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口不是吗?还挡住了成倍的敌人的进攻!我没有理由责怪你什么!”
听蒙哥马利这么说,张弛就有些搞不明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蒙哥马利电报与自己联系又是为了什么?
张弛才不相信,蒙哥马利会在这时候与自己闲聊。
张弛不知道的是,蒙哥马利是个英国人,英国人作为一个传统的商业国家,它虽然有固执保守,但同时也有很快的面对现实并将伤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特点。
比如在现代,中国搞了个亚投行,别的国家都在美国的“游说”或者也可以说是“胁迫”下拒绝加入,英国却看到这其中巨大的利益和未来的潮流,不顾美国的反对毅然加入成为多米诺的第一张骨牌。
蒙哥马利是个英国人,当然也有这个特性。
他理性分析了这件事,觉得此时追究张弛所谓的“责任”是得不到任何好处……
首先是蒙哥马利知道就算追究也追究不出什么,因为张弛不会留下任何把柄,而且自己也底气不足,因为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因为自己偏袒英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起的。
其次,就算能追究到张弛的“责任”又能怎么样呢?能把英军从德军的包围圈里解救出来吗?!
不,那只是在浪费时间甚至会让事情更糟,因为自己追究责任的行为可能还会导致美国方面有所反应,到时美军只需要随便找个借口比如在某某地方遭到意大利军队的“英勇”阻击无法前进……那英军似乎就只有在卡塔尼亚一带等死了。
所以,蒙哥马利这是来求和的,更有甚者,他是希望张弛能想个办法救英军脱困。
“少将,英军的情况很危急!”接着蒙哥马利就说道:“在我们的前面,是德国两个师构筑的卡塔尼亚防线。在我们的身后,是德军第15机械化步兵师,他们已经基本切断了我们的补给线。我们的右翼是大海,左翼则是德军戈林师的坦克……它们的履带和坦克炮正一步步的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眼看就要把我们赶下海了……”
“等等!”张弛说道:“将军,我认为你此时不应该对我说这些,你应该尽快的想一个应对策略!”
蒙哥马利在心里不由狠狠的骂了一声,这张弛显然是知道他说这些的意图,但却故作糊涂。
但蒙哥马利却没有其它办法,他与张弛在非洲战场一起对付过隆美尔,所以很清楚张弛的能力……如果说有人能将英军从德国的包围圈中解救出来,那就非张弛莫属了。
所以,蒙哥马利还是心平气和的回答道:“是的,我正是这么做的。但是你知道的,英军要是全线崩溃了,那就意味着整个作战计划的失败,甚至我们还可能会失去整个战场,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将军!”张弛回答道:“你知道的,我现在的身份是阿尔及尔的军事顾问……我指挥的是法军第一师,我现在正在巴勒莫战斗,而我并不了解东线也就是你们的情况,所以……”
这话表面听起来似乎说的是张弛现在所处的位置及掌握的信息不足所以爱莫难助,但蒙哥马利是个精于事故的人,他当然能听明白这话中隐含的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阿尔及尔政府和英军支持的戴高乐政府是死对头,张弛帮英军不就是跟自己作对吗?
更直接点,那就是张弛在向蒙哥马利提条件了:要想我出点子,可以,但必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现在的张弛变聪明了,他再也不会无偿为这些“帝国主义”服务了。
于是摆在蒙哥马利面前就是两个选择:要么救英军,要么向戴高乐施压选择并入阿尔及尔政府。
蒙哥马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毕竟解救英军是燃眉之急,而且这直接关系着自己的一世英名……至于向戴高乐施压,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所以蒙哥马利就回答道:“少将,我认为这并不存在冲突不是吗?阿尔及尔政府也是盟军的一份子,而且他们在这种战斗中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他们是一支值得尊敬的部队,我相信戴高乐将军也会认同这一点的!”
张弛要的就是这话,这算是蒙哥马利对阿尔及尔政府在战场上的认同,往后就可以做为与戴高乐谈判的资本,比如在这场战斗中,蒙哥马利将军说了什么什么……
想了想,张弛觉得事情也差不多了,给英国人一点教训就可以,真要让英国人全军覆没的话,那也不符合远征军的利益。
于是张弛就回答道:“将军,我只能给你一个建议,德国人最担心的是墨西拿港,明白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四十章 墨西拿港
“当然!”蒙哥马利回答:“我当然知道墨西拿港是德国人最担心的,可是……这跟第八集团军有什么关系?”
蒙哥马利显然没明白张弛的意思。
“有句话叫‘关心则乱’!”张弛解释道:“因为他们最担心墨西拿,所以墨西拿也就是他们的软胁!”
“嗯哼!”蒙哥马利似乎有些明白了:“少将,你的意思是说……进攻墨西拿迫使德军回援?可是德国人在埃特纳火山一带构筑起了防线将墨西拿港围住,我们找不到突破口!”
“我并没有说从陆上进攻!”张弛说。
听到这蒙哥马利就张大了嘴巴,他终于明白张弛的意思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德国两个师在埃特纳火山一带围成一圈保护着墨西拿港,但海面上却空空如也……只要盟军作势要从海面上对墨西拿港展开进攻甚至登陆,那么德国人就麻烦了。
蒙哥马利拿着电报在原地发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了一声。
身旁的参谋看着蒙哥马利这表情还以为是事情没能解决,于是个个面面相觑没了主意。
参谋们不知道的是,蒙哥马利这声长叹并不是因为没解决问题而发的,事实上蒙哥马利相信张弛的办法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蒙哥马利之所以叹气,是他感觉自己与张弛始终有差距……其实蒙哥马利心里知道,他们之间不但有差距而且这差距还不小。
这时的蒙哥马利都希望这个中国人如果从来都没有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该有多好,就算因为这样英军会打败仗……骄傲自负又喜欢追逐名利的蒙哥马利,是不甘心自己屈居于人下的,尤其还是在蒙哥马利引以为傲的指挥智慧上。
其实客观的说,蒙哥马利并没有多少指挥智慧,要说历中上蒙哥马利的功劳,那就是他一板一眼的保守的战术,使英联邦军各自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这样的战术、战略原本是赢不了隆美尔的,隆美尔之最后之所以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马耳他岛阻断了非洲军团的交通线造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而另一方面蒙哥马利却得到大批的美援,其中还包括三百辆“谢尔曼”坦克。
拥有如果巨大的兵力和补给差距,英军不赢才是怪事。
但是不了解内情的局外人却是不会去考虑这些差距的,他们只知道别人在非洲战场上被隆美尔打得落花流水,而蒙哥马利去了非洲仅仅几个月就反败为胜,这不是蒙哥马利的功劳还是谁的功劳?!
这其中尤其是英国百姓和政府……在德军封锁和轰炸下的他们急于发掘出一名英雄来鼓舞士气并使人们相信战争正在向好的一面发展,于是蒙哥马利就成了榜样。
但是现在,张弛却在挑战蒙哥马利的这种权威,而且以后可能还会发生这样的事,于是当然不会让蒙哥马利好过了。
不过话虽如此,蒙哥马利还是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于是马上就让参谋拟了一个计划,一个“进攻”墨西拿港的计划。
在拟定这个计划时,蒙哥马利的表情是尴尬的,因为虽然他嘴上没说,心里却知道这个计划其实是来自张弛之手,同时他手下的参谋们也知道。
计划并不复杂,蒙哥马利命令美军不是往东前进救援英军,因为这样做也完全来不及,当美军赶到时能得到的只怕是英军的尸体。
命令中美军是继续按原计划往北挺进,目标是巴勒莫港。
另一方面,蒙哥马利又命令佐阿夫兵团第一师也就是张弛所领的部队在巴勒莫重建机场和港口……这个工作没有难度,因为巴勒莫机场和港口几乎是完好无损的落到张弛手里,张弛甚至还让大部份工作人员保持自己的岗位。
之所以这么做,首先是因为意大利人十分配合,他们看起来都不像是俘虏,更像是被盟军解放的“受尽法西斯压迫”的无辜者。因此,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甚至比以前更胜一筹。
其次,就是张弛一时半会又找不到那么多的工作人员来代替他们,而张弛又需要港口和机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一切都妥当后,美军的战机、运输机以及军舰就成批成批的开往巴勒莫,同时英军在锡拉库茨港也做着同样的动作……大批部队、运输机和军舰集结。
这一点对于英军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的主力部队在卡塔尼亚被围,以致于没有那么多的兵力造势,为此蒙哥马利甚至把预备队甚至是警卫队都用上了。
盟军的这些动作很快就传到了德军指挥部……毕竟西西里岛不久前还是德、意军的领地,盟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德、意军的耳目。
凯塞林对着摆着代表敌我部队位置的小旗的地图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们,我想我们不得不撤退了!”
此言一出很快就引起了路德维希将军的反对。
这完全不出凯塞林的意外,因为路德维希是元首坚定的支持者,他也像伟大的元首那样,以为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所以他一直都是希望在西西里岛打败盟军的。
“元帅,我们不能在这时候撤退!”路德维希说:“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