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人进行轰炸外,为什么不在占领这些小岛并在其上布置火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守备部队
闻言美海军将领不由愣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哈尔西才点头说道:“这或许是个很好的建议,这些小岛在日本人的防御圈外,对日本人来说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他们顶多只用它作为前哨站,所以要占领它们并不困难,如果我们在这些岛上布设炮兵……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抵近轰炸压制日军的炮火!”
这正是张弛想说的……军舰和战机对环礁的轰炸有其不足的地方。
战机就不用说了,军舰一开火或者是战机往岛屿附近投几发炸弹,岛屿上空很快就会布满了粉尘和水汽,这使得飞行员没法看清目标,于是轰炸也就没有多少效果。
军舰方面……它的缺点就是必须与岛屿拉开距离,否则,军舰很有可能会遭到岛屿上大口径榴弹炮、加农炮的轰炸。
岛屿是炸不沉的,军舰却是会被炸沉的,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打法,尤其是在白天,军舰更应该远离岛屿的炮火攻击范围以避免成为靶子。
但距离远了,就会造成精度不够、弹道低伸容易造成跳弹等一系列问题。
美海军在塔拉瓦战役中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这也是他们对军舰和战机的轰炸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但其实,他们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主要是马绍尔群岛并不像塔拉瓦环礁那样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当然,马绍尔群岛各环礁的防御工事也有,但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塔拉瓦。
这一方面得归功于柴崎惠次,是柴崎惠次在塔拉瓦环礁上的经营使得塔拉瓦变成了一个如他所言的“美军就算用一百万人一百年也攻不下塔拉瓦”。
事实证明柴崎惠次是错的,中美联军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彻底的占领了塔拉瓦。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塔拉瓦是个与众不同的环礁,是日军精心经营的一个环礁。
而柴崎惠次就只有一个,所以马绍尔群岛的环礁都没有达到塔拉瓦的程度。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人的自大心理。
这主要是由于战争初期日本人取得的一系列的胜利……从偷袭珍珠港开始,一路攻占新加坡、菲律宾等。
在这种轻松获胜的心理下,日军会认真经营防御的只抢到手的岛,比如塔拉瓦、拉包尔、瓜达尔卡纳尔岛等,因为他们担心敌人很快就会转入反攻,所以就有防御的必要。
至于马绍尔群岛……这个地方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就被日军控制了,日军根本就不以为敌人会打到这里,就算会打到这里,他们也有缓冲的时间构筑防御。
更糟糕的还是,日军在随后的战争中吃惊的发现,他们的零式战机在空中几乎是无敌的,日军可以轻松的用零式战机抢夺到绝大多数地区的制空权。
既然拥有制空权……那么在这些岛屿尤其是属于后方的马绍尔群岛构筑防御工事那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原因很简单,在日本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敌人海军甚至都无法靠近马绍尔群岛,就更别说直接对马绍尔群岛发起进攻了。
于是日本人很自然的就忽视了马绍尔群岛的防御而更重视其机场建设,这也是马绍尔群岛拥有如此多的机场的原因之一。
只是日本人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日本的制空权会转到敌人手上,而马绍尔群岛的机场甚至都到了没有战机进驻的情况。
另一个可以说明马绍尔群岛防御的因素,就是驻守马绍尔群岛的日军。
马绍尔群岛的日军人数看起来是不少,将近三万人。
但这三万人几乎全都是日军的守备部队……所谓的守备部队,就是担负海岛、要塞或城市等设防和守卫任务的部队。
这本来没有问题,守备部队的战斗力有强也有弱,毕竟有些守备部队是驻守战略要地,也是在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问题就在于马绍尔群岛从一战起直到现在都在日军的控制中……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马绍尔群岛从一战起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也就是马绍尔群岛的守备队从没有打过仗。
事实上,马绍尔群岛中的日军只有一支部队有打过仗,这支部队就是日军第一海上机动旅团。
这个第一海上机动旅团之所以打过仗,是因为它是从中国调来的部队……不过它就算是打过仗,也没打过像样的仗,它在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北方地区进行铁路线的安全守备战斗。
也就是说,这个第一海上机动旅团,在中国的任务其实是对付铁道游击队的。
于是,马绍尔群岛其实就是由数万没有打过仗的日军另加并不坚固的工事组成的,如果美军真像打塔拉瓦那样打马绍尔群岛,一上来就有如狂风暴雨般的将其轰炸几天,只怕马绍尔群岛都不攻自溃了。
美海军将领当然不知道这些,他们把马绍尔群岛每一个环礁都想像成了塔拉瓦,于是就担心这担心那的犹豫不决。
不过现在张弛似乎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进攻计划……占领环礁外围小岛,并在小岛上布设炮兵进行近距离压制。
“我认为上校的这个计划可行!”史密斯赞同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用舰炮、战机以及布设在近岛上的炮兵来共同压制日本人的炮火。尤其是我军布设在近岛的炮兵,这对日本人来说将会是个很大的麻烦,日本人有限的炮火不知道是该反击我近岛炮兵还是该用于封锁环礁入口或是轰炸登陆部队,而无论日本人选择哪一个,对他们来说结果都会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阻止不了我们登陆!”
“我也同意这个作战方案!”特纳也赞同道:“这可以尽可能的发挥我军的火力优势,而且直接攻击日本人薄弱的靠泻湖一面的防御工事,日本人肯定想不到我们会敢于在大白天从泻湖登陆,而且即便他们后来意识到这一点,也已经太迟了!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布署一道新的防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九章 侦察
“我赞同!”
“我也赞同!”
……
一个接着一个的美海军将领回应着。
麦克阿瑟虽说脸上有些尴尬,但在一众海军了将领的目光下,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案。但是上校,我得提醒你,战场往往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闻言张弛不由笑了笑,麦克阿瑟这说的是大实话,战场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但这话却不需要麦克阿瑟提醒,张弛的体会要比麦克阿瑟深刻得多。
其实张弛知道,麦克阿瑟之所以会这么说,其一方面是想化解自己的难堪,另一方面是想告诉一众海军将领……张弛的这个计划不过是理论,是否可行还要看战场。如果有一天,中国军队或者美军在战场上用这个计划作战而出现了意外,那么麦克阿瑟就可以得意洋洋的说:“瞧,当初告诉过你们没这么简单了吧!”
“说得对,将军!”张弛回答:“不过,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案,能把伤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方案,我洗耳恭听!”
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案的话,那就该闭嘴。
麦克阿瑟哪里会听不懂张弛的话,他脸色变了变,不过很快就换成一副笑脸:“我没有异议。不过我对有可能的伤亡持保留意见!上校,我们无法承担类似塔拉瓦的战损!”
麦克阿瑟这是在给张弛下套,如果张弛负气回答“我们走着瞧!”,那就变成要为将来的战损负责了。
张弛当然没这么傻,他笑了笑回答道:“这与我无关,我只是提个建议,至于是不是要用到这个建议,那就该由将军们决定了,不是吗?”
对于张弛的话,麦克阿瑟无法反驳,只得摊了摊手默认了。
于是工作很快就进入到了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阶段……
这计划听起来简单,与塔拉瓦战役比起来基本没变,就是改变下登陆作战的方向及时间段,要说要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占领环礁的外围小岛并布设炮兵。
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
其它的不说,仅就“改变登陆作战的方向及时间段”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美军必须精确的掌握马绍尔群岛一带的潮汐情况,甚至要精确到分,因为只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让大批的登陆部队搁浅并再次出现类似塔拉瓦被屠杀的惨剧。
然而这要解决起来也并不困难,美军只需要派出几艘潜艇潜入马绍尔群岛,然后再派出潜水员到相关岛屿去侦察也就可以了……这是美军首次使用潜水员进行侦察,自此之后就成为一种常态甚至蛙人还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种常态了。
据说这种侦察还十分刺激,因为潜水员与日本人最近的时候只有十几米,这是为了更准确的侦察海岸处的退潮情况。
就像有些潜水员说的,“我们与敌人近在呎尺,在水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点燃的火把在晃动。虽然我们知道这是没有必要而且还是危险的,但还是有一部份人忍不住偷偷探出脑袋好奇的望向日本人的防线!”
当然,这个行为很快就被严令禁止了。
就像潜水员说的,这种行为是危险而且还是没必要的。
这是因为探出脑袋去也侦察不出什么,反而会暴露自己。要知道此时用潜水员侦察水文还是首例,日本人也因为不知道美军还有这么一着所以根本没有防范,于是也就不会派出炮艇防蛙人,这给了蛙人很大的方便。
更重要的还是,这些蛙人大多是被派往泻湖一侧的海岸进行侦察,如果让日军发现的话,日本人很有可能就会猛然警觉……这些蛙人侦察的区域很有可能就是美国人要登陆的区域,于是日本人就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