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跟赵佶邀功说他大败西夏,其实恰恰相反。
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
刘法在此时的名声其实还要大于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即水浒中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
(刘法之名后来之所以不及种师道、种师中,皆因刘法的儿子刘正彦伙同护卫赵构的将领苗傅发动了“苗刘兵变”,以清君侧为名诛杀了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并逼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其子赵旉,结果,害得赵构自那以后不举,连个男人都做不成,又害死赵旉让赵构没有子嗣继任他的皇位。)
不久前,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的刘法率兵攻占击西夏的统安城(后世青海省互助县北,原名割牛城,被宋将何灌从西宁出兵夜袭攻下后改名统安城)。
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胜数不大,不愿冒险进兵。
不过却被好大喜功的童贯威压出征。
结果,刘法遭遇西夏重兵围攻,力战后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
那一役,宋军惨败,丧师十万,强大的西军元气大伤。
战后童贯将战败的罪责都推卸给了刘法,随后又打了一个小小的反击,然后童贯淡化战败一事,只向赵佶禀报他所取得的“大捷”,成功化解了那次危机。
可童贯的所作所为能瞒得过昏庸的赵佶,却满不过明眼人。
所以,童贯需要一场辉煌的大捷来堵住别人的嘴。
听童贯说能出动十万西军,对西军极有信心的赵佶,大松了一口气,道:“那此二贼就交给卿来剿灭了。”
童贯道:“义不容辞……只是此一役事关重大,无论如何都得在出征前补齐之前所欠的军费,否则士气必然不足。”
这回童贯可不是以此为借口推脱,而是经历了统安城大败的西军的的确确需要足额的军响来鼓舞士气,当然,童贯也想借机捞点,又增加了十万多空额,他这次绝对能大赚一笔。
听见童贯要钱,赵佶的脸当即就垮了,心道:“怎么又要钱,朕修建园子的钱都没有,哪有这个钱!”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桩库(求订阅!)
…
听见童贯要钱,赵佶的脸当即就垮了,心道:“怎么又要钱,朕修建园子的钱都没有,哪有这个钱!”
皇帝为难,自有人替他分忧。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谁?
蔡攸。
因为成功说服李衍接受招安,赵佶大喜,以蔡攸为开府仪同三司,对蔡攸的恩宠更胜从前,蔡攸甚至可以随时觐见赵佶,还可以与王黼一块在宫中休息。
而蔡攸时不时的还给赵佶讲一讲从宫外听说的荤段子,丰富赵佶枯燥的业余生活,并常对赵佶说:“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
听了蔡攸此言,赵佶更加变本加厉,在全国各地收集奇石和珍禽异兽充斥寿山艮岳。
可以说,蔡攸绝对是赵佶的好基友。
既然是好基友,这种时候,怎么能不站出来力挺赵佶?
蔡攸跳出来道:“谁不知道今年京西民众闹饥荒,淮东又大旱,官家连两地的赈灾钱粮都发不下去,哪有钱给你,再者说,你们西军连年跟西夏开战,也没见没钱就不能打,怎么为官家剿匪,就拼命要钱?”
童贯实在是不愿意搭理蔡攸这个只会吃喝玩乐和溜须拍马的家伙,可蔡攸这样的人,做盐不咸,做醋却能算死人,因此,即便势大如童贯,也只能是耐着性子跟蔡攸解释道:“西军的家眷都在西边,他们如果不跟西夏拼命,被西夏虎狼攻过来,他们的家小就得被西夏杀死或掳走,所以,哪怕军响有些不足,他们也得跟西夏打……”
事情当然不只像童贯说得这么简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西军都拿不到足额的军响,童贯的嫡系部队始终都可以拿到足额的军响,个中原因无非就是,童贯在分配朝廷发下来的不足的军饷时,向他的嫡系部队大倾斜,而那些非童贯的嫡系部队,那就对不起了,非是我童贯不给你们发军响,而是朝廷没发下来足够的军响,再加上童贯弄出来的一些空额吃空响,总之,童贯的嫡系部队还是能拿到足额的军响的,也能保有巅峰战力,这也是这几年童贯在西边打得不错的最主要原因。
可坏就坏在,这次刘法大败让童贯的嫡系部队折了大半,以至于童贯对西军的掌控力大降。
而且,那一战,是胜,是败,西军内部最清楚。
并且,西军内部也清楚,到底是因为童贯的原因才导致的大败,还是因为刘法的原因导致的大败。
总而言之,没有足额的军响,童贯实在是没有把握带着西军平定田虎和王庆。
所以,童贯冲赵佶一拜在地,道:“微臣愿意也有信心为官家剿灭田虎和王庆二贼,可没有军响,微臣实在是无法跟西军的兄弟交代,也实在是怕西军的兄弟不理解官家的难处!”
身为一个臣子,童贯也只能是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了,他总不能说,皇帝不差饿兵吧?
蔡攸张了张嘴想再为赵佶说几句话!
可蔡攸实在是找不到替赵佶说话的借口!
最终也只能是将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赵佶沉默了一会,然后看向王黼。
虽然王黼如今被赵佶任命为特进、少宰(右宰相),不过用贯了王黼管钱袋子的赵佶并没有剥夺王黼管钱的职责,因此王黼依旧帮赵佶管钱袋子。
见赵佶看来,王黼只能出列道:“禀官家,近几年各地不是大旱,就是大涝,税收不到丰年的七成,又得救济灾区,户部实在是没有钱了,正像蔡大人所说的那样,如今京西民众闹饥荒,淮东又大旱,两地早就应该拨放赈灾的钱粮了,可就是因为户部没钱,推迟到现在都未能拨下赈灾钱粮。”
王黼所说的这些事,赵佶心理其实很清楚,因为上次王黼将户部最后一笔钱款一千五百万贯拔给内侍省时,就已经跟赵佶说明了户部没钱了。
赵佶愁眉不展!
突然看到蔡京,赵佶问道:“太师可有办法?”
蔡京沉默了一会,道:“唯有启用封桩库了。”
宋初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至京师,另置库储存,称封桩库,每年节余亦存入此库。
赵匡胤时代,“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后晋石敬瑭)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从赵匡胤的话,不难看出,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的执念。
不仅赵匡胤,北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毕生心愿。
可能有人不解,北宋的皇帝为什么这么执着燕云十六州?
实在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太过重要了。
燕云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得之,再好好布防,就不用再担心北方的游牧民族来北宋像逛自己家的后花园一般。
(到了明朝,干脆就在这里修了长城,以阻挡北方的游牧民族。)
听蔡京说启用封桩库,赵佶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不行!祖宗有训,这封桩库只能用于收回燕云十六州,朕虽不堪从未充盈过封桩库,但也不能取封桩库中的钱财使用,如是这样,朕将来有何面目前列祖列宗!”
不想别人揪着封桩库这个话题,赵佶直接转移话题,道:“太师,刚刚你好像说了大名府,大名府怎么了?”
蔡京有些迟疑!
如今田虎和王庆已反,如果李衍再带大军来攻打大宋,那么大宋可就危险了!
蔡京是个奸臣不假,贪婪自用,为拥有权力、为获得赵佶的恩宠,连宰辅的底线都不要了,支持赵佶大兴土木徭役,支持赵佶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等等,蔡京的罪责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但身为当朝宰辅的蔡京,心中其实还是有大局观的,最重要的是,蔡京太聪明了,很清楚覆巢之下无完卵。
说实话,如果蔡京不是支持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导致靖康之耻,又是当时的执政者,在责难逃,不可能沦为六贼之一。
要知道,蔡京对北宋,乃至是对整个汉人都是有贡献的。
蔡京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
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
崇宁年间蔡京主持“崇宁兴学”,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主要举措有: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是北宋“兴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对宋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总之,蔡京奸佞不假,但并非无能。
所以,尽管恨不得将李衍挫骨扬灰,可蔡京还是道:“今有大名府首将张闪禀报,有二龙山贼寇晁盖、宋江攻打下了大名府,中书梁世杰战死……”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借钱(求订阅!)
…
听说北方重镇大宋四京之一的大名府竟然被一伙山贼土匪攻占了,还杀了梁中书,自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