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东宋也不例外,即便东宋采取的手段比较温和,但还是要砍掉以百计数的首级。
批准死刑的本应该是监国、东海王赵楷,但是赵楷心软,怎么也不不去笔。武美娘这个王妃却是超凶的,干脆替丈夫批了红。而且还在每一份判决上都注明了“立决”,就是马上杀头!
一口气批了上百例死刑后,武美娘有点饿了,正想传膳,却有内侍来报,说是东海相潘孝庵和议政使武好文求见。
顺便提一下,现在东宋实际上还没有正式成立,只是推举赵楷当了监国。下面的机构还是东海国的那一套,所以首相称为东海相。至于议政使则主管议政会议。议政会议就是类似元老院的机构,现在十八州府代表来江宁府参加的就是议政会议。
因此十八州府会盟也被后世称为十八州府议政会盟。
但是议政会议要议出个什么样的最终结果,现在武美娘也没底。
在东南立国是肯定的,只是一国之主到底是赵佶还是赵楷,尚存争议。
从大义名分上论,似乎应该是推赵佶复位——现在东宋仍然沿用“宣和”年号,似乎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从武美娘的内心而论,又是极不甘心的……
“参见娘娘。”
武美娘的思绪被潘孝庵和武好文声音打断了。
“哦,二位来了?都请坐。”
二人都是武美娘的长辈,武美娘对他们都很客气。
“潘相,”武美娘一指书桌上的文书,“这些都是要杀头的,我都批红了,赶紧杀掉吧。”
她的话说得有点轻巧,两个老男人都暗暗吸了口凉气儿。
东海王可是犹犹豫豫不敢杀……他老婆倒好,替他批了红,还要求赶紧杀掉!
那可是一百多条人命啊!
“下官领旨。”潘孝庵拱了拱手。
武好文这时则拿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了书房中伺候的内侍。
“娘娘,这是我大哥差人送来的书信。”
“爹爹的信?”武美娘笑了笑,伸手取过了信封,撕开后取出了内中的信筏,展开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武美娘的秀眉就蹙了起来。
原来武好古在信中告诉女儿一个消息,就是康王赵构在几个月前被派到了赵佶身边!
这个消息武美娘其实已经知道了。
但是武好古却在信中提出了一种武美娘从没有想到的可能——赵楷有可能不能继承赵佶的皇位!
因为赵佶身边有了赵构!
而且赵佶的身体也好得出奇,从来都不生病,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小得多。
他老人家看上去很有可能打破赵家君王寿数的记录,搞不好活个七老八十的……赵楷比赵佶就小19岁啊!
当儿子的一定能活得过当爹的?万一儿子死在爸爸之前怎么办?赵楷这个太子死了,赵佶会另立太子还是册立太孙?
不好说啊!
另外,赵佶并不是没有实力的傀儡。他拥有荆楚地盘,襄阳坚城和十万荆楚新军……如果赵佶复位会甘心当赵楷的傀儡?
不可能的!
如果赵佶掌了实权,东宋的基业属谁?赵楷又如何自处?去赵佶当乖儿子?万一赵楷给憋屈死了,太子之位又归了赵构,武美娘怎么办?
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所以,皇位这个东西,还是不能交出去的,得由赵楷来当。
赵楷当了皇帝,武美娘才能当皇后,当了皇后才能和赵楷一起二圣临朝。
如果当了个太子妃……古今中外哪有太子妃干政的?牝鸡司晨也轮不到太子妃啊!
第1412章 忠臣赵匡胤,孝子东海王
(全本小说网,HTTPS://。)
还是爸爸想得周到啊!
皇帝宝座是不能让出去的,让出去容易,再拿回来就难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真是好悬呐!
武美娘大约用了两分钟就下定决心,马上要当皇后娘娘了……
不过她没有立即将这个决定告诉潘孝庵和武好文。
当皇后娘娘这种事情都是要拐弯抹角说出来的。
她是不动声色地问:“潘相,二叔,议政会议这两天在议什么?”
“哦,”武好文笑着,“在讨论《合众国约法》,基本上已经议论好了……过几日就能把草案给您和东海王了。”
“唔,”武美娘点点头,“合众国的一国之首称什么?”
“当然是皇帝了。”武好文道,“而且也不是合众国,而是合众制,国还是皇帝之国。”
武美娘早就知道答案。她可不会把命运完全寄托在十八州府代表手中。
所以在议政会中也有不少代表是武美娘支持的……江宁府、太平州、润州、江州等四个州府,基本都被原东海国和徐州的势力牢牢控制,也就是在武美娘手中!
另外,联合储备局这个“印钞机”现在也在武美娘的控制之下。
因此议政会的情况,武美娘是完全掌握的。
“那皇帝谁做?”武美娘直截了当地问。
这个……
武好文和潘孝庵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同时想着:要不请你来当个女皇帝?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武美娘也没想过要当女皇帝。二圣临朝就很好了,当什么女皇帝?她爸爸还有弟弟连男皇帝都不想当呢……
“娘娘,”潘孝庵说,“不知道东海王是什么意思?”
“东海王是孝子。”武美娘答道。
那你还问什么?孝子还能篡了老爹的大位?
两个老男人有点犯嘀咕。
武美娘接着说:“艺祖皇帝也后周的忠臣良将!”
艺祖就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然后黄袍加身,篡了后周锦绣江山的那位忠臣!
潘孝庵和武好文都明白了!
原来东海王的孝子和赵匡胤的忠臣是一样的,都是真的……他们都是大好人,就是下面人不好,折腾什么黄袍加身。
得了,坏人就咱们俩来吧!回头让人去准备黄袍吧,得准备两身,赵楷一身,武美娘也得有一身。
因为他们俩都是一起去议政会的。
“娘娘,下官明白了!”
“娘娘,三日后,请东海王驾临议政会,到时候将有陈桥之事!”
两个老男人马上表了态,连日期都定好了。
说真的,拥立赵佶复位什么的,不过是准备尚不充分时候的说辞。
现在东宋在长江中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水师,和新周方面也签好了条约。联合储备局也开张印钞票了,金融危机看起来可以化解了。
那还有什么必要立赵佶这个混蛋官家?这家伙有什么好的?
而且赵佶有自己的根据地襄阳,立他当皇帝,大家伙儿还去襄阳不成?
去了襄阳,江东这边还有什么地位?十八州府还有什么权力?议政会还能议政制宪吗?
所以潘孝庵和武好文把“孝子忠臣”的事儿给议政会的议政官们一说,马上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护。
时间过得飞快,三日之期很快到来。
今天说是议政会表决通过《临时合众约法》的时候,东海王赵楷和王妃武美娘照例应该出席主持。
江宁府城内,原来的江南东路转运使司的衙署公堂,现在的十八州府合众议政会的议事厅内,一片喧嚣的声音。整个议事大厅之内,都是穿着紫色、绯色袍褂,富贵气怎么都遮掩不住的议政官。
所谓议政官,就相当于大周那边的元老。不过加了个官号,听上去比较显赫。其实这些议政,大多都是身家好几百万上千万的,甚至还有上万万家产的超级富豪——要论有钱,还得是东南的海商啊!人家积累的时间久,有不少从唐朝开始就是阔佬了。一代代传下来,那是真有钱。
和他们相比,天津的豪商就差了不少。许多人,包括武好古在内都是“富一代”,说的不好听就是暴发户。老底子是比不了这些富n代的!
当然了,这些富n代中,至少三分之二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都是朝中某位或者某家的代理人。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白手套!
每年到手的钱,都得分上一大半孝敬上面。
不过现在这些白手套都欢快了,他们上面的那些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反正管不着他们了。他们现在自治了,而且还准备选出代表自家利益的官家。
呵呵,再也不是白手套,是真正的独立的大资本家了。
这事儿,想想都开心啊!
官家都是大家伙选出来的,以后还用得着怕官怕权贵?大家伙儿就是权贵……比陈桥兵变的那伙人牛逼多了。
陈桥兵变的那些人后来都释了兵权,圈养起来了。可是今天参加议政会议的诸位,都是受《约法》保护的,而且大家手里还有州府军,还有武装商船队。完全可以制约赵楷和武美娘!
当然了,赵楷和武美娘也有能够制约这帮奸商阔佬的工具——就是长江!
长江基本上掌握在赵楷和武美娘手中。他们的东海国水师现在变成了长江舰队,是东宋国防的基石。
只要长江在手,东南的水运枢纽就在手。东南经济的命脉,也就在他们俩手中捏着了。
所以现在的东南豪商和赵楷、武美娘之间的权力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谁都离不开谁!
而且东南经济又因为水运体系和联合储备局的存在,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局面。
十八州府互相依存,根本不可能分裂。
就在这时,忽然有个公鸭嗓子嚷了一声:“东海王,王妃驾到!”
原本喧闹的大厅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本来都在高声谈笑的议政官们呼啦啦一下子都四下归位,你撞了我,我碰了他,好一阵扰乱。
议政大厅的位子摆得也挺有意思,不像议会,倒和个山寨的聚义厅仿佛。中间靠前两把交椅,那是赵楷和武美娘的。然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