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多东西,若是不去逛街消食臣妾都要长胖了,到时候大王就不喜欢了。”
很久没有来京城,朱楧也早想逛一逛了,拉起迪丽娜扎的小手说道:“走,寡人这就带你去逛逛这闻名天下的金陵城,让你开开眼界。”
迪丽娜扎一阵雀跃,娇笑道:“老爷,妾身要微服私访,带着侍卫什么都逛不到。”
这丫头的角色转换还挺快,朱楧也想着两个人去逛街,带着自己的女人去逛金陵,游秦淮是多么有情调多么浪漫的事情,若是再带上一堆侍卫当电灯泡,那岂不是大煞风景?
更何况,金陵是大明朝的首都,是老朱安身立命的老窝,这里的治安简直是不要太好,你若是敢在这里打家劫舍,那肯定会被老朱分分钟严打。事实上,朱元璋也很喜欢微服出巡,一个人逛一逛他治下的金陵城,据说还经常逛妓院寻找刺激。
史书中还流传着一个徐达劝谏他的故事,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听说徐达病了,就自己一个人去看他,两位兄弟老哥们正聊得火热的时候,谁知道躺在病床上的徐达突然从被子里掏出一把刀,当时把老朱吓坏了,急忙问道:“兄弟想要干什么?”徐达对他一直忠心耿耿,二人之间的私人感情也十分深厚,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徐达为什么要这样做。
徐达当然不是想行刺他,将匕首重新收起来,有气无力地劝谏道:“如果陛下今天来看的是个有异心的人,那岂不是就危险了?”
朱元璋这才明白徐达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劝谏他注意自身安全,内心十分感动,当即表示听从他的建议,从此减少了微服出巡的次数。
不过老朱也是人,是人就不甘寂寞,老是在宫里待着闷都闷死了,更何况依照朱元璋的人生事迹来看,他应该是那种好动的人,不可能像万历一样在皇宫里一闷闷几十年,所以他也只是减少了微服出巡的次数,该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出来逛逛。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朱元璋和徐达的私人关系,从种种史料来看,他们两个人的私人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当年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徐达就曾经用自己的命去换朱元璋的命。朱元璋也很念他的情,知道他是个忠厚可交之人,就让他做大将军,位在诸将之上。
至于野史民间疯传的朱元璋赐蒸鹅整死徐达的事情,大家听听就算了,稍微对明初历史有点研究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个所谓的典故。
要知道,徐达死的比较早,是洪武十八年去世的,那个时候朱元璋春秋鼎盛,朱标也健在,他实在是没有理由屠戮功臣。
而且,当时胡惟庸虽然被处死,但是他的余党还在,朱元璋需要徐达的势力来对抗他们。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时,朱元璋并没有处死多少人,胡惟庸案之所以演变成一场大屠杀是因为后来牵出了李善长。
李善长树大根深,是淮西集团的领袖,而且久居相位,一直负责粮草器械的调拨,他管的是老朱的钱袋子,无论在什么时候,财政大权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带兵打仗的将领见了李善长之后,大部分都是客客气气的,生怕得罪了这位爷,否则随便找个借口扣你一个月的粮草你还打什么仗?立什么功?
久而久之,李善长就借着职务之便收拢了小弟一大堆,影响力很大。他虽然早已经致仕,但是退而不休,通过扶植胡惟庸等手段继续影响朝政,朱元璋对他的做法十分不满。
胡惟庸案牵出李善长之后,朱元璋干脆就将他和他的那群小弟杀了个干净。需要说明的是,朱元璋杀李善长的罪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没有说李善长谋反,而是说他知情不报,即所谓的“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对于谋反这种事情,不反对就是支持,你明明知道胡惟庸要谋反还不告发,想着左右逢源,不杀你杀谁?
李善长死的时候是洪武二十三年,朱标是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在朱标还健在的情况下,朱元璋实在是没有理由去搞大清洗,所以李善长之死,有他咎由自取的一方面。
综合上面的史料来看,洪武年间的金陵城治安还是相当好的,带个妹子去游玩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朱楧十分霸气的一把搂住迪丽娜扎的肩头,一副欠揍的土豪样子说道:“走,老爷我带你去买包,买衣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哦了个草,这种感觉真是爽啊。后世的他哪有底气在自己喜欢的妹子跟前说这样的话,不过转念一想,他的王后现在自己在家里带孩子,而他却带着迪丽娜扎去逛街,这在后世的观念里完全就是抛下老婆孩子带着小三出去浪,是要受到谴责的。
不过好在现在是大明,没有人管这样的事,想浪就去浪,还要浪的响亮,不用羡慕,也不用嫉妒,有本事你也去浪。
没有一个女孩子可以拒绝霸道总裁式的宠爱,所以要想泡到自己喜欢的女神首先要努力奋斗,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用自己的成绩去征服女神的芳心,像一些兵王文、校花总裁文的主角那样上去就舔着脸调戏人家,不甩你两个大耳刮子才怪。
迪丽娜扎虽然之前是公主,从小没缺过钱花,但她现在是朱楧的女人,最在乎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公对自己的态度,老公肯为她花钱,那就说明她在自己的老公心里很重要,当即欢呼雀跃道:“多谢老爷,多谢老爷。妾身难得来一次金陵,就不跟老爷客气了,老爷到时候可不要反悔,不许说妾身败家。”
朱楧哈哈一笑,搂着迪丽娜扎的小纤腰,边走边说道:“放心吧。老爷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白天的时候你不用跟我客气,到了晚上,本老爷就不跟你客气了。”
“老爷讨厌,老爷好坏,就知道欺负妾身。”
“你还不愿意?”
“愿意,妾身就是让老爷欺负的。”
明代的金陵城的繁华远胜以往,再加上现在是年关将至,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出来办年货,街上的行人更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迪丽娜扎挽着朱楧的胳膊走在金陵城的大街上,他们都换了华贵的便服,与街上的行人并无二至,在常人看来,他们就像是新婚不久的小两口,十分恩爱的出来逛街。
“老板,这个镯子多少钱?”迪丽娜扎走到一处大型的首饰店,拿出一个金镯子,十分喜欢地边把玩,边说道。
“夫人真是好眼力,这个金镯子是小店最近刚设计的新样式,紫禁城里的许多后妃都带这一款。”店老板见朱楧和迪丽娜扎穿着不俗,知道他们肯定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立即上前巴结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三章 盛庸卖字
迪丽娜扎将镯子带在手上,越看越喜欢,看了好一会儿,用哀求的眼神冲着朱楧撒娇道:“老爷,妾身想要。”
漂亮的女人若是会撒娇还真了不得,尤其是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女人,真是让人钢铁般的心都能化成绕指柔,朱楧十分爽快地笑道:“老板,把这个镯子包起来。”当下也没砍价就付了款,做土豪的感觉就是爽。
随后,朱楧又带着迪丽娜扎逛了很多店铺,又买了些首饰、胭脂水粉之类的东西,迪丽娜扎还看上了一些布料,由于这种东西携带实在是不方便,朱楧就让老板送货上门。
“老爷,妾身听说金陵城里的鸡鸣寺很灵验,妾身想去那里为老爷祈福。”迪丽娜扎逛够了商店,挽着朱楧的手臂,突然说出了这个请求。鸡鸣寺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熟悉中原文化的迪丽娜扎自然十分清楚不过,早就对那个地方神往已久。这次来金陵,说什么也要请朱楧带她过去逛逛。
朱楧对佛教也是有所涉猎的,因为他的母亲信佛,后世的朱楧也在网站上查看过佛教的教义,在他看来佛教有经书万千,其实反反复复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认为人的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做善事,种善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纵使经百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当你所做的好事或者坏事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业力的时候,你的命运轨迹就会因此而改变。
佛教的真谛其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是非要你在寺庙里吃斋念佛。
明白了佛教的真谛之后,其实在家和出家都是一样的,在家多做好事也会享受福报,出了家在寺庙里多行不义,那就算是把经书抄烂都没用。
所以,朱楧对寺庙这种地方一直都是持客观态度的,既不会不敬,也不会盲目崇拜,寺庙毕竟是佛教的象征,和尚尼姑也是一种职业,和其他的职业都是平等的,对人家不敬是不应该的。
而盲目崇拜寺庙,像网上说的大年初一排队在寺庙跟前抢头柱香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那完全没有必要。
只要你一心向善,广种善因,自然就会有好报,得善果,若是一味的作恶,就算年年都抢到头柱香,那也是没用的。
不过自己的女人想去,朱楧也不会佛她的意,再怎么说鸡鸣寺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景观,去参观参观也无妨。
“走。咱们就去鸡鸣寺。”朱楧一把拉住迪丽娜扎的手,十指相扣,然后向鸡鸣寺走去。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重新修建了一次,此处既然被称为江南第一寺庙,足以见其香火鼎盛。
朱楧和迪丽娜扎十指相扣,走进了这座闻名古今的寺庙,寺庙门口的小沙弥看见这两个人穿着不凡,立即走向前去迎接道:“二位施主里面请,敢问是上香还是求签?”
朱楧看了迪丽娜扎一眼,没有说话,迪丽娜扎知道朱楧这是让她自己做主,当即想都没有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上香。”
小沙弥毕竟入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