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部落侵犯肃国国土在先,现在都一败涂地了居然还想着割据称雄,朱楧决定用他们的血祭刀,借此给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树立一个榜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五章 群臣贺年
一 瞿能没有辜负朱楧的期望,带了七千精兵,只用了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这三个部落,又给朱楧的农场贡献了不少的廉价奴隶。
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朱楧等人迎来了洪武二十七年的新年,大年初一,朱楧坐在大殿内接受百官的朝贺。
武官之中官职最高的就是前将军瞿能了,但是他还在敦煌镇守,不能前来拜会朱楧,因此武官就由原来的甘州右卫指挥使,现在的后将军范朝西领衔向朱楧致以新年的问候。
范朝西首先递上了他们武将的贺表,其实这贺表朱楧不看也知道肯定不是他们这群大老粗写的,肯定是他们手下的秀才书办之类的人写的,不过朱楧也不计较这些,心意最重要。
范朝西将贺表递给朱楧的贴身太监怀恩后,向朱楧作了一揖,道:“殿下,臣等武臣比不上那些秀才老爷有文化,说不出什么漂亮话。臣就代表他们表个态,殿下对臣等恩重如山,臣等一定保着殿下永享富贵,谁要是敢跟殿下过不去,我等一定要他好看。臣等就是殿下的爪牙,只要一句话,殿下指哪臣等就打哪!”
朱楧哈哈大笑,他喜欢实在话,这样的大白话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让人听着很舒服,很受用,道:“后将军与诸位武臣都是血气之人,忠勇之辈,本王正要靠着你们开疆拓土,只要你们忠心杀敌,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范朝西与众位武将立即跪在地上,齐声叩头道:“臣等谢殿下!”
朱楧连忙抬手,示意他们平身,笑道:“好,好。诸位爱卿快快平身,今日是元旦,君臣同乐,不必如此多礼。”
接下来就是文臣的祝贺了。
王府曾经的右长史纪君用在朱楧建国后决心跟着他干,朱楧也没有亏待他,将文官官职最高的天官吏曹判书给了他。肃国刚刚成立的这半年算是把纪君用忙坏了,朱楧为了能使国家机器尽快高效的运转,这半年内任命了大量的官吏,这些官吏必须要去吏曹判书那里领取任命状才能赴任。许多人也给纪君用意思了意思,这让他充分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妙处。
以前他只是个区区五品长史的时候,是没有人巴结他的,更何况他只是个副职,大头都在魏延赏那里攥着。现在他一跃而成为了最要害部门的一把手,顷刻间门庭若市,想走他的门路谋求个一官半职的人犹如过江之卿,一些灰色收入自然不可避免。
但纪君用是爱惜前途的人,朱楧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是对他充分的信任,他不会为了这点小钱毁了自己在朱楧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不是很过分。
纪君用为文官之首,领着众文官向朱楧递上了贺表,并出班作揖道:“今日是我肃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个新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臣等恭贺王爷肇极建国,愿我肃国万世繁华。”
大过年的谁也喜欢听吉利话,朱楧十分开心地让怀恩收下了他递上来的贺表,笑道:“好,好。诸位臣僚随本王惨淡经营,才有今天的局面,着实是辛苦了。本王不会忘记诸位的功劳,本王打算恢复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授予有功之臣,让他们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听到这句话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官职只是暂时的,退休之后就跟自己没关系了,爵位却是永远的,死了还可以传给儿子,保证自己的后代有个铁饭碗。
而且在古人的观念里,拥有爵位就算是迈进了勋贵的行列,是无上的光荣,汉朝拥有爵位的大臣在自称时往往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冠上爵位的称号,而不是官职的称号。而且在汉代,被撤了官职并不算什么,今后咸鱼翻身的大有人在,因此心疼的人不多,但如果爵位被削了,那就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了。
封侯拜爵,让后世永享富贵,与国朝共始终,是封建社会每一个男人的梦想。
殿上所站立的所有文武官员齐声下跪,叩头道:“多谢殿下隆恩,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楧很喜欢这话受万人拥护的感觉,微笑着一抬手道:“众爱卿平身吧。秦朝二十等爵位名字太难记了,现在很多人都难以记住,本王就依照朝廷的制度给它们改个名字。爵位一共分为公、侯、伯、子、男、大夫、庶长七等,前六等没等分上中下三级,庶长分左右两级。想要获取爵位必须立有军功,在战场上斩首一级就可获得右庶长爵位。文臣立有军功的,按父皇制度,最高可封为伯爵。”
朱楧想要争霸天下,自然要依靠武将的力量,因此他采取和朱元璋一样的策略,即崇武抑文,让武将的地位高于文臣,这样以来他们才更加愿意为自己卖命。
虽然最高只能封到伯爵,但这也总比没有强,而且伯爵也是超品了,自己的儿子一生下来就比一品大员地位高,这种感觉自然是爽的不要不要的,因此众位文臣也都拥护,大殿内又是一片山呼海啸般的称颂。
朱楧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二十等爵位的取得标准和具体待遇他还要和大臣们具体商议,但这件事今天就定下来了,这将是他称雄世界的制度保障。
在处理了几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后,朱楧便退了朝,在怀恩的陪同下,信步走向后宫,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王后孙云琦所设立的后花园。孙云琦正在那里赏花,朱楧本想吓她一下,但被她看见了,立即迎上前去,跪在地上叩头道:“臣妾拜见王爷,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朱楧急向前走两步,一把扶起自己的爱妻,温柔地说道:“王后快快请起,你我是夫妻,不必如此多礼。”
孙云琦顺着朱楧的扶力缓缓站起,温顺地说道:“多谢王爷垂怜,但无论如何臣妾对王爷该行的大礼还是不能废弃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六章 陪伴王后
一 朱楧拉住孙云琦的小手,顿觉一股柔软涌遍全身,然后一把搂住孙云琦的肩膀,笑道:“本王能如此顺利的建国,王后功不可没。若不是王后当初的劝阻,本王怕是要走弯路了。”
孙云琦娇躯微微倾斜,轻轻地靠在朱楧坚实的胸膛上,温柔地说道:“王爷说这话就见外了吧。臣妾是王爷的人,自然是竭尽全力帮着王爷。”
朱楧轻轻地抚摸了她一头的秀发,柔声道:“本王的王后就是懂事,你最近又种了些什么花?可否陪本王去看看?”
孙云琦甜甜一笑,依偎在朱楧的怀里,故意装作不解道:“王爷不是不喜欢这些东西吗?怎么今天来了兴致了?”
朱楧拧了她的小鼻子一把,略有一丝威严的说道:“怎么?本王想陪陪自己的王后还不行啊?”
孙云琦的俏脸上洋溢出明显的幸福之情,将头紧紧贴着朱楧的胸膛,双臂也紧紧搂住朱楧,笑道:“臣妾巴不得呢。这可是王爷自己要看的,待会可不能不耐烦的走掉。”
朱楧轻轻地环抱住孙云琦的娇躯,鼻子尽情地吸入她身体上散发出的芳香,一脸享受的表情道:“不会的,本王今天哪里都不去,只陪王后。”
二人就这样静静地抱了一会儿,孙云琦就开始带着朱楧逛她设立的后花园,一边逛还一边给他介绍自己新弄来的几个品种。
朱楧果然一会儿就没了兴致,开始心不在焉地敷衍,孙云琦何其聪明,怎么会不知道丈夫的心思,但是她没有强迫朱楧继续跟她逛花园,而是拉着朱楧的手说道:“王爷上了一早上朝累了吧,外面挺冷的,不如到臣妾宫里坐坐吧,臣妾让下人们给王爷做王爷最爱喝的羊杂汤。”后世的朱楧就很喜欢喝羊杂汤,每到了冬天都会经常去喝一碗,来到了古代,尤其是做了西北的王,自然是不会亏待自己的肚子。孙云琦对他的这个习惯早已经了若指掌。
朱楧讪讪一笑,自己吹出去的牛皮没有兑现实在是很没面子,但好在自己的老婆贤惠懂事,没有让自己下不来台,道:“好,那就去王后那里休息一下。”
朱楧携孙云琦来到了她的寝殿——坤和殿,这是朱楧给它起的名字,希望自己的后宫能一直一团和气,不要让自己分心。
朱楧和孙云琦迈入殿内,顿时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这是殿内烧的火炉所致,听薇和吟荷连忙将朱楧和孙云琦身上的大氅拿下来,抖一抖挂到了一边,然后去给王爷和王后倒热茶。
明朝的建筑都是木头做的,虽然雕刻精美,但是木制的材料容易腐朽损坏,还容易着火,不说别的,单说故宫,从朱棣那个年代开始都不知道修了多少回了。
中国人结婚有盖新房的习惯,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木头盖的房子几十年就旧了,怎么能让新媳妇儿住那里呢?
相比之下,朱楧更喜欢中西亚和欧洲以石材为主的建筑,不仅看着恢弘大气,而且还经久耐用,住上几百年也没有问题。除此之外,还兼具防御及防火功能。
后世的朱楧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欧洲的一些历经几百年的古城堡,十分的羡慕,一直梦想着自己也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只可惜他现在虽然贵为王爷,但明朝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做的,想要住石式的城堡也找不到这样的工匠。
看来本王也只能一路向西了,本王一定要让云琦、幼澄和昱竹她们三个住一住石材建造的大城堡,开开眼界。
朱楧喝了一口听薇端上来的热茶,暖了暖身子,孙云琦只是用热茶杯暖了暖手,然后放下它对听薇说道:“去给王爷弄一碗他最喜欢的羊杂汤。”
听薇将双手放在小腹,行了一个屈膝礼,道:“是,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