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哪是作战,几乎是自杀。

    也就一刻来钟,出城偷袭攻城火炮的三千浩罕骑兵,只剩下四五百不到狼狈万分地逃了回来。这还是那帮锡克骑兵没有追击的缘故,否则,可能连这四五百都不一定能回城。

    这期间,城外高筑的炮台上,开花线膛大炮始终保持开火,没有意思减缓的迹象。就在浩罕城东门刚刚关闭的那一刹那,在两发巨型开花弹命中下,东城门旁边的一处城垛终于承受不住,猛然坍塌。

    城墙上躲在一边的阿力木库尔此刻早忘记了擂鼓助威,连忙下令组织城内的民夫冒着炮火修补城墙。但城外的讨虏军如何可能给他们修补的机会?

    城外的炮台全部将火炮瞄准缺口处便是集中轰炸,一连从轰开缺口的傍晚轰炸到深夜时分,城墙虽然模糊,但仍旧可以看见已经倒塌了一大片。这一来是因为这种由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专门为攻城特制的开花线膛大炮威力惊人,二来,也是这中亚地区的城墙多用泥土夯实,虽然城墙中间部位墙体夯打紧密,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很多紧密城墙也开始开裂疏松起来,经过炮弹连续不断的集中轰炸,已经不堪重负,终于坍塌。而有了一处缺口,开花弹的威力便显露了出来,缺口越来越大,虽然浩罕城内众多的民夫被逼着拆毁房屋,运送砖料泥土去垒砌城墙,但在连续一晚的炮火之中,极为有限。

    城外的讨虏军并没有发动冲锋攻城,只是将大炮发射个不停,也不知道消耗多少发炮弹,也不知道那炮管为何没有发烫的隐忧。阿力木库尔的心就提心吊胆地悬在那里,直到侍卫官来报说东门城外已经被炸塌2处大缺口,实在难以修复。阿力木库尔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不过不是安心,而是彻底死心——他便知道除非自己真的按照城外那个汉人可汗的话,自缚投降任其处置,否则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便是逃跑。

    他最终想了想,这个都要破城的时候归顺那帮汉人,自己价值已经不显,就算能保住命,也不可能有时代富贵了。于是,他一狠心,悄悄命令亲兵收拾王宫内的财宝等,也不通知守城的浩罕军士,让二千亲兵护卫着,趁着夜幕在天亮之前,从城西出了城,逃往塔什干。

    次日一早,浩罕城外,上万的讨虏军和锡克骑兵便展开了攻城。火炮已经停止,城东的城墙已经有两道巨大的缺口,城内的守军正在组织民夫垒塞,不过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上千名锡克骑兵形成两束尖锥阵型,一马当先直插两个城墙破口,城墙缺口处顿时响起一片杀喊声,数百骑兵堵塞在那里。但随着后续骑兵的不断加入,城内的浩罕士兵抵挡不住,先前的锡克骑兵很快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后面源源不断的锡克骑兵前赴后继,猛冲而入。不一会儿,城东门便吱吱呀呀地打开了。

    紧随其后的讨虏军士兵蜂拥而入,霎时,浩罕城便正式告破。城内的浩罕兵虽然有部分仍旧悍不畏死,组织反扑,但在队列整齐的火枪射击下,很快便倒入血泊之中。而这时,不知道谁透露出浩罕可汗已经逃走的消息,顿时,所有浩罕兵都失去了反抗的理由,不是投降便是逃入民宅中躲藏起来。浩罕城很快便被讨虏军占领。

    中午不到,义王石达开在罗琼树、石祥祯等将领的陪同下,骑着高头大马径直来到浩罕城已经有些坍塌的东城门口。石达开注意到,阿克谢领着百余名锡克骑兵押着数名俘虏候在一旁,便随口问了句,没想到被告知,那几名俘虏中为首者,竟然是昨夜逃走的浩罕可汗阿力木库尔。原来,昨夜阿力木库尔率领二千浩罕骑兵从城西仓惶逃走,锡克探哨发现后,阿克谢一边通知石祥祯派人堵截,一边亲自领着二千锡克骑追击,一夜激战杀得浩罕骑兵四散逃走,最终在早上将躲藏在一处小山谷里的阿力木库尔和几名浩罕贵族俘虏,刚刚押送回来。

    看着脸色惨白的阿力木库尔,石达开没有丝毫同情,直接下令道:“来人呐,将这侵略中华帝国的首恶斩首示众三日,再将其首级置于攻占塔什干的军中大旗上,震慑敌兵,促其献城!”

    顿时,罗琼树抽刀上前,手起刀落,将还在求饶不已的阿力木库尔斩为两段,如此果决,让在场的锡克骑兵也心惊不已。阿克谢更是暗自提醒自己谨慎,要约束部下,免得犯了义王忌讳。这几天的激战,虽然他的锡克骑兵团英勇异常,但实际杀敌,却远不如对方那一排排火枪步兵来得干脆和举重若轻,而伤亡比例更是少得吓人,而且,这还是对方有意压制的结果。阿克谢便清楚,就算不是浩罕兵,换了自己的锡克骑兵,正面作战,只怕一样的惨败。也许,回去之后要向大君建议,锡克要加强火枪兵的组建才行了。

    石达开派石祥祯率领数千步兵马队会同二千锡克骑兵乘胜扩大战果,进攻塔什干城,其余的将士,在浩罕城内休整了三日。

    被俘浩罕士兵,石达开选出四千人将之全部交给锡克骑兵团,作为战俘押回旁遮普充当奴隶,其余的三千俘虏连同城内的二千名强壮青壮,全部让一个步兵团押解到喀什噶尔和叶尔羌等地,作为战俘劳力去开垦荒地,交付地方驻兵管理。

    至于城内其余的浩罕平民,石达开没有过多为难,只是通告众人安心下来,如同往常一样生活,又挑选了几名从喀什噶尔城带来的向导和亲近华夏的浩罕商人作为临时官员,协助管理浩罕城内的民政之事。浩罕汉国出来塔什干等地外,基本已被中华帝国吞并下来,不过如何治理,还是个麻烦的事情。毕竟,如今也就伊犁一带勉强有梁立泰作为新疆总督,设立了总督府,招揽了一帮幕僚和属官进行治理地方,就连喀什噶尔和和阗等地都还只是派遣几名地方主官刚刚组建地方官府,更别说哪有官员派来主政这新占的浩罕汗国了。但石达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只能派遣信使禀报皇帝,同时转抄梁立泰,让对方安排人员前来交接。

    第七日,消息传来,塔什干城的守将在石祥祯部还未抵达,便领兵西逃布哈拉汗国。自此,整个浩罕汗国国土全部被占,浩罕汗国就此灭亡。

 861章 阿里玛图堡

    十天之后。

    天山北部的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阿里玛图堡(前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内。

    俄军少将拿卡耶夫眉头紧皱,他的身边有两名参谋看着手中的情报,也是低头不语。半响,拿卡耶夫咳嗽两下,清清嗓子道:“都看过了吧。这是巴布科夫上校传回来的军情,伊犁惠远城的梁立泰,领兵五千顺伊犁河而下,来势汹汹,七天前那巴布科夫说准备领兵往回退,但那梁立泰毫不理会,仍旧沿河向我发起攻击。我军位于伊犁河畔的七个岗哨均被其捣毁,士兵折损一百三十余人。而且,根据最新收到的消息,敌军不仅仅只有伊犁河顺流而下的这一路兵力。从西南面的浩罕城,还有一支敌军,都是骑兵,行动迅速,沿着锡尔河上游,预计目标也是我们这处阿里玛图堡。”

    一名年纪较大的参谋不肯置信地道:“将军,您是说,攻占浩罕城的那支汉人军队,会联同那个新疆总督梁立泰,一起攻打我阿里玛图堡?这,这不可能吧?他们有那么大的胆子?”

    拿卡耶夫耸耸肩,讥笑道:“怎么不可能?连浩罕城都被汉人的军队攻克,浩罕汗国已经成为那中华帝国的囊中之物,我们的策略已经彻底失败了。这伊犁河流域一带,只有阿里玛图堡是最大的堡垒,驻扎的兵力也最多,他们想要占领这一带,只有先攻克这座堡垒。何况,那梁立泰顺伊犁河而来,还有那浩罕城出发的汉人骑兵,方向正是这阿里玛图堡。对了,巴布科夫他们说回堡,怎么这么久还不见回来,莫非路上什么变故?”

    年纪较大的参谋低头不语。

    另一名年纪较轻的参谋道:“将军请宽心,巴布科夫上校率领了二千五百名哥萨克勇士,就算那梁立泰有五千兵勇,凭借哥萨克战士的军事能力也不怕他们。要不是巴布科夫上校过于谨慎,爱惜部下不愿折损太多,完全可以击败梁立泰那五千汉兵。”

    拿卡耶夫听到这里,想起巴布科夫那帮哥萨克兵的勇悍,也放下心来,道:“也是!凭借那些纵横大中玉兹汗国的哥萨克士兵,以一敌二的确不在话下。本将军担心的还是那些攻克了浩罕城、吞并浩罕汗国的那些汉人军队。打听清楚没有,到底他们数量有多少?”

    年纪较轻的参谋道:“将军,昨日探哨来报,对方的骑兵先锋已经抵达图斯湖附近,预计一两日便会抵达阿里玛图堡周围。由于对方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南方锡克骑兵,探哨不敢太近,只能估计数量不少于三四千之数。”

    拿卡耶夫脸色一凝,叹息道:“能在短时间内攻占浩罕,看来对方兵力不弱,只怕还不止四千兵力。看来,我们阿里玛图堡这回有难了,幸好巴布科夫明智地没有与那梁立泰交火,希望他早些率部回城堡,加上我们现有的一千八百士兵,四千余名士兵,应该能守住城堡了。唉,要是时间来得及,调来赖姆堡内的三千哥萨克骑兵就好了,本将不必防守,主动进攻了。”

    “赖姆堡内的三千哥萨克骑兵,可是负责镇守锡尔河流域最为重要的要塞,不容有失,加上最近锡尔河一带的哈萨克人叛乱才刚刚平定,但并没彻底解决,总督府不可能同意调兵的。”年纪较大的参谋忍不住提醒着:“倒是巴尔喀什湖东部的科帕尔堡还有八百余名士兵可以调来。”

    拿卡耶夫也知道他说的有道理,赖姆堡镇守着锡尔河口和咸海东北大门,不容有失。不过,他想的更多,咸海中不是还有四艘小型军舰么?应该可是协助守卫赖姆堡,那至少从赖姆堡可以调来一千骑兵,二千骑兵和四艘军舰守卫赖姆堡,总督府应该会同意的,至于科帕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