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据北山系而自守,然后观望待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大中可真就不知道得用多少年才能攻占西部地区,完成统一了。

    再有,以吴玠对西部地区的人的了解,不打败他们,他们也绝不会服从大中的统治。

    所以,与张宪、王彦等人商量过后,吴玠说服了张宪、王彦等人,不仅压下了苗刘兵变的消息,还扣下了在燕青等人的逼迫之下赵构和潘太后联名下给张浚的投降诏书,全力促成跟宋西军的这场会战,准备一举攻占陕西,进而平定西部地区。

    因为有吴玠等人的配合,宋西军中,除了张浚等寥寥数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苗刘兵变的准确消息,更不知道南宋其实已经灭亡了。

    又因为张浚和吴玠都想快点决战,免得南宋灭亡的消息捂不住了,进而毁了这场大决战,这使得,这场大决战来得比很多人所想象的还要快,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场大决战来得有些过于仓促了。

    然而——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这场大会战还是到来了。

    为了能会战,为了赢得这场大会战的胜利,吴玠甚至下了死命令让前线故意输几战,然后借机往后撤了撤,让宋西军攻取了陕北的延安府、保安军等地——这样一来,既增长了张浚决战的信心,又使决战之地变为平坦的富平。

    不久之后,中军便以张宪和王彦分率八万大军和十万大军犄角相援寻机而动在富平一带展开了阵势……

    再来说回张浚和宋西军。

    张浚想要跟中军决战,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形势所迫,还因为他有一定的底气。

    张浚用雷霆手段处理掉了曲端、整肃了泾原军的高层之后,成功夺下了宋西军中实力最强的泾原军的指挥权,然后又用尽了手段整合了其余四路宋西军,使得永兴路、环庆路、熙河路、秦凤路帅臣皆率领各自的精锐人马离开了各自的驻地,来富平一带集结。

    张浚集五路战兵,组成了一个有二十万人(仅骑兵,就有七万)的庞大兵团,再加上后勤物资充足,运输也有充分的保证。

    这才给了张浚会战并且想借此战一举打败中军的信心。

    很快,张浚就任命熙河路帅臣刘锡为都统制,下令在富平与中军会战……

    ……

    。

 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会战(下)(求订阅!)

    …

    因为这次会战是张浚率先挑起来的,宋军准备的其实比中军推备的要快一些。全本小说网https://。

    而中军当时已经深入到了陕北的延安府、保安军等地——这些地区其实不利于中军会战。

    当时,宋军诸将都向张浚建议,利用渭水沿岸的有利地形,立即向中军发起进攻。

    但张浚当时却故作持重,否定了这项正确的建议——他准备跟中军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大会战。

    在这一点上,即便说张浚是蠢猪式的宋襄公也并不过分。

    按照张浚的部署,宋军集结于富平,摆出了一付打堂皇之阵的架式。

    富平座落在北山山麓,位于关中平原中段的北部边缘地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

    但只要从富平向北或向西后退几十里,宋军便可以依山而阵了。

    唐重在看过了地形之后,反对宋军在富平布阵,说“兵以利动。如今地势不利。凭甚么作战?应该迁往高处布阵,以扼制敌骑的冲锋。”

    但是,多数宋将不同意唐重的意见,他们认为宋军阵前有一片长着秋苇的沼泽,足可以限制中骑的冲击力量。

    于是,唐重的建议被张浚给否决了。

    先是张浚犯了错误,现在是多数宋将犯了错误。

    这一连串的错误,也注定了宋军失败的命运。

    会战之日。

    吴玠站在高台之上,拄着战刀指挥战斗。

    战斗一打响,在吴玠的命令下,中军率先发起进攻。

    吴玠以杨从义为先锋,杨从义亲率三千精骑,一面冲锋,一面投下柴草和土袋,填平了宋军阵前的那片沼泽。

    与此同时,吴玠又命令郭进,率领骑兵绕开宋军营垒,向“乡民小寨”发起进攻。

    所谓“乡民小寨”,就是运粮民夫居住的营寨。

    这些营寨多傍近宋军营垒,用大车临时拼凑成屏障,防御力量极为脆弱。

    宋军其实并没有指望“乡民小寨”抵御中军进攻,但小寨被中军攻破了之后,惊惶失措的民夫却逃向宋军营垒,结果冲乱了宋军的阵脚。

    这是宋军始料未及的。

    中军随后尾随逃跑的民夫,成功地穿过了宋军弓弩的射击区,直扑宋军营前。

    于是,中宋双方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泾原军的战斗力很强,唐重虽然是文官,但他却报了必死之心,因此,使终带领亲军冲杀在第一线。

    由于唐重和泾原军的悍勇,宋军慢慢稳住了阵脚,勇猛杀敌,使得郭进无法前进一步。

    慢慢的,郭进和唐重这里出现了僵局,双方胶着到了一起。

    吴玠见状,令杨政率领一万精骑攻击宋军的另一路,也就是赵哲所率领的环庆军。

    赵哲原为两浙路提点刑狱,曾与张浚一起在东南讨平叶浓。

    张浚很欣赏赵哲的才干,因此,在组建川陕宣抚司的班子时,特意将赵哲选了进来。

    到了陕西以后,张浚又派赵哲接替王似出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这赵哲,谈起兵事来,一套一套的,如果听他自己所说,他可能比韩信还要厉害。

    可真交上手了以后,这赵哲一见中军的奔雷车杀过来,就被吓得魂飞魄散,等到没良心炮、飞天神雷、床弩等重武器铺天盖地的袭来,赵哲立即就不管不顾的擅自离队,不在军前督战。

    结果,环庆军的战斗力本就是宋西军中比较弱的,加上赵哲离队,因此环庆军被中军一下子就冲垮了。

    环庆军一垮,士卒立即大溃逃,结果影响了整个战局,其它各军纷纷溃败下来。

    吴玠看准时机,令张宪和王彦亲率大军乘胜追击。

    中军将士一边冲锋、一边大喊“南宋已亡,宋康王如今已成吾皇之阶下囚,尔等何必再战?”、“大家都是汉人,何必自相残杀,只要汝等伏地而降,吾皇和吴大帅全都既往不咎!”、“我大中又不是蛮夷胡狄政权,且即将就要完成大一统,你等又何必求死抵抗,白白浪费宝贵性命!”……

    南宋灭亡了一事,在开战之前其实已经有风声传出去了,不过,张浚仍将其解释为这是中军的攻心之计,将其强压了下去。

    如今,兵败,再加上这攻心之言,使得大片大片的宋军将士跪地而降。

    这个势头一起,立即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张宪和王彦率领的大军,呈两条巨龙之势,向宋军绞杀而去。

    而另一方面,由干战前张浚只想到了胜利而没想到失败,因此一旦战败,他便举止无措,不知道怎样收拾这个残局才好,由此,导致了战局的进一步恶化。

    张宪和王彦一举攻过了北山系,全面占领了陕西。

    而这还不算完。

    张宪心知,川陕线上最为难攻的并不是陕西这里,而是其后的川蜀之地。

    所以,打过北山系之后,张宪不管沿路漫山遍野的溃军,亲率三万精骑直奔大散关和和尚原杀去。

    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主干西起嘉陵江,东到丹、灞河谷,号称“天下之大阻”,将古代的关中与巴蜀很自然地隔离开来。

    嘉陵江有一支上源发源于大散岭——这一带是周朝散国的封疆,大散岭故而得名。

    在这里,秦岭山势有所中断,与自甘肃西来的陇山之间形成了一条隘道,古人利用这条隧道,开通了连结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

    陈仓道地势比较平缓、支道也多,因此古往今来这条道路的利用率最高。

    建在大散岭上的大散关则是陈仓道上的第一关。

    明人陆深说“宝鸡南二十里为大散关,和尚原在焉。山自西来,即秦岭一支,不独为秦、蜀之界,亦为中国南北之界。”

    宋人郑兴裔也记述说“大散关隶凤州梁泉县,在凤翔府宝鸡县之南,为秦、蜀往来要道。两山关控斗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

    大散关确实是一座险关,但它还必须借助关前的和尚原才能真正构成一个有机的防御整体。

    和尚原四周陡峭,顶上宽平,还有水泉,便于屯兵,易守难攻,地势比大散关更为险要。

    宋人彭杲称“其大散关之前,最紧要无如和尚原。”

    在西军中长大的吴玠,深知大散关和和尚原的重要性,所以才给张宪下了不顾一切拿下大散关和和尚原的命令。

    虽然唐重也意识到了大散关和和尚原乃是进攻蜀地的必经之路,不容有失,并在第一时间就奔向大散关和和尚原。

    可奈何,人的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马的四条腿?

    最终,张宪先唐重一步到达了大散关和和尚原,并以马军充当步军不顾死伤的打下了大散关和和尚原。

    自此,蜀地的大门便被中军打开了……

    ……

    。

 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给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订阅!)

    …

    得知,中军一战而下全陕,并且已经打开了蜀地的门户,李乾顺赶紧将李察哥以及两位精通蕃汉之学、学问非常大的皇室成员也就是濮王李仁忠和舒王李仁礼找来商量对策——自从小梁太后被辽人毒死了以后,西夏的大权实际上就掌握在了他们四人的手中。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在商量对大中的外交政策之前,李乾顺先让李察哥将中宋之战的具体过程跟李仁忠和李仁礼说了一遍。

    李仁礼听罢,道“这么说来,宋军之所以败给中军,不仅仅是因为中军的战力强,还因为宋军犯下了不少错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