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一个“乌号行动”很快就由牟田口廉也报到河边正三那去了。
河边正三看着这个计划不由眉头大皱,他仔细想了一会儿后就说道:“牟田口君,这个计划也许可行,但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如果这样进攻英帕尔的话,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补给,这可能会给我军以致命的打击!”
河边正三的考虑当然是有道理的,这一方面是英军在英帕尔一带的兵力雄厚,有十五万人。这就意味着日军至少要三个师团八万人左右才有能力对英帕尔发起进攻。
另一方面,此去英帕尔还要渡过钦敦江及阿拉干山……渡过的问题倒是不大,但渡过之后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弹药和补给也要通过这江河与丛林,这种既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的丛林对于辎重兵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这也正是日军迟迟没有对印度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而现在牟田口廉也却张嘴就提出一个以三个师团发起大规模进攻的作战计划。
“大将阁下!”牟田口廉也回答道:“首先,我认为以我大日本皇军的精神,完全有能力克服并战胜这些困难。其次,以英军在新加坡及第一次缅甸战役中的表现,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以战养战依靠敌人来补给自己,就像我们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时做的那样,而且我相信我们还会做得更好!”
河边正三微微点了点头,他不得不承认牟田口廉也的说法有几分道理,大日本皇军的士兵就算是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顽强作战,这种勇气是其它****的军队无法比拟的。同时英军的表现也正如牟田口廉也说的那样不堪一击,所以这次说不定还真有奇迹会出现。
“更何况!”牟田口廉也继续说道:“我部在缅甸这么广阔的战场上面对四面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敌人,以守势战术完成防御任务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结果只会使皇军陷入被动。与其如此,莫若在敌人做好全面反攻准备之前先发制人,急袭并捣毁敌人的反攻基地,彻底打乱敌人的兵力部署和反攻计划!”
河边正三再次点了点头,形势也正如牟田口廉也说的那样,此时的缅甸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北面有战斗力突然强得可怕的十万中国远征军,西面有中国军队的积极反攻,东面是十五万的英军,南面的海洋上又随时都会有未知的英军抢滩登陆……所以别看此时的日军还占领着缅甸,但其实却是被中、英、美联军给包围了。如果任形势这样发展下去,傻瓜也知道不容乐观。
想了想,河边正三就说道:“这样吧,我希望牟田口君能够认真的完成以下这几个方面的调查,如果这几个问题都能够解决,那么我就批准牟田口君这个计划。”
“大将阁下请说!”牟田口廉也不由喜出望外。
河边正三说:“一、必须慎重考虑防备英印军在孟加拉湾方面和缅甸南部沿岸一带的登陆作战,如果在实施英帕尔作战当中出现此种情况,能否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由于攻占的是英帕尔平原,至时是否还需要增加兵力?是否会给防卫缅甸带来不利的后果?
三、我空军兵力处于极端劣势,对完成地面作战有无妨碍?
四、补给能否跟得上?
五、北面的中国军队是否会给英帕尔作战带来不利的影响?”
由这五个问题也可以看出河边正三考虑问题十分细致全面,他担心的是英帕尔作战会将原本用于防守缅甸的兵力抽空,一旦这个战役发起而英军从南面登陆,或是中国军队从北往南打都有可能会给缅甸的防御带来很大的问题。
至于西面的中国军队……那就不在河边正三的考虑范围之内,驻守在滇西的日军已经构筑了完备的攻势,而且反攻滇西的中国军队战斗力也还是一如即往的糟糕,再加上地形的优势,河边正三相信短时间内西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牟田口廉也对这五个问题也不敢吊以轻心,想了想后,就回答道:“大将阁下,请给我点时间慎重考虑下这些问题,或是做完进一步调查后再给您回复!”
“嗯!”河边正三点了点头。
牟田口廉也不知道的是,河边正三提出这些问题其实是给牟田口廉也下了个套子……万一进攻英帕尔的战役失败了,那么河边正三就有推卸责任的书面材料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七章 补给
牟田口廉也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就对河边正三提出的五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一:以第54、55师团控制阿吉普方向,坚决阻挡英军有可能的登陆作战保卫英帕尔作战左翼安全。
二:三个师团的兵力已足够用于英帕尔作战,不需要增兵,一旦英帕尔战役胜利,不仅不会对缅甸的防御带来不利的后果,反而还会切断北面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给缅甸防御带来极大益处。
三:建议我空军全面投入英帕尔作战,在英帕尔这个局部地区对敌形成空中优势。
四:补给有可能缺乏,但相信大日本皇军能凭着精神和意志克服。
五:为十八师团提供足够的补充兵,由他们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保护英帕尔作战右翼的安全。”
应该说,牟田口廉也这些回复有点扯,这其中尤其是第四条……对于补给缺乏的解决办法居然是要依靠精神和意志。
但这一点在日本的军队里却的确会说得通,所以河边正三最后居然同意了。
于是日军就以15、31、33三个师团外加两个装甲联队及航空师团主力就从阿拉干山以北展开对印度的进攻,他们甚至都计划好了,在夺取英帕尔之后就将其做为鲍斯在印度境内的落脚点并建立伪政权,之后再以此为根据地继续控制周围地区将战火引入印度境内。
牟田口廉也甚至都在做着自己的美梦,以为在鲍斯所领导的“印度国民军”的鼓动下,印度百姓也会像缅甸百姓一样纷纷揭竿而起配合日军作战。
但他包括其它日本人都不知道的是,不久前******访问过印度,访问期间******曾与甘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并达成了共识……中印共同合作,为打倒法西斯而努力。
由于甘地在国内的影响很大,再加上印度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种“服从”,他们缺乏类似缅甸、越南等国家那样的民族情绪,所以日军所期待的那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纯粹是纸上谈兵。
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中一开始的战术还是极为高明的。
他们采用了一种声东击西的手段,先以第55师团对驻守在孟加拉国西部的英印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注:此次攻势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阿吉普战役)。这一战,日军轻易的包围了战斗力不强的英印第七师,进逼战略要地吉大港。
英军根本就没想到日军会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为了保住吉大港就不得不派兵增援……于是驻防英帕尔的三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15军就被匆匆忙忙的调往吉大港方向。
这就使英军在英帕尔方向上的防守出现了一段空白,于是日军就轻易的渡过了钦敦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英帕尔发起了真正的攻击。
也就是在渡过钦敦江时,牟田口廉也犯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为了弥补补给困难这个缺陷,他竟然下令士兵们驱赶着数万头从缅甸百姓那征集到的牛羊渡过钦敦江一同前往英帕尔。
这一招应该是牟田口廉也从成吉思汗那学来的。
成吉思汗作战的特点,就是在没有多少给养的情况下以骑兵对敌人实施大纵深的穿插,这些骑兵生存的方式除了“以战养战”也就是夺取敌人的物资做为补给外,在青黄不接实在抢不到补给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着牛羊和马匹随行。
这并不是说牛养马匹可以宰杀食用,而是这些牲畜“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成吉思汗的精锐骑兵部队常常是一名骑兵携带着好几匹母马,行军途中要是实在渴了饿了就到母马下喝马奶,据说这样可以让蒙古骑兵在没有给养的情况下连续作战十余天。
牟田口廉也大慨就是受到这种战术的启发,所以就让士兵们带着牛羊一起上战场并严令士兵不到万不得以时不得宰杀这些牛羊食用。
但现代战争却是不比古代战争,日本人也不是蒙古人……蒙古人个个都是畜牧高手,他们很懂得怎么控制成群成群的牲口,而日本人虽说有可能养过几支牛羊,但让他们去控制数万匹牲口那就真是难为他们了。
于是英国佬的飞机在看到下方这个奇景时,只一个俯冲再打上成排成排的子弹,就吓得那些牛羊漫山遍野的四处奔跑,任凭日军辎重兵怎么追赶怎么呼喝都无济于事。
对于即将面临补给缺乏的状况,日军大多数人也是有心理准备的,第31师团佐藤师团长在训示部下的时候就说:“诸位,今夜我们要开始横渡钦顿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话要对大家说明白,请好好听着!只要不发生奇迹,诸位的性命将会在即将发起的此次作战中丧失。但是,不是倒在枪弹之下,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饿死在阿拉干山里。请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英帕尔战役也的确就像河边正三及日军本身所担心的那样,他们不是败在英国人的飞机大炮上,而是输在了补给缺乏上……虽然饿着肚子的日本士兵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但他们打到英帕尔家门口时就已成了强弩之末再也没有力气往前跨上一步了。
所以,英国佬那所谓的“英帕尔大捷”其实是险胜,而且还是在中国军队及美国空中支援的情况下险胜。
但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
因为张弛知道一件事……在进攻英帕尔时,日军其实还真有“就粮于敌”的机会,英军因为15军匆匆调往吉大港而造成防御的空白,使日军迅速穿插到英军后方,但却因为情况不明派出的穿插部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