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吏来到告示栏旁,立即将一篇写得满满登登的告示贴好,然后朗声读道:“金威宋迫,使吾父老百姓无食久矣,现吾李衍入城,当首为吾父老解决粮食一事,根据目前的形势,吾决定,解决方法如下:以工代赈……”
说白了,这第一篇告示,主要内容就是宣告,以工代赈。
具体内容就是,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出工,每人每日便可得一斗米、一角钱,为期一个月。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换而言之,在东京汴梁左右的村民一日赚一百文就能养活一家人。
水泊梁山的一角衍币,在名义上大约相当于一百文,实际上购买力要超过一百文,甚至倍数一百文。
何况,李衍还说了,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肯出工,就每人每日都能得一角钱,一个五口之家,一日便能赚到过去普通村民一日能赚到的五到十倍。
更关键的是,每人每日还有一斗米,干满三十天,每人就能得三石粮食,一两年的口粮就全都出来了,有这么多粮食,已经饿怕了的汴梁城百姓,终于可以心安了。
很多人都在可惜,以工代赈只有短短的三十天,要是再多几个月,他们在靖康年的损失都能补回来。
身为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吴革从这份告示中还看出来了一些别人所没看出来的东西。
例如:
在金人的威胁勒索下,在赵宋的逼迫利诱下,汴梁城的百姓被敲骨吸髓,女人、老幼,在不得以之下,被抛弃了,不少家庭都变得支离破粹。
水泊梁山的这个政举,则可以救一救这些弱势群体,也可以挽救一些家庭。
更深远的还是,水泊梁山的这个政举可以稳定人心,得到人心。
事实的展跟吴革所猜得一样,弄懂了这个告示上所说的之后,不少人立即去找他们已经失散了的家人。
很快,第二张告示就贴了出来。
这张告示是宣告水泊梁山的法律的。
水泊梁山的法律,与宋法其实差得不多,多得几条,也是李衍根据后世的法律添加上的,并不苛刻。
所以,汴梁城的人不难接受。
不久,第三张告示贴了出来。
这张告示是宣告,政府将归还百姓的固有房产(赵宋朝廷所赏赐出去的皆不在归还之列,不仅不在其列,还要全部收回来,用以赏赐新朝的人)。
紧接着,一张又一张告示,有条不絮的张贴出来。
有劝农榜。
有劝学榜。
有劝商榜。
有科举选才通知。
有目前安全区的公告(就是水泊梁山目前所控制的地区)。
等等……
看着这一张又一张能安定民心打消民众疑虑的告示,吴革越发的确认,由李衍和水泊梁山来执掌中国,是最有利于中国的、最有利于汉人的。
可大宋真就这么亡了吗?
吴革很纠结!
就在这时,吴革的一个亲兵找到吴革,然后满脸兴奋道:“陛下请将军进宫入对!”
……
第六百七十章 四海八荒(求订阅!)
…
吴革刚到宫门口,就碰到了他的老冤家范琼。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离得很远,吴革就看出来了,今天的范琼,很是得意,用“春风得意”来形容,都不为过。
由此,吴革不难推断出,范琼一定是得了李衍的重用和重赏。
这让忠于赵宋的吴革暗恨不已!
吴革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范琼之所以能得到李衍的重用,指定跟范琼将赵氏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送给李衍有关。
换而言之,赵宋的帝姬受辱,皆因范琼。
试问,吴革怎能不恨范琼?
就在吴革看到范琼的同时,范琼也看到了吴革。
早上一出门就听说李衍昨夜临幸了赵宋所有帝姬的范琼,心情特别好。
此前,范琼最怕的就是,李衍跟赵宋的残余势力握手言和。
因为那样的话,范琼很可能会被李衍牺牲掉。
如今,李衍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我李衍绝不会跟赵宋媾和!
如此一来,范琼就彻底放心了,以前他所做的事全都翻篇了。
不仅如此,因为献上赵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他范琼还立有大功,成为新皇的绝对亲信。
对范琼而言,这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尽管一直看吴革不顺眼,可范琼还是主动打招呼,道:“呦,这不是吴宣赞,来皇宫有何贵干?”
吴革冷冷的说道:“不敢当,国家都没有了,又何来的宣赞舍人!”
范琼今天心情真是特别好,因此,面对吴革这明显的带刺之言,范琼都一点不生气。
范琼笑道:“吴宣赞放心,国家不会没有地,新官家两日后便会登基,一个横跨四海远超汉唐的强国即将诞生。”
吴革道:“范将军未免对新朝太有信心了吧?”
范琼道:“如今九夷已尽被新官家收复,六蛮已尽在新官家的掌握之中,八狄和七戎皆是新官家的手下败将,新官家又入主中原,这四海八荒早早晚晚必全部都是新官家的疆土。”
范琼这话的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东边的九夷,若说全都被李衍收复了,还算靠谱——就算差点女真的故地,但与李衍已经打下的广袤疆土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南边的六蛮,有近半在李衍手中,剩下的,也在谋划当中,范琼说尽在李衍的掌握之中,也勉强说得过去。
而说李衍尽败北边的八狄和西边的七戎,则有点太水了——不错,梁山军是曾胜过蒙古诸部联军和西夏军以及金军,但那几仗都没能让蒙古诸部、西夏、金国伤筋动骨,所以,对北边的八狄和西边的七戎恐怕将是一场长年累月的战争,李衍甚至都不敢保证,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否彻底解决北边的八狄和西边的七戎。
而更大的水分还是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幅员辽阔,仅以赵宋故有的疆土算,那还有二十五路(包括燕山府、云中府二路),而李衍如今只占了京东、京西、京畿(不完全)、海南四路,连个零头都不到。
所以现在说李衍所建的新朝将比肩汉唐,囊括四海八荒,这简直都不是水,而是水母。
可面对范琼水分如此之大的话,吴革并没有反驳,而是选择了沉默。
为何?
因为吴革也相信,李衍有可能会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不说旁的,汉唐时期,中国都没能完整的收复高丽,就更别提日本了,汉唐时期,中国也没能染指中南半岛,更别提西天地区了。
可这些,李衍现阶段就已经全都做到了。
身为一名武将,吴革是打心底里佩服李衍所取得的功绩。
可身为一名赵宋的臣子,宋初勋臣吴廷祚的七世孙,吴革又实在是接受不了大宋就这么亡了这个事实。
过了好一会,吴革才又道:“范将军为新朝立了诸多功劳,不知辽东王怎么赏赐的范将军?”
范琼笑道:“官家的赏赐可太多了,首先,官家将原来范纳的宅子赏给我了。”
仅此一项,就让吴革差异不已!
范纳以前,包括现在,都是宣抚使,宋朝的重臣,其家乃是东京城中少有的大宅,是赵桓为了让激励范纳效忠国家而赏赐给范纳的,因此,那座宅子绝对称得上是豪宅。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范纳手上还有五六万兵马。
更关键的是,范纳一直跟赵构的大元帅府貌合神离,拥兵自重。
而且,范纳还曾违抗过赵桓的皇命,没有来东京勤王,而是带着本部人马逃去了南京应天府观望。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正想说的是,范纳是一个可以争取的人。
可李衍却夺了范纳的家宅,将之赏给了范琼。
吴革忍不住想道:“辽东王是不懂政治,还是不屑于招安范纳这样的小人?”
很快,吴革就否认了前者,“辽东王能从一水寇到今时今日,绝不可能不懂政治,那就是不屑于招安范纳这样的小人……也对,这样的软骨小人,招来何用?给我五千精兵,定能荡平他手上的乌合之众……”
范琼继续显摆道:“真珠十棵,美玉十块……美人十名。”
听完范琼显摆的长长赏赐名单,吴革终于解理范琼为甚么这么臭美了,因为范琼真是得了大赏。
不过吴革却没有理会这些赏赐,而是道:“不知范将军得了甚么职务?”
范琼笑得更灿烂,道:“官家许我在殿前副都指挥使和州府副节度使之职中任选其一。”
宋朝的武将,想得高官实在是太难了,正二品基本上就是极限,三四品绝对算得上是高官。
而范琼竟然可以在正四品的京武官和从三品的地方副节度使之间做选择,这也是厚赏。
不过——
吴革听完,却“哈哈”一笑,道:“那恭喜范将军了,还没到不惑之年,便可以养老,一直吃皇粮到死。”
对于吴革的冷嘲热讽,范琼始终报以微笑。
直到吴革查觉到了范琼在看他的笑话,才收起笑容,道:“吴某说得难道不对,此二职难道不是养老之职?”
范琼笑道:“吴宣赞说得都对,此二职的确是养老之职,只不过,我忘记跟吴宣赞说了,官家还给了我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给我一万精锐将士,让我新组一军,担任那军的统制。”
听范琼说了这第三个选择,吴革的脸色才一沉!
在宋朝的武官制度中,都统制不常设,只有战时才临时设,而且一般都交给文官,不交给武官,因此,领兵的武官,大多也只能做到统制之职,再往上,可以说是,千难万难。
就以吴革为例,吴革去西军历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