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母亲在这里就好了,她是信佛的,寡人可以将这个玉观音送给她。”朱楧在后宫中带着众老婆欣赏这个玉观音时,不禁想到了对他疼爱有加的母亲,有感而发的淡淡道。

    王后孙云琦挺着大肚子,走到朱楧跟前,挽住他的胳膊笑道:“王上,你何不将这个玉观音送给郭宁妃,她也是信佛的。”

    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藩王的母亲不是不可以跟着儿子去封地,但这要得到老朱的首肯才行。虽说老朱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放人,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郜氏并不受宠,这一点倒是因祸得福,老朱对她的去留应该不会太在意,这时再有人向他吹吹耳旁风,再加上自己的表现,让他放郜氏过来跟自己母子团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要不然万一那两个力主削藩的人上来之后将母亲扣下来要挟自己那可就不好办了。

    区区一个玉观音换得母亲来到肃国简直是太划算了,就将它送给郭宁妃吧,也算是物尽其用,朱楧摸了摸王后孙云琦已经隆起的肚子,笑道:“王后真是寡人的贤内助啊,万事都为寡人想的周到。”

    至于艾买提的几个儿子,朱楧分别授予了他们六曹侍郎到佐郎的官职,反正都是虚职,属于鸡肋,鸡肋最大的好处就是送人不心疼,用几个虚职换取一块地盘是再合适不过的买卖了。

    秘密军工厂上了轨道之后,朱楧就带着后宫和一番大臣回到了敦煌,由于王后和淑妃都有了身孕,朱楧就特地给她们一人安排了一辆宽敞的马车,在路上走的也很慢,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此时已经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春夏之交,按照原来历史的记载,朱楧是在这个时候才就藩张掖的,若是自己还按照之前的历史走向做事,那就白白浪费了三年的发展时光,肃国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目前为止,肃国的各行各业都在稳定发展,农业有了那一百万的投资,又有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大量的水利设施被修建,今后粮食生产肯定又是稳中有进,大丰收。其他行业也在滚雪球似的发展,餐饮业、娱乐业都在赚钱,最赚钱的还是他和渠忠信合伙开的丝绸、瓷器商铺,将江南的丝绸以六两银子运过来,然后再以十五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外国人,兼职赚的毫无节操。

    渠忠信早已将他和肃王合作的事情告诉了远在山西的大哥二哥,渠家的老大看到三弟来的信后只说了一句话:“咱们渠家就要发达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跟国王做生意更加赚钱的呢。于是,就将山西的生意打点了打点,带着渠家的主力军来到了肃国,希望能在肃国谋求到渠家更大的发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庆王使者

    一  义务教育、军校、兵工厂、职业技术学校也都有条不紊的建立起来了,朱楧感觉自己这一年好忙啊,简直比行军打仗还要忙。建立这些项目都花了不少钱,但好在他现在有钱,可以大张旗鼓的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也是他为什么先发展商业,在发展教育和军事工业的原因。

    因为后者是不带来经济收益的,属于纯粹的消耗国家资源的项目,不建又不行,因此必须有足够的金钱来作为支撑。这跟玩红警是一个道理,首先要把采矿业建造起来,这才有金钱来建立其他的军事项目。

    好在,朱楧近几年不用打仗,可以丧心病狂的赚钱搞经济,然后再投资肃国的军事教育项目。

    接下来该干什么事了?战马,对,该建立自己的骑兵力量了。之前朱楧打仗,主要依靠的是步兵,虽说朱元璋也是主要依靠着步兵打下的天下,但那是因为他处于江南地区,很难搞到战马组织骑兵。建国之后虽然攒了点骑兵的家底,但基本都在岭北之役中赔进去了,从此之后明军鲜出塞外,开始在九边设立九大塞王依靠着步兵加雄关险隘来抵御蒙古的入侵骚扰。

    现在由于老天爷的恩赐,朱楧被封到了西北之地,占据了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这里自匈奴开始就是优质的牧场,汉武帝派霍去病将它从匈奴手里夺过来后,自汉朝至唐朝这里就是全国军马的主要生产基地。唐朝时,就在河西走廊设置有专门管理军马的官员。

    宋朝之所以屡屡被外敌欺负,除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失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河西走廊控制在手里,全国基本都是步兵,战马极度缺乏,只能蹲在那里等着别人去打,不能乘胜追击,扬兵塞外。

    朱楧刚刚就藩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军马场的建设,三年来,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兵力多么紧缺,他从来都没有动用军马场里的战马。

    经过三年的长足发展,肃国以山丹军马场为代表的各大军马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单单是山丹军马场就已经有了四万多匹战马,已经隐隐地要恢复它鼎盛时期的气象了。

    除此之外,朱楧新征服的沙洲、哈密等地,之前都是蒙古人的地盘,都以畜牧业为主,耿炳文刚一开始在这里主持的茶马互市主要就是用茶叶跟他们换战马,现在不用换了,全都成了朱楧的私产。

    各大军马场的战马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己生产,第二是战争缴获,第三是与回鹘和青海蒙古诸部进行交换。

    朱楧其实也很想和瓦剌进行贸易,与少数民族做生意沾光的永远是明朝,而且他现在很有钱,可以学后世的老蒋那样,用金钱来收买瓦剌的部众,为自己在将来能顺利的讨伐他们提供便利。

    因此,他一连派出了几波使者出使瓦剌,希望和他们建立封贡互市的贸易关系,只是瓦剌虽然礼遇了肃国使者,却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准话,朱楧可以从这里看出,他们也在犹豫。

    没关系,寡人有的是耐心等你们,上赶着不是买卖,催的多了倒显得寡人掉价。他现在的战略就是努力发展肃国的经济,并且与其他国家保持着贸易关系,让瓦剌看着,看着人家是怎么赚钱的,到时候有你坐不住的时候。试问这个世界上谁能抵挡的住金钱的诱惑?

    瓦剌的事先不着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骑兵,以便将来远征大漠之用。朱老四的骑兵主要是蒙古人组成的三千营,不足以夸耀,朱楧要组建的完全是汉家男儿组成的骑兵,而且要把他们训练成这个世界上最勇猛的骑兵,恢复到可以与胡虏以一当五的年代。

    训练骑兵的重任就交给了他最信任的瞿能负责,瞿能常年征战,对待骑兵作战也有一套,他的梦想就是训练出一支勇不可当的骑兵,像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样,直捣王庭,封狼居胥。

    瞿能接受了任命之后,首先将肃国的战马数量清点了一番,计量如下:张掖山丹军马场的战马四万三千余匹,兰州、武威两地的战马一万余匹,酒泉的战马八千余匹,原沙洲王阿鲁哥失里的势力范围敦煌至嘉峪关一带共计战马两万余匹,原哈密辖地的战马共计三万余匹,综上所述,肃国各地的战马共计一十一万一千余匹,这个战马数量,足以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了。

    瞿能将肃国的战马情况基本摸清楚以后,来到朱楧的大殿内,行了一个军礼,道:“启禀殿下,我国共有战马一十一万余匹,训练骑兵的话,一个人至少要有两匹马,轮着乘骑才能具有长途奔袭的能力。因此,我国目前只能训练五万余名骑兵。”

    五万名已经不少了,大战回鹘之后,为了减少军费开支,那些在民间征召的保甲庄丁都已经回到农户之中,肃国目前的常备兵力共计十三万人。十三万人中有五万骑兵,步骑的比例已经很高了,现在肃国的人口还在源源不断地增长,将来肯定是要扩军的,但是不能急于一时。一来怕对周围的国家产生刺激,二来现在国力还不够充足,又办教育,又扩军,实在是有一些力不从心。

    他的公立学校都有军事科目训练,等到第一批学生毕业,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的他们将会是很好的兵源,到时候也省得自己花钱训练了,这也是节约成本的必要手段。

    朱楧用手托着下巴琢磨了一下,淡淡地说道:“这样,你先训练三万骑兵出来作为样板,等到明年我国扩军之后,再扩充骑兵的力量。另外,你挑出五千匹战马来好生养着,寡人另有用途。”

    瞿能狐疑的看了朱楧一眼,不知道朱楧想要用这五千匹战马干什么?难不成想用来打猎不成,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这些马都是他的,他就算是杀了吃肉也无可厚非,低着头,恭敬地说道:“是,臣遵旨。”

    朱楧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瞿能又冲着朱楧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躬身退出殿外,用心去训练骑兵去了。

    朱楧挑选出五千匹战马来,自然不是为了打猎用的,打个猎用五千匹战马,别说那些御史们会弹劾,寡人自己也会觉得心疼。他挑选出这些战马的目的正是受了王后孙云琦的启发,用来行贿的,行贿的对象就是他自己的老子——朱元璋。

    自岭北之战损失惨重之后,朱元璋就很缺战马,现在自己有了战马,不拿出点来意思意思,老朱心里肯定会有意见,最起码会认为自己不孝,占住这一点后,自己想办什么事怕是都办不成了。

    所以朱楧才会挑选出五千匹精壮的战马来送给朱元璋,多了也不好,第一是他自己会心疼,第二朱元璋会认为你手下的战马多到数不清,到时候在使坏打你的秋风就不好了。

    肃国的骑兵在瞿能的亲自督促之下,正在苦练骑术、弓箭、刀枪等本事,因为朱楧发话,三个月后会大阅兵,亲自来查看他们的训练情况,因此每个人都憋足了一股劲儿,想着在王上的面前好好表现一把。

    骑兵训练就此上了轨道,已经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方面也先不用管了,等到三个月后看他们的成绩再说话。

    这一日,天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