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四周沉寂了,死一般的沉寂,没有喝彩也没有嘘声,数万人默默注视着这个西夏武士,很多人的眼睛射出了仇恨的目光。

    撒金没有停留,他又连续两次出箭,第三箭换成左手执弓,成功射下了三只鸽子,每一只鸽子都精准地命中头部,用了二十二记鼓声奔完全程,评判结果,他竟然得了七十八分的高分。

    这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恐怕能超过他的人太少了。

    李延庆也暗暗点头,不愧是西夏第一箭手,确实很厉害,无论出箭精准还是出箭的时机都表现得无懈可击,比他的箭壶厉害多了。

    李延庆是在下午三点钟左右上场,这时赛程已过大半,宋朝箭武士和西夏、辽国的抗衡几乎是势均力敌,七十分以上宋朝已有十人,而辽国和西夏加起来也是十人,大理和吐蕃皆没有一人上七十分,已全军覆灭,但最高分依旧是撒金的七十八分,花荣的马速慢了一步,只得了七十七分,屈居第二。

    这时,在场数万观众的心都变得沉甸甸的,几乎所有人都向休息大棚处望去,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李延庆身上,这个时候就算李延庆夺走第一,即使他们赌钱输掉,他们也丝毫不在意了,在绝大部分人的心中,民族尊严要远远比钱更重要。

    这时,看台上红旗挥起,有人喊道:“下一个,七十九号!”

    李延庆翻身上马,从休息大棚里走出,温暖的阳光顿时洒满他全身,和阳光一起迎接他的,还有满场数万人欢呼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人们热烈地向他挥舞着手臂,满怀期待地望着李延庆,只希望他能创造奇迹,将西夏武士比下去。

    李延庆挥了挥手,举起了铜弓,阳光照射铜弓上,闪烁熠熠金光,四周叫喊声和鼓掌声更加激烈了,观战的数万士兵激动得大喊大叫:“铜弓铁箭!”

    看台上的评审官和诸多将领也一片哗然,周侗的铜弓铁箭居然出现在李延庆手中,高深眯起了眼睛,原来李延庆是周侗的高徒,真是意想不到啊!不知道他的身上还藏有什么秘密?

    焦彦坚疑惑不解地问童贯道:“他的铜弓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童贯微微笑道:“他的铜弓可不是用铜铸出来那么简单,我也仿造过,拉弓几次就断裂了,他的铜弓应该不完全是铜,里面应该还别的什么东西,所以韧性很大,而且很难掌握,它的原主人就是大宋从前的第一骑射高手。”

    “你是说周侗?”

    童贯点点头,“这个李延庆应该就是周侗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呵呵!我倒很期待了。”

    童贯随即令道:“敲钟吧!”

    “当——”

    钟声敲响了,李延庆策马奔出,战马和他心意相通,迈开四蹄,在鼓声中俨如一阵狂风般地向终点奔去。

    ‘咚!咚!咚!’

    鼓声缓慢而有力的敲响,李延庆紧紧握着铜弓,昨晚的祭祀使他仿佛和铜弓有了某种默契,弓柄不再象从前那样冰冷,反而有丝丝暖意,或许这只是阳光带来的一丝错觉,但带给李延庆的却是一种更加强大的自信。

    ‘扑棱棱!’第一只鸽子飞起,李延庆却并不管它,他只管催马疾奔,但鸽子飞行的轨迹却铭刻在他心中。

    ‘崩!’弓弦声响起,一支破甲箭闪电般射向鸽子,转瞬即到,这一箭从左眼射入,右眼透出,鸽子从空中落地。

    四周欢声雷动,但李延庆丝毫不关心结果,他的第二箭已射出,一只鸽子刚刚抛起,便被一箭射穿头部,钉在不远处的木桩上。

    四周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等着他的最后一箭,这时,李延庆已经换成左手执弓,他心中却在默数鼓声,已经十七声了。

    “咚!咚!咚——”

    就在第二十声刚刚响起,他的战马一跃而起,在即将跃出终点线的一瞬,李延庆躺在马背上一箭射出,战马随即跃出了终线,箭在空中一闪而过,一箭射中了已飞到一百二十步外的鸽子头部,鸽子从空中落下。

    这时,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人们激动得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二十声鼓声完成了赛程,这时,评审席一致给出了八十分的最高分。

    童贯捋须呵呵大笑,焦彦坚却铁青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休息棚内,撒金狠狠一拳砸在木桩上,嘴里大声咒骂着什么。

    连花荣也罕见地竖起了大拇指,他知道李延庆胜在哪里?就在李延庆根本不看目标,全身心地策马疾奔,尤其最后一箭,完全抛开了任何阻碍,这才节省下来最宝贵的两声鼓响,这已经接近了到了骑射的最高境界,用心来捕捉目标。

    这时,一名手下快步奔来,在童贯耳边低语两句,童贯脸色一变,起身便快步离开了看台。

    他从木楼梯走下看台,两名宣旨宦官已经笑眯眯在不远处等候他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马大赛(十四)

    翠微殿内,相国蔡京和尚书右丞兼国子监祭酒张邦昌正在劝说天子赵佶取消太学参加弓马大赛。

    这次蔡京的消息晚了一步,他是在今天上朝时才知道一个太学生夺得了昨天弓马大赛复赛第一,这令蔡京又惊又怒,他当然很清楚童贯把太学拉进弓马大赛的目的,不就是想把手伸进太学吗?

    太学是蔡京的绝对势力范围,他扩大太学,并说服天子将上舍中等生视为同进士出身,这样太学生出来就不仅是前往州学县学为教授,也可以出任主簿县丞之类的地方官,再一步步提拔起来,最终与进士出身的官员分庭抗礼。

    正是蔡京打的如意算盘,才使得他不准任何人染指太学,不料童贯却说服天子,将太学拉进了弓马大赛。

    蔡京既然无法阻止,他便用消极应对的办法,只派几个文弱士子象征性地参加比赛,上一届太学士子名落孙山,这一届本来也应该在第一轮被淘汰,但蔡京做梦也想不到,太学生竟然夺下了骑射复赛第一。

    蔡京坐不住了,他必须果断阻止太学再参与下去,否则童贯就会找到伸手进太学的机会了。

    “陛下,老臣已经阐述了太学不该参加弓马大赛的六项理由,太学乃清净求学之地,不应该受诸如弓马大赛之类活动的影响,老臣恳请陛下同意让太学退出比赛。”

    “蔡相国此言诧异!”

    后面传来了童贯的声音,童贯本身就是赵佶的心腹宦官,他有进殿不用禀报的特权。

    童贯急如风火一般跑来,终于在关键时刻拦住了蔡京的恳请,他走上前向赵佶深施一礼,“请陛下原谅微臣的鲁莽!”

    赵佶点了点头,“蔡相国认为太学生参加弓马大赛是不务正业,蔡相国,朕没有说错吧!”

    蔡京连忙道:“正是如此!太学生的主业是接受圣人教诲,修身修德,学习治国之道,学习如果安抚黎民,业有所司,弓马骑射应该是军队的事情,如果这种事情也由太学生来做,那开武学做什么?要军队做什么?”

    童贯笑道:“蔡相国恐怕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吧?”

    赵佶也有了兴趣,笑问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陛下,今天大宋、辽国、西夏、大理、吐蕃五国竞赛弓马,原本第一名是西夏第一箭手撒金,也就是西夏大将撒辰之子,他箭法高强,骑**悍,无人能敌,在场五万观战的将士和民众情绪低落,但正是一名太学生力挽狂澜,战胜了西夏箭手撒金,重新夺得第一,令数万军民扬眉吐气,相信今天晚上整个汴京的民众都会为之欢呼。”

    赵佶也不由又惊又喜,连声道:“还有这种事情,居然是个太学生,真是出乎朕的意料,此人叫什么名字?”

    “启禀陛下,此人叫做李延庆,相州人,去年相州发解试第一名,得到微臣的推荐,目前在太学上舍读书。”

    “李延庆?”赵佶似乎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在哪里听说过,但他一时也想不起来。

    童贯又对蔡京道:“保家卫国,维护大宋的荣耀,不仅是士兵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份内之事,堂堂的太学生又岂能置身事外。”

    蔡京刚要反驳,童贯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道:“如果没有能力,那太学可以不参加弓马大赛,但太学明明有这个能力,为何就不想为国效力,为维护大宋的荣耀而尽一份微薄之力呢?”

    童贯的最后两句话说得大义凛然,令蔡京无言以对,这时赵佶打了个圆场道:“明天弓马大赛就要结束了,反正下一次还有三年时间,蔡卿就不用着急了,以后我们再从容商议此事,先让这次弓马大赛圆满结束再说吧!”

    蔡京无奈,只得躬身行礼,“微臣遵旨!”

    “蔡卿和张右丞先去吧!朕还要和童太尉商议一些别的事情。”

    “微臣告退!”

    蔡京和张邦昌退下去了,赵佶负手走了几步,这才对童贯道:“关于杨戬之死的详细报告已经出来了,正如爱卿所言,确实很难判断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被人暗算,还是死在梁山乱匪手中?王御史无法下结论,但厢都指挥使王荐防护不力,导致杨戬的护卫出现防御漏洞,他有直接责任,朕已经将王荐革职问罪,另外,朕准备明年开春后剿灭梁山乱匪,不知道爱卿觉得让谁去比较合适?”

    童贯没想到天子居然询问自己,难道他是想让自己领兵去剿灭梁山吗?

    他便小心翼翼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赵佶摇了摇头,“朕不是让你去,你要全力应对方腊,朕是让你推荐一个得力之人。”

    童贯大喜,这种机会一般是推荐一个自己的心腹,或者是推荐一个自己憎恨之人,他沉思片刻,决定采用后者,便道:“殿前指挥副使高俅虽然位居军队高职,但缺乏实际战功,在军中权威不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