,然后在纸上急速几下相关的详细数据,比如在几息内需要搅拌几圈,总共搅拌几圈等等。渐渐地,方塘内的铁水开始冷却,张安走上前去,用事先准备好的铁刀,把尚未完全冷却成硬铁块的铁水划成四块,然后逐一捞出。

    周全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着李得一说道:“小英雄,这便是产出来的钢块,此法唤作炒钢法1,据小人师父口口相传,这炒钢法,是平周朝开国太祖陛下,他老人家所创。”李得一点点头,心中又开始琢磨着:“平周朝开国太祖真神了,就没有他不会的。造纸,炼钢,练兵,打仗,治国,甚至修原气都是天下第一人。如此神人,真是让后人望之兴叹啊。”小伙子,你有没有想过,写出那本《太祖定乱演义》的作者,也是神人。

    周全不知李得一心中想的什么,只当是他仍在认真听着,接着说道:“接下来这钢怎么使,打制什么,就要看小英雄你想打啥了?”李得一略一寻思,说道:“先打五把军刀再造十个枪头出来,看看成色如何再说。”

    接下来,李得一依旧全程紧跟在旁边观看,三位铁匠则开始拿新炼出的钢块,打制军刀。整个过程,李得一依然与那些学生一起在旁边观摩。李得一认真地在纸上写几下相关的详细数据,比如周全锻打了多少锤,放入炉中烧了多久,等等数据,都一一详细做了记录。

    虽然三位铁匠夫子很卖力气,但这一天的工夫,却连一把军刀都没有制造出来,光是锻打就没完成。不过这次却不是为了打造什么宝刀,只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整个锻冶兵器的流程而已。

    到了锻打这块儿,李得一就能上场了,他当初在威北营的铁匠那儿,学的就是抡小锤。如今他原气修为渐高,对一身力气的掌握,还有铁锤落点的控制,更是精准无比。

    啪啪啪,几锤砸下去,李得一顿时就收到了周围一群惊叹的表情。心中暗暗得意,面上却不显露一点儿,李得一故意又锻打了一阵,然后才把手中的小铁锤交给了铁匠夫子鲍山。

    “小英雄这打铁的手艺真是精熟,便是我等积年的老铁匠,也比不得。”还是年纪大的周全会说话,他活的年岁长了,经的多,见的广了,自然就明白了一些人心。刚才李得一在那里卖力锻打手中的钢块,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李得一手上熟练地锻打技艺,精准无比的力道控制。

    只有周全,看到了李得一嘴角那不经意的笑意。人老精,鬼老灵,活了大半辈子,周全当然明白小英雄这是在炫耀自己的本事,挽回之前倒矿石闹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