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句话叫“兄弟嬉于墙而御于外”,这话对此时的中国东北也实用。
在中国军队拿下中国东北之前,远征军、美国以及蒋校长的利益都是相同的,就是进攻东北从背后给日军插上一刀。
这是“御于外”。
此时的日军已经被中国军队赶出东北,于是“御于外”的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又是“嬉于墙”了,也就是内部的矛盾又会再次显现出来。
如果是在以前,蒋系部队是位于太平洋的小岛上要严重依赖美军,那他们也不敢有多大的动作……他们所有的行动甚至连给养都得依靠美军嘛,万一惹恼了美国人只需要切断补给也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蒋系部队不但已经回到了中国大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军事实力还超过了远征军……蒋系部队一共有三个军:第6军、第53军、第54军。而远征军就只有一个军,新七军。
这样一来,远征军就已经有些压不住蒋系部队了。
当然,虽然蒋系部队有三个军,但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新七军的实力可是非同小可,新七军在这其中是唯一一支有海军也有空军的部队,而且作战经验相当丰富,先不说新七军后面有美国支持,要真打起来蒋系部队的三个军还真有可能挨上一顿暴打。
但是新七军也拿这些蒋系部队无可奈何。
真把他们打到服么?
不到最后一刻没必要这样做,而且现在的东北百废待兴,张弛真不希望东北又要受征战之苦,何况此时日军还在两侧虎视耽耽,自己内部打起来只会让日军占便宜,同时还会给东北军民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
不打么?
现在张弛已经有些指挥不动这些蒋系部队了……这其中第6军和第53军还算好。
第6军在此之前已经被张弛整顿过一次,张弛在第6军中还有相当的威望,甚至第6军军长李镇都是由张弛提拔的。
第53军军长吴学新,因为之前在守沈阳方面得到张弛的一番指点,随后也正是用张弛那一套“以攻代守”的战术打得日军两个师团无法前进半步,最后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之后不得不知难而退,于是吴学新那是对张弛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两个军都愿意服从张弛的指挥,但愿意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另一回事……上头还有蒋校长在那坐着!
第54军那就更有些无所顾忌了,对张弛发出的电报就当作没收到。
如果按这样发展下去,在东北的这些中国军队只怕又会是形同一盘散沙,甚至张弛怀疑……因为蒋校长那边的势力也鞭长莫及,只怕又有什么势力会借蒋校长之名又重新搞起军阀割据的那一套了。
这一点,从远征军安排到各个部队中任军官的远征军战士那也得到证实,他们的指挥权在这段时间已经被迅速架空。
“师座!”在旁边的粱参谋忍不住问了声:“你有什么计划?”
张弛摇了摇头,回答道:“计划就只有一个字‘等’!”
“等?”
“是的,等!”
等的意思,就是静观其变。
虽然张弛指挥着部队打赢了一场几乎看起来不可能打赢的战役,但有些事情却并不是张弛所能左右的。
这就有些像岳飞……虽然能征善战打得金人四处溃逃,但始终也无法阻止皇帝做糊涂事。
当然,张弛与岳飞不一样,岳飞只会守着愚忠被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去,而张弛……却根本不拿所谓的“皇帝”当一回事,他关心的是百姓,是军队,是人命!
只不过,张弛不知道这个“皇帝”现在会怎么做。
他是想把三个军组织起来与新七军打一仗呢?还是依旧像以前一样想夺自己的权?或是就这样安于现状?
张弛不知道,所以就只能等。
等“皇帝”出招,他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渑”。
不过张弛相信,“皇帝”是个聪明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会选择极端手段……一个是选择极端手段可能还打不过张弛,另一个则是此时的重庆还在日本的重围之中,东北乱了对重庆也没有好处,反倒是东北稳定就可以分担重庆的压力。
从一点来说,东北与重庆也是有共同利益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八十四章 晋升
其实张弛是身上其中所以有些过份担心了。
另一边的蒋校长其实比张弛还闹心……
蒋校长派出这支部队远征东北的原意,是希望能将冈村宁次的部队给逼回去,没想到冈村宁次这家伙一条路走到黑,不但没有回去反而还更加疯狂、快速的进攻,最终一口气攻占了广西与越南的日军会师。
这对蒋校长来说无异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战略目的没有达成,反而白送出去三个军的部队,这其中还有两个军是装备美式装备的精锐之师,蒋校长那个肉痛啊!
不过蒋校长心里清楚,这对他来说也并非全是坏事。
一:这三个军现在在东北扎了根,指挥权还在自己手上,所以也并不算“丢了”。
二:日本人在东北有大批的工业和矿藏,远征军这一击算是击中了日本人的要害使日军元气大伤。其它的不说,日军手里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甚至连枪支都很难得到足够的补充了。
三:这会使侵华日军面临两面夹击之势,只要重庆方面与东北配合得当,就可以使夹在中间的冈村宁次前后难以兼顾。
这其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此时的远征军已几乎不受自己指挥。
想到这里,蒋校长不由皱了皱眉头……这个张弛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自己千方百计的都查不出他的底细?在哪出生,何时参军,父母是谁等等,什么都查不到,就像是凭空出现似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缅甸力挽狂澜,带着远征军的残兵败将越战越勇,不仅把日本人赶出了缅甸打通了中缅公路,还带着远征军一路在太平洋上征战。他屡战屡胜不说,现在甚至只以十余万七拼八凑起来的部队就打得日本人毫无还手之力并收复了东北。
“不可思议!”蒋校长自言自语的吐出了这个词。
他通过情报单位详细的调查过这个张弛指挥的每一场战斗……这对蒋校长来说并不困难,毕竟国军部队包括远征军里都有蒋校长的眼线。
从张弛的指挥来看,蒋校长觉得这个张弛简直就是个军事天才,游击战、攻城战、运动战、空战、海战什么都会,现在甚至还来了个“闪电战”。
这样的人才,如果是能够为我所用那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蒋校长却知道张弛并不愿意服从自己的指挥……甚至自己的夺权手段还将其彻底的推到了对立面。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继续派人到东北去夺权?
这一招只怕行不通了,先不说张弛有了戒备,以张弛现在在远征军甚至是在国军中的声望,夺权只会陷自己于不仁、不义并重创军队的士气。
让东北的三个军起兵?
这最终只会使东北混乱,万一日本人再次占领东北,那么重庆就危险了。
更糟糕的还是,如果这么做的话,还很有可能会让美国人不高兴……
蒋校长这边之所以可以跟美国方面坐地起价,比如要求美国提供更多的军援之类的,原因就是美国想要让中国部队在中国战场拖住日本人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与蒋校长合作。
所以,以那时候蒋校长不太担心“美国人不高兴”。
但是现在,自从豫湘桂会战后,蒋校长明显感觉到美国方面不高兴了……这是由于美军对国军的支持与国军的战果完全不成比例。
甚至蒋校长还有一个感觉,美国要抛弃他而全力支持张弛……虽然张弛表面上也是蒋校长的部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蒋校长已经对其失去了控制,也就是说美国有了另一个选择,而且似乎还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蒋校长就要担心美国人是否高兴的问题了。
万一惹恼了美国人真的全力支持张弛,那就全完了。
深思熟虑后,蒋校长就通过美国人建立起的通讯网络给东北发了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最后是由哈尔西转达给张弛的。
在张弛还在七上八下的猜着蒋校长会怎么做的时候,哈尔西就在电报里对张弛说道:
“上校,恭喜你……晋升为少将了,而且成为远征军第二路军的副司令长官!”
“少将?副司令长官?”张弛不明所以。
“是的!”哈尔西回电说:“我们刚接到电报,蒋校长决定晋升你为少将,并任命你为新七军军长兼第二路军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为王宁杭!”
张弛半天也没回电,这个消息让他太意外了。
“没个表示吗?”哈尔西问:“还是太激动忘了回电了?告诉你,不管怎么样,一顿饭是少不掉的!”
“当然,将军!”张弛回答。
接着第6军、第53军、第54军就相继来电,恭喜张弛升任第二路军副司令长官,并表示服从张弛的指挥。
张弛看到这些电报不由松了一口气,虽然这种“服从”是加引号的服从,因为一旦张弛的命令与蒋校长的命令起冲突,他们会听谁的呢?
张弛相信他们还是会听蒋校长的。
但就算是这样,毕竟眼前是稳定下来了,而且张弛相信,这些部队在自己手里用不了多久就会真正被自己控制,假以时日……就算还会出现蒋校长与自己的命令相冲突的情况,他们也会选择自己而不会选择蒋校长。
那么……
这时张弛就有些不明白了,蒋校长这又是为什么呢?以他的聪明及对军权几乎可以说是偏执的控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想了想,张弛就明白这是为什么了。
这更多的只怕是受到美国那边的压力,此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