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的话又有什么意思?
完颜昌心中虽然不满,却没有吭声,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都帅,李延庆派人给都帅送来一封信!”
完颜斜也一怔,立刻问道:“信在哪里?”
“已经送来,在卑职手中。”
“还不快拿进来!”
帐帘一掀,一名完颜斜也的亲卫快步走进,单膝跪下呈上一封信,完颜斜也接过信便急不可耐地打开了,他细细看了两遍,脸上渐渐变得沉重起来。
完颜昌就站在一旁偷偷观察完颜斜也,他见完颜斜也先是吃惊,随即又十分恼怒,目光又渐渐凝重起来,他知道这封信的内容非同小可。
“都帅,出什么事了?”完颜昌忍不住小声问道。
完颜斜也长长叹了口气道:“李延庆说完颜娄室还活着,带着幸存的两百余人向宋军投降了。”
完颜昌顿时倒吸一口气冷气,只剩下两百人,当初完颜娄室可是率领四万大军西征啊!难道都已全军覆灭了吗?
“那李延庆怎么说?”完颜昌急忙追问道:“他提了什么放人条件吗?”
“他说完颜娄室和完颜宗雅都送去临安了,如果想索回他们,可让金国派特使去临安谈判。”
“他这是什么意思?”
完颜斜也沉默一下道:“我估计他在暗示我们,宋金两国可以谈判了。”
完颜昌顿时怒道:“谈判!可能吗?”
完颜斜也却很平静,他沉吟片刻道:“是否要谈判,并不是你我能决定,也不是他李延庆能决定,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李延庆倒是给我们一个建议。”
“他说什么?”
“他建议我们大军回撤河北。”
“什么!”
完颜昌彻底愤怒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坐稳太原了吗?他算什么东西,居然让我们撤军,请都统给卑职三万军队,看卑职如何夺取太原。”
完颜斜也冷冷看了他一眼,“那你先告诉我,你用什么办法来应对宋军的巨型震天雷?”
完颜昌半晌恨恨道:“现在太原没有冰雪外壳,也未必敢在五十步投射震天雷。”
“哼!”完颜斜也重重哼了一声,“你随便去找个城池做实验,就直接在城下爆炸震天雷,你看能不能把城池炸塌了?”
完颜斜也多次做过类似的试验,普通震天雷对城门有作用,但对城墙,只有安放在城墙内才有效果,普通震天雷气浪冲击较弱,主要靠爆炸后的铁片和铁钉伤人,虽然超大型的震天雷确实威力巨大,但五十步外,相信依旧对城墙没有任何影响,完颜斜也和李延庆交战已久,对震天雷的性能已有充分了解。
完颜昌却不甘心就这样撤退,他抱拳道:“我们有巨型投石机,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向城头投掷火油,或者向城门重击巨石,都帅,我们完全利用这个优势来打击李延庆的嚣张气焰,现在言撤军,卑职认为太早了一点,而且我们没法向狼主交代。”
这时,外面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又有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都帅,介休县紧急报告,仓库大营遭遇敌军火攻,损失惨重。”
“什么!”
连完颜斜也也惊得脸色大变,急令道:“进来汇报!”
从帐外进来两人,一个是帐外亲卫,另一个便是从介休县赶来送信的士兵,士兵单膝跪下道:“宋军探子混入汉军,趁当值机会放火烧仓,损失异常惨重。”
“到底有多惨重?”完颜昌一把揪住报信兵的衣襟,忍不住大吼起来。
报信兵战战兢兢道:“主要是粮草基本上被烧毁,只抢救出两万石粮食,另外三万桶火油和两万副盔甲被烧毁,其他损失基本上就没有了。”
连粮食都烧没有了,这还不严重吗?
完颜斜也心中杀机顿起,立刻对亲兵道:“拿我剑去介休县,将柳大六和耶律穆的人头砍下来见我!”
这两人一个是河东路汉军首领,一个是燕山府汉军万夫长,若不杀他们,难解完颜斜也心头愤怒。
“遵令!”
亲兵接过宝剑走了,这时,完颜斜也回头对完颜昌道:“你现在明白了吧!李延庆为什么敢建议我们撤军,把我们粮草都烧了,我们还能在这里呆多久?”
完颜昌沉默片刻道:“如果撤军去河北,那河东路南部怎么办?拱手让给李延庆吗?”
这个问题很尖锐,虽然丢掉了太原城,但并不代表河东路南部也没了,而且河东路南部十分富庶,是粮食重要产区,放弃它确实太可惜了。
完颜斜也负手走了两步,忽然回头对完颜昌道:“我给你两万精锐骑兵,再加上介休县的两万汉军,你率四万人驻守河东路南部,一旦情况不妙,要立刻撤军去洛阳,或者撤军去河北,你可能办到?”
完颜昌知道这时都元帅最后的决定了,他点点头道:“卑职一定会守住河东路南部,绝不会让都元帅失望!”
完颜斜也看了他半响,又再三嘱咐道:“我并没有让你死守河东路,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退,这并不丢脸,被宋军围歼,那才是我担心之事。”
完颜昌冷笑一声,“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
。。。。。。。。
次日一早,完颜斜也将两万精锐骑兵交给完颜昌,两支金兵随即分兵两路,完颜斜也率十万大军走井陉返回大名府,而完颜昌则率两万骑兵南下介休县,整顿介休县的两万守军后,大军随即南下晋州,驻扎在临汾县,由于军粮和草料严重不足,完颜昌又强制向河东路南部各州征粮二十万石,草料二十万担。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百姓十分困难,金兵的征粮令一下,顿时民怨沸腾,愤怒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绛州的王大庆、隆德府的刘大、蒲州的李忠、泽州的廖小利等等义军迅速形成了势力,其中以隆德府刘大的势力最大,有兵力近一万人,驱逐了知府和各县县官,号召百姓抗争到底。
完颜昌大怒,令汉军统制赵文辉率一万汉军去镇压盘踞在上党县的刘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党为饵
刘大催马奔下城墙,忧心忡忡地向校场跑去,前两个月他刚刚在太行山上建立了根基,十天前又被李应催促着下了山,重新在上党县竖旗声讨金兵,虽然投靠他的破产农民如蚁聚集,但刘大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样张扬,必然成为金兵第一个镇压的目标。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在刚才他接到消息,一支金兵正向上党县浩浩荡荡杀来。
刘大催马奔到校场,校场内喊杀声震天,李应身穿盔甲,正在训练刚刚招募的五千新兵。
李应是燕青的部将,在宋军中官任斥候营统领之职,也就是从前的偏将,他受命指导刘大的义军,这其实是李延庆吸取了宗泽的教训,宗泽没有能把河北义军整合,导致河北义军失控,最后被完颜宗望悉数剿灭,所以当河东路出现抗金义军后,李延庆第一件事就是要控制这些义军,听从自己的命令,为自己所用。
这件事由燕青的情报营负责,燕青手下的五名统领已率人奔赴各地,指导各地义军抗金。
“李将军!”刘大在校场门口挥手大喊。
李应回头看了一眼校场门口满脸焦急的刘大,便将训练交给一名手下,他催马迎了上去,奔至近前,李应翻身下马笑道:“可是金兵向上党县杀来了?”
刘大愕然,“李将军怎么知道?”
李应微微一笑,“我也刚刚接到燕将军的鸽信,所以知道一点情况。”
刘大最佩服燕青,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让自己将临汾仓库搜刮一空,简直比诸葛亮还厉害,他急忙问道:“燕将军怎么说?”
“燕将军说,一万金兵正向上党县杀来,让我们拒城严守!”
“啊!”刘大呆住了,一万金兵,自己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他顿时心慌意乱道:“这样的话我们必须立刻撤退入山!”
李应摇了摇头,“这次是我们都统制的命令,要我们坚守上党,并击溃这支金兵。”
“可是对方有一万军队啊!”
李应笑了笑,“我们也有援军,马上就会到来。”
刘大顿时大喜过望,“有多少援军?”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飞奔跑来禀报,“刘将军,北城外来了一支军队。”
李应淡淡一笑,“应该是援军到了,我们看看去!”
他和刘大翻身上马,向北城门奔去,北城门外来了一支两百人的宋军,带着五辆全封闭的驴车,除了为首的部将外,还有一名中年文士跟随他们一起到来。
这支军队属于京兆军中火器营,火器营有士兵约一万人,在西夏战役后成立,主将是统制贡祖文,除了京兆军著名的三雷(震天雷、铁火雷、飞火雷)外,还负责其他火器使用,如引火箭、火鹞子等等,在延安府新成立的观雷军也属于火器营管辖,另外随着震天雷的使用范围逐渐细化,火器营的编制也开始细化了。
这时大门开启,只见李应和刘大从城内骑马奔出,为首部将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行礼,“末将侯京,参见李统领!”
侯京是火器营的将领,李应认识他,李应笑道:“都统真是照顾我们,竟然把侯将军派来了。”
“多谢李将军夸奖,还有严先生也来了。”
严先生便是同行的中年文士,经略府录事参军严九龄,他被李延庆任命为隆德府知府,这次是跟随前来上任。
李应连忙上前给严九龄见礼,严九龄呵呵一笑,把李延庆的任命书递给他,李应顿时大喜,“太好了,终于有了知府,我们可以解放了。”
李应现在兼管府衙杂事,整天有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来找他,搞得他焦头烂额,现在终于有知府,怎么能不让他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