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自己的手下能不能坚持到晚上这个问题,耿炳文也持很强烈的怀疑态度,但他是主将,是全军的主心骨,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样都不能说丧气话,因为现在的肃州卫城守军全靠着一股子气在支撑,气可鼓而不可泄。

    耿炳文哈哈一笑,摆出一副十分轻松地表情,道:“赵勇啊,你还是跟随本将军的时间短啊。想当年本将军孤军守长兴的时候,张士诚的部队可比这猛的多啊。”耿炳文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将士们都知道他的这个特长,有他在,全军将士心中就有一股底气,这也是他们能坚持这么久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这时,耿炳文身边的一个卫兵突然用手指向前方,一脸惶恐地说道:“将军你看!”

    耿炳文用手遮挡住额头,眯着眼睛眺望前方,敌军又开始进攻了。他身边的赵勇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敌军由于人数众多,一直采用车轮战术,交替着进攻了八次。他们可以轮番休息,然而肃州卫城的将士们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全凭一口气在支撑。

    赵勇立即拔出战刀来,指着前方大呼道:“快!迎敌!”手下的大小将士立即像上了发条一样运作起来。按照老朱制定的军制,这里官最大的就是耿炳文这个都指挥使,其次是赵勇这个指挥使,管着一个卫,也就是五千六百人,只是他的这个卫尚不满员,只有三千多人。

    指挥使下面就是千户,管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户下面是百户,管一百一十二人,百户下面是总旗,管五十人,总旗下面是小旗,管十人。

    这就是明军最基本的编制。警报的号角响彻酒泉的上空,已经疲惫不堪的明军又一次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爬上城墙,拿出各种武器,准备迎击敌军。

    “啪!”地一声鞭响,从一个空心敌台处爆发出来。“都快起来!磨蹭什么呢!贼人就要来了!”一名总旗大喝道。他负责守卫这个空心敌台,手下的兄弟已经打了一天一夜了,极度疲惫,有几个实在是扛不住了,纵然是听到了警报声,也还是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睡觉。

    这怎么能行!本来自己这一方人就少,居然还有人敢偷懒。当兵的都是火爆脾气,这名总旗也没有废话,上去就是一鞭子,骂道:“他妈的!睡什么睡?再睡脑袋都让贼人摘去了!”

    那几名偷懒的士兵见到长官发飙,立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陆陆续续地爬起来,拿起武器迎敌。

    军官不光是要有勇力,更要能督促自己手下的士兵奋力死战,要不一个人再能打又有什么用?从这一点来看,这名总旗是个合格的军官。

    这名总旗将手下的士兵全都轰起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指挥位置,从一个口子向外望去,乖乖,这么快就上来了?

    西藩诸贼大部分都是蒙古贵族,元朝灭亡后,他们没有依靠,有的自立,有的去抱别人的大腿。这波人其实就是后来依附明军的关西七卫,以哈密卫和沙洲(敦煌)卫最为强大。

    但是,关西七卫和辽东的建州卫一样,只是表面上服从明朝,实际上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明朝对他们的控制力有限,在永乐仁宣这样的盛世,关西七卫就曾经有过抢劫明朝使臣的行为。

    这些个外族头领,永远都是畏威而不怀德,还是刘邦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蒙古人打仗就是靠着骑兵一阵乱冲,这是十分错误的,骑兵再厉害也上不了城墙。而且骑兵不是万能的,步兵碰到骑兵不是毫无办法。老朱的部队也是以步兵为主,不一样赶跑了元军吗?岳飞在朱仙镇也是靠着步兵打破金兀术的骑兵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三章 大战西藩(三)

    一  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冲击力,但如果你要是阵法严整,用一排盾牌和长枪顶在前面,你看他咋冲?

    蒙古人攻城其实也是很有一套的。眼前的西藩诸贼就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他们攻击的第一梯队是一群楯车兵,所谓的楯车就是一种木车,前面用一块厚木板挡起来,厚木板上裹上几层厚牛皮,泼上水,由于木板和牛皮都相当皮实,一般的火器和弓箭是无法射破的。

    楯车兵后面的是弓箭手,躲在楯车后面,向上射箭来压制城头的火力,于此同时,一些身穿重甲的重步兵开始用手里装着土的布袋填壕沟和护城河,顺便移开路障,为后面的大军开路。

    再后面就是架着云梯的士兵了,他们在一切障碍都清楚之后,就将云梯靠在城墙上,然后就开始爬城墙,大队人马爬上去就赢了。

    好在洪武年间的士兵都是久经沙场之士,对他们的这一套很熟悉。

    耿炳文看见对方的一排排楯车又推了上来,目测了一下距离,大喊道:“放炮!”

    身旁的赵勇将手里的令旗一挥,一名士兵立即用火把点燃了大将军炮的引信,引信呲呲地燃烧,大将军炮周围的所有人都屏住气息,注视着这一门大将军炮,明朝的大炮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炸膛。若是炸了膛那就不是打敌人了,自己人先倒一大片。

    好在这门大将军炮经久耐用,没有辜负守城明军的期望,“轰”地一声怒吼,将一枚七斤重的铅弹推射出去。那枚铅弹在空中划了一个完美的弧度,“咚”地一声,砸在了一辆楯车上。那辆楯车不是坦克可以挡住火铳和弓箭,但绝对挡不住大炮。

    在铅弹巨大的冲击力下,那辆楯车瞬间被砸的粉碎,在后面推车的一名士兵躲避不及,被当场砸死。

    那枚铅弹的力道仍然没有用尽,从地上顺势滚了出去,砸中了后面的一名弓箭手的腿,那名弓箭手当即骨折,躺在地上“哇哇”大叫,失去了战斗力。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明朝的大炮和现代的火炮是有本质区别的,现代的炮弹里面装的都是炸药,属于开花弹,爆炸之后,一炸炸一片,方圆多少米之内,全部都要粉身碎骨。

    而明朝初年的大炮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它们打出的都是实心弹,其原理就是依靠火药在炮管中的迅速燃烧而产生的巨大压力,将炮管中的铅弹推送出去。砸到谁谁倒霉,要是恰好落到你的脚边没砸到你,你也不用害怕,炸不了。

    说白了明初的大炮跟抛石机差不多,只不过抛石机是用杠杆原理投送巨石,而大炮是依靠火药在密闭的空间产生的巨大压强来推送铅弹。

    而大炮比抛石机先进的地方在于,它打的远,你的抛石机还没运送过来,我的大炮就可以将你瞄准轰掉了。所以自从大炮开始渐渐地发展起来后,曾经跟随蒙古人征战四方的抛石机也就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炮命中之后,负责那门大将军炮的炮手并没有多大喜悦,因为接下来他们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抓紧时间开第二炮。

    “快!修正炮位!”负责大将军炮的队长大喊道。几个士兵闻言立即涌上来,完全凭着人力将因为巨大的后座力而移位的大将军炮搬回到原位上去。

    大炮复位后,又有一名士兵赶紧往炮膛里灌水,熄灭火星。完成之后,那名士兵立即大叫道:“快!给我干布!”

    另一名士兵将绑着干布的棒子递了过去,那名士兵迅速地将其伸进去,擦**管。然后众人再七手八脚的装火药,助燃物。

    队长看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大喊道:“快!装炮弹!”一名士兵迅速地将一枚炮弹装进了炮管里。至此,这门大将军炮才重新填装完毕。

    这个流程最快也需要两分钟,这两分钟的时间,敌人已经推进了不少距离,刚刚填装好的大将军炮又一次发出了它的怒吼,但这一次打的不是楯车,因为楯车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大将军炮无法调整射击角度,已经打不到了。它和其他的大将军炮一样,攻击的是敌军的后续部队,随着七斤重的铅弹一个个地落下来,敌军的后续部队里又传来了一声声哀嚎。

    然而,前面的楯车兵是不理会这些的,他们的任务是将攻城部队送到城墙下面,所以依旧推着楯车前进。

    好在老成持重的耿炳文还安装了不少二将军炮(可打三斤铅弹)、三将军炮(可打一斤铅弹)、攻戎炮、神铳车炮、抬枪等,这些火器的射程不及大将军炮,此时正好发挥它们的威力。随着二将军炮、三将军炮以及攻戎炮、神铳车炮的一阵阵怒号,又有不少楯车被砸毁,失去楯车掩护的敌军,就暴露在了抬枪的火力之下。

    明军的抬枪一阵齐鸣,来不及躲避的敌军身体上顿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血窟窿,血流不止,怕是最高明的神医也回天无力。

    敌军仗着人多势众,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终于靠近城墙的五十步之内了。此时躲在楯车后面的弓箭手开始不甘寂寞,纷纷探出头来,向城上的明军射箭。

    躲在空心敌台里的弓箭手、火铳手立即组成交叉火力,对付攻上来的敌军。

    敌军虽然有楯车做掩护,但楯车也是有死角的,有经验的明军就专挑楯车的死角下手,射杀了不少敌军。

    明军的火力范围由远及近大致就分为这三段,在这种覆盖式的火力打击之下,西藩诸贼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当他们胜在人多势众,这点伤亡对他们来说造不成致命的影响。

    终于,他们还是靠近了城墙。无数的西藩军开始架云梯,冒着明军的弓箭滚石向上爬。

    包括耿炳文在内的所有明军的脑子里的那根弦都崩的紧紧的,因为是人都知道,要是让对方这六万多人爬上了,那这仗就不用打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四章 大战西藩(四)

    一  赵勇身先士卒,站在了城墙的最前沿,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一边大喊道:“快,不要让他们靠近城门!不要让他们靠近城门!”

    然后已经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