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恶狠狠地道。
黄玉昆心中一凛,他知道,皇帝这是真的狂怒了!他还从没见过皇帝如此暴怒,一直以来,冯云山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和善可亲,没想到,这次这些贪腐分子竟然惹得皇帝如此冒火,也算他们倒霉,撞在火山口上了。
“那冯真林和张遂谋呢?”冯云山接着问道,“将他们的贪腐行径,也仔细说来朕听听,朕倒要看看,这帮王八蛋,到底有多少手段。”
黄玉昆欲言又止,冯云山有些不耐,直接朝范汝增喝道:“汝增,你来将此二贼的事情说给朕听!”
范汝增无奈地看了看黄玉昆,见后者没有表示,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解围,奏道:“是,陛下!”
“还是先说这个张遂谋吧。其人心计很深,多谋略,帮助义王出谋划策,屡立奇功,深得义王的器重。根据我们特务司的密探,还有司法部的调查,早在义王还在武昌城的时候,他便屡次劝义王脱离天国独立为主,不过,那时的义王早已归顺陛下,并不为其所动。而张遂谋在义王成为国防部长之后,设法让义王推荐其为后勤司司长,四下搜刮各地要求出资国防后勤赞济经费,又通过扣发少发预备军等后勤物资,私下将预备军中准备制作军服的布匹偷偷变卖,以次粮冒充优粮套取差价,共获脏钱23万圣元之巨。”
“啪!”冯云山一拍桌子,他最听不得将黑手伸向军队的行径。原本考虑到这个张遂谋毕竟是义王的心腹手下,若是能网开一面,他也很有可能徇私一番,但如今这张遂谋侵吞军中后勤物资,实在是罪不容恕,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
“这个张遂谋实在可恶!简直给义王丢脸。念在其跟随义王多年的份上,从轻发落,就直接斩首示众吧!至于义王那边,朕会跟他解释的。”冯云山一言便将张遂谋的生死定了下来。
一旁的傅善祥心里也打了个激灵。她知道,皇帝说的是实话,要不然,按照对蒋有福的惩处手段来看,凌迟处死,对张遂谋这样只是斩首示众,已经算是开恩了。不过,饶是这样,还是心里一阵打鼓。毕竟是皇帝啊,生杀予夺,谁能反对?
“至于冯真林,陛下,其实并他并没有多少作恶,相反,自从他升任福建布政使之后,福建的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福建的粮食和茶叶产量大增,百姓生活比原来更好了。他只是贪了一笔巨额的钱财,不过,这笔钱财本就是他从洋人那边要来的,也算是交易吧。”范汝增介绍道。
冯云山被他说的有些不明白了,不耐地道:“到底是什么缘由?不要再故弄玄虚了!”
范汝增后背发凉,心中一惊,自己怎么将皇帝正在气头上的事情忘记了。本想为冯真林遮掩一点点,看来也不行了。他只能讲自己了解到的都说了出来:“陛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大半年前,有个叫罗伯特。福琼的英国商人通过驻福州领事馆,找到了福建布政司衙门,冯真林身为布政使,只能出面接见英商。这名英国商人不但采购了许多茶叶,还开出高价,要求采购一些小茶树苗和茶籽。冯真林觉着这名英国商人彬彬有礼,加上又得了不少好处费,便答应下来。于是乎,原本说好,英国人以8万圣元采购1万株茶苗,后来英国人想收购茶苗4万株,冯真林要价40万元。冯真林将其中的30万圣元吞没下来,只拿出10万圣元交给国库之中。”
“混账!这个冯真林,真是糊涂,愚蠢,害国之贼,以其为甚啊!该杀,该杀,该杀!”
757章 茶叶事件
范汝增没想到,皇帝的反应会这么大!
看样子,皇帝似乎出离愤怒了。对于这个原本是族人的冯真林,却是深恶痛绝,竟比那贪腐之首的蒋有福还要痛恨。似乎这冯真林做了多么穷凶极恶的罪行。
冯云山脸色铁青,他也没想到,原本只是查贪官的事情,却无意中让自己得知一个经济间谍事件,而且是近代中国的第一经济商品——茶叶的间谍事件。
对于这个茶叶树苗和种子被英国间谍偷偷运到印度大规模种植的历史,冯云山还真有些了解。
那个叫罗伯特?福琼的经济间谍,在历史上便极为有名。他以植物学家的名义,接受英国皇家植物学会和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多次来华夏考察学习。刚开始,还是打着招牌说是植物物种考察,从华夏带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构骨、杜鹃、柏木、小菊花等,但后来,他便直接打起了茶叶的主意。
原本满清的时候,他直接深入福建武夷山的地方茶农那里,偷窃学习茶叶发酵处理和其他各种生产加工茶叶的秘密,不但如此,还数次来华打着购买茶叶的名义,私自购买夹带茶苗上万株,还有无数茶籽,通过海运离开华夏,运回伦敦,在皇家植物园里种植培养好后再移植印度。但不知为何,还是失败了。
于是,他再次来到华夏。这个时候,满清已经灭亡,华夏的当权政府是中华帝国,进入福建的他,通过接触福建布政使冯真林,果然搞到了4万株茶苗。而且,这4万株还是武夷山正山小种茶的原产地出来的亲种。冯云山猜测,这个时候,这家伙肯定如历史上一样吸取教训,不回英国,多半已经在印度开始种植了。
历史上,正是这家伙,差不多是一两年前,再次来到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正山小种茶的原产地,秘密收集了当地最优质的茶种,并购买了全套制茶工具,招募了8名制茶工人,最后带着这些人和茶籽茶树苗等一起,经海路到加尔各答,再抵达喜马拉雅山南麓,开辟茶园。没几年,源自中国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印度优质红茶横空出世,并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后世享誉世界的印度大吉岭和阿萨姆地区的红茶,便是这么来的。而且不仅让印度的这些红茶出名,还因为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树木砍伐一空,用来种植茶园,使得下游的孟加拉国从此以后洪灾频发。
紧接着,英国人还将这偷自中国的茶树,引种到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从此,印度、锡兰等英国殖民地的红茶,成为世界红茶的主流,英国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取代中国,垄断了欧洲红茶市场。
冯云山可还记得,在十年后的1866年左右,欧洲人消费的茶叶中,还只有百分之五不到是来自印度,但在下个世纪初,印度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茶叶出口国,几年后,锡兰又超过中国成为第二大茶叶出口国,还有日本,中国的茶叶,日渐衰落。等到后世,红茶的原产地,福建的正山小种红茶,却衰落下来,只剩下几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大红袍母树”了,处于随时绝迹的边缘。
想到这里,冯云山便是一阵钻心的疼。这时华夏的宝贝啊,竟然被洋鬼子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偷走,而且,这可是连根都给挖走了啊。
要知道,原本的茶叶贸易,可是华夏的出口贸易的绝对支柱,特别是19世纪后半叶,哪怕是排名第二的生丝和排名第三的瓷器这两样,加起来再翻倍,也没有茶叶这一项的利润多。想想看,如今中华帝国的茶叶出口量,前年便有62万担,折算成吨,便是3。72万吨;去年是75万担;这还是前两年刚刚经历战乱,茶农没有安稳下来,今年在农业部的大力扶持下,还有磷肥的使用,茶叶产量更多,根据刘长佑先前禀报给冯云山的预计,今年茶叶出口量只怕会达到95万担,甚至超过100万担。
按今年的茶叶出口离岸价格,每担茶叶售价40圣元计算,今年茶叶出口价值便是4000万圣元。
这还是今年的茶叶出口价值,若是日后提高茶叶产量,达到历史上的光绪年间茶叶出口量,200多万担来计算,中华帝国每年光茶叶出口便能进账8000万圣元以上。而且这还是只是历史上对茶叶外贸不够重视的满清王朝的出口量,如今是自己掌控的帝国,以自己对外贸的重视,出口量只会更高。而且,只要帝国实力强大起来,这国际茶叶的价格,便由帝国垄断,价格自然要逐年地上涨,这么说来,以后光茶叶的进项,便可达1亿圣元!这可都是帝国净赚的啊,除去少量的种植人力成本,其余可都是赚的。
上亿圣元啊!这可是上亿圣元啊!即便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5600万英镑的样子,合计2亿5000万圣元的样子。这岂不是说,若是再加上生丝和瓷器、棉花等物资的出口贸易,光是这些项,便能有换回来半个英国一年的财富。
这茶叶可是关系到中华帝国在工业革命结束前的最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其地位绝对不容动摇,更何况是如此挖根基的行为,必须杜绝。
冯云山想到这,再一次对自己的这个族人冯真林深深的憎恶。
“也判个斩首示众吧!”冯云山看向范汝增,道:“茶苗之事,关系重大,便由你们特务司出面解决,商务部和总参谋部全力配合!不管采取多大代价,跟在印度的那些细作联系,哪怕暴露也在所不失,必须要将这个叫罗伯特?福琼的洋人斩杀,还有被其雇请过去的茶师茶工,也一并铲除!当然,最重要的,便是查清楚他们在印度的育茶基地,不惜代价,将那些茶苗全部捣毁!”
范汝增从没见皇帝如此紧张,他没想到皇帝对于那小小的茶苗,竟然如此重视。当下便道:“微臣遵旨!”
冯云山叹息一声,也不知道茶苗泄漏的事情,还能不能挽回!幸好只是几个月时间,英国人在印度应该还没有培育出新的茶苗出来。只要找到运走的那批茶苗,全部捣毁即可。
而且,关键是将被雇请到印度的知道这些茶叶加工发酵工艺的懂茶之人,全部斩杀。
日后,必须要加强对茶叶的管理了,即便是与英国人通商,也必须要加强对出售货物的检查和管理。还有,凡是洋人入境,所干的事情,都必须调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