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赏长叹一声,他知道肃王既然亲口说出了这句话,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好在他已经将这里的情况密报给了朝廷,将来就算追究责任,他也有的说。

    朱楧说完后,地下的人头一阵骚动,众人开始纷纷议论。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做他的庄丁?”

    “给他种了地那我们的地怎么办?岂不是要荒废了,那我们世世代代就只能给他种地了。”

    “他可是藩王,我们本来就是世世代代给他种地的,再说一个月六斗不少了,我们自己种地还要纳粮,给王爷种总不用纳粮。”

    “这能行得通吗?这跟皇上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相悖的啊?”

    “是不是王爷有什么密旨啊?”

    朱楧扫视着议论的人群,他知道变法最重要的是要取信于人,当年商鞅也是先徙木立信,喝道:“匠头胡老汉!”

    胡老汉猛然一愣,上前一步跪下道:“小的在!不知王爷有何差遣?”

    朱楧道:“匠头胡老汉主持制作的大水车十分成功,将来会为我肃藩灌溉不少良田,功不可没!传令赏粮食五十石,其余大小工匠,各有赏赐!”

    五十石粮食够胡老汉一家吃好几年了,胡老汉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口头谢恩,道:“小的谢过王爷千岁!小的今后一定肝脑涂地报效王爷。”

    朱楧道:“我不要你肝脑涂地,我只要你和你的工匠们好好为本王干活。”

    胡老汉斩钉截铁地说道:“请王爷放心,今后哪位工匠敢偷奸耍滑,不须王爷出手,小的第一个收拾他!”

    朱楧笑道:“好,好。你先退下吧。”

    这时候人群又开始议论了。“做一个水车就赏粮食五十石,王爷真阔气!”

    “看来王爷是个讲诚信之人,我决定跟着他干,干好了也能领重赏。”

    朱楧看着众人的舆论开始导向自己,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就只差临门一脚了,悄悄地给瞿能等指挥使使了个眼色。

    瞿能自然能领会领导意图,立即站出来,喊道:“弟兄们!大丈夫立于天地间,首先要能自食。咱们河西之地的士兵一直仰赖内地运粮,这些年早就看够了别人的脸色。现在上天垂帘我们,让王爷来率领我们。王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说别的,就说这个大水车你们谁能弄出来?再说了,皇上本来是让王爷在平凉等待几年的,可是王爷甘冒危险和我们风雨同舟,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王爷的?我瞿能决定跟着王爷干!”

    “说的好!瞿指挥使,我也干了!”

    “算我一个!”

    “我们都干了,就让王爷带着我们再建‘金张掖,银武威’!”

    “千岁!”“千岁!”

    下面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朱楧很是享受这种被拥护的感觉,看来这个瞿能真的是大将之材,能在关键时刻hold住场子。想到这里,不由得对瞿能又高看一眼。

    朱楧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喊道:“其实建设河西之地的蓝图本王心中早就有了。承蒙众位兄弟信得过,我今天就讲一讲。”

    堂堂一个亲王跟他们称兄道弟,这更让这些朴实的军汉感动。

    朱楧道:“想要发展农业,必要兴修水利。好在我们河西之地水源充沛,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废弃了。本王决定,兴修水利分为三部分:第一就是这样的大水车要多制造几辆,安放在合适的地方;第二本王交待工匠制作的手压机要安放在距离河流较远的地方,这就要劳烦众位去打井了;第三河西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灌溉用渠,比如说唐代在张掖南边修建的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可灌溉良田四十余万亩,这些渠有的废弃了,废弃的都要重建。没有废弃的都要加以开发利用,如果有需要,我们还有大力开发新渠。保证我们的每一亩田地都不缺水!”

    这句话说得众人更是热血沸腾,又是千岁千岁地喊了很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二章 埋头大干

    一  黛奴更是用无比崇拜的眼神看着朱楧,似乎是重新认识了长在深宫里的这个王爷,虽然跟着他吃喝不愁,但谁不想自己的男人有出息呢?

    朱楧接着道:“兴修水利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开垦荒地,据我所知仅张掖一带,可开垦的耕地就有三百八十万亩,现在我们开发了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我们要加把劲,把这里的土地都开发出来,让张掖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张掖’。”

    三百八十万亩?那能养活多少人啊?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一名军士喊道:“王爷,开垦那么多土地我们种的完吗?”

    这句话引起了众人的纷纷附和,这么多地哪种的完呢?

    朱楧道:“诸位放心,没有金刚钻本王也不会揽这个瓷器活,本王既然叫你们开垦,自然是有办法种完的,诸位只管放心大干就是。”

    瞿能道:“既然王爷有把握,我们就都听王爷的!王爷一句话我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楧笑道:“好,好。那本王就宣布制度:我们屯田要以军法进行,军户就按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一个小旗,五十人为总旗,百人为百户,千人为千户,千户归指挥使管辖。而本王所带来的囚犯,以及将来的囚犯统统按照十人设一什长,百人设一百夫长,千人设一千夫长来编制。各部要激烈竞争,每月考评一次,各单位的最后一名要扣掉口粮的三成给第一名,第一名不得推诿,最后一名还要承担本单位的各项杂活,直到他超过别人为止。各部都要干活,包括本王的护卫指挥使和围子手所,仪卫司负责考评绩效。”

    瞿能十分兴奋,大喊道:“好啊!现在没仗可打,我们就把屯田当成战场,我们甘州左卫每次都要拿第一!”

    孙显荣十分不服气地说道:“有我们甘州中卫,你们只能拿第二!”

    各部开始互相比赛,谁也不服谁,干劲冲天!

    择日不如撞日,各位军士及军士家属当天就开始动工,一部分负责开垦荒地,一部分负责疏通水渠,还有一部分负责挖井。

    大兴屯田的指令除了在甘州左中右三卫及王府护卫中实行外,还扩散到了肃藩早已建成的几个卫所,由西向东包括:山丹卫(属于张掖市,在张掖的东边,有著名的军马场)、永昌卫(在山丹与武威之间)、凉州卫(武威)、庄浪卫(永登,地处武威与兰州之间)以及西宁卫(今西宁市也属于朱楧管辖)。

    每一名军士在朱楧的奖励和鞭策之下都十分卖力的干活,军士家里面的健妇为了多给孩子们挣点口粮也加入了垦荒大军。至于囚犯们,朱楧采取的措施更加具有诱惑力,即干的最好的那百分之一的囚犯可以脱离奴籍,变成平民,每年考核一次,这简直比奖励他们几百石米还要有诱惑。真正失去自由的人才会明白自由有多么珍贵,而且依照明朝的法律,如果你是奴隶,那你所生的孩子依旧是奴隶,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代代为奴,所以他们干起活来比一般的军士还要卖力。

    奴隶营的一个百人队真正疏通大满渠。一名瘦弱的少年无力地喊道:“爹爹,我实在是干不动了。能不能歇一歇?”

    那名少年的父亲道:“不行!别人都没有歇息,我们一歇息,之前所保持的优势就全都要丧失了。”

    瘦弱的少年道:“可是我真的太累了,我感觉自己的腿都要累断了。”

    少年的父亲道:“那也得干!你不知道肃王殿下说了,我们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变成平民吗?”

    瘦弱的少年道:“可是……”

    少年的父亲道:“没什么好可是的,你娘临死前听到这个消息都激动地哭了,她嘱咐我一定要让你脱离奴籍。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难道想让你的子孙后代代代为奴,受人凌辱吗?你还记不记得,你娘是含着笑去世的,那是因为我们爷俩答应她要争取到这次机会,她可在天上看着我们那,你想让她死不瞑目吗?”

    一席话说的瘦弱的少年热泪盈眶,道:“我知道了爹,我一定再加把劲儿,别人不休息我绝对不休息。”说罢,有开始奋力的工作。

    虽然很残酷,但是很现实,你自己不努力,没有人会为你的未来买单。所有的囚徒奴隶都抱着那百分之一的希望,拼命工作着,毕竟朱楧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南京谨身殿内,老朱读着魏延赏的奏折脸色铁青,道:“这个老十四想干什么?就算朕给他的岁禄少,他也不能将卫所的军户变成他的农奴啊,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激起兵变?”凡是开国皇帝都是大阴谋家,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别人的,老朱在这一点上更是到了极致。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转了转眼珠子,躬身道:“皇爷爷,孙儿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对这个接班人一向倾心培养,只要他有想法,一定会让他说的痛快,道:“你有什么话?直说吧。”

    朱允炆用眼睛瞄了一下朱元璋的神色,确定他还是向着自己后,道:“皇爷爷曾经说过,若孙儿登基之后有人造反,孙儿的叔叔们就可平定,可如果将来造反的是孙儿的叔叔,那谁人可以平定?”朱允炆这番话已经憋了好久了,今天借这个机会,一吐为快。

    朱元璋非常诧异地看着这个孙子,虽然他很希望他的儿孙们能各守本分,不要起内讧,以免被英雄豪杰所乘,但他也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朱元璋微微地叹了一口气,道:“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啊?”

    朱允炆鼓起勇气道:“应该削藩。如今各藩王裂土临民,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对各地的军政都有很强的干预能力,朝廷难以遥制,一旦做大,只恐非福。”

    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