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德华*卡德威尔说起了事情的详细情况:“前阵子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分为两路,从北部的贝尔法斯特和中部的都柏林两港登陆。北方的五千军队在北爱尔兰地区的苏格兰人协助下,很快便控制了整个北爱尔兰地区。但中部2万援兵,却被据守都柏林城的爱尔兰叛军狙击,后经过一周多的恶战,在折损三千余人之后,终于攻陷了都柏林城,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想将被困在军营中的原来近万名都柏林守军和警察救出,没想到,这却是爱尔兰人的阴谋。那些军营,早已经被叛军攻占,他们在军营里设下无数的火药和火油,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还埋伏了上千名爱尔兰敢死队员,穿着大不列颠守军的衣服,等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区域后,他们便发动了自杀性袭击,点燃火药和火油,与我军同归于尽,将整个军营变成地狱般的火海。剩下的15000名援军撤出都柏林城,因为港口的船只被击沉,逃往都柏林北方的小镇德利克。”
“我军惨败!而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缴获了都柏林城内的武器,再加上今万援军携带的火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约5万人的军队,而且,占领了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还开始搜罗工人技师,应该是准备自行生产枪炮。”
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闻言哀叹道:“坏了。都柏林可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城市,虽然没有大型兵工厂,但有许多机器厂,稍加改造,便能变成兵工厂。有了武器,那些不怕死的爱尔兰疯子便更难降服了。”
突然,拉姆齐想起了什么,叫道:“等等,爱尔兰叛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火油?这些火油,岂不是跟当初大英帝国的对华远征舰队遭遇灭顶之灾的火油是一样的?我明白了,可恶的东方奸贼,这些火油,必定是那个中华帝国偷偷送来的!”
罗素闻言也是气急败坏,心中对那个遥远东方的中华帝国极度憎恶!只是,如今来不及理会那个国家了。
爱尔兰可是毗邻大不列颠本土最近的领地,又是大不列颠王国的粮仓和牧场,罗素知道,大英帝国所有人都不会接受失去爱尔兰。加上如今伦敦的工人暴乱,大英帝国的军队还是太少了,必须扩兵。
罗素这样想着,准备等伦敦暴乱的事情平息下来,便开始加快速度大肆扩兵,当然,原本就有了扩军计划,只是如今看来,这个程度还是不够。但要继续快速扩军,一来士兵没经过系统训练,军事素质便会不足,二来,军费开支问题,这也是罗素最为忧心的问题。
上次出征印度和爱尔兰,都已经是从各个银行家那边借贷的军费,如今又得从哪里找来军费?
增收税收?眼前的穷鬼工人还在闹个没完呢。
增加外贸收入?大不列颠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最近都出了积压,尤其是最为大不列颠最大的两个市场,欧洲和美国,特别是美国,大不列颠的货物充斥着整个美国市场,已经出现滞销了。
这两者行不通的话,罗素不知道如何去筹集那些扩军所需要的天量的资金。这一下,罗素头痛欲裂!
该死的中国人!罗素此刻发现,这一切似乎与那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不管怎么样,议会大楼内的这些内阁大臣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便是大不列颠王国彻底乱了!
967章 海底电缆公司的消息
圣京。皇宫的议政厅内。
冯云山将手中的一封破译的电报看完,脸上稍稍有些担忧之色。他的下首,内阁副总理曾观澜、外务部部长吴如孝和特务司司长范汝增、总参谋长左宗棠四人站在一旁。特务司接到从欧洲传来的一份绝密信,在抵达日南的西贡港之后,当地特务不敢怠慢,将这份特级绝密信立刻从西贡电报局直接发送给了圣京电报局。特务司司长范汝增知道后,立即组织人马将其破译,将这份绝密电报立刻呈送到皇帝冯云山的面前。
电报是帝国驻欧洲特使郭嵩焘让人发回来的,将近期欧洲的情况,尤其是英国的情报,全部送回国。
冯云山将手中的电报递给曾观澜,让他给众大臣传阅一下,稍稍等了一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欧洲有些乱了。普鲁士和丹麦爆发了战争,而撒丁王国似乎又加快了统一意大利的进程,一个名为加里波底的人率领义军攻下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并宣布并入撒丁王国。不过,他们想要完全统一意大利半岛,还需要些时间。而沙俄那边则是更加的混乱,因为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损失惨重,其国内爆发严重的危机,近两年时间境内便有大小共200余次的农奴叛乱。这些农奴还分为两派,一派只是要求社会改良,不触动地主利益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而另一派自称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其首领是一名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人,现在英国伦敦,他们坚决反对沙皇统治,要求废除农奴制,对于这个人,范爱卿,你们特务司让曾纪泽他们伦敦情报站要密切关注,可以接触他一下帮助他返回沙俄,支持他反对沙俄的暴政。还有法国,似乎也不甘心,趁英国内乱的时候开始偷窥苏伊士运河。”
“当然,最乱的还是大英帝国!”冯云山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不但印度再一次大规模叛乱,丢失了德里、孟买等这样的重城,连爱尔兰也开始乱了起来!对了,范爱卿,曾纪泽那边应该没问题吧?”
范汝增连忙回禀道:“回陛下,曾站长在伦敦干得很好,对那个麦喀士一家多有照顾,如今已经让麦喀士解除了后顾之忧,加上告诉他英国境内兵力薄弱的情况,微臣猜测,他必定愿意站出来号召那些工人起来反抗资本家的统治,进行起义!何况,就算他不站出来,我们特务司也有办法让其他的工人首领站出来。陛下说过,他写《资本论》,研究天下大同的学问,一直钻研那个工人协会主义的理想,微臣相信他会为了理想去拼一次!”
冯云山有些失神,好半天才叹息道:“希望他能成功!对了,范爱卿,无论如何,多派些人保护他,保证他的安全,若是一旦事情失败,立刻安排他回普鲁士。”
想到自己居然利用后世的导师,冯云山有些无奈,谁让大英帝国太过强大了呢。不从内部分裂他们,让其内乱,如何抵挡它猛烈的报复?只要稍稍拖上些时间,如今以中华帝国飞速发展的势头和巨大的经济体量,要不了多久,最多十年,便能追上甚至超过大英帝国,到时候自然不必担心了。
如今英国被自己弄得应该焦头烂额了。想必那个英国女王也会头疼一阵吧。冯云山暗暗想着,他真正的用意自然还是将印度和爱尔兰从英国分裂出来,这样的话,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必然实力大降。但这个难度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尽管提前做了硕多的布置,但他还是心里没底。但不管怎么样,他必须让英国乱起来,给自己发展争取时间。
“微臣遵旨!”范汝增大声回道:“陛下放心。这次的英国工人起事,有很多的有利条件,与他们以往的那些宪章运动完全不同。为了配合这次起事,我们特务司不但从国内前后派了近百名特务前往英国,还从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吸收和发展了超过三百名特务人员,投入在英国国内,提前埋伏在伦敦、曼切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工业城市,支持和援助那些工人领袖,通过结交他们来煽动那些工人起来反对政府,图谋起义。而且,这次大规模的起义,是在英国本土的军队大部分都调离之后,内部空虚的情况下趁机发动,足以给英国沉重打击!”
冯云山转向旁边的吴如孝和左宗棠两人,问道:“两位爱卿也别干听着,说说你们的看法!这次英国的工人起义,能成功推翻英国现任统治吗?”
吴如孝稍稍犹豫了下,道:“陛下,微臣觉得恐怕有些困难!毕竟那些只是普通的工人,就算经人煽动,有人组织,也不一定能成大事!何况微臣也听说,那些工人还分了很多派别。一些船舶工人、机器工人、铁路工人等有技术的工人们,领着高薪水,生活条件很是不错,他们是坚决拥护现在的英国内阁政府,一边维持他们如今的利益。而那些失业者和无生意的手工艺者,还有无法养家糊口的薪水微薄的工人,则是希望能改变困顿的生活,都愿意跟随工人协会的首领们起来反抗,但就算是这些工人,也是各自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希望通过游行示威等非暴力手段,平和地表达诉求,而另外一些激进的工人们,则是倾向麦喀士的那种理论,通过暴力反抗进行起义,推翻现在的英国政府统治,重新建立一个由工人协会领导的政府。因此,这些工人无法有效团结起来,就算他们一时间凑在一起,也容易在胜利的时候瓜分果实便会因分配不均而分裂,要是英国的内阁政府拉拢一方,答应那些改良派的条件,他们必定会停止对抗,进而为了自己的利益调转矛头对准那些激进派工人,与政府军一道对付曾经的盟友,也很有可能!因此,陛下,微臣并不看好这些英国工人起义能真的成功。”
左宗棠也点点头附和道:“陛下,微臣赞同吴大人的看法!除非麦喀士能将那些贫穷的工人全部整合训练成正规的军队,建立严密的组织,否则,单靠工人起义,无法万众一心,很难成功。若是他们能将那些底层警察和底层士兵也发动起来,从攻占伦敦等大城市着手,倒是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从来政变的成功,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谁有道理,只取决于武力的强大。”
冯云山听完两人的话,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同时从心底也赞叹两人的见解。吴如孝可能因为是外务部长的缘故,对英国国内的情况了解一些,分析那些工人们并不会齐心,推测他们起义难以成功;而左宗棠则完全从军事角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