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对方男子就是种霖,几名捕快立刻分开来,呈半包围状,手也按在刀柄上,为首捕头冷冷道:“有人把你告了,说你纵奴杀人,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种霖顿时大怒,喝道:“我骑马撞到人不假,但什么时候纵奴杀人了,你们把话说清楚!”
“具体案情我们不清楚,但张少尹让我们找种官人,或许只是询问一下,没有别的意思。”
这些捕快都十分油滑,对方是种师道的子侄,不是普通百姓,当然不可能强行拘捕他,众人七嘴八舌道:“既然种官人认为自己没有纵奴杀人,那更要去讲清楚,否则被人诬告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种霖点点头,“我是要去开封府讲清楚,是我的责任我承认,不是我的责任也休想栽在我种霖的头上。”
种霖到现在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钻进了别人的圈套,有人就等着他去开封府呢!
。。。。。。。。
这两天梁师成颇为忙碌,天子赵佶为了表彰北伐东路军,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凯旋仪式,就交给梁师成全权负责,时间紧,任务重,各种千头万绪的事情堆在一起,忙得梁师成脚不沾地。
上午,梁师成刚走进皇仪门,却看见了开封府尹王鼎,王鼎出任开封府尹是范党一案中梁师成和王黼利益交换的结果。
王鼎当然是梁师成的一颗重要棋子,在李延庆攻破燕京城之前,李延庆在梁师成心中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王鼎,就算是现在他大红大紫,也最多和王鼎处于同一档次,可见梁师成对王鼎的器重。
“佑稷,有什么事情?”
王鼎连忙走上前,小声道:“有件事我想向太傅先汇报一下。”
“噢!去官房说吧!”
梁师成从不在外人面前避讳王鼎是他的人,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连天子赵佶也知道,梁师成的势力不光是御史台,连开封府也是他的势力范围。
当然,只要梁师成乖乖听自己的话,帮助自己对抗文官集团,赵佶是不会太在意这些所谓的势力范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他赵佶的,他一句话就可以处死梁师成,这些势力范围又有什么意义?
王鼎跟随梁师成走进官房,梁师成一摆手道:“坐吧!”
“下官还是先向太傅汇报吧!”
梁师成点点头,坐下问道:“说吧!什么事情?”
“是这样,昨天开封府发生一件案子,可能和种师道有关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于林
“种师道?”梁师成愣了一下,他极为敏感,最近他可是一直在忙种师道的事情。
“他怎么了?”
“其实是和他侄子种霖有关系,他侄子昨天在陈州门马惊了,撞倒一个平民,这个平民说要告他,结果被种霖的手下乱刀杀死了。”
“有这么嚣张?”梁师成眉头一皱。
“比这个还要嚣张,那些随从说他们是广阳郡王的人,杀个小民跟蚂蚁一样,还说。。。。。。。”
“还说什么,说下去!”梁师成不满地看了王鼎一眼,居然在自己面前吞吞吐吐。
王鼎转身关了房门,压低声音道:“他们还说,就算是皇帝,惹了广阳郡王,他们也照杀不误!”
“胡说!”梁师成怒喝一声,“这种话种师道的手下怎么可能乱说。”
“本来我也不相信,可这里有很多目击者的证词,他们确实说了这话。”
王鼎将一份审案材料放在梁师成桌上。
梁师成眉头皱成一团,如果真是这样,这个种师道的侄子也太狂妄嚣张了。
他看了看审案记录,又问道:“这个种霖承认了吗?”
“刚开始他不坚决承认,只说自己惊马撞人,那五个杀人者他不认识,和种家无关,但后来他都一一承认了。”
“什么叫刚开始不承认?”
梁师成心念一动,“莫非对他动刑了?”
王鼎有点尴尬地点点头,梁师成把审案记录又扔给他,“这种小事情找我做什么?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吧!”
“可左谏议大夫杨凤准备弹劾种师道狂妄自大、纵子行凶。”
直到这时,梁师成才听出一点道道了,杨凤可是王黼的心腹,由杨凤出面弹劾,等于就是王黼弹劾。
他立刻意识到这个案子绝不是那样简单,他又问道:“这个案子你是审的吗?”
“不是下官,是少尹张恽亲自审理,动用了大刑,种霖的一条腿完全废了,而且今天一早,张恽搜查种师道的府宅,在种师道亲兵住的院子里搜出了血衣和凶器。”
梁师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是王黼和童贯在联手对付种师道了,手段很黑啊!
“太傅,下官该怎么办?”王鼎小声问道。
“既然不是你审的案子,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好了,离岸边远一点,别湿了自己的鞋子。”梁师成心里明白,但他不想参与此事。
王鼎其实也明白这个案子的猫腻,只是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梁师成一下,他之所以成为梁师成最器重的棋子之一,就在于他有与众不同的眼光,他低声道:“若种师道出了什么事,太子一定会保他。”
一句话顿时提醒了梁师成,他正发愁找不到什么办法与太子缓和关系,种霖这个案子,不就是最好的缓和药吗?
不过这件事得等它闹大了才行。
梁师成沉思良久问道:“现在种霖的伤势如何?”
“打得非常严重,如果太傅有意,我可以安排狱医调治一下。”王鼎还以为梁师成要给种霖治伤,讨好种师道。
“这个狱医又是谁的人?”梁师成不露声色问道。
“是张恽的人。”
梁师成点点头,“那你就安排狱医调治吧!不过。。。。。”
说到‘不过’,梁师成又压低了声音,目光阴冷道:“等狱医调治完,你就用一杯毒酒结果了种霖的性命,下手要干净一点,要让人觉得是狱医所为,然后狱医最好再不明不白死掉,明白我的意思吗?”
王鼎微微一颤,他忽然明白了,梁师成是要挑起种师道和童贯以及王黼的仇恨,也就是挑起太子对童贯及王黼的不满,那样一来,太子自然而然就会倚重梁师成了。
梁师成的手段不是一般的毒辣啊!
“下官明白了!”
。。。。。。。。
王鼎匆匆走了,梁师成喝了一口茶,又在眯着眼想这件事,很显然,种师道广阳郡王的头衔让很多人都不舒服,尤其是童贯,他可以想象童贯心中对种师道的痛恨,谋算十年的成果却最后便宜别人,换谁心态都不会平衡。
说起来那个郡王之爵应该是李延庆得到,当时群臣在讨论这件事时,高深提出了李延庆是权雄州刺史,又是统制,符合主将的条件,但王黼却说李延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刺史,他的官阶不够,只是临时出任刺史一职,而且刺史不是承宣使,更不是宣抚使,还撑不起主将这个头衔。
赵佶最终支持了王黼的意见,使李延庆和王爵失之交臂。
梁师成同样也不希望李延庆得到王爵,因为一旦得到王爵之位,那就意味着将和军权无缘了,任何一个天子都绝对不会让一个异姓王掌控军权,种师道既然得到了王爵,那他就该正式退仕了。
梁师成还需要用李延庆来掌控军权,成为自己将来的后盾,他可不希望李延庆从此被官家打入冷宫。
正想着,一名小宦官却出现在门口,献媚笑道:“官家请阿翁过去一趟!”
“哦!官家现在哪里?”
“在延福宫叠琼阁!”
梁师成点点头,“我知道了,马上就过去。”
。。。。。。。。
梁师成匆匆来到了延福宫叠琼阁,叠琼阁位于寿山的半山腰,这一带以秋景为主,到了秋天,满眼树木黄红相间,份外艳丽,甚至山脚下还有一片占地数亩粟田,黄灿灿的粟穗格外吸人视线。
天子赵佶也喜欢在秋天时来这里赏景,但今天一份弹劾奏折打乱了他的心情,赵佶负手在房间来回踱步。
事实上,他心中对种师道一直怀有芥蒂,‘种家军’三个字不可能那么快在他脑海里消失,大宋从开国时便对军头们极为防范,杯酒释兵权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也是吸取了藩镇割据以来军头拥兵作乱的教训,‘文官统兵,武将辅佐’也一直是大宋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种师道名义上是文官,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军头,唯一让赵佶稍稍的宽慰的是,种师道已老迈,不可能再生什么事端了,所以赵佶才同意太子的请求,让种师道为东路军主帅参加北伐。
但今天这份弹劾书却使赵佶猛然意识到,种师道虽然老迈,但他有家族,有子侄,他就算没有野心,但他的那些正当盛年的子侄难道没有吗?
他侄子不是已经说出来了吗?莫说蚂蚁小民,就算皇帝也照杀不误,很好啊!才当几天郡王,野心就这么彰显了。
这时,小宦官在门口低声道:“陛下,太傅已经来了。”
赵佶点点头,“让他进来!”
很快,梁师成快步走了进来,跪下行大礼,“老奴叩见陛下!”
很长时间以来,梁师成都没有向赵佶跪下行大礼了,他渐渐把自己当做一个大臣,而不再是宦官,直到他被李彦逼得几乎没有退路,他才终于大彻大悟,他权力是来自于宦官的身份,而不是大臣。
他又从头开始,捡回了自己宦官的身份,这才重新一步步赢回了赵佶对他的信任。
赵佶坐了下来,梁师成也很乖巧地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不需要赵佶再多说一句‘免礼平身’之类的话,梁师成是来做事的,跪着可做不了事情。
赵佶沉思片刻,淡淡问道:“北伐军的凯旋仪式准备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