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倍多。

    帝国海军的军舰分配倾向于南洋舰队,而南洋舰队的主力军舰分配又重点倾向于第一分舰队。这也难怪,毕竟是第一分舰队,还是舰队副司令谭体元亲自兼任队长。

    整个南洋舰队分为四个分舰队,此次出征只出动了前三个分舰队,第四分舰队分为两部分仍旧游弋在西贡和虎门两地驻防。第一分舰队由谭体元亲自率领,一共六艘军舰,主力军舰均是吴如孝从美国购回,分别是旗舰“南洋一号”、“南洋四号”和“南洋七号”,均是三千五百吨以上的蒸汽机驱动挂帆快速战舰,再经过改装克虏伯线膛炮的巡洋舰,此外还有还有二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一艘三百吨级的炮舰。

    第二分舰队由丁汝昌率领,也是六艘军舰,除了旗舰“南洋二号”和“南洋五号”两艘主力军舰外,还有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三艘炮舰。

    第三分舰队由尤浪漫率领,也是六艘军舰,旗舰“南洋三号”和“南洋二号”一致大小,外加原本的“克洋号”改名的“南洋六号”,另外二艘一千二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二艘炮舰。

    这十八艘军舰护卫着近百艘商船货轮改的运兵船,浩浩荡荡一字排开,散布在南洋海面。

    丁汝昌和尤浪漫只是觉得自己南洋舰队的军舰体型庞大,火炮犀利,攻打满清和朝鲜那些可怜的水师完全就是碾压,没有对比,也没怎么在意。而谭体元和施利芬就不一样了。

    谭体元是从黄埔军校里学习时便系统熟悉过当今世界火炮的情况,知道如今即便是西洋军舰上装配的大多也是前装滑膛炮,后来听总参谋部情报处的参谋说起克里米亚战争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前装线膛炮,只是还不够多,但效果已经出来,相信之后各国都会大量使用。

    而施利芬刚从普鲁士陆军出来不久,他是非常了解西欧各国军队的火炮装备情况的,当然,秘密武器可能不清楚,但普遍装配的都还是前装滑膛炮为主,也就是中华帝国这边所说的红夷大炮。可来到这远东的古老帝国之后,他才发现,他印象中的那个原始落后还在使用17世纪的加农炮的古老国度,竟然秘密地囤积了大批线膛炮,他们称之为克虏伯大炮。

    而且,这克虏伯大炮,居然不单单是前装线膛火炮,还有不少后装的线膛火炮,精通火炮性能的他,稍加了解,便震惊得好几天都直呼上帝,要不是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在远东的古国,还有这样先进的火器。那火炮的精准度,射程和射速都十分夸张,而且这还是那帮炮手训练不久,强度程度不够的原因,他有时候甚至心中在想象着,若是自己的祖国普鲁士能引进这种火炮技术,那该多好,别说击败奥地利,就是击败法国,称霸欧洲大陆也有可能了。

    不过,施利芬又会摇摇头告诉自己,如今在这东方也很不错。他在普鲁士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尉而已,就算表现优异但也不知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而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想想看,被皇帝亲自接见,一年不到便破格提拔好几次,深受重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除了偶尔想起家乡,周围的风俗习惯不大适应外,其他的,他很满足,也很感恩这个国家给予他的荣誉和地位。普鲁士死板的性格告诉他,要忠诚!而且好男儿志在四方,剩下的,便是自己好好为那个给自己知遇之恩的皇帝效命。

    而曾国荃自从运兵船来到这艘南洋舰队的旗舰,便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两门长达8米的克虏伯巨炮,二万四千多斤的重量,当初在长洲造船厂安上军舰都极为艰难,曾国荃更是连连惊叹,当初他兄长率领的湘军败的不冤啊。同时心中也庆幸自己能跟随这样的军队出征一番,名垂海外。

    几个人收起各自的心思,看向远处与天连成一片的大海。

    尤浪漫不是第一次乘军舰航行在大海上了,他这两年跟随罗大纲四处游走,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海军将领。不过,第一次跨越南洋,不免心中还有些激动,但想到那帮屠杀客家人同胞的所谓布洛克王朝,便是心中愤恨不已,恨不得马上赶到报那深海血仇。要知道,他尤浪漫一家,还有老家的大半个村子的乡亲,几乎都是从嘉应州迁居到桂林城外的。也是自己运气好,若是当初祖先更而那些被屠杀的客家同胞一样,从嘉应州迁到南洋谋生,说不定便是自己被屠杀了。因此,尤浪漫可谓感同身受,特别强烈。

    一听谭体元说能看见陆地了,尤浪漫忽地想起一事,问道:“谭司令,此番我南洋舰队四支分舰队出动了三支,还动用近百艘两广远洋公司的普通商船作为运兵船,声势浩大,只怕一靠近那沙捞越,布洛克王朝便会收到风声逃之夭夭了。”

    谭体元想想也对,点点头:“不错。不过,那帮屠杀我中华子民的畜生,岂能让之逃走?谭某已有安排,眼下召集你们前来,目的就是商议此事。我的意思是今日天黑前便分兵三路,由那几名嘉应州来的向导带领,每支舰队一路,直接三路直下,同时从沙捞越的西、北、东三面同时出击,将那帮畜生彻底消灭在沙捞越。”

 800章 兰芳共和国

    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但众人也都明白,那便是顺势将整个沙捞越全部占领。

    果然,最先明白过来的却还是曾国荃,他直接道:“谭大人,莫非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这次趁机将这傻佬越给占领了,作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个海外省?”

    “不错!陛下的密令便是这样!但为了不传出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谭某特意将众位将军召集在这。此次出征,陛下希望杀出威风来,让南洋的华人同胞都知道,中华帝国是他们的靠山,让那些西洋列强也知道,华人也不是那么好任意践踏和欺凌的。另外,陛下还特意交代,对于沙捞越的土著们,不必手软,不听话的全部击杀,顺便将这个沙捞越、甚至整个婆罗洲岛屿都占据下来,陛下说了,这个地方多年前就已经有我们汉人居住生活,自然应当归属我们汉人。”谭体元一脸崇敬,转达着皇帝的谕旨,虽然是口头上的,虽然是远离本土数千里的大海之上,但那神态,毋庸置疑,必须遵照执行。

    施利芬心中一凛,他已经明白皇帝的想法,先是一惊,继而恍然。他从普鲁士而来,以前虽然没有多少接触海洋,但毕竟身处欧洲,眼光还是开放性的,他清楚这婆罗洲主要分为三股势力,最大的一股自然是荷兰,婆罗洲的大半都是他们所谓的荷属东印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占据婆罗洲的除北部以外的大半地区。而荷兰人向来以商业闻名,何况此时刚从法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而且比利时从荷兰独立出去,荷兰的整体国力已经衰落下来,能占东印度群岛,完全是因为1824年的和英国达成的协议,双方互相交换的结果。而如今荷兰自身的军事力量根本就不足为惧。而此时的婆罗洲的北部,英国参与控制得并不深,沙捞越只是扶持了一名英国人建立了布洛克王朝来控制,而东北部的沙巴目前还未开发,都是一些土著部落,北部中间是文莱王国,目前也并没有完全受英国控制,只是成为它的保护国而已。也就是说,目前的婆罗洲北部地区,虽然名义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并没有被英国真正的控制。那这样一来,英国在婆罗洲的利益并不是很深。施利芬终于明白,为何皇帝敢悍然出兵占领婆罗洲了。

    这简直是自己刚学会的那个什么谚语来着,对了,火中取栗,这个谚语形容这位皇帝的举动最是恰当不过了。施利芬甚至可以想象,那位皇帝得知同族的数千同胞在婆罗洲被屠杀,是多么的迫不及待出兵的模样。这简直是一个最为完美的借口:保护被屠杀的子民,惩处凶徒,正义地出兵保护侨居的子民,然后赶跑了凶徒,剩下的荒芜之地作为赔偿给惨死者的家属,顺便定居下来。

    听说荷兰人此次也参与屠杀那些华人矿工,皇帝陛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出兵的借口,直接将整个婆罗洲都占领。然后趁着英国人在印度叛乱没解决之前,自顾不暇,无力顾及东印度群岛的大好时机,趁机深入,而这时荷兰依靠不上英国人,以他们的海上力量和军队,根本就挡不住中华帝国的南洋舰队和一个步兵师的进攻。这样的话,说不定以很小的代价,便能将整个东印度群岛全部占据下来。这可是一大块肥肉啊。可以想象,以中华帝国雄厚的国力和众多的人口,一旦真的将东印度群岛占据下来,并且站稳脚跟,不出数年,中华帝国的国力必定能更上一个台阶,不单单仅限于目前的东亚强国,而是可以与欧洲并肩而立的列强了。

    不过,这还得有个前提,便是英国真的不插手才行。

    施利芬摇摇头,感觉若只是占领婆罗洲,很可能英国还会忍住不插手,若是将整个东印度群岛都占领了,哪怕那时英国还没平定印度的叛乱,也会竭尽全力阻止中华帝国。站在这个世界最强帝国的立场,自然不愿意看见一个大国崛起,这必定会危及它的利益。东印度群岛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且物产也很是丰富,英国愿意将之交给荷兰这种欧洲弱国,但绝不会愿意交给一个近在咫尺的强国,特别是这个差点还成为他的殖民地的古老东方强国。

    就看皇帝怎么交代那个谭司令官的了。

    众人齐声点头称是。

    谭体元接着便直接安排起来:“丁将军率领第二分舰队,外加步兵第三十八师的二个主战步兵团,前往东北面的汶萊海湾。根据情报,那汶萊16世纪的时候虽然强大,号称一国,然而其如今已经衰败下来,加上那沙捞越地区被那布洛克王朝夺取后,其国力更微弱不堪,总兵力不足二千人,其中还有近十分之一的华族同胞可以招降。你们有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护卫舰和三艘炮舰应该能直接开进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