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谁敢啊?嫌命长是怎么着?
再说了,赵桓把难题出给靖康机宜们,就是他们议出一个办法来的。有办法是最要紧的,恭不恭顺的,并不重要。
因为没有办法收服荆楚,大宋这点残山剩水还有多少能落在他这个官家手中?
如果荆楚方面拥太上皇复辟了,他这个儿子怎么办?出兵讨伐?能不能打下襄阳是一回事儿,中原还有个东贼暴周呢!
不讨伐……荆楚会不会得寸进尺,把巴蜀之地给收了去?到时候赵桓还有什么?关陇那么一丁点儿地盘么?
日子过不下去啦!
同知枢密院事曲端也坐在公厅里面,听着一帮同袍议论纷纷,言语之中多有不敬,也不去制止。只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到了最后,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才把目光投向了曲端。
曲端吐了口气:“想什么办法?无非就是怎么分好处罢了。
关陇、荆楚本是一家啊!还真个开战么?真打起来,得利的还不是东贼和江宁的那帮商人和不知耻的水军?”
宋朝新军的水陆两军一直不怎么对付,因为水军军官大都是东南诸商市出身。而陆军军官则多来自西北和河北。双方的矛盾可不是互相看不惯,而是有着重大经济利益冲突的。
当然了,以关陇为据点的西宋新军和周国统治集团的矛盾也很大。一旦周国统一天下,他们也就无法抗拒“天津造”冲击关陇市场,也没有办法从巴蜀攫取财富了——西宋新军是拥有国家的。他们的利益一方面来自关陇的田庄,一方面来自巴蜀上缴的税赋,缺一不可。
“枢密相公,咱们得分多少给荆楚军?”
马上就有机宜发问了。
打仗的时候嫌人少,分钱的时候就该嫌人多了。
曲端一笑:“荆楚也是富庶之地啊!而且又靠近江南,兼有水运之利,还不够河北军(荆楚军的骨干都是河北人)的那帮人吃吗?”
“说的也是。”
“那就让他们在荆楚自己玩自己的?”
曲端摇摇头,“这样也不行,两方面还是得有往来的……咱们和那些河北人也不见外,昔日都是同窗好友。而且荆楚、关陇,必须互相扶持,才有可能维持天下三分的局面。要不然早晚被东贼、江宁所破。”
“被江宁欺负?不至于吧?”
“不好说……”曲端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你们有谁和岳翻有旧的?”
“回禀枢密相公,下官和岳翻是同窗好友。”
“好!你就走一趟洛阳。”曲端立起身,“先跟本官面圣请旨吧!”
第1414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被曲端派去洛阳见岳翻的人名叫张宪,表字宗本,也是个河北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武学学宫出身,和岳翻是同班同学,还是至交好友。
顺便一提,现在的关陇新军和荆楚新军,还有投靠赵楷的江淮新军,他们的军官团其实都源自武学学宫。其中关陇新军军官团多出自西军系统,荆楚新军则多出自河北——昭义系统,江淮新军则多开封出身者。
但这种地域分别也不是绝对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依旧非常多见。
所以岳飞的弟弟岳翻,还有河北出身的张宪都在关陇军中任职,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而如今中原战场的形势,则已经趋于平稳了——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反人类”的赵桓、杜充搞出来的。
黄河一扒,大水一淹,周国那边就得忙救灾治水了。否则半个中原年年淹水,共和国的日子怎么过啊?而且徐州、海州一带是周国的南直隶,要年年被水淹成什么了?
不过为国家立下大功的杜充,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在“现役武官制”出台后,给免了军职,只当一个知河南府事。也就是管管河南府的民政,没有一点军权了。
他的老部下岳翻则因为周国在河北进行土改而走运,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师之主,而且还兼任了河南兵马都钤辖。
河北土改为什么会让岳翻实力大增?还不是因为一大批反对土改的河北地主阶级跑到河南了吗?
河北因为长期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倒数,所以就有不少地主恶霸走从军做官的路子,赳赳武夫还是很有一些的。其中又以昭义镇所属的几个州府的武风最胜。
这些昭义武者当然没有力量对抗大周的土改,也懒得去天津市搞非暴力抗议,所以大多渡河投了河南府。
岳翻则在杜充的支持下(当时杜充还没下台)大肆招募河北武士从军,硬生生把一个营扩充成了一个师,变成了河南战场上的主力。
现在的洛阳城就靠他麾下的一万多河北兵在守护。
而这帮河北兵大多是失地的地主阶级孝子贤孙,和大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作战勇敢,忠诚度也极高。居然打退了几次周军的试探性进攻。
所以河南战场就在荥阳和巩义之间陷入了僵持。
一个旅的周军驻防在荥阳,同样数量的岳家军(岳翻系)则驻守巩义。双方都修筑了棱堡,做出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而岳翻则在巩义棱堡中也设了个师帅司,大部分时间就驻扎在巩义,盯着东面的周军。
所以张宪就在巩义的岳家军师帅司见到岳翻,并且亲手将赵桓的密旨,还有曲端的亲笔信交给岳翻的。
旨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命岳翻暗赴襄阳,联络岳和、岳飞、宗霖等人,拥赵构为襄阳王。并且允诺事成后调岳翻所部进驻襄阳!
进驻襄阳的利益可不小啊!河南府是前线,虽然可能同周军发生血战,而且河南府至今没有开始土改,岳翻的军队没有办法得到土地,还在靠为数不多的军饷过日子。
而部队一旦开到襄阳,不仅远离了一线战场,而且还能在荆襄取地养兵!
另外,襄阳还有岳和、岳飞的兵马。如果让岳翻的一个师也开过去,那么岳家军的数量就能达到两万几千人了。其中的主体,又是昭义军的老乡……岳家军的团体,这下可就很难动摇了。
“宗本,”岳翻望着自己的好友,“若是太上不肯退让或是逃亡江宁该如何处置?”
“嘿嘿,”张宪一笑,“此事老太尉(指岳和)自有主张!师帅只需将官家的密旨和枢密相公的亲笔信带给老太尉即可。”
原来张宪手中,还另有赵桓给岳和的旨意以及曲端给岳和的亲笔信!
……
赵桓的正式册封赵构为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的旨意,还没传到襄阳府,赵佶这边,已经陷入了手足皆无措的状态之中了。
赵楷、武美娘在江南二圣临朝之事,一下子就把赵佶和荆楚军置于不上不下的境地了。
得不到江南的支持,光靠荆楚这点地盘是没有办法立国的。毕竟现在的荆湖南路还没发展起来,荆楚的核心就是江汉平原。
这点地盘怎么可能东抗江南,西敌长安?
原本赵楷没有称帝时,大家还指望太上可以复辟,这样合荆楚、东南,说不定还能逆江而上收了巴蜀。
这样俨然也是南北朝的局面了。
可现在江南居然选举赵楷当“素王”了,而且还公然指责赵佶派兵抢夺徐州金银(其实不是他抢夺的,他只是截了个胡),一下子就把他推向了对立面。
而没有了江南的支持,赵佶和荆楚这边一下子就被动了。
在拥护赵佶复辟不可能的情况下,关中的赵桓就是名正言顺的官家。
当然了,这年头官家也贬值了,也不是一定不能反对。
可如果这个官家不会侵犯大家的利益……大家伙凭什么跟着赵佶去反对合法的官家?
襄阳府,皇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了,就看见王黼、余深和梁师成三人脚步匆匆的赶来了赵佶的御书房。
梁师成第一个走到赵佶跟前,带着哭腔汇报道:“陛下,陛下,官家的旨意到了,封康王为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了……”
“什么?”赵佶眼前一阵金光直冒,差一点就要晕菜。
梁师成连忙上前去扶了一把,“陛下,陛下,您可千万保重啊!”
赵佶的神经也真是粗大,遭了这样的打击也没要晕死的意思。
只是咬着牙道:“真是朕的好儿子!一个比一个好啊!”
他回头问:“九哥什么意思?”
“康王殿下……”王黼接过问题,“已经接旨了!”
“岳和呢?宗泽呢?韩肖胄呢?”
“宗泽、韩肖胄都不知去哪儿了,岳和倒在殿外候见。”
“快快,快宣岳和觐见!”
“武好德!武好德呢?”赵佶忽然大喊道。
岳和很快就出现在赵佶跟前了,没等他行礼,赵佶劈头就问:“情形如何?”
“陛下放心,”岳和道,“襄阳驻军扔在掌握之中。”
赵佶吐了口气,“宗泽、韩肖胄如何?”
“陛下,臣不知。”岳和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为难的颜色。
“怎地?”赵佶问。
“长安天子的旨意终是瞒不住的,等军中将士知晓后,军心一定动摇……我荆楚地狭兵少,不可能在三国之外自成一体的。所以……”
“快说!”
“所以还请陛下在长安、江宁之间早做决断!”
“什么?”赵佶一听火就上来了。
这哪里是要他早做抉择,分明就是要他给自己寻个养老的去处啊。
“不去!朕哪里都不去!”赵佶怒吼道。
“陛下误会了,”岳和马上说,“臣是请陛下换个朝廷再做太上……”
这叫什么事儿!赵佶听了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不过……”岳和又道,“不过康王已经接旨了,如果陛下要做江宁的上皇,这康王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