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了硫磺矿和这个火药工场。工场大门开着,门口站了数名圣兵守卫。门外侧面,几十号人围着马车和大堆货物,为首之人却是周胜富。原来他们从九嶷山运来硝粉,到了火药工场门口却不让进去,只得找到刘又卿,不想惊动了冯云山。
陈水太过来,门口守卫才放行。火药工场和陈水太的这份严谨,倒让冯云山很是赞叹。陈水太以为自己耽误了圣王时间,心中忐忑,忙叫人帮忙,一起将硝粉搬到火药工场里面,有点将功补过的意味在里面,冯云山见状,拍拍他肩膀,表示自己很满意。陈水太这才心安。
冯云山还是第一次来这个老式火药配制工场。
最前面位置,是在大厅内,放有几个木制的斜道,斜道顶部是个锥形漏斗,内有刻度,几个斜道下部同时对准中间一个大缸。漏斗里放入硝粉、木炭、硫磺等物,便可通过木制斜道自动滑入大缸中,混合在一起,配成火药。
再往中间,有个大天井,上面搭设大棚,下面几座大石磨,可以用牛拉磨,也可以人工推磨,有黑有黄。显然,黑的是经常用来磨碎木炭粉,造成石磨变黑了,黄的则是磨硫磺用的。
再往后,则是一座陶瓷蒸缸,上有盖,下有孔。冯云山不知这陶瓷缸做何作用。却是陈水太找来原先在火药工场里的几名工匠,解释说是用来蒸硫。
原来,天热的硫磺矿,虽然含硫较高,但还是有较多杂质,碎石废矿等在所难免,若是混掺杂到火药中,定然影响威力和起爆效果,因此便有这么一道加工硫磺的工艺,称之为蒸硫。
冯云山想想,也对。硫磺熔点不高,好像才一百多度,用这陶瓷缸盛满硫磺矿石,加热,到了一百多度后,矿石中的硫磺便熔化成硫水,而杂质石头等却丝毫不动,再将陶瓷缸体下部的孔塞打开,硫水边流了出来,便是干净的纯硫磺了。
想不到古人没学过物理化学,却比我这学过物理化学的人,更会运用这些知识。冯云山不由暗自佩服。
桂阳这边缺少一个专门负责火药配置的管事之人,周胜富的到来,正好解决缺人问题。陈水太虽然暂时负责看管这个火药工场,但他毕竟对火药配置不大熟悉,另外桂阳周边好多矿场也需要他派人盯着,现在周胜富来了,冯云山便让他专心看管矿场。
周胜富倒是没任何意见。九嶷山那边的硝石矿场,已经投产正常,炼硝工场也开始运作,按照冯云山说的工艺方法,那边的一些工匠也都是gx老兄弟等可靠之人,他在不在都没问题。
既然决定由周胜富负责太平圣军的第一个火药工场,冯云山便将自己知道的最佳黑火药配方,告诉他。
一直以来,从明代到满清,黑火药配方虽然都是采用硝、硫、炭三种组成,但根据配比不同,威力和效果的差别还是很大。不是硫磺偏多,便是木炭偏多,用来发射火枪,威力就大减。冯云山记得,枪击类黑火药的最佳配方便是15、2、3的比例,也就是硝、硫、炭的比率分别为75%、10%、15%,作为枪用发射火药。而火炮的发射火药,则是硝、硫、炭配比率分别为78%、8%、14%。
周胜富连忙用笔记录下来,他与周胜坤俩兄弟,是最早一批由冯云山亲手介绍入圣教的老人,对圣王最是忠诚不过。这也是当初,冯云山为何非要将他们兄弟带走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冯云山才会将这机密的火药配方告诉他。
交代完配方,冯云山嘱咐周周胜富分开安排工匠进行火药配置,配方的比例不能透露出去,由周周胜富本人掌握,不能再告诉他人。同时,设法将以前圣库中老的火药再添加点硝粉和硫粉,以达到最佳配方的比例。
忙完火药工场的事情,冯云山又领着左宗棠、黄益芸和署理圣殿薄书刘又卿,再挑选信得过的gx老兄弟冶炼工匠数人,来到桂阳城北的石山边上。
石山周围因全是石灰石而得名。冯云山来这,是因为看见桂阳城墙全是石块和青砖砌成,让他想到了后世的一种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水泥!
水泥的制备非常简单,这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没捅破的事情。关键是能不能想到这个制备水泥的配方。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初,英国已经发明了称之为“波特兰水泥”的一种水泥材料,但相对于落后封闭的满清,这还是神奇的事物。
冯云山准备制备的也是类似于波特兰水泥的这种普通硅酸盐水泥,但比它质量要好得多。他想的是以最好寻找的石灰石、粘土和少量铁矿石、煤炭为基础原料,放入窑内煅烧成熟料,再加入少量磨细的石膏,便成为比“波特兰水泥”高级的硅酸盐水泥。
具体配方冯云山还记得,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大致上是石灰石占七成,粘土占一成五,煤炭占一成,剩下的一点用铁矿石。这些配比,多点或者少点也没多大关系,只是产出的水泥硬化时间和硬度有所不同而已。
具体的事情便让左宗棠去筹办。因为制造水泥,最大的原料是石灰石,冯云山想的是就近在石山处建水泥工场,省了运输。粘土随处可取,铁矿石占比很少,于是最大的麻烦便成了煤炭的运输。这又涉及到修路的问题,目前,湘南一带,交通不便,官道难行是制约物资运输的最大困难。不过这些,在水泥制造出来后,便都容易解决。因此,冯云山嘱咐左宗棠,一边让工匠开采石灰石储备着,一边建设烧制水泥的土窑,同时还要早点运来煤炭和准备其他材料。这样,尽快将水泥早点制造出来。
冯云山有点后悔自己为何没早点想到制造水泥!这个还真不难。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从穿越到现在,开始忙于逃过宿命,后来为了占块地盘,建立自己势力,就没停歇的时候,根本没机会去细想如何发展。看来,是时候好好想想如何利用自己超时代的优势了。
第七十一章 出兵两广(求支持!)
(感谢书友150316131550898的打赏!感谢灵雨轩大大的打赏!感谢书友160723113708210王执啊大大的打赏,重要事情打赏三遍!非常谢谢!)
回到城内,天气闷热,冯云山手持蒲扇扇着风,他还不习惯有使女在旁伺候着。正在胡思乱想着,刘又卿和江忠淑两人急步跑来,江忠淑人还未到,声音先喊了起来:“圣王,出大事了!”
冯云山见自己的两个署理圣殿薄书一齐跑来,知道必定发生了大事。
便赶紧问道:“不要急,慢慢说,何事惊慌失措?”
“圣王,刚才来急报,永州府城失陷了。”刘又卿道。
啪!冯云山手中的蒲扇掉落在地。“什么?永州府城失陷!何时的事情?卢七和陈德风如何了?”冯云山也失去往日的镇静,焦急地问道。
“前天晚上,清妖趁夜偷袭入了城。卢总制奋勇抵抗,最终战死。陈总制不知下落。”
“快带我去见信使,我要问个清楚!”冯云山听闻卢七战死,胸口一痛,心中仇恨和怒火燃烧!
当初卢六最早追随他,为他上下奔波,最后在监狱惨死。冯云山心怀愧疚,便想照顾好他弟弟,才将卢七带在身边,卢七也一直以兄长事他。本以为可以好好培养,将他外放出去主持一方,没想到……这如何对得起卢六?冯云山心中哀伤不已,暗暗发誓,必须要为卢七兄弟报仇。
来到州衙堂内,左宗棠、林凤祥、李开芳、苏三娘等人也匆匆赶来,罗大纲和梁立泰才攻克永兴桂阳等县,还留在郴州府招练圣军。
信使就在堂前坐着喝水,见到圣王等人进来,忙起身行礼。
冯云山道:“正好大家都在,都听听吧,信使,你从头到尾将永州失陷一事说来给本王听。”
“禀圣王,前夜凌晨,廣西清妖妖头向荣率领数千清妖,在永州城中内应的帮助下,趁夜突然袭击永州城,城中圣军一时被打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卢总制率兵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陈总制刚开始也率兵抵挡,后来清妖破城,混乱之中便也不知去向。”
年轻的信使心情起伏激荡,稍微调节了下,继续说道:“城中驻守的二千兄弟折损大半,只余下六百多兄弟,在新任军帅蒋天益的率领,突围出城,与城外扎营的二千兄弟一起,退守永州城东的菱角塘,那里有殿左一指挥黄玉昆、副典水匠彭玉麟驻扎的水营三千余人。”
听完信使的细节消息,冯云山痛彻心扉,一千四百多名兄弟,就这样折损了。这是太平圣军成立以来,受损最大的一次。必须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城中内应为何没提前剪除?是何内应?”冯云山问道。
“禀圣王,应该是城中一些乡绅大户。当初陈总制偷袭攻陷永州城后,许多城中乡绅大户捐献财物,又拖人向陈总制求情,陈总制心软便未仔细清查这些乡绅。想必是清妖后来与这些人接过头了。”信使答道。
“养虎为患,反而让自己遭殃,这个陈德风糊涂啊!”冯云山恨声道。他其实自己原来一直也是拿不定主意。若是像历史上的太平军一样,打击所有士绅,必然会遭到士绅的激烈反抗,将他们推向满清。但保护乡绅,过分宽容,这些乡绅受满清毒害已久,也不会领情,还是会仇视圣军。对之失去控制,反噬自己。现在看来,是自己对这些地方士绅都还是太宽松了!必须以此为教训,调整以前的政策,说不得,对待这种奴性不改的死硬分子,还得要用残酷时段才行!
“圣王,这向荣原本一直躲在桂林城中装病,现在出现在永州,偷袭我圣军,估计是率军支援长沙去的。若果真如此,其必定急着赶往长沙,不如先查探清楚清妖的兵力和动向,再作定夺?”林凤祥分析道。
“林指挥分析的对,这向荣必然急着率兵赶赴长沙。左某分析,这长沙乃一省城,被太平军攻占,对