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部直接提出,因为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都被调往北美地区,东洋舰队还好一点,还在太平洋海域,立即往回赶,勉强能在两三个月内抵达南洋一带。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则除了在密西西比河中游地区,其他的也在墨西哥湾一带,都是身处大西洋,要回到印度洋,非常遥远,要将近半年时间才能抵达,因此,太平洋舰队是基本来不及增援了。

    可偏偏太平洋舰队才是主力舰队,而那北洋舰队的军舰却是比较弱小,这让海军部很是苦闷。因此,海军部仔细分析了一下中华帝国在印度洋海域的海军舰队——印度洋舰队和部分南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最为强大,有军舰45艘,包含铁甲战列舰2艘,普通木壳蒸汽战列舰4艘,大中型巡洋舰18艘,中小型护卫舰12艘,炮舰炮船9艘,总吨位勉强7万吨。而南洋舰队的这部分舰队一共27艘军舰,包含4艘普通木壳蒸汽战列舰,大中型巡洋舰9艘,中小型护卫舰6艘,炮舰炮船8艘,总吨位连4万吨都不到。

    这样一来,在印度洋和南洋一带的海军力量,总共才72艘军舰,不到11万吨的吨位,相比英国远征军的200艘战舰,22万吨之多的吨位,整整相差了一倍多以上。

    因此,海军部认为不宜与英国远征军正面对战,而是尽量拖延交战时间,一来等四大船政局还有一批军舰已经下水,只要再配置好武器和最后的修缮改造,便能作为战舰出征;而来,调集东洋舰队和北洋舰队、太平洋舰队等其他舰队赶来支援,集合所有的海军力量再一同出击。

    而总参谋部更是提出陆军配合的作战方案。

    他们的提议也是让冯云山心头一震:由占领锡兰岛的第六野战兵团的第7步兵师将士死守锡兰岛,第六野战兵团的第3步兵师和第6步兵师以及第8步兵死守卫加尔各答城以及恒河沿线,利用堡垒、防御工事和步兵的火炮,与英军的军舰周旋。

    冯云山知道陆军这样做的沉痛代价,以步兵去和海军舰队去抗衡,这样无疑是很吃亏的。毕竟军舰上的舰炮威力巨大,整个舰队数百发炮弹一齐轰炸的话,就算躲在防御工事后面的士兵都极易被炸死炸伤。而陆地上的火炮,因为行动不便,与舰队对轰也并不占优势。因此,以步兵去拖延英国远征军的作战速度,这其实也就是以将士们的生命去延缓其进攻。

    尤其是锡兰岛上的林始发率领的第7步兵师,锡兰岛上孤立无援,坚守锡兰岛无疑是要冒着整个步兵师被歼灭的风险。而参谋部知道这样,还毅然这样做,无疑是真正为了帝国的大局着想。

    冯云山也没有其他好的方案,他批准了海军部和总参谋部的这个计划,其实说白了,就是以领地和土地这样的空间换取时间。只要拖到英军进攻的速度慢下来,才有机会能集结海军力量抵抗强大的英国远征舰队。

    想到这里,冯云山直接问道:“如今英军的主力舰队和步兵都是什么情况?而我们在印度那边的情况又如何了?”

    罗大纲朝左宗棠撇撇嘴,示意由他来禀报。

    左宗棠会意,道:“陛下,英军的海军远征舰队,如今主力都集中在加尔各答城外的恒河河道处,接近四五十艘在恒河内河的加尔各答港口处每天轰炸加尔各答城内的我军防御工事,另外近百艘军舰在扫荡吉大港、达卡等地。

    而其次还有两支分舰队,各有军舰30来艘,一支舰队分布在锡兰岛一带和马德拉斯一带盘旋,可能是为了搜查我中华帝国的海军;另一支舰队已经抵达仰光一带,正在攻打位于仰光的我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的基地。”

 第1105章 澳大利亚收入囊中

    “至于英军的陆兵,则分为数股部队。一支3万人的部队还在锡兰岛上围歼我军的第7步兵师将士,一支1万人的部队攻占了马德拉斯和本地治里并驻守在那里,另外,孟买、帕拉吉、卡利卡特等地可能有4万人,其余的,超过6万名英军陆军都在加尔各答一带围攻驻守在那里的我军3个步兵师。”左宗棠接着禀报道:“至于我军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锡兰岛和加尔各答两地的4万步兵师之外,还有5000步兵是从本地治里和马德拉斯撤出来,在两者之间的文迪瓦尔,时不时袭扰一下两地的英军给他们造成压力,让其无法离开。

    除此之外,我们的援军也不少。从云南调入第五野战兵团的2个步兵师和1个特种兵师,已经通过缅甸进入孟加拉地界,再过段时间便能抵达加尔各答地界。而除了加尔各答周边重新组织起来的近8万孟加拉苏丹国的孟加拉军队之外,还有缅甸王国的5万大军也已经抵达加尔各答东面30公里的地方。

    而为了麻痹英军,引诱英军陆军深入内陆,我军在加尔各答的守军将撤离原本就已经四分之三都是废墟的加尔各答,并且露出不敌的外象,让英军追击我军。总参谋部设定的步兵决战的战场在加尔各答东北部35公里处的巴鲁尼。

    只要英军追击‘败逃不敌’的我军,按照我军安排的时间顺序,孟加拉苏丹国军队和缅甸军队会在巴鲁尼等着他们钻入决战圈。届时,我第五野战兵团的援军3万余人也会抵达,绕道后方,将英军的退路封死,将6万英军全线包围起来实施歼灭战!”

    冯云山听完左宗棠的这番话,大喜道:“左爱卿这番布置的确精妙,陆军方面,朕可以高枕无忧了!海军方面了,信忠王,你刚才说的决战时机已经到达,哪儿来的底气?也跟朕说说,除了黄色炸药和潜艇之外,总还有些布置吧?”

    罗大纲连忙道:“陛下英明!潜艇只是一个小手段而已,毕竟只有2艘。黄色炸药方面,的确是绝佳的杀手锏,但先前微臣并不清楚,当然没有将此举列入对付英国远征舰队的对策。

    陛下,微臣想说的是,东洋舰队除了数艘小型船只在日本朝鲜一带执行巡航任务之外,其余的共计20余艘军舰已经赶往槟城备战;北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共计5艘军舰也抵达麻六甲;四大船政总局新投入使用的共计18艘军舰,也交给南洋舰队司令谭体元统一指挥,前往南洋一带。

    另外,前段时间,南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共11艘军舰被派往澳大利亚,会同不少运兵船运送了2万步兵进攻澳大利亚,如今差不多应该快收到消息了。澳大利亚的英军不多,战事应该很快结束,若是那边已经攻占下来,那支南洋分舰队便会很快返回南洋,也可以派往印度洋支援。

    从表面的军舰数量看,这些新增加的援军军舰数量并不多,只有50艘军舰,但从排水吨位来看,却是足足有10万吨之多。主要是我们新增的那18艘军舰,几乎都是中大型主力军舰,其中铁甲战列舰都有3艘,4000吨以上的普通战列舰就有5艘。这样算下来,虽然军舰数量比英国远征舰队要少很多,但从吨位上来看,已经相差不大了。

    陛下,这就是微臣认为可以进行决战的底气!有强大的中华帝国最为后盾,即便洋人派再多的军舰也不怕他们!”

    冯云山笑道:“信忠王能有此把握,朕心甚慰。既然如此,为以防万一,让印度洋的那些军舰凭借速度,先与英军周旋,再拖延点时间,再稍稍等待所有军舰集合起来,同时前线做好与英军决战的准备!陆军方面,即可准备决战,便从加尔各答开始!”

    众人均领命,正准备告退,刘胜邦拿着一份电报欣喜万分地进来,禀报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澳大利亚大捷!”

    冯云山大喜,心中一动,刚才还谈论到澳大利亚,莫非那事已经有了结果?

    他迅速将电报接过来一看,还真是,澳大利亚告捷!

    南洋舰队分舰队护卫着2万步兵,在两个月前抵达澳大利亚的英属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南洋舰队分舰队击沉英军港口外的2艘军舰,其他3艘投降被俘。而同时,中华帝国2万步兵向驻守在那里的5000英军步兵发起进攻,英军反抗顽强,但在被包围了十余天之后,死伤近半,无奈之下举起白旗投降了,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就此宣告脱离英国的治下。

    而澳大利亚的其他英国殖民地,维多利亚殖民地,还有范迪门地、南澳大利亚等,总共才3000多名英军士兵驻守,兵力严重不足,在上万名野战步兵的进攻下,很快溃败,死伤数百人之后,其余的乖乖投降。

    不到一个月时间,澳大利亚的沿海将近延绵2000多公里的数十个英国殖民驻点,全部被中华帝国军队占领。因为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军队不多,而居住的不少人是原本流放的罪犯恶棍的后代甚至罪犯本身,这些人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港口重镇悉尼组织了4000人的暴动进行反抗,既不要求重回大不列颠王国的怀抱,也不愿意接受中华帝国的统治,想独立自主。

    但当地少量的华人劳工立刻向中华帝国驻澳大利亚的特务进行告密,接到消息的中华帝国征澳军队立刻从纽卡斯尔和伍伦贡一带返回悉尼,上万中华帝国步兵师当即对暴动的居民进行镇压,这伙暴民死伤3000余人,剩下的800多人全部被俘虏,征澳军队将其交付华人矿工首领,送往新南威尔士金矿开采区服役采矿。

    “太好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澳大利亚收入帝国的囊中,为帝国开辟又一处新的疆域,正好又能赶上印度洋的对英军的决战!”冯云山拍掌叹笑道:“如此一来,时机已具备,传朕旨意,海陆两军,即刻准备进攻来犯英军!”

 第1106章 首个目标——仰光港

    麻六甲港口码头。

    数十艘军舰将整个码头外的海面挤得密密麻麻。而码头上,也早已经被封锁起来,除了中华帝国的士兵,闲杂人等全部被禁止在附近逗留。

    码头上,南洋舰队司令谭体元在对手下的几个分舰队司令、各舰舰长做最后的动员:“各位兄弟,你们大多都是还在太平圣国时期的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