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公孙宝月又试探的搂住了袁熙,见他没有说什么,这才把头放在她的肩膀,满足的闭上眼睛。
第二天一早醒来,为了避免被发现,袁熙快速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众女也没有发现什么。
吃完饭,袁熙便带着甘宝宝去前宅办公。
他召集张昭、糜芳、徐邈、陈群、蔡邕等人商量了一系列的政事,然后和众人一起商议,出准备在幽州宣传一波思想教育。
让人对于幽州有归属感。
在古代思想灌输是很容易成功的。
袁熙这番提议,也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徐邈还建议把道家的思想灌输进来,这样能更好的拉拢普通民众,不过这个提议被袁熙拒绝了。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袁熙都是和幽州的一众文臣,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别说洗脑还挺成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当然说洗脑其实有些过了,毕竟幽州目前的环境确实比那里都好。洗脑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幽州的情况要是差的要死,骗鬼鬼也不信啊。
这期间在鲜卑四郡的招募兵马也得以成型,属于袁熙的陷阵营和虎豹骑正式成立。公元一九八年十一月,在陈宫的率领下,幽州借口公孙度犯边昌黎郡,出兵三万,正式拉开了和公孙度的大战。
此次战役完全是由吕布前手下率军进行,幽州的一些将军和军师,也都在观看着,这场大战的胜负。
时间步入公元一九九年三月份,用兵如神的陈宫率军包围了辽东郡,除却辽东郡外,幽州全境基本统一。
陈宫既不理睬公孙度的投降请求,也不派兵攻打辽东郡,就这么一直耗着,而此时陈宫麾下已经有兵马接近五万。
以战养战,取得了初步成果。
公元一九九年五月,初夏。
当幽州还是春寒陡峭的时候,袁绍再也忍不住,大军有集结的迹象。
鉴于此,袁熙和几大军师商量一番,正式展开了对于匈奴残部的绞杀行动。
此战有张颌、韩猛分别率领左右两路大军,共计五万人。
匈奴残部这些年一直休养生息,实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现在见袁熙派军来攻,在求和未果的情况下,正式与袁军开战。
由此消息传到外面,便成了匈奴一部开始频频扣关幽州,袁熙派兵还击。
。。。。。。
“主公!”审配急匆匆的在侍卫的带领下,到达幕府袁熙办公的地方。
袁熙抬头看了他一眼,慢悠悠的道:“何事大惊小怪?”
审配脸色有些不好看,低声道:“大将军已经集齐大军三十万,派信使过来,让,让。。。。。”
袁熙放下毛笔,淡淡道:“让我出兵?”
审配低下头不敢言语。
袁熙哼了一声,“好好的修生养息不要,为了个破面子又要去打,他有问过除我幽州,其它几州百姓的死活吗?”
审配叹了口气。
“要我出兵几万?”
审配忙道:“没有上次多,让出兵三万。”
“砰!”袁熙狠狠砸了下桌案,“三万?对外我是十万大军,七万在这和公孙度以及匈奴打,然后他觉得我剩下三万?就能全部带出去?”
审配擦着冷汗道:“不出兵就是,主公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而是想想用什么借口不出兵。”
“没办法!”袁熙直接挥手道:“让信使告诉父亲,我们就在只剩下三万兵马,这么多的地方要守护,全都拉出去,我幽州防线都不要了?”审配点点头,低头出去了。
袁熙气的直接把杯子扔在地上,心里怒火冲天,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居然让自己出兵三万,难道和公孙度以及匈奴开战,所换来的就是减兵两万?
他不知道其他几州的情况,但是对于袁绍的命令,他嗤之以鼻,想死就去送,这次他坚决不会跟着。
公元一九九年,六月。
袁绍亲率三十万大军,以袁尚、袁谭为左右先锋,正式开始了对于曹军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
曹袁两家的和平协议,正式被袁绍单方面撕毁。
随着消息传到幽州,袁熙南望中原,心里一时百转千回,感慨万千。
自从上次袁熙预测过官渡战败后,审配再也不怀疑袁熙任何事情。
近几日见袁熙越发的不安,审配安慰道:“主公,其实咱们这是为袁家保存实力,若是主公再次战败,那咱们袁家就真的完了,现在好歹有些希望不是?”
袁熙叹道:“这些道理我都能懂,可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现在除了我,大家都在和曹贼作战,我心里实在堵得慌。”
审配能理解他,转移话题道:“主公,陈宫那边和匈奴那边,是不是也该收尾了。”
袁熙点头:“是该收尾了,派人送信给陈宫,就说我们不用出兵,容许公孙度投降,若是不降,直接让高顺把辽东郡攻下。至于匈奴那边,能打赢就速战速决,打不赢的话,也不要正面硬来,最好采用离间计,分化他们内部,现在我们不能在这里有过多的损失。”
“是,主公。”审配正准备下去,袁熙忙又道:“去把郝昭调派到辽西郡,以及代郡一侧,让他负责城防的查漏补缺。”
现在郝昭在幽州可是很有名气,尤其是守城。思及曹操可能随时攻打过来,审配也不觉得他做的有什么问题。
袁家率领大军和曹操再次大战,别的州不说,最少在幽州,普通百姓还是很兴奋的,在他们看来这是河北袁家大军,一次雪耻的机会。
不久消息传来,袁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果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整个河北之地都一片沸腾。
第536章 出兵并州
幽州完全不看好的袁绍的郭嘉、徐庶、陈宫等人,对此视若无睹,依旧干着自己的事情。全本小说网https://。
时间慢慢的流逝,袁熙有之前的紧张,焦躁,也慢慢的安定下来,开始自己的正常的生活。
他知道真正要靠自己的日子,就快要到来了,为了这么一天,从无到有,他准备了接近十年。
失败的话,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时间晃晃悠悠的来到了九月份,前方大战彼此互有胜负,吸取了上次官渡一战的教训,袁军此番步步为营,不急于进攻,慢慢逼近曹操,以寻找有利战机。而曹操急于求战,为此焦头烂额。
局面上居然袁绍始终占据着小优势。
幽州方面,公孙度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选择了投降,不降就是死路一条,毫无办法。
于是袁熙彻底占领了幽州。
占领的四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辽东郡。袁熙分别派辽西郡的袁耀,调任为乐浪郡太守,张辽为辽西郡太守。
高顺为辽东郡太守,贾诩为带方郡太守。陈矫为玄菟郡太守。
四郡太守除了高顺之外,大多为文官,袁熙这么做的目的便是让四郡快速发展,这里也算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危险。
至于贾诩,完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防止他跑了,袁熙便把他任命为一方太守,且看看他表现如何。
至于陈宫,则是一定要调派回来的。
曹操来攻,最前方三郡,三人,必须每人镇守一郡。
潘凤、高览、张辽都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但加上徐庶、郭嘉、陈宫的谋士之才,这才是袁熙心里认为最完美的搭档。
武将考虑问题,有时候难免有些纰漏,让他们互补,能把彼此的长处无限放大。起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不过匈奴残部却是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在不想损失兵马的情况下,局势有些僵持。
整整一年当中,袁熙袁曹都在大战,曹操虽然上次大胜,也有了不少兵马,但是很多都是河北四州之人,曹操打仗压根不放心把他们都过来,大部分都放在后援或者镇守地方。
双方兵马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时间兜兜转转,一晃眼来到了公元二零零年,过完年后,袁熙自己都有些诧异,他始终没有想到这场大战居然能打这么久的时间。
目前局势居然还是僵持不下。
曹操的问题依旧不少,上次是缺兵少粮,这次是少粮。
袁熙每天都在关注着前方的战况,意识到粮草的重要性,袁熙加速屯田,大规模的在幽州继续屯田,尤其是之前公孙度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
三月份的时候,人口审查一番,让袁熙没有想到的是,官渡战败后的短短两年内,幽州人口一共增加了一百多万,目前已经快接近四百万了(公孙度的人口已经加了进去)。
但是其中小孩众多。这个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越了冀州。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袁熙采取了摊丁入亩法,这对于人口的增长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有兴趣的查查,我国首次人口突破亿人大关,便是此法的功劳,而且时间极短。)
不过这些人当中小孩和妇女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袁熙除了悄悄再募兵两万,让他所有的兵力达到十八万,便停止了募兵。
四月中旬,双方终于对对峙到了一个袁熙熟悉的地名。
仓亭!
袁熙知道结果该出来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等到结果,曹操居然出其不意的派兵先攻入了并州。
并州兵力十不存三,大都被袁绍调去了前线,如何与勇猛无比的西凉铁骑战斗?
一触即溃。
袁熙得到消息后,马上就想着要派兵前往营救,前线可以不管,但是并州不能不管,并州能算是幽州的一道天然屏障,此番并州牧高干去了前线,自己还在幽州的情况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并州丢了,于情于理都不好交代。
审配献策道:“主公,在下觉得应该立马派代郡潘将军前往,派一般人过去,只怕不是马超的对手。
袁熙也有些诧异,他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