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府,可与那埃及一样,至少名义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但居然就这样直接被法国派军队攻打了。这也就意味着,法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了!
法国的宣战,真正让奥斯曼土耳其吓坏了!他没想到法国居然会插手此事,连忙派出一连串的使者前往法国调解,希望能停战。但这注定是徒劳的。本身就是法国的密谋,奥斯曼如何能说得通?
无奈之下,奥斯曼苏丹阿布杜勒阿齐兹只得质问当初说服他出兵的奥斯曼帝国宰相阿里帕夏和奥斯曼外交大臣福阿德帕夏,阿里帕夏向他保证会说服中华帝国的军队进行援助,而福阿德帕夏提出,可先停止法国的进攻,不如直接将本来就已经是名义上的突尼斯公开地割让给法国,让突尼斯贝伊同法军那边去狗咬狗,同时,还能获得法国的好感,让法国人无法有借口再针对奥斯曼帝国。
因此,奥斯曼帝国立刻行动起来。一边向正在顿河河口的亚速镇驻守的中华帝国军队主力求救,一边派出外交大臣福阿德帕夏迅速赶往巴黎割让突尼斯求和。同时,奥斯曼苏丹也知道,这是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重新崛起的最好机会,他发布苏丹征兵动员令,同时派人紧急联系中华帝国驻欧特使郭嵩焘,请求中华帝国的贷款援助,用于军费开支。
事实上,奥斯曼土耳其因为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国家财政便濒临崩溃,完全依靠从英国和法国借贷债务来支撑国家的正常运作,尤其是军费开支,占借债的一半以上。到如今为止,奥斯曼帝国已经借债总共超过10亿法郎,奥斯曼帝国需要将近4年的财税收入才能还清这些债务,但偏偏奥斯曼根本不去理会债务的深浅,每年还在向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借债,这样一来,奥斯曼的财政几乎全部用来归还债务,并且,国家的经济也几乎都被英国和法国所控制。
郭嵩焘得知消息之后,立刻亲自赶到君士坦丁堡与苏丹阿布杜勒阿齐兹以及宰相阿里帕夏见面,代表中华帝国,同意向奥斯曼帝国进行贷款以支持对方的继续出兵沙俄。
不过,狡猾的郭嵩焘参照当初英国和法国的债务经验要求,提出中华帝国借贷给奥斯曼帝国的债务,全部以注资并购奥斯曼帝国银行的形式来实现。
奥斯曼帝国银行是当初英国和法国资本出资在奥斯曼帝国设立的,它几乎是奥斯曼的国家中央银行,有权发行货币,不纳赋税,是奥斯曼帝国的唯一大型银行,几乎垄断奥斯曼的银行金融业,并通过金融又进一步垄断奥斯曼帝国本土的内外贸易。
而通过借款债务,将奥斯曼帝国银行注资股份稀释,中华帝国成为奥斯曼帝国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日后奥斯曼帝国的外部贸易业务,几乎要被中华帝国所垄断了。
有了军费支持的奥斯曼帝国,立刻进行了扩兵动员,并不但组织国内本土兵力,还进一步发动各地方兵力,如驻扎在叙利亚省首府大马士革的奥斯曼帝国第五军团,集合起来往前线输送,这样一来,奥斯曼虽然军事训练不足,武器也不够先进,但硬生生地通过兵力人数优势,将攻势犀利的奥地利帝国军队抵挡下来,双方陷入阵地和堡垒相对的僵持阶段。
而这个时候,留在亚速海的顿河入河口处的中华帝国西征军一路主力,还是丝毫不动,就好像完全不关心前方的战事。
奥地利和奥斯曼双方明白过来,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插手,就是让他们两个冤家相互火拼的。
第1246章 克里米亚调解
经过半个多月的激烈交火,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双方互有损失。虽然奥斯曼帝国损失的军队更多,死伤达4万余人,而奥地利帝国军队只有2万不到的死伤,但最先承受不住的,却是奥地利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都来自疯狂的木斯林为主,虽然来自土耳其各地,甚至还有巴格达省和大马士革省等地的军团,但因为土耳其人口众多,而且军队训练要求不高,简单地几个月甚至临时募集民众突击一个月便成为军人,因此,对于损失4万土耳其军队来说,他们并不心疼,相反,奥斯曼帝国心疼的是那些军费开支和战死者的抚恤赔偿。但如今有了中华帝国兜底,发放大量的贷款,他们自然没那么担心了,哪怕是用整个奥斯曼帝国的财税和关税作为还债担保。
而奥地利军队则不同了,这次会同摩尔达维亚公国进攻沙俄的波多尔高地一带的军队的8万余人之中,有将近一半的军队来自匈牙利地区,而进攻巴尔干山脉以南地区的主力之中,也有2万名以上的匈牙利军队,这样一来,随着奥地利军队死伤近2万的消息传回匈牙利,这些士兵的家属们迅速通过匈牙利贵族向奥地利帝国进行了抵制抗议,要求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将士们的死伤。匈牙利贵族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因为奥地利帝国的扩张对于他们并不是很有利,如今匈牙利地区与奥地利本土维也纳方面的矛盾开始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有脱离奥地利帝国的趋势,特别是税收和军队服役方面,匈牙利的怨言越来越多,发生战争就要经费开支,死伤战士更要财政抚恤,这些付出当中都要给匈牙利方面带来负担。而就算奥地利帝国占领了以东的大片沙俄领土,对于匈牙利来说,非但不是好事,甚至要变成坏事,毕竟匈牙利成为奥地利帝国的腹地,奥地利帝国对于匈牙利的掌控便会变得加强,更不利于匈牙利当地贵族们的利益。
因此,匈牙利的抵制让奥地利帝国很快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于奥地利皇帝来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虽然诱人,但再诱人也没有近在心腹的匈牙利可贵。何况奥地利帝国的最大的目的,吞并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这两个公国的目的已经达成,再与奥斯曼死拼去争抢沙俄领土并不是那么明智。而这个时候,奥地利的外交大臣建议奥皇可以通过施加压力用谈判的手段来与奥斯曼土耳其瓜分沙俄的领土,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遭遇法国和塞尔维亚公国大规模进攻之后,奥斯曼帝国肯定会出现恐慌,这个时候,逼迫奥斯曼帝国屈服完全是可行的。
奥皇忍不住这种诱惑,能够不付出巨大代价,便让奥斯曼屈服,哪怕是少占领一些沙俄的领土,也是划算的。因此,奥皇很快派出外交大臣前往奥斯曼帝国交涉。
而这个时候,不知为何,波兰的首领博布罗夫斯基打听到普鲁士与中华帝国关系紧密,他也派了一名特使传话给中华帝国驻欧特使郭嵩焘,向其求救,要求中华帝国作为中间人出面说和普鲁士王国和波兰,他们波兰临时政府愿意割让一些领土,只求普鲁士王国的军队承认波兰临时政府的成立合法,停战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郭嵩焘刚刚和驻军在黑海的亚速海的亚速镇上的西征军主帅石达开联系上,得知此事后,便立刻决定这是一个插手欧洲的绝好机会,决定由他出面代表中华帝国,在现在由奥斯曼帝国军队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海港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协调各国进行谈判。
一个星期之后,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这座号称不败的要塞,东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已经接连被攻陷。
奥斯曼帝国对于能收回这座要塞城市,极为满意。要知道,当初这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都曾经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附庸国——克里木汗国,也就是说,这里原本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如今只不过是重新收回故土而已。
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塞瓦斯托波尔历来被当作历代沙皇的度假地,只是如今,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顶部,花园式海滩城堡里,如今成为了瓜分沙俄的诸国使者谈判的地方。
由中华帝国的驻欧使者郭嵩焘牵头,奥地利帝国外相卡尔*路德维希*冯*布鲁克男爵、奥斯曼土耳其的外交大臣福阿德帕夏、普鲁士王国枢秘顾问布莱希罗德、波兰民族政府特使巴德列夫斯基,都齐聚海滩城堡内,开始了停战会谈。
随着中华帝国的日益强大,还有最近几年对外战争的接连胜利,郭嵩焘的地位越发高贵起来,不复是以往的无人理会的光景了。而且,因为生活在欧洲多年,郭嵩焘如今掌握了几门外语,口音虽然不大纯正,始终带着湘中口音,但因为这些国家都是要依赖着郭嵩焘来居中协调,因此,整个谈判的会议都由郭嵩焘来主持。
郭嵩焘首先直接说出了各方的要求:
一、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全部停止交战,南方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这两个公国,奥斯曼帝国放弃其宗主国的权益,任其自行归入奥地利帝国。而东部的波多尔高地以及黑海沿岸低地,双方以南布格河为界,河岸的西面地区全部由奥地利帝国占领,河岸东面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等,全部由奥斯曼帝国治理。至于其他沙俄领土,谁先占领,便归于谁。
二、至于塞尔维亚公国的军队,奥地利不插手其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争端。
三、普鲁士王国和波兰之间,也停止战乱。普鲁士和奥地利都不能再次攻打波兰,条件是波兰永久性放弃对波兹南公国和克拉科夫自由市的领土要求,波兹南公国交由普鲁士王国治理,克拉科夫自由市交由奥地利帝国治理,除此之外,波兰不得趁沙俄内乱之际,侵占沙俄的领土,并保证不主动向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开战。
这三个要求决定下来,顿时解决了奥地利、奥斯曼、波兰和普鲁士四国之间的争端。但面对虎视眈眈的中华帝国西征大军,奥地利帝国并不放心,特别是如何瓜分沙俄的领土问题,因此,几方又约定,沙俄的领土占领原则,除了波兰之外,实行先占原则,也就是说,各凭本事,但不得相互攻击。
事实上,这就已经确定了如何瓜分沙俄的势力范围了,毕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